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纲要》提出幼儿园要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区域活动的核心,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孩子的能力发展。特别是跨班区域活动材料,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同时更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本文谈谈我园跨班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根据不同的问题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
【关键字】幼儿园 跨区域 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84-01
本园自2008年始,开始专注于区域活动的研究。经过几年的摸索与研究,区域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深刻挖掘区域活动课程的内涵与意义,我们将大班的区域活动升级为以“关键性经验”为维度,以年级为单位的大区域活动——即资源中心学习课程,并采用年级横向跨班活动的学习模式。
通过这一学习模式的改变,我们发现大班幼儿在跨班进区工作中所体现出的社会交往能力、自信心以及主动学习能力都有了较大提升。那么我们是如何去创设跨班区域活动的环境,通过多年的实践,就这问题谈谈自己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将大班的小区域更改为大区域,根据教师的特长去创设环境
結合指南的五大领域和班级的小区域,将大班五个班升级为五个资源中心。即:建构中心、科学中心、艺术中心、社会中心、语言中心。每个中心都设置了不同的子区域。如艺术中心设置了:低碳环保区、泥塑区、布艺区、纸艺区以及串珠区;语言中心设置了:文字操作区、表演区、阅读区。各中心的环境创设是根据教师的特长来安排。首先在园所挑选了五位优秀教师,根据五位教师的优势和特长来安排中心的负责人。例如:绘画、设计能力较强的教师安排在艺术中心,喜欢科学探索的教师安排在科学中心。五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环境的创设,同时也成立了五个中心的教研组,各中心的负责老师为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带领着教研组成员有针对性去研究中心环境的创设。通过一个学期的时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资源中心环境的创设让所有的空间和材料为大班幼儿所共享,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同时,也提高了材料的使用频率。减少了班级在设计、收集和制作材料上的重复劳动,体现了环境创设的互补。在这样的资源中心活动中,起到了开放性作用,幼儿的语言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需要创设区域环境
在创设资源中心环境中,让幼儿成为中心的主人,教师通过和大班幼儿的交谈,收集幼儿的想法,再进行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例如:建构中心里面,教师在创设子区域时和幼儿进行谈话,在谈话中,了解到幼儿喜欢乐高的拼搭,于是教师在墙面建立了一面乐高墙。还有幼儿也提出希望在电视柜前面有大的空间给他们合作搭建大型的建构,同时也希望有大型的建构材料,于是教师在电视柜前面大的空间设置为大型建构区,同时也申购了大型建构材料,还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辅助材料。以及各种废旧的瓶子和盒子等等。让区域更加的丰富,能够更好的支持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三、活动常规建立的环境创设
在区域活动中,常规的建立尤为重要,如何能够让幼儿更清晰区域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规则习惯,一味的说教还不如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跨班活动,有些幼儿特别喜欢某个中心,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区域规则,有可能造成某个中心人数偏多,某个中心人少的问题。所以,有个清晰的常规要求的环境,幼儿更加直观和明了,自然而然的遵守。1.每个中心制定区域规则,设定人数。用幼儿能够看得懂的方式,图文并茂形式制定,以便幼儿进区时能够根据区域的规则工作,如本区域规则进6人,幼儿进区时发现人已满,可以选择等待或者选择另一个区域工作。2.每位幼儿一个进区卡,以插卡的形式选择。当自己想要选择的中心卡槽满了,代表没有位置,幼儿可以选择有位置的中心。这样可以保证到每个中心的人数是均衡的。3.手环的辨别,即用不同颜色的手环区分孩子的班级,以便教师更好更快的区分孩子所在的班级和姓名,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指导和记录。
四、利用家长资源,共同创设区域环境
家长从事着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职业的特长,在园所的区域环境创设中,家长的支持是缺一不可的。教师首先了解自己班级家长的特长和工作的性质,可以给到班级哪些支持。例如:语言中心里有个家长是有家绘本阅读馆,专门供0-6岁的儿童借阅和购买绘本。她可以给班级提供一些绘本图书,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老师进行语言中心阅读区环境的打造,如:绘本如何放置,如何分类摆放,如何做标识,让幼儿看完后能够更准确的放回原位等等。科学中心有个家长是室内环境设计师,于是教师邀请家长对教师进行室内环境创设的培训,针对环境的布置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培训,例如:色彩的搭配、空间的利用等等。通过培训,老师们对中心环境的布置有了新的想法,创设出的环境贴近幼儿生活,呈现出:美观、温馨的中心环境。材料虽然丰富但不杂乱,归类摆放,收纳有序,给人一种井然有序的感觉。孩子更加喜欢。
跨班区域活动的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区域活动的具体布置、幼儿活动的实际能力水平以及各子区域的活动目标来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经验的不断的丰富,我们肯定还能摸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为幼儿园大班跨班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开辟更加宽广的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彭国平.《国内外幼儿教育理论与改革趋势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何艳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 丁苑媚.在跨班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发展[J].基础教育研究,2019(08):93-94.
