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用中国智慧撑起“生命之舟”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651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已至,万物复苏。
  3月10日,武汉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方舱医院患者清零,全部休舱。曾经带给武汉疫情防控转折点的“生命方舟”,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使命。
  新增确诊病例数字居高不下、医院床位严重短缺……这是几个多月前,武汉面临的艰难处境。
  2月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求,全市各城区对“四类人员”分类集中收治和隔离。但集中收治的压力非常大,病床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因此需要建设对应的收纳场所。
  2月3日,中央指导组决定设立方舱医院。当晚,3所总共43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在武汉开建。设计人员凌晨1点画图,工人凌晨4点跑步进场……决策29个小时后,4000张床位全部到位。
  2月5日,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方舱医院”正式启用,开始收治病人。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以“一日一方舱”的进度,先后建立了14家方舱医院。在短时间内,方舱医院扭转了武汉“内防扩散”的整体大局,为以后“应收尽收”创造条件。
  从“开舱”到全部“休舱”,30余天的时间里,方舱医院共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1.2万人。武汉市平均每4个患者,就有一人入住方舱医院,大大缓解了武汉医疗资源紧张的难题。更重要的是,方舱医院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复发。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将其评价为“生命之舱”。
  病人的居住环境怎样,能否得到有效救治,各项生活需求能被满足么?事实告诉了人们答案——在《火红的萨日朗》背景乐下,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带领患者一同起舞;患者在方舱医院吃上了生日蛋糕;图书角上摆放着种类齐全的书刊以及经典文学……
  一个多月来,及时收治患者的同时,方舱医院也给武汉以及所有中国人带来了无数感动与温暖。“在这里,我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谢谢’,医护人员们每次都回答‘不客气’。”一位曾入住方舱医院的患者这样说。面对疫情,在这些临时医院里,患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组成了特殊的“战队”。
  每一批患者出舱,就距离最后的胜利更近一步。
  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曾评价,建设方舱医院是一项非常关键、意义重大的举措,在防、治两个方面发挥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重大灾情疫情、迅速组织扩充医疗资源,创造了一种新模式。
  这场与疫情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但武汉的春天已经来了,讓我们共同努力,直至迎来最后的胜利!
  (责任编辑:杜成敏,“‘硬核’救治”故事,除署名的外,均据中央媒体的公开报道改编)
其他文献
退役老兵刘成金23年来为兑现“永不停机”的诺言,带领7名转业战友,成立了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行程38万多公里,足迹遍布1000多个偏僻山村、社区、企业、学校、部队,为近百万人群义务放电影6000多场,被誉为“全国最美志愿者”。  1996年6月,电视新闻上的一个画面,让刘成金永生难忘: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母亲,一步一挪地背着双腿残疾的儿子,到村里看电影,老人说:“俺娃从小到大,20多年没看过电影。
期刊
乔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64年出生,生殖医学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2月1日,她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与兄弟医院、当地医院团结协作,仅用30多个小时便组建起危重症病房,并开始收治患者。  2月12日,乔杰受《柳叶刀》杂志邀请在线发表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孕产妇的风险是什么》的述评,指出通过对最新基因序列遗传学分析和临床觀察性研究等科学证据进行
期刊
张伯礼,河北宁晋人,1948年2月生于天津,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  1月27日,张伯礼赶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一直战斗在一线。他和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刘清泉写了请战书,提出中医药进入方舱医院。  面对当时严峻的疫情,张伯礼提出在西医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对集中隔离的疑似患
期刊
张振华是河北省保定市军休二所的离休军队干部,今年87 岁。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 的武汉,一直牵动着张振华的心。  他对几位同事说 :“武汉疫情这么严重,我们都上了年纪,到不了一线,可咱是共产党员,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咱们能做的,只能是带个头捐款吧。”他在说这话的时候,已经从银行取回10000元现金,准备捐献。倡议得到了大家赞同。  可到什么地方捐款、怎么捐,大家一时还都不清楚。张振华心里很着急。可
期刊
57岁的医学影像专家王艳清和54岁的感染控制专家王晓坤,没想到会在千里之外的武汉疫情防控“战场”相遇,共同战斗。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这两位专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单位,却是儿女亲家——王艳清的儿子王威和王晓坤的女儿王昭是大学同学,2018年喜结良缘。让人意外的是,这对亲家在大年三十分别接到通知后,不约而同地响应组织号召,毅然奔赴武汉。然而,到达后都不知道对方也来了,只是在展开工作时才惊喜偶遇。  “
期刊
3月中旬,湖北武汉抗疫一线传来捷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当日20时18分,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  作为陈薇院士团队的一员,该院副研究员董韵竹拨通丈夫仪泽的电话,告诉了他这个喜讯。  此时,董韵竹已经和同事在抗疫一线高强度奋战了2个多月,一起完成了8000多份临床样本检测。  2020年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
期刊
陈薇,1966年2月出生于浙江兰溪,生物危害防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  2020年1月26日,陈薇院士带领专家组进驻武汉;1月28日,由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月30日,陈薇团队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
期刊
据媒体报道:日前,湖北省委组织部报请省委研究同意,拟提拔任用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等4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网友的一片点赞。  武汉金银潭医院作为传染病医院,是最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同时是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医院之一。作为这家医院“掌门人”,张定宇在这次抗击疫情中的果敢、投入和自信,让人印象深刻。  他,被大家称作“铁人院长”。铁人,并非仅仅
期刊
我们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很渺小,但是全国上下都在帮忙。我们武汉的年轻人更应该挺身而出,保卫自己的家乡。  —武汉志愿者 程世雄  人这一辈子挺长的,要多做些有意义的事。这种被肯定被认同的感觉,是我做外卖小哥以来最强烈的一次。  —四川眉山市外卖小哥志愿者 邹生福  我们姐弟是从三洲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村里防疫工作繁重,需要大量人手。防疫一线,我们不能缺席。  —湖北省枝江市三洲村姐弟志愿者 吕奎、吕东阳
期刊
“回来了!回来了!”2020年4月7日15时48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停机坪上,当身披熊猫彩绘装的川航3U3104航班缓缓滑行、出现在视线中时,等待在停机坪上的人群沸腾了。  当天,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最后一批162名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凯旋。两个多月来,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四川人民,用最高礼遇、最美祝福和最甜笑容,迎接新时代的英雄回家。  4月7日下午,当最后一批医疗队队员登上回家的航班时,他们见到一个熟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