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美术兴趣培养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创新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培养学生兴趣是我们在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实践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任务。
  美术教学涉及“教”和“学”两个方面,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学方法既要研究教师怎样教好,也要研究学生怎样学好,教学方法是师生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借助教学方法,教师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
  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崭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来源于兴趣。有趣的学习,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其中教育影响是主要的。
  正如《杜威教育论著选》中所说:“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由外界刺激经起注意而形成的感情况态,也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活动的表现,它总是代表着新的一面,较活跃的一面。心理已有的知识、能力、习惯,经验、品质的水平是旧的一面、稳定的一面,双方构成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这个矛盾形成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动力。
  针对学生的生活积累,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等实际状况去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将他们的真实感情作为知识结构和基础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以人为本,才能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知识得到增长,技能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一、首先让学生认识自己,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只有学生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地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美术的兴趣上来。教师可向学生讲述自己的求学历程,怎样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怕挫折,虚心求学,不甘落后。并要求学生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努力学习,做到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教师也应该了解学生,多跟学生谈心,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拉近距离,减少代沟。
  二、向学生讲清学好美术的社会用途、好处
  绘画是一种兴奋剂,可以促进、激发、活跃人们的思维,从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陶醉。许多学生认为,美术人才已经饱和了,用不着什么美术方面的人才了,何时才轮到我们找到工作,针对学生缺乏信心这一点,就应举例说服,只要你学到知识,有扎实的功底和基础,无论你去到哪个地方找工作,总会有人重用你。学到知识,到社会上就有用。例如,别人叫你写条横额或标语,如果你美术字写得好,可以一挥而就,立即就完成任务;要你设计一个门面装修或做个客厅的布置设计,你会提出方案和见解,并设计得得体合理。譬如自己的睡房,你有扎实的美术基础和设计能力,自然而然会把自己的房间布置得舒适而美观大方。
  三、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首先,教师应博学、精通、文雅,热情、爽快、积极、健康,平易近人,使学生产生亲近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进而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谐愉快的氛围,以期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另外,要积极互动,教学相长。现代教育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最后共同发展。
  四、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
  古代军事家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不仅在战场上非常实用,而且在教育上也很有启示,就是说教师只有了解自己,又了解学生以后才能够成功的进行教育。在我们周围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唠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其实不是孩子不听话不懂事,而是现在孩子生活在这个飞速进步的时代里,他们拥有各种了解知识的渠道。他们接受的知识非常丰富,如果他们还和我们一样,社会还有进步吗?当然学校是他们掌握知识的重要地方,作为这些孩子们的老师就更应该有责任了解他们了。要给学生以希望,让学生觉得学好美术并不太难;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总之,要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有兴趣,就必须经常研究学生的心理,并采取生动活跃的教学方法。既要守常,更要知变,才能很好地把握心理学的原理;匠心独具,才能不断地提高和创新。俗语说:“教无定法”,我们可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来提高专业水平及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改革傳统的美术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合格人才是当今人们的共识。在新教材的的实施过程当中,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发挥美术教育真正的育人功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
  [2]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
  [3] 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武汉.
其他文献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面对已习惯于被动学习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实施生本教学确有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做到全面依靠学生,让他们都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而这恰恰体现在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其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物理学离不开实验;物理教学同样离不开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是为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服务的,它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演示实验是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范性实验。它的主要目的是把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进行感悟、探究,获得知识、陶冶性情,以达到知、情、意、行最佳统一的教学活动。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让课堂效益高起來?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巧设情境,引导探究,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创设情境,注重教学的情感性、直观性 ,引起探
【摘要】 思想品德试卷讲评课是九年级后期备考阶段的主要课型。成功的试卷讲评课,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多方面的收获,有利于掌握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消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建立学习信心,优化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出评前分析找原因, 力求心中有数;评中互动助提升,力求手中有法;评后总结巧拓展,力求脚下有路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
教學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所以,从系统的观点可以看出: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
【摘要】笔者从三年失败的小班经营的反思,得到自己败因在于:"优先发展成绩"的经营理念和忽视小班中弱势群体--后进生的成长发展;在此后的小班管理中,采用"双线"转化方案,从集体引导和个别感化方式来促进后进生良性成长发展,一线是从经营理念、评价制度和激励规则等多方面重新构建小班整体经营管理体系,二线是调整了对后进生个体的管理策略,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绩效。  【关键词】小班经营体系后进生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尤为关注社会的科学技术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需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就中学而言,科学素养包括科学观点、态度、思维、方法、精神等,所以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乃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呢?  我觉得要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必备的生物学
在做数列求和的题目时,经常碰到这样的题目,数列{ }是等差数列,求数列 的前 项和。这类题目的特点就是数列 的项有正有负,求解起来不是太方便,下面我们将来探究这类问题的解法。  一、 是先正后负型的 的前 项和的求解策略  求解策略:这类问题数列 先正后负,找出 正负的分界点(假设为前 项为正),考虑当 的项数 时,的前 项和 与 的前 项和 相等,当 时, 的前 项和 。可以总结为“一求两考虑
在初中数学中考试题中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有关问题屡见不鲜,此类考题成为学生考试出错率较高的一类题目。这类题目也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常不知如何分析。如能将这一类问题归纳起来教学,便于学生掌握,有利于学生综合复习,并且在解决有关问题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就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两类问题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作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