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迪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中学教育的变化,她一直是个行动主义者。虽然每年intel都会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注入4500万资金,作为英特尔基金会执行董事温迪管理着这支庞大的基金,但她觉得依然不够。作为一个教育家,20多年来,她主持着intelisef、未来教育计划等若干个教育项目,为培养青年人走上科学之路,竭尽所能。
在TED的公开演讲上,温迪幽默地描述了目前学校科技教育对于青年好奇心的扼杀,唤醒各界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她呼吁对中学实验室加大投入,“虽然孩子们会把一切弄乱,但那是他们能真正对科学发生兴趣的地方。”
她鼓励天才少年们,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坚持研究它,“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科学家”,而不只是“一个热爱科学的少年,去记忆一些科学知识”。
这几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听多了教育资金消减、学校关门的坏消息,温迪还是会情绪低落。但是,到了每年的3月和5月,温迪的情绪又会重回高涨。那是美国国内INTEL科学家奖和ISEF评选的两个月份。从成千上万个充满创造力的青年人身上,她又会看到,未来充满了可能性。
“我遇到的几乎每一个研究人员,只要到了会场,他们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天呐,这些孩子真的在做严肃认真的研究!即使,我之前让他们看过ISEF的视频,他们在亲临现场的时候还是会感到震撼。这些孩子都是创新者,他们中有25%以上都已经为自己的研究正在申请或成功申请了专利,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继续自己的研究。有一天,他们会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南都周刊:我看过你在TED上的演讲,人在很小的时候都愿意去探究这个世界,用手去触摸,用舌头舔舔东西的味道,进入学校之后,这种好奇心慢慢丧失了。是学校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么?
温迪:很多学校在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时,面临挑战。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也是如此。他们只是让学生去记住一些知识,上课、测验。学生们可能考试成绩也不错,但并不会激发出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一个孩子爱上科学,成为一个科学家是这样开始的:他提出一个原初的问题,那是他自己认为重要的,而且是有趣的问题。他自己或者和其他孩子合作,去追寻答案。他会向老师请教。但绝对不是去记忆、背诵一些现有知识。现在教育系统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改变我们现有的教学方法。不要只是让学生去考试,而是让他们爱上自己做的项目、爱上科学。
南都周刊:中国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美国科学教育也有这种问题么?
温迪:是的,美国现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孩子们对科学越来越不感兴趣,只有一部分学校可以让学生去做自己的项目,有实验室可以用。在美国,我们面对的最大的障碍─是钱和时间。另外一个障碍,可能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中学教科学的老师,他们并不具备应有的科学知识和能力。
南都周刊:这个赛事有相当长的历史了,这几年学生的项目有什么变化么?
温迪:这几年很明显的变化是,学生和他们所做的项目不再受学科的局限,物理、化学、医学、工程学……这是传统的划分学科的方法,他们现在打破了学科的藩篱。他们只关注问题本身,在项目中会把各个学科中的知识都运用上,去解决他想解决的问题。这对评委来说是很大挑战,他们只是一个学科内的专家。但我认为这是特别好的。
南都周刊:这个赛事的宗旨是什么呢?给那些天才以奖励?教育他们如何做一个科学家?
温迪:这个比赛颁的500万奖金是很无足轻重的事情。什么事情是重要的呢?这些孩子在这里,像是穿上了科学家的衣服。他们可以问问自己,这衣服适合自己么?当一个科学家真是那么让自己兴奋么?自己还愿意继续做一些有趣的项目么?这个赛事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
另外,当一个这样的孩子来到这里,他们会发现有成百上千的人和自己一样,自己不是一个怪咖。自己并不疯狂,更不孤独。他们在一起交流,互相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彼此分享研究成果。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讲,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我非常了解科学家,我和科学家们一起工作,我嫁给了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科学家的母亲。他们都自由地与各个国家的科学家们交流、分享。
南都周刊:对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影响最深的人是谁?
