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为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可事实上,学生的实际现状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综合素质急待提高,那么,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现状如何?又怎样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呢?
下面我将从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现状、培养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两方面阐述目前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及培养的技巧。
[关键词]农村 中学生 语文素养 现状 技巧
一、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现状
我校地处偏远的农村,这里的教学硬件设施基础薄弱,教学理念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活动比较单一,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知识面狭窄。现在的农村中学生读得少,不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诗文外,其它的就背不了几篇。除了课本上所提到的几位文学大师外,其他的陌生得很,致使在平时写作文时内容很空洞。学生的眼界十分狭窄,知识贫乏。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说不出几部中外名著,更不必说阅读、感悟。
2.书写差且错别字多。很大一部分学生书写欠规范,字迹潦草难辨,点画不到位,歪歪斜斜,不成字体,特别是家庭作业和课堂笔记又是涂,又是圈,很不整洁。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每篇都有几个错别字。不仅是写作文,就连写假条、出黑板报,甚至写检讨,都有错别字,对学生来说错别字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沟通能力差。他们表现为:语言贫乏,粗俗,口头禅多,方言普遍,课堂上几乎不会主动回答问题。
4.写作能力比较弱。学生审题能力差,选材不得当,内容空洞。有些学生有亲身感受,可是扣不住中心、抓不住重点,理不清层次,不是过于简略,就是废话连篇。在命题作文中,主要问题是内容单薄,语言平淡,用词随便。
二、培养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技巧
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问题和学生的学习问题,因而要激发学习兴趣、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内容,改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
我认为一个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可以重塑学生的人格,重铸学生的灵魂,甚至可以改变他的命运,影响其一生。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素质不高的原因,不能也不敢去越“雷池”,生怕因此而“乱套”,甚至丢饭碗。试问:产生危机的教师有多少是因为教学能力低下?恐怕更多的是不合时拍、不合势拍。但可以肯定,没有较高素养的语文教师将无法影响学生,几乎不可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那么,教师应该提升哪些素养,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呢?中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之外,还应具有如下不可缺的素养:
人文素养。中学语文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必须具备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在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应有历史、哲学、语言学、法学、文艺批评等文化知识,并加强上述方面的修养。语文是“最具有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课程。”语文本身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历史文化、人的具体生命活动紧紧相连的。中学语文教师具备了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对教材中的材料加以整合处理,为学生展示丰富的历史背景,创设出语文知识的现实情境。其次,中学语文教师要掌握比较宽厚的语文学科知识,全面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学科知识,要在听说读写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对相关问题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问题相关知识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就是所谓的“交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美学素养。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纯语言知识,还应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之成为“完整”的、“丰满”的人。因而,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会在教学中追求美的享受和意境,为学生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运用规范、标准、漂亮的语言与学生亲切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得到美的体验和熏陶。中学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美学方面的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在陶冶自己审美情趣的同时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只有这样提升自己美学素养的同时才能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实践素养。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主要表现为: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讨论、游戏、表演、欣赏、评价进入课堂,让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是一种综合的素养,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体现,与学生语文学习、社会实际紧密相联。教师实践素养的发挥要以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实践素养的发挥将使教师由一个讲授者变成一个语文学习环境的创造者,由一个课堂资源的提供者,变成一个实践方法的指导者。语文教师具备了这些实践素养,就能将学生真正地带入语文课程领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语文。
(二)加强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和追求。
1.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重视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对于古诗文的教学,要重视在课堂上让学生诵读、吟咏、背诵、默写,强化积累,增强文言语感,让学生得到经典的熏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根基。但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既给了学生主动思考学习的机会,又给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方法。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不要低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只重视少数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以信任、期待的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挑战和乐趣,从而学会学习,乐于探究,并形成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3.加强语文课堂训练。语文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不必为传授而传授,应该结合练习进行传授。语文训练多种多样,如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量的训练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三)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构成语文素养的诸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根本要素,具备这个要素,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可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反之,如果不会读不会写,不能有效地吸收和顺利地表达,其语文素养就无从谈起。在听、说、读、写几项语文能力中阅读能力是基础,只有善于阅读的人,才能从各种读物中广泛汲取精神养料,拓宽文化视野,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少年时代就爱上了读书,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可以说,阅读可以改变人生。
可见,阅读能力虽不是语文素养的全部,但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基,落实到语文教育的操作上,当然,这种“阅读能力”,应是真正的阅读能力,是那种善于从读物中获取丰富信息和精神养料的能力,是那种善于和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能力,而不是只会依照刻板的套路“分析”文章的所谓“能力”。我相信,当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会了真正的阅读,从而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语文素养”就不再是一个朦胧而遥远的追求,将是一个可操作、能实现的既定目标。
(四)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通过他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来,并且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文能力,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学校应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造一定的场所。如:写作方面,创建文学社,征文比赛等。阅读方面,建立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好书推荐活动等。口语交际方面,成立学校广播站,组织演讲比赛等。书写方面,书法兴趣小组,写字比赛等。另外,开展其他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不应该仅局限于校园里,应该走入社会,走入自然。书本以外的农村生活是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促使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探索和实践出符合农村中学生实际情况,切实找到适应农村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途径,才能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恩阳中学)
