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激活农村金融资本市场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信用社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在信贷管理方面还存在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控制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其自身的长足、稳健、快速发展。基于此,针对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力求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信贷管理 不良贷款 信贷权限 申贷款分离
一、引言
信贷业务,作为农村信用社最重要的资产业务,通过发放贷款、收回本金和利息,在剔除资金成本后获取利润,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主要的收益来源和赢利手段,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做好信贷管理工作,对于拓宽农村信用社收入渠道、控制防范资产风险、促进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积极、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方面还存在管理不到位、风险高发等问题。本文正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的具体做法,拟定几项针对性较强的策略和措施,期望能够给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者提供一些问题解决思路。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贷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农村信用社虽然也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功能定位,组织建设以及所处地域的相对落后,导致在信贷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内部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一些违规、违法的信贷事件发生。
2.信贷业务在操作存在缺陷。就现状而言,农村信用社在信贷业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风险点。这些风险点的存在,使得信贷业务的规范程度较低,例如,合同文本的审核与管理,非量化标准的审核等,缺乏必要的系统流程。在一些必要的手续办理方面,信息记录不够完整,缺乏对不适合信息的追溯机制。业务操作规范程度较低,使得信贷业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由于个人利益而做出一些损害信用社的行为。
3.存在明显的不良贷款状况。不良贷款几乎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可回避的问题,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贷款客户为乡镇企业,大多数较为分散,而且规模较小。还有一些农户,他们贷款的用途主要是用于扩大种植面积、发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这些行业受到自然环境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一旦农户受到较大损失,救护丧失还款能力,这对信用社来说,是存在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在农户、乡镇企业不良贷款的问题上,农村信用社还需要不断创新信贷机制和对策,开发更加合适的贷款产品,在为有实际资金需求的客户提供资金帮助的基础上,尽力降低不良贷款率。
4.政策制度贯彻及执行力度不足。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广大农村地区,一些新的政策规定,在农村地区宣传力度还不是很大。很多贷款客户对农村信用社的优惠贷款政策了解不足,而在进行贷款业务操作时,客户在不了解有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信用社贷款人员没有进行介绍和说明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对国家在农村地区开展的支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还不够到位。
三、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有效策略
1.提升社信贷管理的战略定位,搭建全面信贷管理体系。农村信用社要把信贷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分阶段、分步骤完成从系统化到体系化,从单一管理到全面管理的重要转变。做好操作风险标准法项目的核心数据库建设,实现评价工作流程和风险语言标准等方面的整合统一,形成联防联控的风险防范机制,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操作风险和内控管理的崭新模式。
2.完善制度建设,提升信贷管理水平。农村信用社要按照既定的“两定、两建、三规范”的信贷管理制度,梳理信贷业务岗位职责,确立客户经理考评标准,为信贷业务有序开展铺平道路。同时要摒除“等靠”的思想,提前谋篇布局,在上级行下发文件前率先组织梳理条线工作意见,从实际工作出发,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为业务开展指明方向。成立授信评审中心,开展平行作业。改变风险评估流于形式的现状,对存量贷款中超过最高贷款控制额的、新增贷款中超过最高贷款控制额一半以上的由授信评审中心人员开展平行作业。成立非现场审计中心,实时风险监测。充分利用省联社“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设置问题分析模型,涵盖信贷业务的贷前、贷时、贷后全流程,设定检查时段和相关业务参数,数据分析,开展实时风险监测,以风险暴露为主,促进风险信息的传递和问题管控。成立现场检查中心,开展现场检查。通过现场走访、实地检查,资料核查与系统排查等方式对全行信贷业务进行贷后检查。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信贷人员的专业能力。农村信用社要持续做好员工队伍建设,提升信贷人员的专业能力。将“制度月学季考”和信贷全流程标准化管理相结合,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按月组织前中后台信贷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回顾工作中常错、易错知识点。通过高频次、全覆盖式的培训,提升信贷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后续业务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增强全员合规经营意识,切实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水平,全力推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可以选聘教师对信贷业务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与合规操作进行授课培训。以案例讲学及实战案例互动为主,立足农村信用社实际,结合银行发展情况及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为银行从业员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分析和讨论,增强学员对具体业务及经济发展的金融问题有更深刻了解。培训过程中以学员为中心,启发学员的自主思维动力,推动培训效果转化,引导学员在輕松的氛围中学习、思考和反思。通过培训,提升员工合规操作意识,提高了风险管理和合规操作的能力,增强维护农村信用社利益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强化风险排查,守住风险底线。农村信用社要坚持抓发展与防风险并重的思想,强化风险排查和风险监测。开展政府性贷款专项自查工作。重点落实总行三项排查内容,对截至年末有贷款余额的政府性贷款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多角度排查,摸清了底数,切实防范和化解了风险隐患,为全年良好开局提供了保障。进一步优化风险治理架构,持续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进一步探索分级风险管理模式,积极推出分层限额管理、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风险导向政策,不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努力搭建动态适应性调整风险管理体系。
5.丰富信贷管理风险计量方法。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加快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注重加大良好的风险计量文化的培育和传导力度,努力提高风险计量能力。确保计量准确性、适当性,在建立风险评估标准、运用结果、改进模型及提升风险评估有效性方面继续进行积极有益的尝试。以大数据思维不断升级和完善“风险数据集市”,为全面风险管理的集约运行、动态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管理、实时风险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结语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是其各项管理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农村信用社在信贷业务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改革,旧的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但同时也会出现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要把握好问题的性质与根源,不断完善信贷管理基本的制度、操作流程、风险管理控制等,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相关信贷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其持续合规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宪阳.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方法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 2016-12-10.
