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作为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中始终不可缺少。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查解释,背译文”的教学模式,“低效率,无兴趣”的教学效果,使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尴尬的境地。我认为知人论世、解读诗题、创设情境、理解诗句、指导朗读是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知人论事
1.介绍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再教学《望天门山》。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2.介绍对诗人的评价。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他说:“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是多么的不同凡响。3.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泊秦淮》:杜牧生活在晚唐,当时唐朝已经非常衰落,然而达官贵人依然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杜牧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
(二)解读诗题
诗题往往点出诗歌的主要内容,写到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比如:1.《泊秦淮》:诗人杜牧什么时候停船靠在秦淮河岸?(夜泊)当时环境怎样?(夜色迷茫,“笼”)诗人的情绪是则怎样的,欢乐还是忧愁?为什么?2.《春望》,诗人杜甫在什么季节眺望哪里?那里景色如何?为什么?(诗人春望长安,而当时长安被叛军占领,一片荒芜景象,这就是战乱中的唐都)。
(三)创设情境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或移情于景,或景中藏情。故可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如:1.散文描述法。如《次北固上下》可这样进行:看长江,江水浩淼,那遥远的行船好像要飘到了碧绿的江水前边,就要驶入天际…..2.音乐烘托法。如《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朗读中配以《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让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体验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3.绘画激趣法。如制作《观沧海》多媒体投影图画:茫茫大海辽阔无边,汹涌澎湃,海风吹拂着诗人的战袍和须发。学生身临其境、领悟到曹操的博大胸怀和宏伟抱负。
(四)理解诗句
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1.释——(1)商女:以卖唱为生的女子。(2)宦游人:求官之人。2.补——(1)君问(我)归期(我)未有期。(2)泊(于、在)秦淮3.调——(1)风烟望五津(望五津风烟)(2)无限河山泪(河山无限泪)4.想——海日生残夜:黑暗之中孕育着光明,光明黑暗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当中,最后光明冲破黑暗,放出了道道霞光,这是一副多令人惊奇、鼓舞的画呀!5.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诵读,知己知情,跃然纸上。
(五)指导朗读
古诗词的朗读要有节奏。以诗为例,四言要有“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五言一般为“二二一”节奏,如大漠/孤烟/直,也有“二一二”节奏,如“晨光/理/荒秽”;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蜡蚷/成灰/泪/始干”。同时,韵脚要读得响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古诗词在朗读时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豪迈奔放,想象驰骋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清新自然与世无争的《归园田居》,沉郁顿错的《春望.》。词当然也一样,豪放词与婉约词当是最明显的区别。
(一)知人论事
1.介绍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再教学《望天门山》。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2.介绍对诗人的评价。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他说:“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是多么的不同凡响。3.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泊秦淮》:杜牧生活在晚唐,当时唐朝已经非常衰落,然而达官贵人依然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杜牧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
(二)解读诗题
诗题往往点出诗歌的主要内容,写到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比如:1.《泊秦淮》:诗人杜牧什么时候停船靠在秦淮河岸?(夜泊)当时环境怎样?(夜色迷茫,“笼”)诗人的情绪是则怎样的,欢乐还是忧愁?为什么?2.《春望》,诗人杜甫在什么季节眺望哪里?那里景色如何?为什么?(诗人春望长安,而当时长安被叛军占领,一片荒芜景象,这就是战乱中的唐都)。
(三)创设情境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或移情于景,或景中藏情。故可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如:1.散文描述法。如《次北固上下》可这样进行:看长江,江水浩淼,那遥远的行船好像要飘到了碧绿的江水前边,就要驶入天际…..2.音乐烘托法。如《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朗读中配以《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让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体验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3.绘画激趣法。如制作《观沧海》多媒体投影图画:茫茫大海辽阔无边,汹涌澎湃,海风吹拂着诗人的战袍和须发。学生身临其境、领悟到曹操的博大胸怀和宏伟抱负。
(四)理解诗句
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1.释——(1)商女:以卖唱为生的女子。(2)宦游人:求官之人。2.补——(1)君问(我)归期(我)未有期。(2)泊(于、在)秦淮3.调——(1)风烟望五津(望五津风烟)(2)无限河山泪(河山无限泪)4.想——海日生残夜:黑暗之中孕育着光明,光明黑暗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当中,最后光明冲破黑暗,放出了道道霞光,这是一副多令人惊奇、鼓舞的画呀!5.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诵读,知己知情,跃然纸上。
(五)指导朗读
古诗词的朗读要有节奏。以诗为例,四言要有“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五言一般为“二二一”节奏,如大漠/孤烟/直,也有“二一二”节奏,如“晨光/理/荒秽”;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蜡蚷/成灰/泪/始干”。同时,韵脚要读得响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古诗词在朗读时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豪迈奔放,想象驰骋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清新自然与世无争的《归园田居》,沉郁顿错的《春望.》。词当然也一样,豪放词与婉约词当是最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