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资源生成的有效利用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xin_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动态流程中知、情、意的结合。因此,教师要合理引领生成,构建灵动而有效的数学课堂。
  
  一、在对话中截取正确生成
  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信息传递的媒介。作为一种教学精神,体现师生的人格平等,强调师生间的信息交流的互动平等。如教学情境一,在“从自然数到分数”一堂课中,笔者让学生做了这样的一道练习:在3、6、8、9、18这5个数中,哪个数与其他4个数不同?写完题目,笔者思忖:这个题目太容易了,答案是8,马上会有学生答出来,不必在此多花时间,得把精力花在后面几个题目上……当我在写其他题目时,已有好几个学生举起小手,于是我叫了一个学生回答。
  生(1):“这道题的答案是8。因为3、6、9、18都是3的倍数,而8不是,所以选8。”
  生(2):我选“3”。我觉得其他4个数,都是合数,而“3”是质数,所以我选“3”。
  生(3):我认为答案“18”,因为3、6、8、9都是一位数,只有18是一个两位数。
  ……
  以上数学片段,表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对于有些教学生成,教师是始料不及的。这时候,教师一要不吝惜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正确的、合理的的观点,要及时肯定。这不但是对学生情感上的激励,而且是对教学资源的拓展与提升。这样,对另一些同学而言,将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作用。
  二、在反思中巧用错误生成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为前提,利用学生学习上的错误,及时引发学生思想内部冲突,求得学生去伪存真的认识,乃是教学中的良策。
  教学情境二,教学《化简比》。练习:一项工程单独做,甲要8小时,乙要9小时,甲乙工期的比是( )。师:(提问一位答错的学生)请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1:我把工作时间比当作工作效率的比了。师:谁能告诉我他错在哪里?生2:他理解错了。工作时间越长,工作效率就越低,所以工作效率的比与工作时间的比是相反的。
  三、在创新中追求有效生成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碰撞中绽放创造的火花。
  笔者在教学《圆柱的体积》的练习课上出示这样一道习题: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37.68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生1:先求出圆柱的高h=37.68÷(3.14×3×2)=2(分米),然后再求出体积V=3.14×32×2=56.52(立方分米),他的回答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赞同。这时,班上仍有同学高举小手。他,就是老师眼中的“差生”。笔者想:又是什么麻烦事?但转念一想,学困生更需要关爱。于是,让那位学生回答。生2: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这样列式:37.68÷2×3=56.32(立方分米)。得数一致。姑且再听听他的理由。生2:我们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时,把圆柱体平均分或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生2向笔者借了教具,边说边动手,拼成长方体后把它平放在讲台上让大家观察)。此时,同学们茅塞顿开。原来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正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还可以等于侧面积÷2×半径,即37.68÷2×3=56.52(立方分米)。
  思维创新并非是玄而又玄的概念,而是知识链接中的联想与想像的结果,是思维流程中跳跃与重组的结果。该生以实物演示的方法,将圆柱体均分、展开、重组、变形,凭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变顺向思维为逆向思维,从而生成新的思想,形成新的认识。这种思维上的创新正是思维流程中思维跳跃与重组的结果,是知识链接中联想与想象的结果。因此,教师要鼓励创新,与学生一起,共同追求新颖而有效的教学资源的生成与发展。责任编辑 杨博
其他文献
通信技术在国家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建设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成为多个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的重要项目。数字化技术使得我国的通信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还为群众带来了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是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人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
众所周知,在我国,班主任主要是由学科教师兼任。那么班主任是否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出色完成教学与班主任工作,达到我们的期望呢?
教师圣洁的知行在于拥有爱教之心,爱己之心,爱生之心,爱师之心,爱民之心。拥有这五颗爱心,便能成就“师者之爱”,便能升华“师者之魂”。    一、爱教之心,成就事业    我多次在不同的场合与我们的领导和教师交流过这样一个话题:命运之舟让我们驶向了教育的圣海,这大概就是我们人生的必由吧!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个职业,就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全身心的付之以爱,全身心的尽到责任,就应该积极、努力、执着地干好它
校本教研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又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捷径。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加入到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去?值得我们不断地探讨与研究。    一、校本教研要植根于日常教学实际    1、在问题中研究。教师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发现新知识和新规律,而是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种种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有人说,整个教育教学就是一个不停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