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学科,永远是最富情感、最诗意、最博大的学科。因而语文教材的选文极富人文色彩,有的文章因其博大的视野、深刻的思想,使读者的思想产生撼动,精神得到洗礼升华,从而鄙视平庸远离浅薄;有的文章因其美感而令读者心旌摇荡,在潜移默化中而富有情趣,格调高雅;有的文章把目光投向了社会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倾泻了人与人之间的质朴感情,感人肺腑;有的文章极力刻画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性,发人深省。
显然,对这类教材,我们的语文课需要感情,需要诗意,需要围炉般的氛围和浓厚的人文气氛。与此同时学生也渴望一种和谐而灵动的语文课堂,在课堂上实现心灵与心灵毫无隔阂地交流。《文心雕龙》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的纽带,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不能“披文入情”,不能和作者在情感上发生共鸣,经历一次内心深处的碰撞,语文课的人文色彩又怎能不黯然失色、了无生趣?
但从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情感缺席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不少语文课依然是“穿着棉袄洗澡”。因此让情感回归,还“情”于课堂,使课堂成为激情、灵性的课堂,便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盈着情感呢?
第一,教师要与文本形成“两情相动”。任何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即便是一首短诗小词,也都是作者心灵深处的声音。在教学中,教师要与文本形成“两情相动”,为学生情感的唤醒、对话创造条件,然后紧扣文本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借助文字的张力深进文本,最终达到教师、学生、作者之间“三情共鸣”的效果。如执教李清照的《声声慢》,教师内心在课前已进入了那个冷雨淅沥的黄昏,和作者一同身置秋意,品味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年老无依的痛苦悲凉。之后,教师带着这份感动与学生再深入词境,进入到那一组组凄美绝伦的意象,通过诵读、品味、鉴赏,最终帮助学生完成深度对话,在吟咏古典里产生想象和顿悟。
第二,教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中倾注真情。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没有情感自由地契合和移入,是无法体验到作品的情感之美的。作为教师,要让语文教学焕发活力,必须先创设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有效地对学生“唤醒”“激励”。 学生在自由畅达的空间里,他们的情感处于无拘束状态,在课堂对话的平台上,他们的情感体验被唤醒,思维力和创造力被激活,课堂中的“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就会积极踊跃起来。
第三,教师要锤炼语言,发挥语言手段的激情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直接连接了教与学两环节,所以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的高低与教师的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语言要洗练准确,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教师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语言才能携学生通畅地进入文本的语境,让学生充分感悟文本中的情理,达到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品读领悟《项脊轩志》浓厚的抒情色彩时,笔者以文末一个感人的抒情特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亭亭如盖矣”为切片,使用情味很足的语言来表达: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是妻死之年亲手栽种的,睹物思人,怎能不令人黯然销魂!这枇杷树啊,送走了多少个春秋,经受了几度风霜,如今绿叶如冠,郁郁葱葱,俨然一座挺立的碑石,静默地纪念着长眠于地下的爱妻!这枇杷树啊,莫非像它主人一样,永不能忘怀那些逝去的年华和昔日的悲欢?落叶有意,风雨无情。枇杷树啊,你总是年年岁岁陪伴着、庇佑着古老的项脊轩……教师用这样的语言缓缓地将学生引入哀恸欲绝的情境中,让学生的内心也慢慢地柔软,让他们的眼中一片迷离。语文教师,无论是范读课文还是解读文本时,都应使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以情用语。
第四,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康德说过:“审美的快感是唯一的独特的一种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在课堂文化中,这种“自由的快感”必须是建立在信任和宽容的基础上。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是培植学生丰润情感的前提。与教师相比,学生在年龄、阅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存在着差距。他们思想单纯、想象丰富,而情感不深透、不稳定。往往会凭着自身的直观感受对人物、事件作出好恶判断,有时情感态度容易偏执和情绪化。这就需要教师持以宽容的态度,尊重他们的生活经历、认知能力与阅读初感,与他们探讨情感道德等深层话题。学生在受尊重的心理作用下,会更加主动思考,热烈发言。课堂也会常常呈现生意盎然,精彩纷呈的良好氛围。这样有温度的语文课显得十分的和谐动人。
第五,情感教学还需要教师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这个功利化突显的时代,在沉重课业的压迫下,我们常会远离伟大信仰、崇高信念,远离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对世界的悲悯,远离了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关怀。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富有人文情怀的人,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一个心存感激、有礼有信的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学生心里筑起一座精神长城。
