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小学品德教学模式逐渐发生一定变化,教师积极使用各种创新型教学范式,追求德育的更高效。笔者依据工作实际,详细分析活动化教学范式在小学品德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效果,希望可以在日后小学品德教学环节当中,起到一定引导性作用。
【关键词】小学品德;活动化教学范式
一、一个活动,层层递进
“一个活动,层层递进”的教学范式是指一堂课中教师从开始到结束只组织一个活动,而在这个活动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获得心灵的感悟,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我要攀登》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认识到面对困难不能退缩,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要以科学的方法去克服,要以顽强的毅力去坚持。激发学生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位教师执教这一课时,认识到这种心理的体验光靠嘴上交流是不能到达心灵深处的,于是她大胆摒弃教材,而是巧妙地设计了一个“PK象牙塔”的活动,分三次层层展开。第一次活动——我要攀登,让学生在第一次尝试中感受到搭成象牙塔有一定困难,教师的引导则激发起学生勇于攀登的愿望与激情;第二次活动——我能攀登,让学生在第二次尝试后发现自己的进步,总结其中的技巧,从而感受到“我能攀登”,获得攀登的信心;第三次活动——我会攀登,这是最终的PK赛,在紧张的角逐之后,优胜者摘到了胜利的桂冠,此时,发表的感言是最真实,最动人的。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认真体会,掌握技巧。”有的学生说:“我发现我们小组的人配合非常好,才赢得了此次比赛。所以学会合作非常重要。”还有的说:“我心里就是有一个想法,要搭到塔顶,所以就努力去做,最后成功了。”……而此次失败者也并不气馁,他们说“我看到了我们的进步,再给我们点时间,我们也会成功。”“课后我还要继续,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一定能成功。”带着体温的感悟,不再是高喊的口号,也不再是单一的答案。在三次比赛中,学生由畏难到激进,由担心到自信,由迷惘到感悟,无论比赛是否获得成功,关于人生的感悟一样深深印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这位老师虽然没有用教材教,但却处处指向教材,教学难点得以攻破,教学目标很好实现。
“一个活动,层层递进”的活动化教学范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悟,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形成,道德行为的养成。
二、多个活动,连续推进
在一线教学中,老师们最常用的是“多个活动,连续推进”的教学范式。也就是一节课中教师组织多个活动,这样的多个活动之间存在着连续性,延展性,使课堂逐步推进,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我掉了一颗牙》一课,先后组织了四个活动:活动一:“我长大了”,通过身边的同学掉牙的故事,使学生正确认识掉牙是长大的标志;活动二:“观察腐蚀的鸡蛋”,让学生知道,如果我们不爱护自己的牙齿,新长出来的恒牙就会向这个被腐蚀的鸡蛋一样,让学生通过闻、看、摸等方式体会不爱护牙齿的后果,促进其爱护牙齿的需求。活动三:“认识牙齿构造”,老师先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初步了解牙齿的构造,再拿出牙模让学生反复辨认牙齿的各个部分。活动四:“学会正确刷牙”,先看牙医介绍正确的刷牙方法,再看老师示范刷牙,最后小朋友实践练习刷牙。这样的四次活动,从正确认识掉牙,到了解护牙的重要,再到科学了解牙齿的结构,以及最后的反复实践正确刷牙,这些都指向同一个教学目标,就是懂得如何去科学地保护牙齿,在生活中做一个护牙小卫士。四次活动内容上前后贯通,情感上层层推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使品德教育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由“纸上谈兵”走向“实际演练”,有效地对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习惯做出了指导。
这样的活动组织形式受到老师们的普遍喜爱,主要在于它的针对性、趣味性更强。不过教师也要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灵活处理,适度调整,这样才能使教学素材更具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更利于学生品德的内化。
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
在一些生活指导课型、历史地理课型的教学中,需要呈现的内容多,知识点散,如何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记忆,老师们常常感到非常困难。通过多次实践,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一条线索,贯穿始终”的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怎样才凉快》这一课中要交给学生生活中在夏天纳凉的技能以及注意点,这些知识是零散的,丰富的。一位老师就巧妙地设计了图图去盼盼家这一条活动线索,化解了这一难题。在图图去盼盼家的一路上,老师分别设计了这样几个情境:①行走在大马路上,图图该走路的哪一边,休息时选择怎样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情境讨论交给了学生室外纳凉的方法。②图图走进盼盼家感觉太闷热,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图图很快凉快起来?通过讨论教给了学生室内纳凉降温的方法。③中午,图图和盼盼两个人去操场踢足球,图图穿着黑色的衣服中暑了,谁能帮帮盼盼?这一环节通过实践练习活动教给了学生中暑的应急技能。同学们跟随着图图和盼盼一路走来,学习到了在夏天纳凉的许多方法和技能,知晓了夏天纳凉的一些注意点,收获颇多。这样的一节课以一条线索,贯穿了整个活动,使学生学得有趣味,有生活,有条理,轻而易举化解了教学难点。
现行的品德教材每课内容基本上都以图片加简要文字提示的形式呈现,教材中的画面主要是点出了每个活动展开的例子,提示了活动的过程,教师如果能够认真进行教材分析,找出学生学习活动的规律,就能够很好把握本课的活动线索,创设有效的情境,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掌握相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获得行为的指导。
生活是教材,活动是生命。在品德课堂上,教师运用范式,根据学生实际,创设恰当的教学活动,唤醒儿童沉睡的自我意识,自主感悟,是德育焕发生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胡晓敏,麻启健.浅析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學[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45.
