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画创作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近年来,我国动画于是创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表现为动画创作数量有明显的增加。然而,动画创作的审美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影响到动画创作的质量。当前,我国动画创作的审美问题主要表现为偏重视觉效果,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动画的内涵、意蕴。本文对动画创作中的审美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现表述如下。
【关键词】动画创作;审美;探析
0.引言
动画创作实际上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动画作品体现着创作者的审美追求以及对美的表现力。我国的动画创作历史较短,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动画创作在近年来也取得了诸多的进展,动画作品数量逐渐增加,而动画作品的受众也在逐渐增多[1]。然而,在这种良好的发展氛围下,我国的动画创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即动画创作者一味地追求精美的画面,追求视觉效果,但是很少在作品中传达民族文化内涵,作品缺乏内涵,显得非常浅薄,缺乏个性。这些问题均可归类为审美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则我国动画的发展将受到影响,很难给观众提供经得起时间推敲的优秀动画作品。下面,笔者对我国动画创作中的审美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我国动画创作中的审美问题分析
总体而言,我国动画创作的审美问题可以概括为一点,即重视影响视觉娱乐性。而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过于依赖国外动画作品,二是过于追求短期商业价值。纵观我国近20年来的本土动画作品,可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动画创作对作品的定位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一直以来,我国的动画业存在着重教育、轻娱乐的问题,过于强调动画作品的教育功能,而对动画作品的娱乐性看得较低。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本土的动画作品大多内容僵化教条,形式感单一。观众无法从这样一些动画作品中得到心灵审美的寄托,所以就会将目光转向国外的动画作品,从国外的动画作品中寻求精神寄托及安慰[2]。反观国外的动画作品,本土深厚的民族文化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而现代科学技术又为其做了支撑,因此,无论是画面形式还是文化内涵,都符合时代的要求,对人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国内、国外动画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很多国内的动画创作者意识到了二者之间的差距,所以会寻求改变,于是出现了模仿国外动画视觉形式的现象。
第二,动画创作观受西方现代商业动画片制作观念的影响较大。商业目的是动画运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因此在创作动画作品时,必须考虑到制作经费、经济效益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精雕细刻创作方式逐渐被市场淘汰,大规模效率生产逐渐在业界流行。到如今,商业动画产业在西方已经发展壮大,然而我国动画产业还不具备类似的商业运作模式,如果要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则只有从增强动画作品的视觉效果、增强娱乐性来吸引观众。久而久之,无论是动画创作者还是观众,都忽略了动画作品的故事性与情感思想,而一味追求强烈的视觉形式、画面特效[3]。
第三,动画作品在视觉艺术形式及内容上存在较多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动画艺术创作题材类型较多,比如科幻题材、历史题材、神话题材、现实题材等。然而,题材的丰富性并没有弥补内容方面的缺陷,我国动画艺术的视觉艺术形式与内容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动画角色造型脸谱化,性格塑造定型化,故事情节简单僵化,故事结构不够完整,等等。就思想内涵而言,我国很多的动画作品缺乏民族文化性格特征,关注更多的仍为作品的视觉效果。民族文化特征的缺失会导致动画作品艺术性格的空洞,进而导致动画作品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如果将当下我国本土的动画作品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本土艺术家的动画作品(比如《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牧笛》等)做对比,则可以发现当前的动画作品在故事内容、角色形象、思想主题等方面均缺乏美学思想内涵,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2.我国动画创作的审美问题解决对策
从以上分析来看,若要提高我国动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及生命力,则动画创作者需在创作过程中需对动画作品的视觉审美及人文内涵进行有效的融合。
第一,动画创作者不能把视觉效果、娱乐性放在第一位。从动画创作的角度来看,美术性是动画作品的一个重要属性,但是这种美术性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美术性有所不同,动画首先是叙事性影像,其存在的目的在于讲述故事、表达情感。然而,若是只注重动画的美术性、视觉效果,则会让情感审美过程显得比较单薄,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欺骗性。第一眼就能吸引眼球的作品固然获得了某种成功,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一类动画作品恰恰是没有文化内涵与底蕴,艺术品质流于表面,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只停留在感官愉悦的层面上,而没有触及情感审美[4]。总而言之,动画创作者应转变创作观,不再把视觉效果、娱乐性放在第一位,而应强化作品的文化思想内涵。
第二,把握叙事空间结构,烘托人文理念。一部优秀的、经典的动画作品必然具有良好的叙事空间结构、丰富的思想内涵、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例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我国经典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都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时剧情编排也非常合理,叙事表达则具有诗样情怀;最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宝握住了民族文化性格的内涵,能够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体验“真善美”。当前我国动画创作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即追求视觉上的热闹与震撼,而观众观看之后往往觉得被欺骗。这些现象均提醒动画创作者要把握叙事空间结构,展现人文理念[5]。
第三,在数字动画技术的支持下拓展创作空间。数字动画技术是推动当代动画设计与制作的转型的重要力量,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动画制作效率以及动画产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动画艺术审美的根本性质并没有因为动画制作技术的改变而改变。在当今时代,动画创作者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数字动画技术,拓展创作空间,从而展现动画艺术审美结构的多层次性。
3.結语
动画创作是人类所做的艺术创作之一,在动画创作中,动画创作者不仅要关注作品的视觉审美,而且还应重视作品的文化思想内涵,努力创作出能够为观众带来深层次的情感审美体验的作品。(指导老师:安阳)
参考文献:
[1]方舒,史启新. 浅论动画的审美特性与美育功能[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3)
[2]刘井涛,陈业欣. 浅析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J]. 美与时代(中旬).2014(06)
