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24-01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情境”。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教材,也都是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的。可见,“问题情境”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
关键词:课堂 有效
什么是“问题情境”,概括起来,就是将数学问题或融合或镶嵌或隐藏在学生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的背景材料中,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小问题”中要蕴藏“大学问”。
问题情境一 —— 以问激趣。
布鲁纳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课程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课堂提问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方法之一。在课堂上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例如,在讲授《圆的周长》时,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小兔由于骄傲输了,小兔不服气。今天小兔不同乌龟赛跑了,它要同小鹿赛跑,你们猜猜看,谁会取得胜利?同学们一致猜测应当是小鹿跑第一。这时播放课件:小鹿和小兔进行比赛,小鹿沿着正方形的路线跑,小兔沿着圆形的路线跑,结果小兔得了第一名,小鹿看到小兔获胜,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学生被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的吸引,从而积极的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发现要看比赛公平不公平,实质上就是看小鹿和小兔跑的路线是不是一样长,小鹿跑的路线是正方形周长,小兔跑的是圆形的周长,这方面的知识以前没有学过,出于对问题的好奇,学生深深的被问题所吸引,从而陷入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
问题情境二 —— 以问导航。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当有利于将学生引向数学实质。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言:“好的数学情境,应该是满足一个基本的要求:就相关内容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该仅仅起到一个敲门砖的作用,也不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应该在课堂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25面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动手操作,并提出以下四个问题:(1)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联系?(2)圆柱通过切割、拼合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4)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5)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通过这四个小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渗透了以直代曲的观点,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联系?”则贯穿着整堂课,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探寻圆柱体积与长方体体积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问题情境三 —— 以问化疑。
我们的教学,不能总是“零起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努力让孩子們把自己的已有知识状况展现出来。让他们在面对新知时,自己主动去回忆、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新知产生构想。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启发和激励,享受已有知识给自己带来的自豪感,并在对新知构想的过程中,产生自主探索的愿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1)今天咱们要一起研究分数的有关内容。关于分数,我们都知道了些什么?(2)关于分数,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3)教材上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关于分数的知识呢?(5)除了这些,我们还有哪些困惑、不清楚的地方?在这时问题情境的一个作用,就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使之能成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脚手架,使之能一一化解学生的疑问,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问题情境四 —— 以问生成。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尽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点很多,但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学生的学习状态,又是以师生的互动与对话中体现出来,具有动态性、生成性和真实性等基本特征。就动态生成的教学内容而言,应该是新知识与旧知识的交汇点;就难度而言,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生成的对象而言,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优秀学生。设置“以问生成”的情景,主要体现为在进行有效提问的同时,教师智慧理答,并进行适度追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维,促进互动生成。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课前,先要求每个学生纸上画出6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要求有4个长方形的长、宽至少要超过4厘米),并标上长与宽的长度。另外,每个学生再准备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不超过8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确定为学生用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度量面积,当小纸片不够时,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充分预计学生的思维方法,紧紧抓住“小纸片不够怎么办”这个切入点,适时地提问,适时地提醒,适时地引导讨论。通过解决这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抽象概括能力,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更大的空间里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地思考与探索。
“小问题”中有“大学问”。所以,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应特别关注问题教学的价值之所在,创设科学有效的问题情境,科学地设置提问,把握好问题呈现的时机以及提问方式的艺术,并能做出有效的理答,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情境”。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教材,也都是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的。可见,“问题情境”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
关键词:课堂 有效
什么是“问题情境”,概括起来,就是将数学问题或融合或镶嵌或隐藏在学生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的背景材料中,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小问题”中要蕴藏“大学问”。
问题情境一 —— 以问激趣。
布鲁纳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课程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课堂提问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方法之一。在课堂上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例如,在讲授《圆的周长》时,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小兔由于骄傲输了,小兔不服气。今天小兔不同乌龟赛跑了,它要同小鹿赛跑,你们猜猜看,谁会取得胜利?同学们一致猜测应当是小鹿跑第一。这时播放课件:小鹿和小兔进行比赛,小鹿沿着正方形的路线跑,小兔沿着圆形的路线跑,结果小兔得了第一名,小鹿看到小兔获胜,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学生被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的吸引,从而积极的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发现要看比赛公平不公平,实质上就是看小鹿和小兔跑的路线是不是一样长,小鹿跑的路线是正方形周长,小兔跑的是圆形的周长,这方面的知识以前没有学过,出于对问题的好奇,学生深深的被问题所吸引,从而陷入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
问题情境二 —— 以问导航。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当有利于将学生引向数学实质。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言:“好的数学情境,应该是满足一个基本的要求:就相关内容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该仅仅起到一个敲门砖的作用,也不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应该在课堂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25面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动手操作,并提出以下四个问题:(1)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联系?(2)圆柱通过切割、拼合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4)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5)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通过这四个小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渗透了以直代曲的观点,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联系?”则贯穿着整堂课,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探寻圆柱体积与长方体体积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问题情境三 —— 以问化疑。
我们的教学,不能总是“零起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努力让孩子們把自己的已有知识状况展现出来。让他们在面对新知时,自己主动去回忆、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新知产生构想。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启发和激励,享受已有知识给自己带来的自豪感,并在对新知构想的过程中,产生自主探索的愿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1)今天咱们要一起研究分数的有关内容。关于分数,我们都知道了些什么?(2)关于分数,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3)教材上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关于分数的知识呢?(5)除了这些,我们还有哪些困惑、不清楚的地方?在这时问题情境的一个作用,就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使之能成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脚手架,使之能一一化解学生的疑问,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问题情境四 —— 以问生成。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尽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点很多,但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学生的学习状态,又是以师生的互动与对话中体现出来,具有动态性、生成性和真实性等基本特征。就动态生成的教学内容而言,应该是新知识与旧知识的交汇点;就难度而言,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生成的对象而言,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优秀学生。设置“以问生成”的情景,主要体现为在进行有效提问的同时,教师智慧理答,并进行适度追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维,促进互动生成。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课前,先要求每个学生纸上画出6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要求有4个长方形的长、宽至少要超过4厘米),并标上长与宽的长度。另外,每个学生再准备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不超过8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确定为学生用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度量面积,当小纸片不够时,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充分预计学生的思维方法,紧紧抓住“小纸片不够怎么办”这个切入点,适时地提问,适时地提醒,适时地引导讨论。通过解决这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抽象概括能力,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更大的空间里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地思考与探索。
“小问题”中有“大学问”。所以,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应特别关注问题教学的价值之所在,创设科学有效的问题情境,科学地设置提问,把握好问题呈现的时机以及提问方式的艺术,并能做出有效的理答,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