两个木匠(外一则)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长官要做两个样式规格相同的橱柜,找来了张木匠和李木匠,要他俩一人做一个。
   张木匠因家务脱不开身,拿了图纸,运了木料,在自己的家中加工,李木匠在朱长官的府邸做活。
   朱长官一天到晚看在李木匠身边,嘴巴唠叨没完,一会儿说尺寸长了,要缩;一会儿说尺寸短了,要换料;一会儿又说式样不妥,要翻工,经常弄得李木匠左右为难,哭笑不得。
   一个星期后,张木匠给朱长官送来了橱柜。朱长官看了,称心如意,连声夸赞,漂亮,大方,实用。而李木匠的橱柜,却连框架还没有立起来。
   张木匠觉得不可思议,自己与李木匠同师为徒,手艺相当,他早该完工了,怎会到现在还八字没有一撇呢?張木匠的眼睛在李木匠的脸上盯了半晌,不好意思地问:“师哥,你的手艺比我高强,活路比我麻利,而且还有主人看在跟前关心指导,怎么现在还没做好呢?”
   李木匠沮丧地摇着头,长叹一声,指着地上乱七八糟的木料,说:“师弟呀,别提了,他一会儿这样指示,一会儿那样要求,弄得我无从下手,有力没法使,成天干着急。看来,主人还是关心你。”
   张木匠莫名其妙,连连摆手,说:“你真会讲笑话,朱长官根本不关心我,他从来没有去看过我一次。”“不去看你,那是关心你。”李木匠苦涩地笑着,满脸涨红,气呼呼地说,“他一天到晚看在我跟前,指手划脚,是不相信我,无异于跟我捣乱。”
  知书达礼
   从前有一位穷秀才,家境贫寒,买不起鱼,也从来没有吃过鱼。鱼市他是去过的,知道鱼是腥的。每逢遇到别人买鱼吃,甚至听见别人说个“鱼”字,就连声叫嚷:“鱼是顶讨厌的东西,最难闻,我一听见有人说鱼字,就想呕吐。”
   后来,这个穷秀才中举做官了,家里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一次,厨师给他烧了一条大鲤鱼,这可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面对红烧鱼啊。他夹了一块放到嘴里尝尝,好吃得要命,连声赞美:
   “真鲜,真香,太好吃了!”
   第二天,他又让厨师给他烧鱼吃,并且嘱咐每隔两天烧一次鱼。
   他的老婆看在眼里笑在心中,打趣地说:
   “从前你最讨厌人家吃鱼,怎么现在又说鱼好吃了呢?”
   他神秘兮兮地做了个鬼脸,说:
   “从前家里不是买不起鱼吗。”
   “买不起,吃不起,不等于鱼不好吃。”
   “哎呀呀,我的婆娘,你太没学问了。享受不到的东西,就必须说反感,这样才不至于伤及脸面和尊严。”
   “难怪人家都说,虚伪莫过读书人。”女人狠狠地瞪了男人一眼,嗔怪道。
   男人的嘴裂着,笑了一会,自我圆场道:
   “不是虚伪,是知书达理,有教养。”
其他文献
宋徽宗时期的蔡京,智商情商一流,文章书法一流,可惜有人气,没人品;有才学,没节操。后来四起四落,繁华落尽,被贬海南儋州。还没到流放地,就以八十一岁高龄死于潭州。   至于死因,《大宋宣和遗事》说是穷饿而死。蔡京善于谋官,善于理财,还善于养生,家财亿万,怎么会饿死?据王明清《挥麈后录》记载:蔡京名气大,名声臭,一路南下,商家店铺结成行业同盟,坚决不卖饮食给他,有钱买不来东西,还招来口水谩骂。堂堂原
期刊
《吕氏春秋》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为了让牛动起来,一个大力士去拉牛尾,结果“尾绝力勯,而牛不可行”;换个小孩上去,小孩拉着牛鼻环,就让牛乖乖跟着走。   一个人、一个单位、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都有“牛鼻子”——发展全局中的关键领域、重点任务、主要矛盾。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牵住“牛鼻子”是重要的方法论,用好了就能突破重点、带动全局,有“四兩拨千斤”的效果。   要牵对、牵好“牛鼻子”
期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其出处,一般的说法是西汉刘向的《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以此警告利令智昏者遇事要深思熟虑,想到后果:蝉欢叫饮露——螳螂想捕蝉——黄雀要啄螳螂——下面的弹弓正对着它,蝉、螳螂、黄雀三者都为了