[3]朱六一. 以人为本的影视动画创作思维研究[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04)
[4]孟翔. 浅析数字媒体时代下的中国电视动画创作——以审美研究为视角[J]. 大众文艺.2015(08)
[5]王爱军. 艺术教育有感——当代语境下的动画审美缺失[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关键词】动画创作;审美;探析
0.引言
动画创作实际上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动画作品体现着创作者的审美追求以及对美的表现力。我国的动画创作历史较短,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动画创作在近年来也取得了诸多的进展,动画作品数量逐渐增加,而动画作品的受众也在逐渐增多[1]。然而,在这种良好的发展氛围下,我国的动画创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即动画创作者一味地追求精美的画面,追求视觉效果,但是很少在作品中传达民族文化内涵,作品缺乏内涵,显得非常浅薄,缺乏个性。这些问题均可归类为审美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则我国动画的发展将受到影响,很难给观众提供经得起时间推敲的优秀动画作品。下面,笔者对我国动画创作中的审美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我国动画创作中的审美问题分析
总体而言,我国动画创作的审美问题可以概括为一点,即重视影响视觉娱乐性。而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过于依赖国外动画作品,二是过于追求短期商业价值。纵观我国近20年来的本土动画作品,可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动画创作对作品的定位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一直以来,我国的动画业存在着重教育、轻娱乐的问题,过于强调动画作品的教育功能,而对动画作品的娱乐性看得较低。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本土的动画作品大多内容僵化教条,形式感单一。观众无法从这样一些动画作品中得到心灵审美的寄托,所以就会将目光转向国外的动画作品,从国外的动画作品中寻求精神寄托及安慰[2]。反观国外的动画作品,本土深厚的民族文化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而现代科学技术又为其做了支撑,因此,无论是画面形式还是文化内涵,都符合时代的要求,对人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国内、国外动画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很多国内的动画创作者意识到了二者之间的差距,所以会寻求改变,于是出现了模仿国外动画视觉形式的现象。
第二,动画创作观受西方现代商业动画片制作观念的影响较大。商业目的是动画运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因此在创作动画作品时,必须考虑到制作经费、经济效益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精雕细刻创作方式逐渐被市场淘汰,大规模效率生产逐渐在业界流行。到如今,商业动画产业在西方已经发展壮大,然而我国动画产业还不具备类似的商业运作模式,如果要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则只有从增强动画作品的视觉效果、增强娱乐性来吸引观众。久而久之,无论是动画创作者还是观众,都忽略了动画作品的故事性与情感思想,而一味追求强烈的视觉形式、画面特效[3]。
第三,动画作品在视觉艺术形式及内容上存在较多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动画艺术创作题材类型较多,比如科幻题材、历史题材、神话题材、现实题材等。然而,题材的丰富性并没有弥补内容方面的缺陷,我国动画艺术的视觉艺术形式与内容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动画角色造型脸谱化,性格塑造定型化,故事情节简单僵化,故事结构不够完整,等等。就思想内涵而言,我国很多的动画作品缺乏民族文化性格特征,关注更多的仍为作品的视觉效果。民族文化特征的缺失会导致动画作品艺术性格的空洞,进而导致动画作品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如果将当下我国本土的动画作品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本土艺术家的动画作品(比如《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牧笛》等)做对比,则可以发现当前的动画作品在故事内容、角色形象、思想主题等方面均缺乏美学思想内涵,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2.我国动画创作的审美问题解决对策
从以上分析来看,若要提高我国动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及生命力,则动画创作者需在创作过程中需对动画作品的视觉审美及人文内涵进行有效的融合。
第一,动画创作者不能把视觉效果、娱乐性放在第一位。从动画创作的角度来看,美术性是动画作品的一个重要属性,但是这种美术性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美术性有所不同,动画首先是叙事性影像,其存在的目的在于讲述故事、表达情感。然而,若是只注重动画的美术性、视觉效果,则会让情感审美过程显得比较单薄,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欺骗性。第一眼就能吸引眼球的作品固然获得了某种成功,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一类动画作品恰恰是没有文化内涵与底蕴,艺术品质流于表面,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只停留在感官愉悦的层面上,而没有触及情感审美[4]。总而言之,动画创作者应转变创作观,不再把视觉效果、娱乐性放在第一位,而应强化作品的文化思想内涵。
第二,把握叙事空间结构,烘托人文理念。一部优秀的、经典的动画作品必然具有良好的叙事空间结构、丰富的思想内涵、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例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我国经典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都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时剧情编排也非常合理,叙事表达则具有诗样情怀;最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宝握住了民族文化性格的内涵,能够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体验“真善美”。当前我国动画创作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即追求视觉上的热闹与震撼,而观众观看之后往往觉得被欺骗。这些现象均提醒动画创作者要把握叙事空间结构,展现人文理念[5]。
第三,在数字动画技术的支持下拓展创作空间。数字动画技术是推动当代动画设计与制作的转型的重要力量,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动画制作效率以及动画产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动画艺术审美的根本性质并没有因为动画制作技术的改变而改变。在当今时代,动画创作者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数字动画技术,拓展创作空间,从而展现动画艺术审美结构的多层次性。
3.結语
动画创作是人类所做的艺术创作之一,在动画创作中,动画创作者不仅要关注作品的视觉审美,而且还应重视作品的文化思想内涵,努力创作出能够为观众带来深层次的情感审美体验的作品。(指导老师:安阳)
参考文献:
[1]方舒,史启新. 浅论动画的审美特性与美育功能[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3)
[2]刘井涛,陈业欣. 浅析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J]. 美与时代(中旬).2014(06)
[3]朱六一. 以人为本的影视动画创作思维研究[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04)
[4]孟翔. 浅析数字媒体时代下的中国电视动画创作——以审美研究为视角[J]. 大众文艺.2015(08)
[5]王爱军. 艺术教育有感——当代语境下的动画审美缺失[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