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撰辑的著名儿童启蒙读物。它以学规、学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品德修养方面的指导,曾被誉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的读物,对后世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特别其中养成教育思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弟子规 文明礼让 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良好性格养成的起点,0~6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婴幼儿对最初行为印象最深刻,反复几次以后便形成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稳固以后便成了性格。“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弟子规》以学规、学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品德修养方面的指导,结合《弟子规》,日常生活中接纳幼儿、引导幼儿、激励幼儿,使幼儿在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学会快乐地生活、学习、成长。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我认为以《弟子规》为载体,培养大班幼儿文明礼让行为习惯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多种教学形式,理解体验《弟子规》的内容
1.结合教学活动
根据大班幼儿的思维主要依据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对它们进行联想这一特点,我把要教授的《弟子规》中的相应部分结合图画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幼儿听。当孩子听得懂小故事和明白老师解说的各种现象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记忆效果也显著了。每周一教授一个新内容,其余时间把已经学过的部分适当复习,这样幼儿就不容易忘记。
2.观看卡通动画
动画片是幼儿熟悉喜爱的,每天下午的小点心后,我都会播放《弟子规》的卡通小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每次活动我都力求有声有色,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弟子规》,在潜移默化中将《弟子规》的精髓印在脑海里,让孩子们仔细慢慢地吸收它,充实自己。
3.朗诵接龙比赛
枯燥无味的说教,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更别说是5、6岁的大班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接受《弟子规》文化的熏陶,我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朗诵接龙比赛。男女生分为两队接龙,或师幼接龙,顺利接龙成功的一队可以获得大苹果奖励,提高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也增添了乐趣。
4.评比文明宝贝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们学会自主探究。在我的课题研究中,这一点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大班孩子已经有了判断对错的能力,我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一能力,并结合幼儿爱说、爱表现自己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充分领略《弟子规》的要点,每周评选出文明宝贝。
二、联系生活实际,渗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幼儿园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规则,行为习惯包括很多内容,如礼仪教育、劳动、日常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良好的日常习惯与生活方式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
1.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在一次家园联系单上,子涵的妈妈写着:我家宝宝不爱刷牙,吃饭前也不洗手,希望老师能帮我们教育教育孩子。
其实在幼儿园里,大家从小班就养成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习惯,都能做到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等。但是回到从小生活的家里,这些行为习惯很容易被搁置。我结合健康领域的相关内容,与孩子们开展了一次故事会。故事中健健小朋友起床了不漱口,饭前便后也不爱洗手,最后只能到医生阿姨那里去拔牙,看肚子疼的毛病。故事讲完之后我问孩子们:健健为什么会到医院去?他以后会怎么做呢?在讲故事的时候,我特意观察子涵的表现,他听得很认真,但慢慢就低下了头,应该是联想到自己在家的表现有点不好意思了。
在活动的最后,我请孩子们一起诵读《弟子规》的相关内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并将这几句用简笔画表现出来放在语言区,让孩子们时时都能看到,提醒自己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随着国家放宽二胎政策,整个中国迈入“二胎潮”。对于大班这些已经有点懂事的孩子们来说,突然有个弟弟妹妹会给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我班有一个很聪慧的女孩子叫海林,她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娇娇女,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等方面,都比同龄孩子出色。可升入大班的半年里我发现她总是闷闷不乐的,家长开放的时候她妈妈说,因为有了小弟弟。弟弟的出生在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所以海林对弟弟充满敌视,嫌弟弟吵,不爱理爸爸妈妈。在学习弟子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特意花了一定时间来解释,并结合绘本故事《我又有了一个弟弟》引导幼儿理解兄弟姐妹在一起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要学会谦让弟弟妹妹。
谦让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弟弟妹妹方面,还有很多小朋友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自己是唯一,遇到问题时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特别在做客过程中,孩子们之间很容易发生争抢行为,导致不欢而散。我选择绘本故事《做客真麻烦》,让孩子们学习怎样才能做到文明做客,包容谦让其他好朋友。
