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明人陈献章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与平时是否会提出问题、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密切相关。懂得提问题的学生成绩一般都不错,而平时什么问题也没有或者提的问题总是“没水平”的学生成绩一般都不理想。可见,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特别重视,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教学中发现造成学生不会提问题的原因
1。1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不深入
有的学生学习物理还只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对物理概念、规律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透彻理解,无法把发现的现象和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并提出质疑。像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常常是只能提一些很简单、很肤浅的问题,或者什么问题都没有。
1。2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
1。3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
缺乏自信的学生羞于向老师提问题,他们害怕所提问题太简单而被人嘲笑;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与人交流,害怕提问题,因此,虽然有问题,但宁愿闷在心里,也不肯向老师或同学提问。
1。4教师方面的原因
学生是否敢向老师提问题与老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有的老师对同学提出的简单问题,有时不耐烦,这样就会扼制他们提问题的勇气,失去学习锻炼的机会。老师有时作答,可伤他们的自尊,让他们失去信心。有些老师对学生提的有些问题,一时答不上,就用一句“不知道”或“超纲”而了之,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的答复可让学生产生被忽视感,可能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2应对策略和方法
2。1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对于学生的质疑,老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通过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要学生“敢问”,关键在于教师要爱护、扶持他们的热情。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且即使有些问题是错误的,或者提出的问题是很“愚蠢”的、很粗浅的,我们也决不可嘲讽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要好好地珍惜它们,积极给予解答,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质疑,引导学生去认识事物,产生新的领悟和见解。教学中,笔者把学生的疑难问题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使学生逐步养成好问的习惯。
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善于发现和捕捉好的提问,以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2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方法
2。2。1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有时,一个很平常的现象包涵了深奥的物理规律。例如,牛顿是在观察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后,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象牛顿那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现象,对于身边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物理现象,可提出为什么会是这样发展,而不是朝其它的方向发展?努力找出其中的内涵。如针对摩托车可以找到不少问题:摩托车为什么要“骑”起来才不会倒下?摩托车轮胎为什么不是越光滑越好?摩托车重心的高低对乘坐的平稳有何影响?
2。2。2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
在分组实验或者演示实验中,不管是“验证”实验还是“探究”实验,学生都可以从许多现象中提出问题,一些大家觉得非常平凡的实验现象,里面很可能蕴藏着很多物理知识,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这里面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在科学史上就有许多科学家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得出重大发现的例子。例如,弗莱明用培养器皿培养葡萄球菌时,意外发现因霉菌污染造成了葡萄球菌的死亡,后经研究终于发明了青霉素。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观察到阴极射线管附近的荧光屏上出现了几点荧光,由于伦琴治学严谨,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他经过认真研究后发现,这原来是阴极射线打到固体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射线引起的。伦琴把它起名为X射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射线叫伦琴射线。而在此之前美国物理学家古德斯比德和英国的克鲁克斯都曾发现类似的现象,但他们没有寻根问底,导致一项重大的发现从手中溜走了。因此,应该教育学生,当我们做一个前人做过的实验时,如果得到与前人不太一样的结果,这时候不能一味地懊恼觉得自己做错了然后重新实验,这样很容易令我们和一些有价值的发现擦身而过,而应该大胆怀疑是否前人做错了,努力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2。2。3培养学生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
逆向思维,即是突破思维定势,从颠倒的、对立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综观物理学的发展历史,许多科学家的逆向思维在科学探索中提出的问题,都有伟大的发现。如物理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的现象中得到启发,既然电能生磁,那反过来磁能不能产生电呢?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又如温度计的诞生,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应医生的请求设计温度计,但屡遭失败。有一次他在给学生上实验课时,由于注意到水的温度变化引起了水的体积的变化,这使他突然意识到,倒过来,由水的体积的变化不也能看出水的温度的变化吗?循着这一思路,他终于设计出了当时的温度计。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这种“倒过来想”的能力。在课堂中我们可以给他们讲一些科学家从反方向思考,并提出问题,从而获得重大发现的例子,作为他们思维的范例,并且在授课和做习题的过程中,提问学生从反方向思考问题会有什么结果,从而使学生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养成创新精神的一大要素,它能激活学生思维,变革长期以来“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和吸取,从中领略学习的乐趣,同时促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挑战。
