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课文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和道德情操的陶冶,为学生奠定了人生的坚实基础。语文教师应为自己借助语文完善自我而庆幸,更应庆幸的是,我们借助语文教学来完善学生的生命,使他们渐渐脱离凡俗,渐渐情趣高雅,一步步向着人生的美好境界前行。这就需要我们更好的引导学生投入课文,更多的接触名篇佳句,通过对照比较、总结归纳等方式,把思想的触角伸展开来,在感悟、联想、积累、运用的系列活动中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采用以下方法来拓展课文的思想境界。
一、补充资料法
资料主要包括作者的创作背景、生平事迹、对作者的评价和对节选作品进行必要的补充。例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可以追溯写此文的原因——“清理自己爱国思想的发展变化轨迹,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同反动势力斗争说到底的信念”,可以补充“不大喜欢嚷病,也颇漠视生命,淡然处之”的彻底献身精神,可以介绍郁达夫《悼鲁迅》的伤痛和慨叹,毛泽东“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盛赞,以及今人从不同角度解读鲁迅的深邃……对节选作品的原著进行有关补充,能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或作品主旨有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学习《生命的意义》,可补充保尔的革命生涯、写作经历;学习《范进中举》,可补充范进钦点了山东学道,竟不知苏轼是何人,将“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的笑话当了真,郑重明示:“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等等。
二、层层推进法
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写了记忆中、现实中、理想中的故乡,然而有人这样写:“或许心中的故乡,在覆盖着千年积雪的青藏高原,任灿烂的阳光把它热切的照耀;或许心中的故乡,在阳光灿烂的山坡上,五彩缤纷的鲜花盛开;或许心中的故乡,在散落着明镜般湖泊的村庄里……”这又该如何理解呢?他似乎把美丽的自然作为自己心灵的栖息地,作为心灵的故乡。更有这样的人,他们身居陋室,甘于清贫,淡泊名利,他们致力于自己的追求,痴心不改;坚守自己的灵魂,气节不移。他们行吟在自己精神的故乡。
三、同类列举法
如《枣核》一文结尾说:“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依恋故土的。”何以见得这种民族感情是一种绵延不绝的传统?再如《最后一课》的爱国思想、《谈生命》的关于生命等等,如果让学生从课内外的文学作品中捕捉类似的语句,导以讲解,伴以积累,学生们会乐此不彼,在诗词佳句、警句格言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四、比较对照法
“活板”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然而,我们能固步自封吗?在赠送给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的珍贵礼品中,苏联送的是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复制品,美国送的是阿波罗宇宙飞船首次登月的一块月球岩石,中国送的则是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一个民族的历史无论怎样灿烂辉煌,只有在有文化的后辈中才能闪闪发光。”我们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无愧于历史,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形象再现法
对于哲理性较强的文章,如《热爱生命》,其中不少语句,学生只能模糊的知道,难以得到具体的感知,只有化深奥为浅显,变抽象为形象,才能更好地被学生领受。比如“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赏玩、领略美好的生命时光”、“乐于生的人才能不感到死之苦恼”,对此,我补充了冰心的散文《谈生命》,来形象地再现这些语句的意思,加深、拓宽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六、总结归纳法
原初一第一册一单元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是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是同学们很熟悉、感受也很深的生活空间,为了更进一步揭示家庭生活的内涵,使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甚至使他们能为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而努力,我引入了下列语句:“家庭是心灵的寄托处”、“家庭是文明的核心”(文明习惯首先在家庭中表现出来)、“家庭是每个人的城堡”、“不读书的家庭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要想使家庭美好,必须真心地爱它”……
七、读写结合法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经过对课文思想内容的领悟,对课文思想境界的有效与拓展,学生的认识领域得以开阔,思想贯注于生活实际中的密度也加大了,此时,给出恰当的写作题目,就能使课文的思想境界在读写结合的实践中再次得到提高。如:在学习了关于家庭的一组课文后,我安排了下列写作题目:《在家里》、《我想有个_____的家》、《快乐老家》、《家,让我好_____》、《我给家庭带来的_____》、《家庭给我的_____》。
一、补充资料法
资料主要包括作者的创作背景、生平事迹、对作者的评价和对节选作品进行必要的补充。例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可以追溯写此文的原因——“清理自己爱国思想的发展变化轨迹,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同反动势力斗争说到底的信念”,可以补充“不大喜欢嚷病,也颇漠视生命,淡然处之”的彻底献身精神,可以介绍郁达夫《悼鲁迅》的伤痛和慨叹,毛泽东“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盛赞,以及今人从不同角度解读鲁迅的深邃……对节选作品的原著进行有关补充,能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或作品主旨有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学习《生命的意义》,可补充保尔的革命生涯、写作经历;学习《范进中举》,可补充范进钦点了山东学道,竟不知苏轼是何人,将“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的笑话当了真,郑重明示:“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等等。
二、层层推进法
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写了记忆中、现实中、理想中的故乡,然而有人这样写:“或许心中的故乡,在覆盖着千年积雪的青藏高原,任灿烂的阳光把它热切的照耀;或许心中的故乡,在阳光灿烂的山坡上,五彩缤纷的鲜花盛开;或许心中的故乡,在散落着明镜般湖泊的村庄里……”这又该如何理解呢?他似乎把美丽的自然作为自己心灵的栖息地,作为心灵的故乡。更有这样的人,他们身居陋室,甘于清贫,淡泊名利,他们致力于自己的追求,痴心不改;坚守自己的灵魂,气节不移。他们行吟在自己精神的故乡。
三、同类列举法
如《枣核》一文结尾说:“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依恋故土的。”何以见得这种民族感情是一种绵延不绝的传统?再如《最后一课》的爱国思想、《谈生命》的关于生命等等,如果让学生从课内外的文学作品中捕捉类似的语句,导以讲解,伴以积累,学生们会乐此不彼,在诗词佳句、警句格言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四、比较对照法
“活板”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然而,我们能固步自封吗?在赠送给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的珍贵礼品中,苏联送的是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复制品,美国送的是阿波罗宇宙飞船首次登月的一块月球岩石,中国送的则是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一个民族的历史无论怎样灿烂辉煌,只有在有文化的后辈中才能闪闪发光。”我们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无愧于历史,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形象再现法
对于哲理性较强的文章,如《热爱生命》,其中不少语句,学生只能模糊的知道,难以得到具体的感知,只有化深奥为浅显,变抽象为形象,才能更好地被学生领受。比如“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赏玩、领略美好的生命时光”、“乐于生的人才能不感到死之苦恼”,对此,我补充了冰心的散文《谈生命》,来形象地再现这些语句的意思,加深、拓宽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六、总结归纳法
原初一第一册一单元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是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是同学们很熟悉、感受也很深的生活空间,为了更进一步揭示家庭生活的内涵,使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甚至使他们能为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而努力,我引入了下列语句:“家庭是心灵的寄托处”、“家庭是文明的核心”(文明习惯首先在家庭中表现出来)、“家庭是每个人的城堡”、“不读书的家庭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要想使家庭美好,必须真心地爱它”……
七、读写结合法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经过对课文思想内容的领悟,对课文思想境界的有效与拓展,学生的认识领域得以开阔,思想贯注于生活实际中的密度也加大了,此时,给出恰当的写作题目,就能使课文的思想境界在读写结合的实践中再次得到提高。如:在学习了关于家庭的一组课文后,我安排了下列写作题目:《在家里》、《我想有个_____的家》、《快乐老家》、《家,让我好_____》、《我给家庭带来的_____》、《家庭给我的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