下面我将从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现状、培养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两方面阐述目前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及培养的技巧。
[关键词]农村 中学生 语文素养 现状 技巧
一、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现状
我校地处偏远的农村,这里的教学硬件设施基础薄弱,教学理念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活动比较单一,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知识面狭窄。现在的农村中学生读得少,不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诗文外,其它的就背不了几篇。除了课本上所提到的几位文学大师外,其他的陌生得很,致使在平时写作文时内容很空洞。学生的眼界十分狭窄,知识贫乏。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说不出几部中外名著,更不必说阅读、感悟。
2.书写差且错别字多。很大一部分学生书写欠规范,字迹潦草难辨,点画不到位,歪歪斜斜,不成字体,特别是家庭作业和课堂笔记又是涂,又是圈,很不整洁。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每篇都有几个错别字。不仅是写作文,就连写假条、出黑板报,甚至写检讨,都有错别字,对学生来说错别字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沟通能力差。他们表现为:语言贫乏,粗俗,口头禅多,方言普遍,课堂上几乎不会主动回答问题。
4.写作能力比较弱。学生审题能力差,选材不得当,内容空洞。有些学生有亲身感受,可是扣不住中心、抓不住重点,理不清层次,不是过于简略,就是废话连篇。在命题作文中,主要问题是内容单薄,语言平淡,用词随便。
二、培养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技巧
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问题和学生的学习问题,因而要激发学习兴趣、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内容,改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
我认为一个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可以重塑学生的人格,重铸学生的灵魂,甚至可以改变他的命运,影响其一生。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素质不高的原因,不能也不敢去越“雷池”,生怕因此而“乱套”,甚至丢饭碗。试问:产生危机的教师有多少是因为教学能力低下?恐怕更多的是不合时拍、不合势拍。但可以肯定,没有较高素养的语文教师将无法影响学生,几乎不可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那么,教师应该提升哪些素养,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呢?中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之外,还应具有如下不可缺的素养:
人文素养。中学语文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必须具备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在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应有历史、哲学、语言学、法学、文艺批评等文化知识,并加强上述方面的修养。语文是“最具有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课程。”语文本身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历史文化、人的具体生命活动紧紧相连的。中学语文教师具备了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对教材中的材料加以整合处理,为学生展示丰富的历史背景,创设出语文知识的现实情境。其次,中学语文教师要掌握比较宽厚的语文学科知识,全面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学科知识,要在听说读写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对相关问题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问题相关知识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就是所谓的“交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美学素养。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纯语言知识,还应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之成为“完整”的、“丰满”的人。因而,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会在教学中追求美的享受和意境,为学生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运用规范、标准、漂亮的语言与学生亲切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得到美的体验和熏陶。中学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美学方面的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在陶冶自己审美情趣的同时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只有这样提升自己美学素养的同时才能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实践素养。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主要表现为: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讨论、游戏、表演、欣赏、评价进入课堂,让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是一种综合的素养,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体现,与学生语文学习、社会实际紧密相联。教师实践素养的发挥要以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实践素养的发挥将使教师由一个讲授者变成一个语文学习环境的创造者,由一个课堂资源的提供者,变成一个实践方法的指导者。语文教师具备了这些实践素养,就能将学生真正地带入语文课程领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语文。
(二)加强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和追求。
1.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重视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对于古诗文的教学,要重视在课堂上让学生诵读、吟咏、背诵、默写,强化积累,增强文言语感,让学生得到经典的熏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根基。但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既给了学生主动思考学习的机会,又给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方法。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不要低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只重视少数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以信任、期待的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挑战和乐趣,从而学会学习,乐于探究,并形成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3.加强语文课堂训练。语文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不必为传授而传授,应该结合练习进行传授。语文训练多种多样,如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量的训练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三)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构成语文素养的诸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根本要素,具备这个要素,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可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反之,如果不会读不会写,不能有效地吸收和顺利地表达,其语文素养就无从谈起。在听、说、读、写几项语文能力中阅读能力是基础,只有善于阅读的人,才能从各种读物中广泛汲取精神养料,拓宽文化视野,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少年时代就爱上了读书,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可以说,阅读可以改变人生。
可见,阅读能力虽不是语文素养的全部,但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基,落实到语文教育的操作上,当然,这种“阅读能力”,应是真正的阅读能力,是那种善于从读物中获取丰富信息和精神养料的能力,是那种善于和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能力,而不是只会依照刻板的套路“分析”文章的所谓“能力”。我相信,当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会了真正的阅读,从而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语文素养”就不再是一个朦胧而遥远的追求,将是一个可操作、能实现的既定目标。
(四)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通过他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来,并且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文能力,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学校应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造一定的场所。如:写作方面,创建文学社,征文比赛等。阅读方面,建立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好书推荐活动等。口语交际方面,成立学校广播站,组织演讲比赛等。书写方面,书法兴趣小组,写字比赛等。另外,开展其他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不应该仅局限于校园里,应该走入社会,走入自然。书本以外的农村生活是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促使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探索和实践出符合农村中学生实际情况,切实找到适应农村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途径,才能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恩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