[2]王树生.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8(25):70-71.
[3]邵钰芹.小学品德课“三步三课型”大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7):28-30.
【关键词】小学品德;活动化教学范式
一、一个活动,层层递进
“一个活动,层层递进”的教学范式是指一堂课中教师从开始到结束只组织一个活动,而在这个活动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获得心灵的感悟,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我要攀登》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认识到面对困难不能退缩,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要以科学的方法去克服,要以顽强的毅力去坚持。激发学生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位教师执教这一课时,认识到这种心理的体验光靠嘴上交流是不能到达心灵深处的,于是她大胆摒弃教材,而是巧妙地设计了一个“PK象牙塔”的活动,分三次层层展开。第一次活动——我要攀登,让学生在第一次尝试中感受到搭成象牙塔有一定困难,教师的引导则激发起学生勇于攀登的愿望与激情;第二次活动——我能攀登,让学生在第二次尝试后发现自己的进步,总结其中的技巧,从而感受到“我能攀登”,获得攀登的信心;第三次活动——我会攀登,这是最终的PK赛,在紧张的角逐之后,优胜者摘到了胜利的桂冠,此时,发表的感言是最真实,最动人的。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认真体会,掌握技巧。”有的学生说:“我发现我们小组的人配合非常好,才赢得了此次比赛。所以学会合作非常重要。”还有的说:“我心里就是有一个想法,要搭到塔顶,所以就努力去做,最后成功了。”……而此次失败者也并不气馁,他们说“我看到了我们的进步,再给我们点时间,我们也会成功。”“课后我还要继续,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一定能成功。”带着体温的感悟,不再是高喊的口号,也不再是单一的答案。在三次比赛中,学生由畏难到激进,由担心到自信,由迷惘到感悟,无论比赛是否获得成功,关于人生的感悟一样深深印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这位老师虽然没有用教材教,但却处处指向教材,教学难点得以攻破,教学目标很好实现。
“一个活动,层层递进”的活动化教学范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悟,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形成,道德行为的养成。
二、多个活动,连续推进
在一线教学中,老师们最常用的是“多个活动,连续推进”的教学范式。也就是一节课中教师组织多个活动,这样的多个活动之间存在着连续性,延展性,使课堂逐步推进,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我掉了一颗牙》一课,先后组织了四个活动:活动一:“我长大了”,通过身边的同学掉牙的故事,使学生正确认识掉牙是长大的标志;活动二:“观察腐蚀的鸡蛋”,让学生知道,如果我们不爱护自己的牙齿,新长出来的恒牙就会向这个被腐蚀的鸡蛋一样,让学生通过闻、看、摸等方式体会不爱护牙齿的后果,促进其爱护牙齿的需求。活动三:“认识牙齿构造”,老师先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初步了解牙齿的构造,再拿出牙模让学生反复辨认牙齿的各个部分。活动四:“学会正确刷牙”,先看牙医介绍正确的刷牙方法,再看老师示范刷牙,最后小朋友实践练习刷牙。这样的四次活动,从正确认识掉牙,到了解护牙的重要,再到科学了解牙齿的结构,以及最后的反复实践正确刷牙,这些都指向同一个教学目标,就是懂得如何去科学地保护牙齿,在生活中做一个护牙小卫士。四次活动内容上前后贯通,情感上层层推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使品德教育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由“纸上谈兵”走向“实际演练”,有效地对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习惯做出了指导。
这样的活动组织形式受到老师们的普遍喜爱,主要在于它的针对性、趣味性更强。不过教师也要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灵活处理,适度调整,这样才能使教学素材更具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更利于学生品德的内化。
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
在一些生活指导课型、历史地理课型的教学中,需要呈现的内容多,知识点散,如何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记忆,老师们常常感到非常困难。通过多次实践,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一条线索,贯穿始终”的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怎样才凉快》这一课中要交给学生生活中在夏天纳凉的技能以及注意点,这些知识是零散的,丰富的。一位老师就巧妙地设计了图图去盼盼家这一条活动线索,化解了这一难题。在图图去盼盼家的一路上,老师分别设计了这样几个情境:①行走在大马路上,图图该走路的哪一边,休息时选择怎样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情境讨论交给了学生室外纳凉的方法。②图图走进盼盼家感觉太闷热,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图图很快凉快起来?通过讨论教给了学生室内纳凉降温的方法。③中午,图图和盼盼两个人去操场踢足球,图图穿着黑色的衣服中暑了,谁能帮帮盼盼?这一环节通过实践练习活动教给了学生中暑的应急技能。同学们跟随着图图和盼盼一路走来,学习到了在夏天纳凉的许多方法和技能,知晓了夏天纳凉的一些注意点,收获颇多。这样的一节课以一条线索,贯穿了整个活动,使学生学得有趣味,有生活,有条理,轻而易举化解了教学难点。
现行的品德教材每课内容基本上都以图片加简要文字提示的形式呈现,教材中的画面主要是点出了每个活动展开的例子,提示了活动的过程,教师如果能够认真进行教材分析,找出学生学习活动的规律,就能够很好把握本课的活动线索,创设有效的情境,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掌握相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获得行为的指导。
生活是教材,活动是生命。在品德课堂上,教师运用范式,根据学生实际,创设恰当的教学活动,唤醒儿童沉睡的自我意识,自主感悟,是德育焕发生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胡晓敏,麻启健.浅析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學[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45.
[2]王树生.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8(25):70-71.
[3]邵钰芹.小学品德课“三步三课型”大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