【关键字】幼儿园 跨区域 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84-01
本园自2008年始,开始专注于区域活动的研究。经过几年的摸索与研究,区域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深刻挖掘区域活动课程的内涵与意义,我们将大班的区域活动升级为以“关键性经验”为维度,以年级为单位的大区域活动——即资源中心学习课程,并采用年级横向跨班活动的学习模式。
通过这一学习模式的改变,我们发现大班幼儿在跨班进区工作中所体现出的社会交往能力、自信心以及主动学习能力都有了较大提升。那么我们是如何去创设跨班区域活动的环境,通过多年的实践,就这问题谈谈自己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将大班的小区域更改为大区域,根据教师的特长去创设环境
結合指南的五大领域和班级的小区域,将大班五个班升级为五个资源中心。即:建构中心、科学中心、艺术中心、社会中心、语言中心。每个中心都设置了不同的子区域。如艺术中心设置了:低碳环保区、泥塑区、布艺区、纸艺区以及串珠区;语言中心设置了:文字操作区、表演区、阅读区。各中心的环境创设是根据教师的特长来安排。首先在园所挑选了五位优秀教师,根据五位教师的优势和特长来安排中心的负责人。例如:绘画、设计能力较强的教师安排在艺术中心,喜欢科学探索的教师安排在科学中心。五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环境的创设,同时也成立了五个中心的教研组,各中心的负责老师为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带领着教研组成员有针对性去研究中心环境的创设。通过一个学期的时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资源中心环境的创设让所有的空间和材料为大班幼儿所共享,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同时,也提高了材料的使用频率。减少了班级在设计、收集和制作材料上的重复劳动,体现了环境创设的互补。在这样的资源中心活动中,起到了开放性作用,幼儿的语言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需要创设区域环境
在创设资源中心环境中,让幼儿成为中心的主人,教师通过和大班幼儿的交谈,收集幼儿的想法,再进行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例如:建构中心里面,教师在创设子区域时和幼儿进行谈话,在谈话中,了解到幼儿喜欢乐高的拼搭,于是教师在墙面建立了一面乐高墙。还有幼儿也提出希望在电视柜前面有大的空间给他们合作搭建大型的建构,同时也希望有大型的建构材料,于是教师在电视柜前面大的空间设置为大型建构区,同时也申购了大型建构材料,还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辅助材料。以及各种废旧的瓶子和盒子等等。让区域更加的丰富,能够更好的支持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三、活动常规建立的环境创设
在区域活动中,常规的建立尤为重要,如何能够让幼儿更清晰区域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规则习惯,一味的说教还不如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跨班活动,有些幼儿特别喜欢某个中心,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区域规则,有可能造成某个中心人数偏多,某个中心人少的问题。所以,有个清晰的常规要求的环境,幼儿更加直观和明了,自然而然的遵守。1.每个中心制定区域规则,设定人数。用幼儿能够看得懂的方式,图文并茂形式制定,以便幼儿进区时能够根据区域的规则工作,如本区域规则进6人,幼儿进区时发现人已满,可以选择等待或者选择另一个区域工作。2.每位幼儿一个进区卡,以插卡的形式选择。当自己想要选择的中心卡槽满了,代表没有位置,幼儿可以选择有位置的中心。这样可以保证到每个中心的人数是均衡的。3.手环的辨别,即用不同颜色的手环区分孩子的班级,以便教师更好更快的区分孩子所在的班级和姓名,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指导和记录。
四、利用家长资源,共同创设区域环境
家长从事着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职业的特长,在园所的区域环境创设中,家长的支持是缺一不可的。教师首先了解自己班级家长的特长和工作的性质,可以给到班级哪些支持。例如:语言中心里有个家长是有家绘本阅读馆,专门供0-6岁的儿童借阅和购买绘本。她可以给班级提供一些绘本图书,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老师进行语言中心阅读区环境的打造,如:绘本如何放置,如何分类摆放,如何做标识,让幼儿看完后能够更准确的放回原位等等。科学中心有个家长是室内环境设计师,于是教师邀请家长对教师进行室内环境创设的培训,针对环境的布置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培训,例如:色彩的搭配、空间的利用等等。通过培训,老师们对中心环境的布置有了新的想法,创设出的环境贴近幼儿生活,呈现出:美观、温馨的中心环境。材料虽然丰富但不杂乱,归类摆放,收纳有序,给人一种井然有序的感觉。孩子更加喜欢。
跨班区域活动的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区域活动的具体布置、幼儿活动的实际能力水平以及各子区域的活动目标来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经验的不断的丰富,我们肯定还能摸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为幼儿园大班跨班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开辟更加宽广的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彭国平.《国内外幼儿教育理论与改革趋势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何艳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 丁苑媚.在跨班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发展[J].基础教育研究,2019(0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