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起点意识 提高作文水平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ork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疼的莫过于学生对于作文的厌倦、排斥。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改变学生这一现象呢?我想应找准起点,只有立足于学生、教材的起点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教学。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把作文的教学起点归纳为两点:一是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起点;二是同类作文训练中前一篇是后一篇的起点。
  [关键词]:起点 阅读 训练
  
  “起”即开始,“点”是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起点”指的是开始的地方或时间。在教学中,找准起点是很重要的一种策略,只有立足于学生、教材的起点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经过几轮教学实践的思考,深刻地感受到增强起点意识,找准起点对于提高作文水平的重大作用。作文教学的起点概括起来有两个:一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起点;二同类作文训练中前一篇是后一篇的起点。
  一、阅读是作文教学的起点,教材为习作提供了许多练笔材料。
  (一)凭借教材进行练笔的方式
  1、模仿学写
  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提供范例,让学生举一反三,仿照一个句子,一段话或一个片段的结构形式,写出内容不同而结构相似的话。如《桂林山水》学后,可以仿照桂林山、水的总分句式描写一下家乡的山、水或自己曾游览过的景点。《我们的教室》、《颐和园》等课文学后,可按方位顺序写一处建筑或写写自己的家乡等。《玩出了名堂》、《做风车的故事》学后可模仿介绍一个人物。由于仿写的对象与阅读材料存在高度一致性,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学生敢写、会写,能够较快地提高习作水平。
  2、类比引写
  某些童话、寓言与写景名篇主要部分往往构段形式相同,叙述方法相似。通过学习,学生对构段、构篇方式有了一定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在这个起点上,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延伸拓展,类比写作。如《黄山奇石》中写“仙桃石”、“仙人指路”等奇石的段落结构相似,学了之后,可让学生再写与其他奇石,学生自然也会按“名称+特点”的段式描述。
  3、略句详写
  教材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文质兼美。教材中的文章有详有略,学了课文,学生对全文有了具体、深刻的了解,可以在这个起点上,选择让学生把一些简略之处详写,加深他对课文的理解。像《在金色的海滩上》最后一节:“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一下:画家看着小姑娘时会说些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写成一段话,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用法;学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后,让学生根据“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多样,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这一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把贝壳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写具体。
  4、情节改写
  学生习作,其中一怕就是无东西可写。阅读同样为习作提供了一些内容。像人教版第六册《钓鱼的启示》学后,同学们都知道“我父亲”当年让“我”把钓到的大鲈鱼都放回湖中的决定对“我”一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假如父亲当初没有坚决地作出这个决定,而是迁就我,没有把大鲈鱼放回湖中,那么“我”现在会怎么样,“我”长大后会如何看待当年发生的事情?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一篇《假如当初父亲答应我》,学生写得非常投入,内容也相当精彩。
  5、课文续写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结尾留有余韵,回味无穷,这是续写的起点,提供了习作的机会。像人教版第六册的《守株待兔》,学文之后,学生都知道这个人天天在树桩旁边等,等到庄稼全完了也没等到另一只野兔,可引导学生续写:如果有一天你经过他身边,你会对他说什么?他又会说什么?做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续写一句话,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提供了一次练笔的机会。
  以上是以阅读为起点,凭借教材进行习作的几种方法,阅读除了为习作提供材料,提供方法外,在平时教学中,阅读过程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也与习作息息相关,也为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定了高起点。
  (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作文要素指导
  叶老指出:“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因此,必须好好教阅读课。譬如讲文章须有中心思想。学生听了,知道文章须有中心思想,但是他说‘我作文就是抓不住中心思想。’如果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
  杭州大学朱作仁教授曾指出,就学生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两种不同的思维加工方向。一是“逆分析方向”,指从“感觉材料开始”到“意义结构的分析过程”。即学生读一篇文章,首先接触到的是语言文字,必须由字到句到段到篇,逐步读懂,形成意义联系,才能理解这篇文章。二是“顺分析方向”,指“从上述形成的意义结构,即探索到的中心思想出发,研究作者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剪裁布局,谋篇分段;怎样根据表达中心,描述事物的需要,准确地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等”。对于这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加工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张志公先生曾形象地称之为“在文章里走个来回”。其中的“来”就是作“逆分析方向”的思维时学习“写什么”;而“回”就是作“顺分析方向”的思维时学习“怎样写”。
  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同时,按这条思路,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这一个来回中,使读与写紧密结合,在读懂课文的起点上渗透了该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意识,为提高习作效果打下基础。
  二、同类习作训练中前一篇是后一篇的起点
