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敏身兼携程的创业人、守业人。看着身边的伙伴们来了又走,甚至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支“系统”,他却仍然在携程耕耘。他看上去总是不紧不慢,波澜不惊,其实,十年的坚守和创新,内心需要更强烈的激情和创业冲动。
在携程上海总部一楼,方框格子框着的企业目标、企业文化、国家领导训言,颇有点国企或传统民企的味道。但穿梭在大厅里的,却又是年轻人居多,没有统一的服装,没有严肃的表情——就在一楼前台工作人员旁,却有一个装修精致的咖啡厅。
这是个有点矛盾的企业——严谨务实,却又创新、积极、敢作敢为。这样的风格或许来自于它的CEO范敏:几乎所有见过范敏的人,都会留下言行谨慎的印象,甚至范敏的谨慎在记者圈和旅游业圈子里出了名。但还是这个小心谨慎,自言不会轻易冒险的上海男人,在携程扎根十年,不断拓展着公司规模——携程可不是谨慎地踏着小碎步前进。
而这家创办仅十年的企业,为中国旅游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领军人物,三年里,两次敲开了纳斯达克的大门。
携程当年的四个创始人并没有携手走到今天,他们各自在擅长的领域别有成绩,而范敏,仍然坐守携程,看着它从创办时的四五十人,发展成为国内旅游行业大鳄,占据着在线旅游市场50%以上的份额。
耕耘十年,留守者范敏已经不甘于让携程只限于一个在线旅游公司,他说:“以前我们可能只有酒店和机票预订2个支点,现在至少有4个支点。”另外两个支点,是范敏自2006年就开始全力扶持的休闲旅游与商旅管理。
看似平静的范敏其实从来就没平静过。
在携程十周年的时候,与当家人范敏再聊起离开携程的创业者、曾经的携程高层,范敏坦然笑看。
《风尚周报》:您认为“携程系”真的存在吗?他们身上有什么共性?
范敏:很难说是否真的有“携程系”,但确实这十年携程有很多员工、经理人走出来创业,携程成了一个人才高地。携程出来的人身上一个共性是务实,同时有创新精神,对事业执着追求。所以看见那么多创业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努力、追求,同时出现了很多经营模式上的创新。
《风尚周报》:携程浓烈的创业氛围会不会影响员工工作?
范敏:不会有影响。携程鼓励创新,但同时在企业内部培训时,我们也经常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的,今天我们大家看见的是成功案例,事实上携程也有一些很优秀的人才创业失败了。但总的来说,创业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风尚周报》:成功率高的原因是什么?
范敏:因为刚才说到的务实和创新并存。在携程,我们说创新不是无极限的,也不是推翻所有前例才是创新,而是一种有序的创新,在遵守企业和行业规则的前提下进行。这样的思维应该也追随创业者走出了携程。
《风尚周报》:您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员工,或者高管直接找到您面谈,说打算辞职创业?您会怎么办?
范敏: 有遇到过。一般我会先听完,然后给出建议:“你再考虑一下?在携程做也是可以的。”如果我认为他确实不适合创业,或者他即将创业的项目,就会直接说:“我认为你在携程做更好。”如果他还是要坚持,我会尽量帮助他,也祝福他。除了对客户,我对员工还是比较直接的,不是一个委婉的人。
《风尚周报》:身边的创业伙伴,还有过去的一些高管都出去创业了,您没有动心过吗?
范敏:确实有一些基金来找过我谈,我也想了一想,但还是选择留在携程。你说“创业”这两个字该怎么理解?其实不是非要去从头做一个事,非要去挑战什么才是创业。每天努力工作,也是创业;不断拓展业务,也是创业;每天都有进步,也是创业。但有一点很重要:在心态上必须保持创业的冲动。
《风尚周报》:现在会不会和携程系的伙伴们联系,关心他们的公司进展?
范敏:大家都还是商业伙伴,有事的时候还是联系的,但大家都很忙,没有一个固定时间来见面了。
《风尚周报》:如果携程系当中成员创立的公司,在市值上超过了携程,甚至冲击到携程,携程会不会感到尴尬?
范敏:目前还没有公司有这样的能力抗衡。当然,继续发展下去后,肯定有人会做得更好,肯定还有后起之秀,但目前还没看见。如果真的有一天一个公司做得特别好,作为携程人,我们都会很自豪的。另外,旅游业这个盘子大得很,空间无限,机会无限。
《风尚周报》:那您作为携程系中的一员,您认为这个群体对行业和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范敏:携程出来的伙伴们,对中国的旅游行业生态有很大的冲击,他们当中很多人对旅游商业的形式进行了创新,我想这是最大的贡献。而作为携程来说,这些年所做的很重要一件事就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让消费者感受到阳光的、没有陷阱的服务。
《风尚周报》:十年后,携程将是一个怎样的规模?会有怎样的影响力?
