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自己身边的问题
在开展第一届“我们作为研究者”的活动时,我们一改过去的学期总结形式,将全校30余名教师请到讲台前,让每人在5分钟内介绍自己一学期以来,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自我感觉最精彩、最得意的“经典”之作。教师们的话题五花八门,表面上看虽然都是些平常的小事,但經过深入讨论研究之后,大家便发觉了其中的不平常与可贵之处。这种对于“小事”的研究让“研究”不再变得那么神秘,而是逐渐趋于常态化,并消除了教师对于研究的畏惧感。第一届研讨会后,他们纷纷感叹:“原来这就是做研究?!”“哦,我也可以做研究!”如此一来,教师们对于研究的兴趣得以有效激发。
于是,他们对“研究”有了新的认识:“研究的内容不怕小”“我们自己做研究”“研究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一起做研究”……几次下来,教师对“研究”的定义逐渐达成共识。
研究始于实际问题。有问题不一定有研究、有创造,但是没有问题肯定不会有研究、有创造。教师可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将研究的视角转向生活中的“小问题”和“小现象”,如“学生不发言怎么办?”“如何应对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如何让学生互相帮助?”“怎样使学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与时下比较流行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类的课题相比,这些问题虽然小,但更现实。然后,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小问题”,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效的“小策略”。
例如,任全红老师班上的孩子说:“其实我也想遵守纪律、专心听讲,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对此,任老师展开了对“如何让孩子们拥有良好的自制力”这一课题的研究,并制定了自己的研究小策略:一.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全班讨论,达成共识;三.根据策略,进行有效的控制。然后,大家一起提炼出最后的办法:在文具上贴上告诫自己的话;可以请同学、老师和家长帮助自己;做事之前想想自己的感受。
不仅如此,我们还让教师在平时的研究中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同伴互助合作研究,将各自独立的“策略”汇总在一起,形成“策略库”,让老师们再次感受体会到集体研究的力量。
从个人研究走向团队研究
团队相互扶持,可以让研究走得更远。我们将所有老师组建成不同的“课题研究组”,课题研究组以教师自选的研究课题为主线。先由各位教师将自己实践中遇到的、最想研究的“问题”罗列出来,经过几轮筛选,将有着相同或相似研究方向的教师组合在一起,让其开展合作研究。这些课题组由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虽然来自不同的学科,他们围绕着一个共同话题展开讨论和研究,学校还为每个课题组聘请了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研究者做支持。
课题组一般经过半年的研讨,可以初步形成自主研讨的氛围。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例:该组由数学、英语、科学等科目的9名教师组成,他们对合作教学总结出了几条措施:
一、各学科相互支持,坚持小组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起步阶段多采用两人合作的方式,当学生的合作能力逐步形成时,再逐步增加人数,到了四五年级小组人数可以增加到4-6人;
三、合作学习应该有明确的分工;
四、合作学习内容要有探究的价值,根据课型的不同灵活采用,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得合作;
五、合作组织:初期可以采用起组名、定组规以增强团体合作的意识,应该配有噪音控制员;每次合作目标要明确,组内要有小组长;组内定期交换角色;
六、合作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
七、教师不要忽略自身的作用,特别是引领作用,老师应该是合作中的首席。
这些虽然只是一些很基本的策略和方法,但却是教师们经过探讨和实践的真实感悟,极具“原生态”和“过程性”,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行为的转变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此坚持下去,研究便会“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正如康长运博士的那句话:研究处处是起点,永远没有终点。
(栏目主持人 周小益)
在开展第一届“我们作为研究者”的活动时,我们一改过去的学期总结形式,将全校30余名教师请到讲台前,让每人在5分钟内介绍自己一学期以来,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自我感觉最精彩、最得意的“经典”之作。教师们的话题五花八门,表面上看虽然都是些平常的小事,但經过深入讨论研究之后,大家便发觉了其中的不平常与可贵之处。这种对于“小事”的研究让“研究”不再变得那么神秘,而是逐渐趋于常态化,并消除了教师对于研究的畏惧感。第一届研讨会后,他们纷纷感叹:“原来这就是做研究?!”“哦,我也可以做研究!”如此一来,教师们对于研究的兴趣得以有效激发。
于是,他们对“研究”有了新的认识:“研究的内容不怕小”“我们自己做研究”“研究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一起做研究”……几次下来,教师对“研究”的定义逐渐达成共识。
研究始于实际问题。有问题不一定有研究、有创造,但是没有问题肯定不会有研究、有创造。教师可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将研究的视角转向生活中的“小问题”和“小现象”,如“学生不发言怎么办?”“如何应对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如何让学生互相帮助?”“怎样使学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与时下比较流行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类的课题相比,这些问题虽然小,但更现实。然后,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小问题”,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效的“小策略”。
例如,任全红老师班上的孩子说:“其实我也想遵守纪律、专心听讲,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对此,任老师展开了对“如何让孩子们拥有良好的自制力”这一课题的研究,并制定了自己的研究小策略:一.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全班讨论,达成共识;三.根据策略,进行有效的控制。然后,大家一起提炼出最后的办法:在文具上贴上告诫自己的话;可以请同学、老师和家长帮助自己;做事之前想想自己的感受。
不仅如此,我们还让教师在平时的研究中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同伴互助合作研究,将各自独立的“策略”汇总在一起,形成“策略库”,让老师们再次感受体会到集体研究的力量。
从个人研究走向团队研究
团队相互扶持,可以让研究走得更远。我们将所有老师组建成不同的“课题研究组”,课题研究组以教师自选的研究课题为主线。先由各位教师将自己实践中遇到的、最想研究的“问题”罗列出来,经过几轮筛选,将有着相同或相似研究方向的教师组合在一起,让其开展合作研究。这些课题组由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虽然来自不同的学科,他们围绕着一个共同话题展开讨论和研究,学校还为每个课题组聘请了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研究者做支持。
课题组一般经过半年的研讨,可以初步形成自主研讨的氛围。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例:该组由数学、英语、科学等科目的9名教师组成,他们对合作教学总结出了几条措施:
一、各学科相互支持,坚持小组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起步阶段多采用两人合作的方式,当学生的合作能力逐步形成时,再逐步增加人数,到了四五年级小组人数可以增加到4-6人;
三、合作学习应该有明确的分工;
四、合作学习内容要有探究的价值,根据课型的不同灵活采用,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得合作;
五、合作组织:初期可以采用起组名、定组规以增强团体合作的意识,应该配有噪音控制员;每次合作目标要明确,组内要有小组长;组内定期交换角色;
六、合作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
七、教师不要忽略自身的作用,特别是引领作用,老师应该是合作中的首席。
这些虽然只是一些很基本的策略和方法,但却是教师们经过探讨和实践的真实感悟,极具“原生态”和“过程性”,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行为的转变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此坚持下去,研究便会“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正如康长运博士的那句话:研究处处是起点,永远没有终点。
(栏目主持人 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