1教学中发现造成学生不会提问题的原因
1。1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不深入
有的学生学习物理还只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对物理概念、规律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透彻理解,无法把发现的现象和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并提出质疑。像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常常是只能提一些很简单、很肤浅的问题,或者什么问题都没有。
1。2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
1。3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
缺乏自信的学生羞于向老师提问题,他们害怕所提问题太简单而被人嘲笑;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与人交流,害怕提问题,因此,虽然有问题,但宁愿闷在心里,也不肯向老师或同学提问。
1。4教师方面的原因
学生是否敢向老师提问题与老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有的老师对同学提出的简单问题,有时不耐烦,这样就会扼制他们提问题的勇气,失去学习锻炼的机会。老师有时作答,可伤他们的自尊,让他们失去信心。有些老师对学生提的有些问题,一时答不上,就用一句“不知道”或“超纲”而了之,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的答复可让学生产生被忽视感,可能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2应对策略和方法
2。1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对于学生的质疑,老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通过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要学生“敢问”,关键在于教师要爱护、扶持他们的热情。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且即使有些问题是错误的,或者提出的问题是很“愚蠢”的、很粗浅的,我们也决不可嘲讽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要好好地珍惜它们,积极给予解答,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质疑,引导学生去认识事物,产生新的领悟和见解。教学中,笔者把学生的疑难问题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使学生逐步养成好问的习惯。
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善于发现和捕捉好的提问,以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2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方法
2。2。1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有时,一个很平常的现象包涵了深奥的物理规律。例如,牛顿是在观察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后,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象牛顿那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现象,对于身边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物理现象,可提出为什么会是这样发展,而不是朝其它的方向发展?努力找出其中的内涵。如针对摩托车可以找到不少问题:摩托车为什么要“骑”起来才不会倒下?摩托车轮胎为什么不是越光滑越好?摩托车重心的高低对乘坐的平稳有何影响?
2。2。2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
在分组实验或者演示实验中,不管是“验证”实验还是“探究”实验,学生都可以从许多现象中提出问题,一些大家觉得非常平凡的实验现象,里面很可能蕴藏着很多物理知识,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这里面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在科学史上就有许多科学家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得出重大发现的例子。例如,弗莱明用培养器皿培养葡萄球菌时,意外发现因霉菌污染造成了葡萄球菌的死亡,后经研究终于发明了青霉素。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观察到阴极射线管附近的荧光屏上出现了几点荧光,由于伦琴治学严谨,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他经过认真研究后发现,这原来是阴极射线打到固体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射线引起的。伦琴把它起名为X射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射线叫伦琴射线。而在此之前美国物理学家古德斯比德和英国的克鲁克斯都曾发现类似的现象,但他们没有寻根问底,导致一项重大的发现从手中溜走了。因此,应该教育学生,当我们做一个前人做过的实验时,如果得到与前人不太一样的结果,这时候不能一味地懊恼觉得自己做错了然后重新实验,这样很容易令我们和一些有价值的发现擦身而过,而应该大胆怀疑是否前人做错了,努力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2。2。3培养学生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
逆向思维,即是突破思维定势,从颠倒的、对立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综观物理学的发展历史,许多科学家的逆向思维在科学探索中提出的问题,都有伟大的发现。如物理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的现象中得到启发,既然电能生磁,那反过来磁能不能产生电呢?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又如温度计的诞生,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应医生的请求设计温度计,但屡遭失败。有一次他在给学生上实验课时,由于注意到水的温度变化引起了水的体积的变化,这使他突然意识到,倒过来,由水的体积的变化不也能看出水的温度的变化吗?循着这一思路,他终于设计出了当时的温度计。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这种“倒过来想”的能力。在课堂中我们可以给他们讲一些科学家从反方向思考,并提出问题,从而获得重大发现的例子,作为他们思维的范例,并且在授课和做习题的过程中,提问学生从反方向思考问题会有什么结果,从而使学生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养成创新精神的一大要素,它能激活学生思维,变革长期以来“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和吸取,从中领略学习的乐趣,同时促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