范敏:十年后携程的影响力肯定不只在中国。但携程还是会以主营业务为核心,不会去做比如零售,地产等不擅长的行业。
在携程上海总部一楼,方框格子框着的企业目标、企业文化、国家领导训言,颇有点国企或传统民企的味道。但穿梭在大厅里的,却又是年轻人居多,没有统一的服装,没有严肃的表情——就在一楼前台工作人员旁,却有一个装修精致的咖啡厅。
这是个有点矛盾的企业——严谨务实,却又创新、积极、敢作敢为。这样的风格或许来自于它的CEO范敏:几乎所有见过范敏的人,都会留下言行谨慎的印象,甚至范敏的谨慎在记者圈和旅游业圈子里出了名。但还是这个小心谨慎,自言不会轻易冒险的上海男人,在携程扎根十年,不断拓展着公司规模——携程可不是谨慎地踏着小碎步前进。
而这家创办仅十年的企业,为中国旅游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领军人物,三年里,两次敲开了纳斯达克的大门。
携程当年的四个创始人并没有携手走到今天,他们各自在擅长的领域别有成绩,而范敏,仍然坐守携程,看着它从创办时的四五十人,发展成为国内旅游行业大鳄,占据着在线旅游市场50%以上的份额。
耕耘十年,留守者范敏已经不甘于让携程只限于一个在线旅游公司,他说:“以前我们可能只有酒店和机票预订2个支点,现在至少有4个支点。”另外两个支点,是范敏自2006年就开始全力扶持的休闲旅游与商旅管理。
看似平静的范敏其实从来就没平静过。
在携程十周年的时候,与当家人范敏再聊起离开携程的创业者、曾经的携程高层,范敏坦然笑看。
《风尚周报》:您认为“携程系”真的存在吗?他们身上有什么共性?
范敏:很难说是否真的有“携程系”,但确实这十年携程有很多员工、经理人走出来创业,携程成了一个人才高地。携程出来的人身上一个共性是务实,同时有创新精神,对事业执着追求。所以看见那么多创业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努力、追求,同时出现了很多经营模式上的创新。
《风尚周报》:携程浓烈的创业氛围会不会影响员工工作?
范敏:不会有影响。携程鼓励创新,但同时在企业内部培训时,我们也经常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的,今天我们大家看见的是成功案例,事实上携程也有一些很优秀的人才创业失败了。但总的来说,创业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风尚周报》:成功率高的原因是什么?
范敏:因为刚才说到的务实和创新并存。在携程,我们说创新不是无极限的,也不是推翻所有前例才是创新,而是一种有序的创新,在遵守企业和行业规则的前提下进行。这样的思维应该也追随创业者走出了携程。
《风尚周报》:您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员工,或者高管直接找到您面谈,说打算辞职创业?您会怎么办?
范敏: 有遇到过。一般我会先听完,然后给出建议:“你再考虑一下?在携程做也是可以的。”如果我认为他确实不适合创业,或者他即将创业的项目,就会直接说:“我认为你在携程做更好。”如果他还是要坚持,我会尽量帮助他,也祝福他。除了对客户,我对员工还是比较直接的,不是一个委婉的人。
《风尚周报》:身边的创业伙伴,还有过去的一些高管都出去创业了,您没有动心过吗?
范敏:确实有一些基金来找过我谈,我也想了一想,但还是选择留在携程。你说“创业”这两个字该怎么理解?其实不是非要去从头做一个事,非要去挑战什么才是创业。每天努力工作,也是创业;不断拓展业务,也是创业;每天都有进步,也是创业。但有一点很重要:在心态上必须保持创业的冲动。
《风尚周报》:现在会不会和携程系的伙伴们联系,关心他们的公司进展?
范敏:大家都还是商业伙伴,有事的时候还是联系的,但大家都很忙,没有一个固定时间来见面了。
《风尚周报》:如果携程系当中成员创立的公司,在市值上超过了携程,甚至冲击到携程,携程会不会感到尴尬?
范敏:目前还没有公司有这样的能力抗衡。当然,继续发展下去后,肯定有人会做得更好,肯定还有后起之秀,但目前还没看见。如果真的有一天一个公司做得特别好,作为携程人,我们都会很自豪的。另外,旅游业这个盘子大得很,空间无限,机会无限。
《风尚周报》:那您作为携程系中的一员,您认为这个群体对行业和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范敏:携程出来的伙伴们,对中国的旅游行业生态有很大的冲击,他们当中很多人对旅游商业的形式进行了创新,我想这是最大的贡献。而作为携程来说,这些年所做的很重要一件事就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让消费者感受到阳光的、没有陷阱的服务。
《风尚周报》:十年后,携程将是一个怎样的规模?会有怎样的影响力?
范敏:十年后携程的影响力肯定不只在中国。但携程还是会以主营业务为核心,不会去做比如零售,地产等不擅长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