那么,语文课是否突出情感就够了呢?优秀的语文课堂至少还应启迪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创造天性。毋庸置疑,启迪学生的心灵需要教师丰富的才学与智慧。“美的课堂不在于教学方式如何,而在于学科素养,在于教师气质,更在于教学视野。”所以,教师首先需要勤读书,广涉猎,进入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领域,拓宽自己的视野。教师要与书本、大师对话,重视自己的思考习惯和思维品质,使自己的思想更加丰实与深刻。古人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当教师的渊博学识征服了学生时,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和尊敬就油然而生,此时的教育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应有独特的见解,不媚俗,不迷信权威。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去伪存真,披沙拣金。不难想象,一位缺乏独立钻研精神和独特见解的老师只能受到学生的冷遇。王栋生老师认为:教学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实践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持有主见,勤勉深思,不人云亦云。如,解读赵师秀的诗歌《约客》的最后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千家诗》的理解为诗人初夏的雨夜约客不至的焦灼之情。教育部考试中心撰文对此题分析:“闲敲棋子确是一个细节的描写,但我们仔细体味一下,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十分焦躁。”笔者仔细揣摩,觉得未必仅此一解。试想,黄梅时节细雨霏霏,闲暇时邀约朋友下棋;朋友爽约,诗人候客时闲思无束,自然神游户外,听到塘边蛙声自由放歌,天籁中的这份闲逸便随风漾到诗人内心;他便举起棋子,悠闲地与自己对弈着,灯是唯一的观者,灯花落下,乍暗突明之际,诗人仰头,脸上写满了闲适;此情此境,诗人当会感谢朋友的失约,让他享受了一个美妙无边的夜晚。这样理解诗歌并非完全为偏颇之辞。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观点与以前的定论一同亮出,经过仔细阅读后,一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此一来,笔者的观点引起了学生对诗歌的辩证理解与深度解读。当下,在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经常面临新观点对传统定论的冲击的情况,我们应奉行“拿来主义”,认真思考,细思精析。“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课堂上出现的学生仁智不一的说法,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宽容异见,真诚地尊重学生独到的见解,善引导,巧激疑,深剖析。科学地培养他们对文本的质疑探究、冷静思辨的自主解读能力,让课堂走向更充足的广度与深度。
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注定要影响他的知识水平和人文视野、审美情趣和精神旨归。作为塑人的语文课堂,应是情感与心智和谐共生的课堂,是富有温度也不乏广度和深度的课堂,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让语文教育在生态教育的道路上且行且吟。
显然,对这类教材,我们的语文课需要感情,需要诗意,需要围炉般的氛围和浓厚的人文气氛。与此同时学生也渴望一种和谐而灵动的语文课堂,在课堂上实现心灵与心灵毫无隔阂地交流。《文心雕龙》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的纽带,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不能“披文入情”,不能和作者在情感上发生共鸣,经历一次内心深处的碰撞,语文课的人文色彩又怎能不黯然失色、了无生趣?
但从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情感缺席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不少语文课依然是“穿着棉袄洗澡”。因此让情感回归,还“情”于课堂,使课堂成为激情、灵性的课堂,便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盈着情感呢?
第一,教师要与文本形成“两情相动”。任何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即便是一首短诗小词,也都是作者心灵深处的声音。在教学中,教师要与文本形成“两情相动”,为学生情感的唤醒、对话创造条件,然后紧扣文本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借助文字的张力深进文本,最终达到教师、学生、作者之间“三情共鸣”的效果。如执教李清照的《声声慢》,教师内心在课前已进入了那个冷雨淅沥的黄昏,和作者一同身置秋意,品味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年老无依的痛苦悲凉。之后,教师带着这份感动与学生再深入词境,进入到那一组组凄美绝伦的意象,通过诵读、品味、鉴赏,最终帮助学生完成深度对话,在吟咏古典里产生想象和顿悟。
第二,教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中倾注真情。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没有情感自由地契合和移入,是无法体验到作品的情感之美的。作为教师,要让语文教学焕发活力,必须先创设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有效地对学生“唤醒”“激励”。 学生在自由畅达的空间里,他们的情感处于无拘束状态,在课堂对话的平台上,他们的情感体验被唤醒,思维力和创造力被激活,课堂中的“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就会积极踊跃起来。