  从纵向角度说,作文有它本身的训练序列,从连句成段到连段成篇,一步一步夯实基础。作文能力不是一次性形成的,是练很多次,才形成“一”,要让学生掌握,肯定要一条线。像连续结构段这种段式,是指段中的几层意思是按照先后顺序一层接着一层写的,这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段落结构,在写作中经常用到。人教版第四册《做风车的故事》出现了这种段式,在读懂段的内容的基础上,安排仿写训练,如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洗衣服》、,《大扫除》等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学生先想好这段话要写的内容,接着安排好顺序,明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层要写具体。写好还要检查,看每一层次意思前后是否连得上,有毛病的要加以修改。这次仅是初次训练,光有这一次是不够的,还远远不能达到熟练运用的层次。因此,当第五册出现《雨中》这篇构段方式相同的文章时,就可让学生先回忆上学期出现这种段式的段落,回忆自己练写的情况,说说怎样写比较好,做了这个总结工作后,学生的起点不再是零,他回忆了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这次练写就更有条理,更有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习作水平。下一次教材中再出现这种段式还可以前二次练习为起点,总结经验教训,再作提高,利用前一步的基础,一层更上一层楼。
  学文如堆沙,学理如筑塔,如何在看似无理可循的语文教学中走出一条路来实属不易,特别是对作文教学,许多老师更是觉得无从着手。笔者认为,增强起点意识,利用、善用各种起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高效之路。
  参考文献:
  《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智仁勇等摘编
  《小学语文教学原理与方法》,叶存铃主编
  《张志公选集》,张志公
  《见缝插针练写话》、《小学语文教师》,黄访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处理,特别突出对学困生的处理,在认可每位学生个体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差异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使之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达到个体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目标,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个体认知差异 ,学困生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
期刊
孩子学写作文,如同一株幼苗的成长,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许多孩子之所以一开始就特别害怕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错过了作文启蒙时期基本习惯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之营养不良。  此生爱春雨,最爱是她的润物细无声!秉承春雨之秉性,从教十年来,在对学生的启蒙作文指导方面,我一直努力追求如春雨般默默地孕育、细细地降临,力图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一、不依规矩,自成方圆  都说“不依规矩,不
期刊
语文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以及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好习惯。在使用语文的过程中,说话和写作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写作是语言的具体表现,说话是写作的基础,所以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说话,只有知道怎样说才会明白该怎样写,总之学生有了良好的的听说习惯,写作文时才会得心应手,无所顾忌,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
期刊
摘 要:一篇好的文章是需要很多因素的,比如说作者的知识沉淀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还需要作者丰富的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作文教学 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
期刊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根据目前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中学政治 问题 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作为普及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中学政治教育教学怎样把握和开展好就成了摆在每一位政治学科教师面前的不能回避且必须明确解决的问题。新课改的中学政治教育和政治教学并不只是应采用什么现代手段来完成某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小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效作文,使习作不再成为小学生学习
期刊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认
期刊
摘 要: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以了解所读的文章书籍为起码标准。所谓了解,就是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误会,不缺漏,作者表达什么,就完全领会他什么。” 那么如何教会学生阅读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阅读,是人类带有普遍意义的特有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视觉来接收书面材料,从书本中学习知识,获取营养的一种重要形式。多年来,阅读教学一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值
期刊
摘 要: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有效引入是成功教学的开始。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物理干兴趣,以期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好奇心 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目标由一维转向三维,要求教师做到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探究知识过程,形成科学的思想,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让出课堂,给学生以更
期刊
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通过个体的亲历来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来意义及引申意义的心理过程。我们以往的阅读教学,总是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现象,这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只重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发展的课程观。  语文本身就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学生就不会受到熏陶、感染,更谈不上对表现这些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