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宇:与时间和生命赛跑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uz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媒体报道:日前,湖北省委组织部报请省委研究同意,拟提拔任用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等4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网友的一片点赞。
  武汉金银潭医院作为传染病医院,是最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同时是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医院之一。作为这家医院“掌门人”,张定宇在这次抗击疫情中的果敢、投入和自信,让人印象深刻。
  他,被大家称作“铁人院长”。铁人,并非仅仅形容他的意志刚强如铁,还因为他的身体状况。由于渐冻症病情日益加重,他双腿僵硬,犹如铁具……

  金银潭医院是武汉规模较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张定宇长期奋战在医疗一线,曾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赴汶川抗震救灾,赴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开展国际医疗援助。 2019年年底,首批7名新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后,张定宇身先士卒,带领医院的600多名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奋战30多天,每天休息不到3个小时。

  在此期间,张定宇隐瞒了自己身患渐冻症的病情,也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
  “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决顶上去!”张定宇说,全院240多名党员,没有一个人迟疑、退缩,全部挺在急难险重一线。
  因为罹患渐冻症,张定宇走路时有些一瘸一拐,但他拖着颤抖的腿,始终坚持在战“疫”一线。
  “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他说,“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同时,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
  因患渐冻症,他夜以继日地与病毒赛跑。那一刻,他既是一名指挥员,同时也是一名“战士”。
  “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却要为患者、为社会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挡不了自己的病情,却用尽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来。他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坚实的阵地。”《湖北日报》这样评价道。
其他文献
黄璐琦,汉族,1968年生于江西婺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2020年1月25日,黄璐琦率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来到武汉,进驻金银潭医院,成为第一个接管重症病区的中医医疗队。他带领医疗团隊对一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在临床救治初期,他就嘱咐后方,做好新药研发的准备工作,一旦确定有效药方,即启动研发。  随着对新冠肺炎了解的逐步深入,医疗队根据疾
期刊
日前,我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从其“时间轴”清晰显示,中国的抗疫努力为国际科技界共同应对疫情铺平了道路。  在“创纪录短的时间内”甄别出病原体  2020年1月2日,接到湖北省送检的病例标本,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和病毒所的谭文杰团队、赵翔团队等,迅即投入一场接力赛。提取核酸、基因测序、比对分析……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病毒的遗传密码终于在第一时间被破译
期刊
“疫”线有两个地方,讓人闻之色变,也让人肃然起敬。一个是重症监护室;另一个是“红区”(感染风险最高的病区)。而重症监护室的“红区”,堪称战“疫”火线。  自除夕夜紧急驰援武汉以来,李文放坚守的阵地只有一个——重症监护室的“红区”。这位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专家,担任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在患者眼中,这位急救医生不仅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无畏的勇士。  进驻汉口医
期刊
退役老兵刘成金23年来为兑现“永不停机”的诺言,带领7名转业战友,成立了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行程38万多公里,足迹遍布1000多个偏僻山村、社区、企业、学校、部队,为近百万人群义务放电影6000多场,被誉为“全国最美志愿者”。  1996年6月,电视新闻上的一个画面,让刘成金永生难忘: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母亲,一步一挪地背着双腿残疾的儿子,到村里看电影,老人说:“俺娃从小到大,20多年没看过电影。
期刊
乔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64年出生,生殖医学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2月1日,她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与兄弟医院、当地医院团结协作,仅用30多个小时便组建起危重症病房,并开始收治患者。  2月12日,乔杰受《柳叶刀》杂志邀请在线发表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孕产妇的风险是什么》的述评,指出通过对最新基因序列遗传学分析和临床觀察性研究等科学证据进行
期刊
张伯礼,河北宁晋人,1948年2月生于天津,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  1月27日,张伯礼赶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一直战斗在一线。他和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刘清泉写了请战书,提出中医药进入方舱医院。  面对当时严峻的疫情,张伯礼提出在西医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对集中隔离的疑似患
期刊
张振华是河北省保定市军休二所的离休军队干部,今年87 岁。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 的武汉,一直牵动着张振华的心。  他对几位同事说 :“武汉疫情这么严重,我们都上了年纪,到不了一线,可咱是共产党员,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咱们能做的,只能是带个头捐款吧。”他在说这话的时候,已经从银行取回10000元现金,准备捐献。倡议得到了大家赞同。  可到什么地方捐款、怎么捐,大家一时还都不清楚。张振华心里很着急。可
期刊
57岁的医学影像专家王艳清和54岁的感染控制专家王晓坤,没想到会在千里之外的武汉疫情防控“战场”相遇,共同战斗。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这两位专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单位,却是儿女亲家——王艳清的儿子王威和王晓坤的女儿王昭是大学同学,2018年喜结良缘。让人意外的是,这对亲家在大年三十分别接到通知后,不约而同地响应组织号召,毅然奔赴武汉。然而,到达后都不知道对方也来了,只是在展开工作时才惊喜偶遇。  “
期刊
3月中旬,湖北武汉抗疫一线传来捷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当日20时18分,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  作为陈薇院士团队的一员,该院副研究员董韵竹拨通丈夫仪泽的电话,告诉了他这个喜讯。  此时,董韵竹已经和同事在抗疫一线高强度奋战了2个多月,一起完成了8000多份临床样本检测。  2020年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
期刊
陈薇,1966年2月出生于浙江兰溪,生物危害防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  2020年1月26日,陈薇院士带领专家组进驻武汉;1月28日,由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月30日,陈薇团队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