第三,教师要锤炼语言,发挥语言手段的激情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直接连接了教与学两环节,所以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的高低与教师的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语言要洗练准确,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教师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语言才能携学生通畅地进入文本的语境,让学生充分感悟文本中的情理,达到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品读领悟《项脊轩志》浓厚的抒情色彩时,笔者以文末一个感人的抒情特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亭亭如盖矣”为切片,使用情味很足的语言来表达: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是妻死之年亲手栽种的,睹物思人,怎能不令人黯然销魂!这枇杷树啊,送走了多少个春秋,经受了几度风霜,如今绿叶如冠,郁郁葱葱,俨然一座挺立的碑石,静默地纪念着长眠于地下的爱妻!这枇杷树啊,莫非像它主人一样,永不能忘怀那些逝去的年华和昔日的悲欢?落叶有意,风雨无情。枇杷树啊,你总是年年岁岁陪伴着、庇佑着古老的项脊轩……教师用这样的语言缓缓地将学生引入哀恸欲绝的情境中,让学生的内心也慢慢地柔软,让他们的眼中一片迷离。语文教师,无论是范读课文还是解读文本时,都应使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以情用语。
第四,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康德说过:“审美的快感是唯一的独特的一种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在课堂文化中,这种“自由的快感”必须是建立在信任和宽容的基础上。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是培植学生丰润情感的前提。与教师相比,学生在年龄、阅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存在着差距。他们思想单纯、想象丰富,而情感不深透、不稳定。往往会凭着自身的直观感受对人物、事件作出好恶判断,有时情感态度容易偏执和情绪化。这就需要教师持以宽容的态度,尊重他们的生活经历、认知能力与阅读初感,与他们探讨情感道德等深层话题。学生在受尊重的心理作用下,会更加主动思考,热烈发言。课堂也会常常呈现生意盎然,精彩纷呈的良好氛围。这样有温度的语文课显得十分的和谐动人。
第五,情感教学还需要教师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这个功利化突显的时代,在沉重课业的压迫下,我们常会远离伟大信仰、崇高信念,远离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对世界的悲悯,远离了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关怀。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富有人文情怀的人,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一个心存感激、有礼有信的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学生心里筑起一座精神长城。
那么,语文课是否突出情感就够了呢?优秀的语文课堂至少还应启迪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创造天性。毋庸置疑,启迪学生的心灵需要教师丰富的才学与智慧。“美的课堂不在于教学方式如何,而在于学科素养,在于教师气质,更在于教学视野。”所以,教师首先需要勤读书,广涉猎,进入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领域,拓宽自己的视野。教师要与书本、大师对话,重视自己的思考习惯和思维品质,使自己的思想更加丰实与深刻。古人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当教师的渊博学识征服了学生时,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和尊敬就油然而生,此时的教育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应有独特的见解,不媚俗,不迷信权威。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去伪存真,披沙拣金。不难想象,一位缺乏独立钻研精神和独特见解的老师只能受到学生的冷遇。王栋生老师认为:教学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实践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持有主见,勤勉深思,不人云亦云。如,解读赵师秀的诗歌《约客》的最后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千家诗》的理解为诗人初夏的雨夜约客不至的焦灼之情。教育部考试中心撰文对此题分析:“闲敲棋子确是一个细节的描写,但我们仔细体味一下,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十分焦躁。”笔者仔细揣摩,觉得未必仅此一解。试想,黄梅时节细雨霏霏,闲暇时邀约朋友下棋;朋友爽约,诗人候客时闲思无束,自然神游户外,听到塘边蛙声自由放歌,天籁中的这份闲逸便随风漾到诗人内心;他便举起棋子,悠闲地与自己对弈着,灯是唯一的观者,灯花落下,乍暗突明之际,诗人仰头,脸上写满了闲适;此情此境,诗人当会感谢朋友的失约,让他享受了一个美妙无边的夜晚。这样理解诗歌并非完全为偏颇之辞。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观点与以前的定论一同亮出,经过仔细阅读后,一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此一来,笔者的观点引起了学生对诗歌的辩证理解与深度解读。当下,在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经常面临新观点对传统定论的冲击的情况,我们应奉行“拿来主义”,认真思考,细思精析。“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课堂上出现的学生仁智不一的说法,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宽容异见,真诚地尊重学生独到的见解,善引导,巧激疑,深剖析。科学地培养他们对文本的质疑探究、冷静思辨的自主解读能力,让课堂走向更充足的广度与深度。
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注定要影响他的知识水平和人文视野、审美情趣和精神旨归。作为塑人的语文课堂,应是情感与心智和谐共生的课堂,是富有温度也不乏广度和深度的课堂,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让语文教育在生态教育的道路上且行且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