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贯彻新课程标准,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然而正是这个至关重要的“分战场”却让孩子们节节退败,甚至缴械投降!简单的重复抄写、机械的死记硬背、枯燥的题海苦练、呆板的知识仿效等,过多的作业量、缺少新意的题型、繁琐无味的训练,语文脱离了“人”,没有了温情,失去了力量,成为本质意义上的学业负担。
而要打破这种单一、浅白、狭隘、非人性的“作业”,首先要求我们教育者要有一种“开放”的理念研究、设计课外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如北师大肖川博士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文中所说: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它不仅可以传达教师对学生学业的重视,也可以培养孩子对于学业成效的责任感。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课外作业开放起来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放时间,把作业串成美丽的项链
传统的作业往往是短期的,一般以“今日作业”或“周末作业”这样的形式告知学生或家长,其意思不言而喻:今日作业今日毕,周末作业周末成。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要选择和创造新形式,以适应内容发展的需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老形式已经经不住新内容的考验,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老师“未雨绸缪,系统规划”,早统筹、早铺垫,这就告诉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作业形式,把较长的作业分成若干部分,使作业形成一条美丽的项链,散发着美丽的光芒!如国标本三(上)教材“语文园地二”中有“讲名人故事”、“读读背背名人名言”等几项内容,我们可以尝试分期布置这样的作业:
周一—周三,读名人故事,搜集名人名言。
周四,试着把名人故事讲给他人听,并背几条名人名言,想想它们的意思。
周五在教学“学习园地”后,布置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对自己特别有教育启发的名人名言做成一张卡片送给别人或自己,勉励别人或作“座右铭”,鼓励自己。
周末,写一篇有关这方面的周记,可以是写读书体会,也可以写制作卡片的过程和想法等。
这样的作业环环相扣,前呼后应,历时一周,形成一个系列,组成一个板块。在读读、抄抄、说说、做做、写写中既提高了语文素养,又获得了审美体验、思想启迪,还增进了友谊,可谓一举多得。当然这样的时间跨度还可以根据作业内容的要求再长一些,可以是一个月,哪怕是一个学期……
二、开放空间,给作业披上生活的外衣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探究能力,增强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语文作业中,就为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了作业新的生命。传统的作业往往局限在家里完成,学生处于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状态,这样的作业也往往流于机械单一的操作。久而久之,磨灭了个性,学生成了做作业的机器。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业的内容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如在学了以“秋天”为专题的文章后,可以布置学生走进田野感受秋景,登上高山体验秋韵,或在秋风中放飞纸鸢,或在果园里采摘秋果……然后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秋说给别人听,写给自己看。这样,课本里读到的“秋”和现实中感受到的“秋”相得益彰,交辉相映,留给自己的才是完整的秋天。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实践性作业的安排,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能使他们把调查研究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上,直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同时还在实践中体验社会、提炼生活,让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头脑中过滤,在笔记本上占一席之地,成为学生终身的财富。
三、开放内容,让作业欢唱爱的旋律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做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1.适时性作业。我们可以精心安排一些“作业”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母亲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写一首小诗或做一张贺卡献给妈妈。教师节,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来历,为老师做一件事、自制一张贺卡、一件礼物、仿编诗歌或写一句深情的问候,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尊敬老师,爱戴老师。“重阳节”,让学生为家里的老人过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作业的“别有滋味”,同时得到教育启迪。
2.差异性作业。学生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为使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目标应落实在学生经过努力才得以完成的“最近发展区”上,这样既具有挑战性,又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但目前许多教师往往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课外作业时统一要求,致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作业的命令性、强制性,要让每个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有收获。我们可以把作业分成“必做(A)作业”和“选做(B)作业”。A作业是统一性作业,涉及到一些必须及时巩固落实的知识或技能,教师要求全班同学完成。B作业为分层作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进行增减调整。这样的作业设置充分尊重了家长的意愿。俗语说“知子莫若母”,只有家校协同、量体裁衣方能育得桃李芬芳!还可以把作业分成“套餐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套餐”,这样就根除了“我吃不了”、“你吃不饱”的现象,让学生“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的扶一把”,促使全体学生各有进步、整体提高。
3.常规性作业。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无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实践,日积月累地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要引导学生读好三类书:一是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文章;二是优秀的少儿读物、世界名著;三是科普读物。要让学生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读书作业不应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引导他们大量阅读,走进书的世界,挖掘语文的魅力,学习文学知识。除了读书,我们还可以把“预习”纳入常规性作业,教给孩子预习的方法步骤,让他们能根据课文教学的进度合理进行预习。这些常规性作业一旦成为习惯,定能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四、开放形式,使作业化作美丽的“万花筒”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巧妙地设置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形式,使他们在愉悦的心境中学到知识,接受教育。
