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始终不变的追求。在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地方:教师普遍感到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更谈不上讲评习题,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面临最大的挑战的是我们教师,新课程处处体现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新,没有一个成功的模式,只有依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关键词】化学 课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11-02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
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二、细化目标,一课一得
新课程提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这对学科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传统化学教学也强调目标的达成,但目标对于教师和学生双边都是模糊的。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既强调传统教学中的知识掌握,也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是对传统教学的改进;更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是在对传统教学深入思考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目标形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三维目标的达成是一个学段一节课的要求,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将整个高中学段的目标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种学习方法、每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价值渗透到具体的课堂中,这样目标就细化了,就具有针对性了。如果能将学段目标细化到每一个课堂,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这样,学生达成目标就容易了,也避免了重复操作。
三、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向45分钟要效益。45分钟效益的衡量标准,绝不是教师在45分钟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该是教会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具体应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1.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新一轮的课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效仿,“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这桶水必须是一桶时时更新的活水!实践也证明了这一道理:教师如果博学多才,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了解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成果,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所渴望的博学、幽默的老师,才能使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2.利用化学实验激发教学情境。
实验就是化学学科的生命线.抓住“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学科基本特征,组织运用好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态度、思维和方法等方面获得较大提高。如在学习原电池工作原理时,我是开设了随堂实验,让学生自带一个橙子来,同桌配合组装成一原电池装置,观察二极管是否发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大大被激发出来。接着我利用学生现有的材料也组装一套原电池装置让音乐卡片发出音乐,学生就会觉得化学中无奇不有,从而激发了兴趣。
3.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深掘教材知识精髓,探索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而且能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与以往的教材不同,苏教版新教材中设置了“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化学史话”等不同的教学栏目,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4.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径。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要把握好时间安排。教师在课堂上要惜时如金,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课堂上要少讲精讲,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其次,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于学习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的愉悦,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讨论探究式、实验探究式等容易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另外,要上好实验课。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实验有观察实验、实验探究、设计实验,不同的实验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其层次也不相同。高效实验,不一定要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才有效,要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要突出方法、技能还是现象、本质。
5.突出教学重点,创设质疑环境。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师生的平等的合作关系;强调教师的学科技能和教学能力,忽视教师是以促进学生茁壮成长的专业意识;强调教师知识的传授,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和发展性。这导致了学生厌学、弃学。
眼前要着力改变这种被扭曲的课堂教学局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和情境,构建民主、和谐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创设和谐互信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课,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异议,倡导学生相互讨论,师生互动,使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情绪氛围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寻常的方式观察、思考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广泛利用蕴藏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化学教育资源,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创设生动的、有趣的化学问题情境,在认识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质疑等复杂的心理体验,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 课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11-02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
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二、细化目标,一课一得
新课程提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这对学科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传统化学教学也强调目标的达成,但目标对于教师和学生双边都是模糊的。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既强调传统教学中的知识掌握,也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是对传统教学的改进;更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是在对传统教学深入思考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目标形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三维目标的达成是一个学段一节课的要求,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将整个高中学段的目标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种学习方法、每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价值渗透到具体的课堂中,这样目标就细化了,就具有针对性了。如果能将学段目标细化到每一个课堂,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这样,学生达成目标就容易了,也避免了重复操作。
三、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向45分钟要效益。45分钟效益的衡量标准,绝不是教师在45分钟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该是教会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具体应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1.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新一轮的课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效仿,“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这桶水必须是一桶时时更新的活水!实践也证明了这一道理:教师如果博学多才,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了解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成果,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所渴望的博学、幽默的老师,才能使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2.利用化学实验激发教学情境。
实验就是化学学科的生命线.抓住“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学科基本特征,组织运用好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态度、思维和方法等方面获得较大提高。如在学习原电池工作原理时,我是开设了随堂实验,让学生自带一个橙子来,同桌配合组装成一原电池装置,观察二极管是否发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大大被激发出来。接着我利用学生现有的材料也组装一套原电池装置让音乐卡片发出音乐,学生就会觉得化学中无奇不有,从而激发了兴趣。
3.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深掘教材知识精髓,探索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而且能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与以往的教材不同,苏教版新教材中设置了“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化学史话”等不同的教学栏目,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4.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径。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要把握好时间安排。教师在课堂上要惜时如金,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课堂上要少讲精讲,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其次,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于学习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的愉悦,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讨论探究式、实验探究式等容易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另外,要上好实验课。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实验有观察实验、实验探究、设计实验,不同的实验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其层次也不相同。高效实验,不一定要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才有效,要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要突出方法、技能还是现象、本质。
5.突出教学重点,创设质疑环境。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师生的平等的合作关系;强调教师的学科技能和教学能力,忽视教师是以促进学生茁壮成长的专业意识;强调教师知识的传授,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和发展性。这导致了学生厌学、弃学。
眼前要着力改变这种被扭曲的课堂教学局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和情境,构建民主、和谐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创设和谐互信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课,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异议,倡导学生相互讨论,师生互动,使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情绪氛围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寻常的方式观察、思考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广泛利用蕴藏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化学教育资源,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创设生动的、有趣的化学问题情境,在认识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质疑等复杂的心理体验,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