期刊
《左传》载晋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因國内祸乱,流亡到楚国,楚成王与他晤谈,事后对臣下称赞重耳的德行,谓之“广而俭,文而有礼”。“广而俭”一句,通常解释为志向广大而财用节俭,这是错误的。这里的“俭”不是指财物方面的节俭,而是处事有节度、能自我约制的意思。徒有远大志向而不能自我节制,不过是空洞的浮嚣,所以楚王以两者对举。《老子》中说:“俭故能广。”也是说一个相反相成的道理。  
期刊
纸杯无辜祭奸佞  杨方   最近,南京一奶茶店,在一款主打南京人文特色的纸杯上,将秦桧与祖冲之、曹雪芹、孙中山等历史名人并列。秦桧这个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竟跻身于历史文化名人行列。感觉这奶茶有点“不对味儿”。   杭州岳飞墓前,铁铸的秦桧夫妇跪像已成为奸佞的耻辱写照。“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前这副名联广为传颂。而今,南京这家奶茶店却很奇葩,大有“纸杯无辜祭奸佞”的味道。奶
期刊
办公室在四楼,免不了每日上楼下楼。每天临到上下班点,各种体型体重、各个职务级别的同事们紧赶慢踱,各种姿态、各种材质的鞋子与大理石接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女人高跟鞋的咯吱声,男人牛筋皮鞋底的嗞嗞声,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伙碎步急蹬的咔咔声,急性子人三阶并作一阶奔跑的咚咚声,慢性子人哼歌且行一阶一停的哗哗声,肥胖者步步为营的嚓嚓声以及有人顺着楼梯扶手上下时发出的嗖嗖声等,形成一支独特的上下班交响曲。初听甚
期刊
语言是非常有意思的心理现象,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以“老”开头的词,通过歧视人的年龄,达到贬低对方的目的。假如双方价值观一致,也都认可“老”是一种奇耻大辱,那么被叫做“老东西”或“老女人”,心理暴击度便是百分之一百,男的开始入天价保健品,女的再也离不开医美和美颜滤镜。   我从二十出头活蹦乱跳的年纪,就天天被人叫老师,对“老”这个字习以为常。记得有次学生来,办公室里看了圈后失
期刊
有件小事一直在我心里。   16年前,我在北京,要写一个跟奶品有关的采访,联系了一家牛奶企业的员工,她的职责是在各地超市培训销售员。当时正是严冬,我转了好几道车才找到她的住处,要先穿过一个放着巨大音量音乐的超市,上楼后再经过一个震天动地的游戏机厅,昏黑的楼道里,前面又出现一个陡峭楼梯,直通阁楼。   她在阁楼房间门口招呼我,一进门,灯一开,我意外地放松下来:全色調是带着暖意的橘黄色,像一只睡得
期刊
常读史书,偶见清官格外钦羡,因为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时代,清官委实是凤毛麟角。近览《明史》,杨溥和范理的清廉事迹值得一书。   杨溥(1372年-1446年),字弘济,号南杨,谥文定,明朝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兼英殿大学士,是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之一,与杨荣、杨士奇史称“三杨”,共同“俾辅帝王,天下清平,朝无失政”。《明史》如此评价杨溥:“溥质直廉静,无城府,性恭谨。时谓士奇有学行,荣有才
期刊
时常可以在小区花园里听到两个阿婆聊天:侬退休工资多少?我4000出头一点。我跟侬差不多,4400。啊呀,够用就可以了,阿拉心又不黑。是呀是呀,够用就可以了,要钞票多,是没有底的,过年前政府还发了650块,够用了。   我在小学门口等候放学的小孩,却从来没有听见两个白领妈妈在一起谈论“够用就可以了”之类的话题。有两位妈妈聊天如下:我领了儿子还要赶到外头补课,一节课200块,两节课400块就没了,补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