温迪:很多人都可能产生影响。父母有很大的影响,很多科学家的父母就是科学学。还有中学老师,作为导师的科学家、工程师们也有巨大的影响。简单来说,对科学有兴趣的成年人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他们可以鼓励青少年探索科学、为他们提供支持。几乎所有成功的青少年科学家的背后都有成年人的关注和支持。
在TED的公开演讲上,温迪幽默地描述了目前学校科技教育对于青年好奇心的扼杀,唤醒各界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她呼吁对中学实验室加大投入,“虽然孩子们会把一切弄乱,但那是他们能真正对科学发生兴趣的地方。”
她鼓励天才少年们,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坚持研究它,“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科学家”,而不只是“一个热爱科学的少年,去记忆一些科学知识”。
这几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听多了教育资金消减、学校关门的坏消息,温迪还是会情绪低落。但是,到了每年的3月和5月,温迪的情绪又会重回高涨。那是美国国内INTEL科学家奖和ISEF评选的两个月份。从成千上万个充满创造力的青年人身上,她又会看到,未来充满了可能性。
“我遇到的几乎每一个研究人员,只要到了会场,他们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天呐,这些孩子真的在做严肃认真的研究!即使,我之前让他们看过ISEF的视频,他们在亲临现场的时候还是会感到震撼。这些孩子都是创新者,他们中有25%以上都已经为自己的研究正在申请或成功申请了专利,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继续自己的研究。有一天,他们会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南都周刊:我看过你在TED上的演讲,人在很小的时候都愿意去探究这个世界,用手去触摸,用舌头舔舔东西的味道,进入学校之后,这种好奇心慢慢丧失了。是学校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么?
温迪:很多学校在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时,面临挑战。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也是如此。他们只是让学生去记住一些知识,上课、测验。学生们可能考试成绩也不错,但并不会激发出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一个孩子爱上科学,成为一个科学家是这样开始的:他提出一个原初的问题,那是他自己认为重要的,而且是有趣的问题。他自己或者和其他孩子合作,去追寻答案。他会向老师请教。但绝对不是去记忆、背诵一些现有知识。现在教育系统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改变我们现有的教学方法。不要只是让学生去考试,而是让他们爱上自己做的项目、爱上科学。
南都周刊:中国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美国科学教育也有这种问题么?
温迪:是的,美国现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孩子们对科学越来越不感兴趣,只有一部分学校可以让学生去做自己的项目,有实验室可以用。在美国,我们面对的最大的障碍─是钱和时间。另外一个障碍,可能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中学教科学的老师,他们并不具备应有的科学知识和能力。
南都周刊:这个赛事有相当长的历史了,这几年学生的项目有什么变化么?
温迪:这几年很明显的变化是,学生和他们所做的项目不再受学科的局限,物理、化学、医学、工程学……这是传统的划分学科的方法,他们现在打破了学科的藩篱。他们只关注问题本身,在项目中会把各个学科中的知识都运用上,去解决他想解决的问题。这对评委来说是很大挑战,他们只是一个学科内的专家。但我认为这是特别好的。
南都周刊:这个赛事的宗旨是什么呢?给那些天才以奖励?教育他们如何做一个科学家?
温迪:这个比赛颁的500万奖金是很无足轻重的事情。什么事情是重要的呢?这些孩子在这里,像是穿上了科学家的衣服。他们可以问问自己,这衣服适合自己么?当一个科学家真是那么让自己兴奋么?自己还愿意继续做一些有趣的项目么?这个赛事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
另外,当一个这样的孩子来到这里,他们会发现有成百上千的人和自己一样,自己不是一个怪咖。自己并不疯狂,更不孤独。他们在一起交流,互相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彼此分享研究成果。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讲,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我非常了解科学家,我和科学家们一起工作,我嫁给了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科学家的母亲。他们都自由地与各个国家的科学家们交流、分享。
南都周刊:对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影响最深的人是谁?
温迪:很多人都可能产生影响。父母有很大的影响,很多科学家的父母就是科学学。还有中学老师,作为导师的科学家、工程师们也有巨大的影响。简单来说,对科学有兴趣的成年人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他们可以鼓励青少年探索科学、为他们提供支持。几乎所有成功的青少年科学家的背后都有成年人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