1.变师留为己留。平时学生的作业一般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为了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课外作业上张扬个性,我们不妨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选出作业题,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然后小组间、同学间开展互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又促进了个性特长的发展。如学了《盘古开天地》后,我提醒学生,你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给自己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吗?于是有的准备把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写一写;有的决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有的想再找一些神话故事读一读……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两三种作业。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比强迫学习高出许多倍。
2.变无声为有声。我们着眼于学生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注重表达,杜绝大量机械抄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还语文教学姓“语”的本色。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从课本中和课外读物中选择优美精彩的语句、段落将其熟读、背诵,利用晨读课来展示,并加以评价;可以用录音带把自己的朗读录下来,带到课堂上放给同学们听,互相鉴赏,互相交流;也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故事性较强的内容讲给家长听;或者布置学生注意、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利用课前1~5分钟让学生演讲;还可以定期举行读书汇报会。
3.变作业为作品。把作业转化为作品创作,运用展示的形式,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如给诗文配画、办手抄报、编个人专辑等。
4.变独立为合作。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以前我们倡导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现在我们常常要打破传统“作业”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来完成。如编课本剧、编手抄报、活动课后设计等等,都是由学生、家长、老师等共同完成。在这样的合作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体验了亲情,体会了友情,知识、技能、情感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开放性的作业正好满足了学生自主创新潜能的释放,也许一时看不出成效,但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这样的语文课外作业就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要打破这种单一、浅白、狭隘、非人性的“作业”,首先要求我们教育者要有一种“开放”的理念研究、设计课外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如北师大肖川博士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文中所说: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它不仅可以传达教师对学生学业的重视,也可以培养孩子对于学业成效的责任感。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课外作业开放起来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放时间,把作业串成美丽的项链
传统的作业往往是短期的,一般以“今日作业”或“周末作业”这样的形式告知学生或家长,其意思不言而喻:今日作业今日毕,周末作业周末成。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要选择和创造新形式,以适应内容发展的需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老形式已经经不住新内容的考验,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老师“未雨绸缪,系统规划”,早统筹、早铺垫,这就告诉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作业形式,把较长的作业分成若干部分,使作业形成一条美丽的项链,散发着美丽的光芒!如国标本三(上)教材“语文园地二”中有“讲名人故事”、“读读背背名人名言”等几项内容,我们可以尝试分期布置这样的作业:
周一—周三,读名人故事,搜集名人名言。
周四,试着把名人故事讲给他人听,并背几条名人名言,想想它们的意思。
周五在教学“学习园地”后,布置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对自己特别有教育启发的名人名言做成一张卡片送给别人或自己,勉励别人或作“座右铭”,鼓励自己。
周末,写一篇有关这方面的周记,可以是写读书体会,也可以写制作卡片的过程和想法等。
这样的作业环环相扣,前呼后应,历时一周,形成一个系列,组成一个板块。在读读、抄抄、说说、做做、写写中既提高了语文素养,又获得了审美体验、思想启迪,还增进了友谊,可谓一举多得。当然这样的时间跨度还可以根据作业内容的要求再长一些,可以是一个月,哪怕是一个学期……
二、开放空间,给作业披上生活的外衣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探究能力,增强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语文作业中,就为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了作业新的生命。传统的作业往往局限在家里完成,学生处于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状态,这样的作业也往往流于机械单一的操作。久而久之,磨灭了个性,学生成了做作业的机器。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业的内容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如在学了以“秋天”为专题的文章后,可以布置学生走进田野感受秋景,登上高山体验秋韵,或在秋风中放飞纸鸢,或在果园里采摘秋果……然后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秋说给别人听,写给自己看。这样,课本里读到的“秋”和现实中感受到的“秋”相得益彰,交辉相映,留给自己的才是完整的秋天。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实践性作业的安排,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能使他们把调查研究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上,直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同时还在实践中体验社会、提炼生活,让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头脑中过滤,在笔记本上占一席之地,成为学生终身的财富。
