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注意”中明确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本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通过长期以来的观察,我发现幼儿园的美工教学活动普遍存在“一刀切”“齐步走”的现象,这样的现状无法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作为活动引导者的教师,应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切实把握活动材料的弹性投放,同时做好活动中的分层指导,力求全体幼儿都享有提高和发展。
一、理论依据
1.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提出:良好的教育教学应该走在幼儿发展的前面,着眼点在于“判明儿童发展的动力状态”。他的一个重要信条是“搭建脚手架”。这一理论为我们更新教学观,建立新型的因材施教观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它使教师们明确了不仅要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而且要了解幼儿的潜在发展水平,寻找最近發展区,把握教学最佳期,提供适宜的指导,以引导幼儿向着潜在的、最高的水平发展。
2.儿童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遗传素质,都有千差万别的环境影响和生活经验,这就使每个孩子有其独特的潜能和个性特征,只有因人施教才能使每个幼儿的独特潜能、个性和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二、实施要点
1.细心观察,科学分组
分层就是教师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幼儿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及个体发展差异,为幼儿设计提供不同要求的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能满足操作欲望,并在自己原来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增强自信心所进行的一种小组编排形式。在本班我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把他们分成了如下三种层次:第一种是独立完成组,即拿到纸工材料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看懂操作意图,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操作任务的人群;第二种是语言指导组,就是这群幼儿在纸工活动中所遇到的难题只需要教师通过语言指导的方式就可以得到解决;第三种是动作示范组,就是这群幼儿在纸工活动中遇到的难题需要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再加上语言指导才可以完成任务。
2.弹性投放,精心指导
分层指导就是教师根据编排好的小组投放适合他们操作水平的纸工材料,然后进行有目标的指导;或者对他们在操作同样材料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目标层次的语言指导和示范动作的指导。
对于独立完成组的幼儿在纸工活动中我主要采取的是综合活动的模式,也就是在他们完成纸工任务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如水彩笔、油画棒、各种颜色的彩纸、小棒、几何图形等供他们丰富纸工活动的构图和画面内容,这样就使单调的纸工活动变成了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从而使这群能力很强的幼儿跳出了单层纸工活动赋予他们的使命,促进了他们想象力、创新力的发展。在纸工活动“扇子树”中,这组幼儿很快就完成了从纸工画册上剪下其中的六张纸,然后通过折扇子的方法变成六片树叶粘贴在树干的周围,那么幼儿还留有一部分的游戏时间,我便为他们提供了油画棒、火柴棒、各种颜色的彩纸等辅助材料。幼儿就开始使用这些辅助材料在大树的周围添上了绿绿的草地、蓝蓝的天空,还有天空中飞翔的小鸟、飘来飘去的云朵……这些辅助材料的提供不但解决了幼儿游戏中富余的时间问题,还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画面内容,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对于语言指导组的幼儿主要采用旁边静观的活动方式,就是幼儿在动手操作以后教师在他们的身边观看他们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语言给他们化解所遇到的难题和困惑,或者通过教师的语言指导完善他们的作品质量,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纸工作品而享有成功的喜悦。同样在纸工活动“扇子树”中,这组幼儿遇到的问题不是在游戏时间内能不能完成作品,而是如何更好地把握住扇子的形态,张贴出生动活泼的“扇子树”。教师在幼儿开始张贴扇子形状的树叶时,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提示他们:“我们在贴树叶时可以把它们像好朋友一样围坐在一起。”“想一想如果有风吹过来树叶会变成什么样呢?”这部分幼儿经过教师的言语提醒贴出的树叶的形态就有了变化,在视觉感观上也让画面“动”了起来。
而对于动作示范组的幼儿,教师主要采用分步骤示范指导的模式。这组幼儿都是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的孩子,往往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才能解决。在“扇子树”的活动中,这组幼儿遇到的难题是在动手折扇子时总是把有颜色的一面折进去而把没有颜色的一面折在了外面,这时教师就必须拿出同样的一张正方形彩纸一步一步示范给他们看,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还要用贴切的语言提示:“我们要先把有颜色的一面贴住桌面然后再往上折,折好一道以后要给彩纸翻个身再折一下……”这样,这组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也完成了色彩艳丽的作品,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品尝到了纸工活动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及幼儿个体发展差异,为幼儿设计组织不同要求的操作活动,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使每个幼儿都能满足操作愿望,并且让幼儿自己在原有水平上都能有所突破、有所提高,这样做不仅让幼儿体验了操作活动的乐趣和成功,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一、理论依据
