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毒是一种典型的性传播疾病,别名杨梅疮,其病原体为苍白密螺旋体,现习惯称梅毒螺旋体(TP)。 TP 可侵袭宿主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可引起孕妇流产,还可通过胎盘导致死胎和胎传先天梅毒。 TP 侵袭力极强,可破坏患者表皮或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更易进入和排出宿主,从而致使梅毒患者感染或传播 HIV 的风险增加4~5倍,促进 HIV 的感染和传播。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超过1200万例新增梅毒者[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31个省市区上报的梅毒病例数高达358534例,其发病率居全国甲乙类法定报道传染病第3位,说明梅毒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2]。 TP 不能体外培养,曾一度使得其流行病学研究受到很大限制。 TP 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其流行病学研究奠定了基础,Pillay 等[3]提出联合梅毒螺旋体酸性重复蛋白基因(arp)和重复基因家族(tpr)Ⅱ类基因的双基因分型方法,将 TP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推向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随着梅毒发病率的逐年递增,TP 分子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受到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关注,现就 TP 基因分型及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