三、家园共同合作,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比较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甚至有个别幼儿不会使用礼貌用语,见到长辈,直呼其名。因为种种现象,我们不得不重视幼儿文明礼让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也意识到这点。班级利用家园共育、家校路路通等一系列活动,将孩子的情况、学习的《弟子规》的内容通过家校路路通发给家长,在班级网站和班级门口提供培养孩子文明礼让行为习惯的指导方法。在这学期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在家也与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就是养成习惯。”说文解字中说:教,就是上行下效;育,就是教人从善。养成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良好品格的养成更是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弟子规 文明礼让 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良好性格养成的起点,0~6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婴幼儿对最初行为印象最深刻,反复几次以后便形成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稳固以后便成了性格。“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弟子规》以学规、学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品德修养方面的指导,结合《弟子规》,日常生活中接纳幼儿、引导幼儿、激励幼儿,使幼儿在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学会快乐地生活、学习、成长。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我认为以《弟子规》为载体,培养大班幼儿文明礼让行为习惯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多种教学形式,理解体验《弟子规》的内容
1.结合教学活动
根据大班幼儿的思维主要依据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对它们进行联想这一特点,我把要教授的《弟子规》中的相应部分结合图画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幼儿听。当孩子听得懂小故事和明白老师解说的各种现象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记忆效果也显著了。每周一教授一个新内容,其余时间把已经学过的部分适当复习,这样幼儿就不容易忘记。
2.观看卡通动画
动画片是幼儿熟悉喜爱的,每天下午的小点心后,我都会播放《弟子规》的卡通小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每次活动我都力求有声有色,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弟子规》,在潜移默化中将《弟子规》的精髓印在脑海里,让孩子们仔细慢慢地吸收它,充实自己。
3.朗诵接龙比赛
枯燥无味的说教,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更别说是5、6岁的大班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接受《弟子规》文化的熏陶,我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朗诵接龙比赛。男女生分为两队接龙,或师幼接龙,顺利接龙成功的一队可以获得大苹果奖励,提高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也增添了乐趣。
4.评比文明宝贝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们学会自主探究。在我的课题研究中,这一点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大班孩子已经有了判断对错的能力,我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一能力,并结合幼儿爱说、爱表现自己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充分领略《弟子规》的要点,每周评选出文明宝贝。
二、联系生活实际,渗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幼儿园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规则,行为习惯包括很多内容,如礼仪教育、劳动、日常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良好的日常习惯与生活方式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
1.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在一次家园联系单上,子涵的妈妈写着:我家宝宝不爱刷牙,吃饭前也不洗手,希望老师能帮我们教育教育孩子。
其实在幼儿园里,大家从小班就养成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习惯,都能做到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等。但是回到从小生活的家里,这些行为习惯很容易被搁置。我结合健康领域的相关内容,与孩子们开展了一次故事会。故事中健健小朋友起床了不漱口,饭前便后也不爱洗手,最后只能到医生阿姨那里去拔牙,看肚子疼的毛病。故事讲完之后我问孩子们:健健为什么会到医院去?他以后会怎么做呢?在讲故事的时候,我特意观察子涵的表现,他听得很认真,但慢慢就低下了头,应该是联想到自己在家的表现有点不好意思了。
在活动的最后,我请孩子们一起诵读《弟子规》的相关内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并将这几句用简笔画表现出来放在语言区,让孩子们时时都能看到,提醒自己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随着国家放宽二胎政策,整个中国迈入“二胎潮”。对于大班这些已经有点懂事的孩子们来说,突然有个弟弟妹妹会给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我班有一个很聪慧的女孩子叫海林,她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娇娇女,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等方面,都比同龄孩子出色。可升入大班的半年里我发现她总是闷闷不乐的,家长开放的时候她妈妈说,因为有了小弟弟。弟弟的出生在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所以海林对弟弟充满敌视,嫌弟弟吵,不爱理爸爸妈妈。在学习弟子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特意花了一定时间来解释,并结合绘本故事《我又有了一个弟弟》引导幼儿理解兄弟姐妹在一起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要学会谦让弟弟妹妹。
谦让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弟弟妹妹方面,还有很多小朋友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自己是唯一,遇到问题时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特别在做客过程中,孩子们之间很容易发生争抢行为,导致不欢而散。我选择绘本故事《做客真麻烦》,让孩子们学习怎样才能做到文明做客,包容谦让其他好朋友。
三、家园共同合作,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比较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甚至有个别幼儿不会使用礼貌用语,见到长辈,直呼其名。因为种种现象,我们不得不重视幼儿文明礼让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也意识到这点。班级利用家园共育、家校路路通等一系列活动,将孩子的情况、学习的《弟子规》的内容通过家校路路通发给家长,在班级网站和班级门口提供培养孩子文明礼让行为习惯的指导方法。在这学期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在家也与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就是养成习惯。”说文解字中说:教,就是上行下效;育,就是教人从善。养成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良好品格的养成更是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