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化生活》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o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化生活》课程设置的着重点是它的人文价值与德育功能,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的理论性应用性之间的关系,体现其文化特色。
  【关键词】 文化生活 贴近生活 文化特色
  《文化生活》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的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让学生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同时,当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生活中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生活中的冲突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在文化层面。因此,为了突显课程的基本性质,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文化生活》课堂应该体现出本学科特点的独特风格。
  1 《文化生活》的教学应贴近生活
  文化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文化。从文化与自然、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文化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从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的产生方式来说,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教育等途径逐步培养出来的。
  理论离开了实际生活,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它存在的真正意义。只有从实际生活中产生的理论才能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文化生活》教材的编写也充分体现了贴近生活的特点。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生活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也使得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肆意传播,污染我们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现实问题或亲身经历,然后进行权衡与取舍。在新课导入、活动探究时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的材料,启发学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使教学的三维目标顺利完成。
  比如在讲文化创新的途径时,可以用谢津的歌曲《说唱脸谱》来进行情境设计,让学生欣赏其中的片断——“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挺好看,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也听不懂,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乐队伴奏一听光是锣鼓家伙,咙个哩个三大件,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跟上潮流,吸引当代小青年……老爷爷你别生气,允许我来申辩,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要创新要发展,哇呀呀,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这首歌曲既是流行歌曲的范儿,又有传统精华文化——京剧的魂儿,学生非常感兴趣,适当设计问题,学生便明白了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精神。
  2 《文化生活》的教学应体现文化特色
  凸显观点,是《文化生活》教材编写思路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但这个观点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观点,而是指思想政治观点,也就是发挥观点正确价值导向的作用。用思想政治观点来统领知识点,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特定的根本原则。所以我们在把握教学重点时,首先,要处理好“观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文化生活》课程的设置凸显其德育性质和人文价值,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所以并不是传授具体的学科知识,所以不要看到哲学就讲哲学了,看到历史就讲历史了,看到文学就去讲文学知识了。只有能够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知识点才是我们需要的讲点。
  其次,我们注意处理好“观点”与“支持观点的案例素材”之间的关系。《文化生活》中某些观点的阐述要凭借学科知识点来支撑,有的却直接凭借案例素材来支撑。比如,第四单元《在文化生活中选择》里通过列举各种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阳光下的阴影”,再让学生思考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危害,通过对危害的总结得出观点:我们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要“奏响主旋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我们在处理知识点与案例之间的关系时,要善于从小故事中提炼出大道理。
  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文化生活》课堂,才是有活力、有魅力的课堂。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在文化生活中辨识与选择,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与各种外来文化;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激发文化创造力,耕耘人类的精神家园;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
其他文献
【摘 要】 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听、说和读的能力,使英语课堂变得“活”起来,从而有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现代的教育中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已经在学校中进行普及和应用,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此外,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调用网络中的资料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度作用”。运用多媒体
期刊
【摘 要】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正不断改变着人们学习、思维的方式。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不能墨守成规,应积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生物教学中来,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有机整合,提供图、文、声、像等多元化的教育情境,以及协作学习、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物学教学 多媒体 整合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
期刊
【摘 要】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关键词】 兴趣 认知 思考 探究 观察 巧设悬念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
期刊
【摘 要】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课程,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从长远看,能增加学生未来的择业机会,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从大处看,能促进我国高
期刊
工作并快乐着,对于班主任来说,我一直想是不可能的事。班级的日常工作繁多,学生的情况千变万化,要想管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行,而对于一个语文老师还要兼班主任,确实是一种挑战。  怎样让教育教学工作与班主任工作两不误,我做了一些尝试,关键是倡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班主任学会放手,不是偷懒,不是放任,而是掌握由扶到放的原则,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1 优化班级管理,营造温馨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趋势,以期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小学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学科的学习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鉴于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更重要的理论以及现
期刊
科教兴国最终要落实到发展教育上,文化建设最终也是以教育为龙头。只有加快发展文化,才能在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实现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命健康素质全面提高,才能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人文指标相统一,才能在推进现代化中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因此,文化不仅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很需要推动力量,而且是全面发展的直接体现。没有文化的力量的推动,就没有经济社会
期刊
多媒体课件是通过计算机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素材进行优化整合,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展示的一种新兴的教学载体。它融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于一体,高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颖、醒目的感觉;它的动画和形象图画能把教师语言和模型演示以解决的问题给予巧妙处理。灵活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学会学习、不断创新之目的。在作文教
期刊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班级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与每个班级是分不开的。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培养学生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知其心,导其行”是我几年班主任工作得到的一点浅识。  1 了解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  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只
期刊
【摘 要】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几方面内容,探索传统文化的育人新途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渗透 语文教学 民族之魂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