三、开放内容,让作业欢唱爱的旋律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做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1.适时性作业。我们可以精心安排一些“作业”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母亲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写一首小诗或做一张贺卡献给妈妈。教师节,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来历,为老师做一件事、自制一张贺卡、一件礼物、仿编诗歌或写一句深情的问候,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尊敬老师,爱戴老师。“重阳节”,让学生为家里的老人过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作业的“别有滋味”,同时得到教育启迪。
2.差异性作业。学生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为使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目标应落实在学生经过努力才得以完成的“最近发展区”上,这样既具有挑战性,又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但目前许多教师往往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课外作业时统一要求,致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作业的命令性、强制性,要让每个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有收获。我们可以把作业分成“必做(A)作业”和“选做(B)作业”。A作业是统一性作业,涉及到一些必须及时巩固落实的知识或技能,教师要求全班同学完成。B作业为分层作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进行增减调整。这样的作业设置充分尊重了家长的意愿。俗语说“知子莫若母”,只有家校协同、量体裁衣方能育得桃李芬芳!还可以把作业分成“套餐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套餐”,这样就根除了“我吃不了”、“你吃不饱”的现象,让学生“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的扶一把”,促使全体学生各有进步、整体提高。
3.常规性作业。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无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实践,日积月累地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要引导学生读好三类书:一是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文章;二是优秀的少儿读物、世界名著;三是科普读物。要让学生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读书作业不应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引导他们大量阅读,走进书的世界,挖掘语文的魅力,学习文学知识。除了读书,我们还可以把“预习”纳入常规性作业,教给孩子预习的方法步骤,让他们能根据课文教学的进度合理进行预习。这些常规性作业一旦成为习惯,定能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四、开放形式,使作业化作美丽的“万花筒”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巧妙地设置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形式,使他们在愉悦的心境中学到知识,接受教育。
1.变师留为己留。平时学生的作业一般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为了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课外作业上张扬个性,我们不妨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选出作业题,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然后小组间、同学间开展互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又促进了个性特长的发展。如学了《盘古开天地》后,我提醒学生,你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给自己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吗?于是有的准备把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写一写;有的决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有的想再找一些神话故事读一读……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两三种作业。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比强迫学习高出许多倍。
2.变无声为有声。我们着眼于学生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注重表达,杜绝大量机械抄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还语文教学姓“语”的本色。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从课本中和课外读物中选择优美精彩的语句、段落将其熟读、背诵,利用晨读课来展示,并加以评价;可以用录音带把自己的朗读录下来,带到课堂上放给同学们听,互相鉴赏,互相交流;也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故事性较强的内容讲给家长听;或者布置学生注意、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利用课前1~5分钟让学生演讲;还可以定期举行读书汇报会。
3.变作业为作品。把作业转化为作品创作,运用展示的形式,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如给诗文配画、办手抄报、编个人专辑等。
4.变独立为合作。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以前我们倡导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现在我们常常要打破传统“作业”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来完成。如编课本剧、编手抄报、活动课后设计等等,都是由学生、家长、老师等共同完成。在这样的合作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体验了亲情,体会了友情,知识、技能、情感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开放性的作业正好满足了学生自主创新潜能的释放,也许一时看不出成效,但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这样的语文课外作业就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