1.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提出:良好的教育教学应该走在幼儿发展的前面,着眼点在于“判明儿童发展的动力状态”。他的一个重要信条是“搭建脚手架”。这一理论为我们更新教学观,建立新型的因材施教观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它使教师们明确了不仅要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而且要了解幼儿的潜在发展水平,寻找最近發展区,把握教学最佳期,提供适宜的指导,以引导幼儿向着潜在的、最高的水平发展。
2.儿童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遗传素质,都有千差万别的环境影响和生活经验,这就使每个孩子有其独特的潜能和个性特征,只有因人施教才能使每个幼儿的独特潜能、个性和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二、实施要点
1.细心观察,科学分组
分层就是教师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幼儿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及个体发展差异,为幼儿设计提供不同要求的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能满足操作欲望,并在自己原来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增强自信心所进行的一种小组编排形式。在本班我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把他们分成了如下三种层次:第一种是独立完成组,即拿到纸工材料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看懂操作意图,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操作任务的人群;第二种是语言指导组,就是这群幼儿在纸工活动中所遇到的难题只需要教师通过语言指导的方式就可以得到解决;第三种是动作示范组,就是这群幼儿在纸工活动中遇到的难题需要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再加上语言指导才可以完成任务。
2.弹性投放,精心指导
分层指导就是教师根据编排好的小组投放适合他们操作水平的纸工材料,然后进行有目标的指导;或者对他们在操作同样材料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目标层次的语言指导和示范动作的指导。
对于独立完成组的幼儿在纸工活动中我主要采取的是综合活动的模式,也就是在他们完成纸工任务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如水彩笔、油画棒、各种颜色的彩纸、小棒、几何图形等供他们丰富纸工活动的构图和画面内容,这样就使单调的纸工活动变成了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从而使这群能力很强的幼儿跳出了单层纸工活动赋予他们的使命,促进了他们想象力、创新力的发展。在纸工活动“扇子树”中,这组幼儿很快就完成了从纸工画册上剪下其中的六张纸,然后通过折扇子的方法变成六片树叶粘贴在树干的周围,那么幼儿还留有一部分的游戏时间,我便为他们提供了油画棒、火柴棒、各种颜色的彩纸等辅助材料。幼儿就开始使用这些辅助材料在大树的周围添上了绿绿的草地、蓝蓝的天空,还有天空中飞翔的小鸟、飘来飘去的云朵……这些辅助材料的提供不但解决了幼儿游戏中富余的时间问题,还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画面内容,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对于语言指导组的幼儿主要采用旁边静观的活动方式,就是幼儿在动手操作以后教师在他们的身边观看他们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语言给他们化解所遇到的难题和困惑,或者通过教师的语言指导完善他们的作品质量,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纸工作品而享有成功的喜悦。同样在纸工活动“扇子树”中,这组幼儿遇到的问题不是在游戏时间内能不能完成作品,而是如何更好地把握住扇子的形态,张贴出生动活泼的“扇子树”。教师在幼儿开始张贴扇子形状的树叶时,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提示他们:“我们在贴树叶时可以把它们像好朋友一样围坐在一起。”“想一想如果有风吹过来树叶会变成什么样呢?”这部分幼儿经过教师的言语提醒贴出的树叶的形态就有了变化,在视觉感观上也让画面“动”了起来。
而对于动作示范组的幼儿,教师主要采用分步骤示范指导的模式。这组幼儿都是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的孩子,往往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才能解决。在“扇子树”的活动中,这组幼儿遇到的难题是在动手折扇子时总是把有颜色的一面折进去而把没有颜色的一面折在了外面,这时教师就必须拿出同样的一张正方形彩纸一步一步示范给他们看,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还要用贴切的语言提示:“我们要先把有颜色的一面贴住桌面然后再往上折,折好一道以后要给彩纸翻个身再折一下……”这样,这组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也完成了色彩艳丽的作品,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品尝到了纸工活动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及幼儿个体发展差异,为幼儿设计组织不同要求的操作活动,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使每个幼儿都能满足操作愿望,并且让幼儿自己在原有水平上都能有所突破、有所提高,这样做不仅让幼儿体验了操作活动的乐趣和成功,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