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首山底蕴深厚,自古以来,群贤毕至、名人荟萃。据传,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初建东晋王朝,定都建康,欲在正南门宣阳门(即现中华门)外攀比义兴(宜兴)汉司徒许玉墓前的二阙兴建双阙。丞相王导深知东晋草创,不宜大兴土木,于是请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南眺牛首,两峰对峙,十分壮观,趁机劝喻元帝说:“此天阙也,岂烦改作!”元帝欣然打消兴建双阙的念头,称牛首山为天阙山。自此之后,牛首天阙名声远扬,所谓“天(都)门对双阙、霸业基盘龙”。
牛首山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以牛首山为主体,北连翠屏、南接祖堂,周围有摩崖石刻、感应泉、虎跑泉、白龟池、兜率岩、文殊洞、辟支洞、含虚阁、地涌泉、饮马池,及弘觉寺、弘觉寺塔和岳飞抗金故垒等历史遗存。
南唐二陵
那年春天,我和朋友专程去看了位于南京江宁的南唐二陵,这是现存“五代十国”皇陵中唯一挨在一起的两座皇陵。那天,路边的小野花,枝头的白玉兰,无不昭示着春天的盎然景象。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关键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看风景时的心情。在春天的阳光下,我和朋友带着看风景的好心情一路踏歌而行。
一般来说,皇帝的陵墓是非常神秘令人充满期待的,因为皇陵往往与宝藏相连,往往都是地下“宫殿”,这也是做皇帝与百姓的待遇不一样的体现。所以,对于游客而言,去看一下皇陵,感受皇“家”气概,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象,是很有意义的。
南京是个盛产皇帝的古都,或许大皇帝们太多了,因而南唐的几位皇帝始终没有走红。南唐二陵早就发掘出来了,但其名声远不配皇帝的称号。这里所说的“南唐”,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国。唐朝以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五代,是指占领中原地区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小朝廷;十国指围绕中原地区的南方十个小国,南唐是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二陵就是南唐先主李昪的钦陵和中主李璟的顺陵。二陵位于江苏南京江宁区祖堂山南麓,相距50米。若从远处综观群山,形如一条巨龙,祖堂山乃龙首,二陵正位于龙口位置,显然,这是精心选择的皇家风水宝地。
走进李昪的钦陵,历史的斑驳扑面而来。钦陵墓规模较大,长约二十米,宽十米左右。分前、中、后三间主室,还有若干侧室,前、中室为砖结构,后室为石结构。中室墓壁上绘有鲜艳的彩画。据专家考证,这是国内现存最早的附属在柱枋部分的彩画遗迹。中室和后室之间有一通道,通道口可见沧桑的石刻浮雕像。后室屋顶上绘彩色天像图,有日月星辰百余颗。钦陵曾先后三次被盗,丰富的随葬品所剩无几,厚达十几公分的巨大石门也遭到了破坏,墓门内左侧有一个明显的盗洞。李璟的顺陵位于钦陵西侧,结构与钦陵相近,但规模较小。顺陵虽与钦陵并列,但棺座上已不能用龙形浮雕。前、中、后三室均为砖造,没有浮雕,绘画也没有了钦陵的富丽堂皇气派,连哀册也变成石制的了。顺陵的陪葬很少,陵墓建设也较钦陵简单,这种情形恰恰是李昪逝世时国力衰退的反映。当李煜继承帝位时,南唐已经是北宋的附属国了。走出顺陵,还可以看到少量精工镂刻的原地面建筑的基础石,显然千年前二陵的地面建筑是宏伟的。但是现在,一切已经烟灰散尽。
南唐前后经历祖孙三代皇帝:李昪、李璟和李煜。李昪时代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五百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不必担忧那日益逼近的中原军队的脚步,那么南唐会是一个最适宜生活的时代。可事实上,知道南唐皇帝李昪和李璟的人并不多,倒是第三代皇帝李煜声名鹊起,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才华横溢。他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一曲《虞美人》流芳百世,让无数尘世男女为之倾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天,我和朋友尽兴而回的时候,路遇很多扫墓的人群,原来,在二陵的一侧便是祖堂山的公墓群,放眼望去,“房地产”兴旺发达,香火不熄。尽管南唐二陵隐匿在大山脚下显得有些低调有些孤独,但皇帝选中的“人生后花园”,世人必然会趋之若鹜,我想他们现在应该不再孤独了,这两位父子皇帝将和普通百姓共处邻居,这恐怕不是他们当初所能预料到的。但我想,任何皇帝,其实并非天子,都离不开人间的烟火风尘,无论是将相王朝,还是庶民百姓,在尘世面前都将是匆匆过客,所有的奢华与没落都将在历史的滔滔大河里一路向东而去。
郑和文化园
郑和文化园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墓冢。从永乐3年到宣德8年,郑和七下西洋,曾在牛首山举行祭天大典,去世之后,又被赐葬牛首山。有专家考证弘觉寺塔地宫为郑和真身葬所,地宫内出土的“鎏金喇嘛塔”现为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
岳飞抗金故垒
南宋建炎四年(1130)四月,金兀术率金军逼近建康,岳飞在牛首山设伏,构筑石垒,大败金兀术大军。岳飞抗金故垒,就是岳飞大战于牛首山时用赤褐色石块垒成的围墙,围墙底宽0.5米,高约1.5米,蜿蜒起伏,高低错落。目前只保留下一段200米长的石垒遗址。
石溪&李瑞清
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溪(髡残)在牛首山幽栖寺度过他的后半生;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近现代新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曾任南京大学的前身——两江师范学堂监督的李瑞清亦长眠于牛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