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b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利用情境教学可以化抽象的数学符号为直观具体的形象体验,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探讨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数学;实践
  高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型阶段,而高中数学的特点是抽象性和逻辑性强,这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学生对数学具有恐惧心理,甚至产生了放弃数学学习的心理.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场景,把具体的案例与抽象的数学相结合,使数学情境化、生活化、形象化,让高中数学不再艰涩难懂,进而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情境教学的本质
  情境教学的本质就是运用直观教学进行整体情境的构造,它不仅仅是一种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因素的全过程,能够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积极作用。
  高中生正处思维转型的关键时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都不强. 情境教学就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感受数学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著名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感觉中没有过的东西,在理智中也不会有”. 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类常常根据感性认识来感受和认识事物,而视觉感受是感性认识中最直观和有效的方法, 能够准确地观测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从而能全面地理解事物.”这些哲学家们的观点充分说明了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是学生认识事物,学好数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不断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课标中对于情境教学的要求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科学合理的情境,通过具体数学实例的展示,建立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材方面,要求教材注重运用情境化的内容,用具体实例全面地展示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 在课堂教学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探究数学规律,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注重数学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积极运用情境教学符合新课标的客观要求,也符合了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
  三、教育实践中的情境教学案例
  (一)情境教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如学生在探求均值不等式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发现均值不等式的实质. 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赵爽弦图”,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会标抽象成图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或相等关系. 学生通过分析发现会标图形 ABCD中存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把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直角边长设为a和b,并推算出正方形面积和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分别为a2和b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探究四个直角三角形的总面积与正方形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小于正方形面积的结论,从而可以得到一个不等式a2+b2>2ab. 最后,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变化,学生可以发现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时,直角三角形的四个直角顶点就缩为一个点,这时就存在一个相等关系.从而引入了本节课要学习的重要不等式a2+b2≥2ab(a,b∈R+)。
  (二)在学习排列组合问题时,常常会遇到这类题目,如将红黄蓝绿黑五种不同颜色的5个小球分别放入红黄蓝绿黑五个不同颜色的盒子内,每个盒子只允许放一个小球,要求只有2个小球的颜色与所在盒子的颜色相同,问有多少种放法?这道题目属于排列组合问题,如果单纯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很难快速准确地理解和作出答案,但是如果教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如下的情境创设:首先选取编号为1,2,3,4,5的五名同学和编号为1,2,3,4,5的五条凳子,然后选取一名同学对这五名同学进行座位安排,要求只有两名同学的编号与凳子的编号相同. 通过创设这样直观的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乐于参与课堂教学,都为安排座位出谋划策,最后通过实践探究出结果为3C20(种). 教师通过创设便于学生理解的直观化教学情境,把抽象问题直观化,学生能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体验,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探索出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总结
  总之,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只有认清情境教学的本质,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生活为依据,积极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努力贯彻情境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全面贯彻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冯明珠.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策略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5(5).
  [2]赵婧,文香丹.创设情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5(4).
其他文献
【摘 要】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 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 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教师精心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为有利。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环境,是新课改能否真正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问题源于情境,问题情境教学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1.2.1”;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校的各个学科也实行了新的课改
期刊
“初二现象”是指学生到了初二以后在学校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不正常的,与学校校规、教师要求和自己的健康发展不符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两极分化逐渐明显  一线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学生进入初二以后,其学习状态往往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初二阶段由于物理学科的加入使得学科增加,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增加。还有就是各学科的综合性逐渐增强,难度逐渐增加。学生由于学习能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是教学科目中最基础的课程,加强语文的教学不仅使得学生的语文技能得到提高,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要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教师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的提升。本文介绍了几种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
期刊
【摘 要】高考改革后,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三年六考。考生可多次参加,取最高成绩作为高考成绩。明面上,英语不再统一在高三进行统考,其竞争变得更加残酷。社会上对英语这门学科的看法存在着各自的观点,作为我们在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这样的消息带给我们是好还是坏呢?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但是不管英语高考怎样改革,它的学习不会被取缔,它的教学依然还会存在。本文旨在谈谈自己对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应对高考改革的一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也是孩子们学习的良师益友。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进行整合,有利于创造教学的愉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开拓学生思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趣味物理实验是冲破教与学障碍的根本措施,它能实现“做中思、做中悟、做中学、做中用”的教学目标。在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物理素材,我们可以适当地做成趣味演示实验,将它与书本知识结合并引入到实际课堂中。因为这些趣味实验都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且实验的器材也是学生容易获取的,由此引出的物理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文中从物理课堂生活化的理论基础分析入手,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并重点剖析了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是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之一,有着较好的教学生活化基础,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构建出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
期刊
【摘 要】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预习方法,特别是正确使用预习卡,让学生从容操作,并对预习情况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重拾对语文学习的信心,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课前预习;前置性学习;预习卡;有效性;课堂补缺;多元评价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自学
期刊
【摘 要】科学课堂应该是具象的﹑生动的,是知识的乐园,学生可以在里面自由翱翔,可以笑,可以闹。还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允许他们自由畅谈自己的想法,让课堂动起来,思维活起来,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  【关键词】科学课堂;兴趣;思维;探究  闻一多先生在诗歌《死水》中写道:“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任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身嘶力竭,学生在下面我自岿然不动,不理不睬,课堂成了一潭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