[2]陈吕明.改制背景下农村信用合作社对“三农”经济扶持对策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 2016-05-26.
[3]包玉珍.半农半牧区农牧户联保贷款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内蒙古东部地区X旗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 2016-06-05.
[4]朱建伟.我国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 2016-05-01.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信贷管理 不良贷款 信贷权限 申贷款分离
一、引言
信贷业务,作为农村信用社最重要的资产业务,通过发放贷款、收回本金和利息,在剔除资金成本后获取利润,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主要的收益来源和赢利手段,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做好信贷管理工作,对于拓宽农村信用社收入渠道、控制防范资产风险、促进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积极、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方面还存在管理不到位、风险高发等问题。本文正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的具体做法,拟定几项针对性较强的策略和措施,期望能够给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者提供一些问题解决思路。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贷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农村信用社虽然也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功能定位,组织建设以及所处地域的相对落后,导致在信贷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内部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一些违规、违法的信贷事件发生。
2.信贷业务在操作存在缺陷。就现状而言,农村信用社在信贷业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风险点。这些风险点的存在,使得信贷业务的规范程度较低,例如,合同文本的审核与管理,非量化标准的审核等,缺乏必要的系统流程。在一些必要的手续办理方面,信息记录不够完整,缺乏对不适合信息的追溯机制。业务操作规范程度较低,使得信贷业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由于个人利益而做出一些损害信用社的行为。
3.存在明显的不良贷款状况。不良贷款几乎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可回避的问题,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贷款客户为乡镇企业,大多数较为分散,而且规模较小。还有一些农户,他们贷款的用途主要是用于扩大种植面积、发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这些行业受到自然环境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一旦农户受到较大损失,救护丧失还款能力,这对信用社来说,是存在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在农户、乡镇企业不良贷款的问题上,农村信用社还需要不断创新信贷机制和对策,开发更加合适的贷款产品,在为有实际资金需求的客户提供资金帮助的基础上,尽力降低不良贷款率。
4.政策制度贯彻及执行力度不足。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广大农村地区,一些新的政策规定,在农村地区宣传力度还不是很大。很多贷款客户对农村信用社的优惠贷款政策了解不足,而在进行贷款业务操作时,客户在不了解有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信用社贷款人员没有进行介绍和说明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对国家在农村地区开展的支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还不够到位。
三、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有效策略
1.提升社信贷管理的战略定位,搭建全面信贷管理体系。农村信用社要把信贷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分阶段、分步骤完成从系统化到体系化,从单一管理到全面管理的重要转变。做好操作风险标准法项目的核心数据库建设,实现评价工作流程和风险语言标准等方面的整合统一,形成联防联控的风险防范机制,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操作风险和内控管理的崭新模式。
2.完善制度建设,提升信贷管理水平。农村信用社要按照既定的“两定、两建、三规范”的信贷管理制度,梳理信贷业务岗位职责,确立客户经理考评标准,为信贷业务有序开展铺平道路。同时要摒除“等靠”的思想,提前谋篇布局,在上级行下发文件前率先组织梳理条线工作意见,从实际工作出发,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为业务开展指明方向。成立授信评审中心,开展平行作业。改变风险评估流于形式的现状,对存量贷款中超过最高贷款控制额的、新增贷款中超过最高贷款控制额一半以上的由授信评审中心人员开展平行作业。成立非现场审计中心,实时风险监测。充分利用省联社“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设置问题分析模型,涵盖信贷业务的贷前、贷时、贷后全流程,设定检查时段和相关业务参数,数据分析,开展实时风险监测,以风险暴露为主,促进风险信息的传递和问题管控。成立现场检查中心,开展现场检查。通过现场走访、实地检查,资料核查与系统排查等方式对全行信贷业务进行贷后检查。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信贷人员的专业能力。农村信用社要持续做好员工队伍建设,提升信贷人员的专业能力。将“制度月学季考”和信贷全流程标准化管理相结合,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按月组织前中后台信贷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回顾工作中常错、易错知识点。通过高频次、全覆盖式的培训,提升信贷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后续业务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增强全员合规经营意识,切实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水平,全力推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可以选聘教师对信贷业务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与合规操作进行授课培训。以案例讲学及实战案例互动为主,立足农村信用社实际,结合银行发展情况及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为银行从业员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分析和讨论,增强学员对具体业务及经济发展的金融问题有更深刻了解。培训过程中以学员为中心,启发学员的自主思维动力,推动培训效果转化,引导学员在輕松的氛围中学习、思考和反思。通过培训,提升员工合规操作意识,提高了风险管理和合规操作的能力,增强维护农村信用社利益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强化风险排查,守住风险底线。农村信用社要坚持抓发展与防风险并重的思想,强化风险排查和风险监测。开展政府性贷款专项自查工作。重点落实总行三项排查内容,对截至年末有贷款余额的政府性贷款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多角度排查,摸清了底数,切实防范和化解了风险隐患,为全年良好开局提供了保障。进一步优化风险治理架构,持续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进一步探索分级风险管理模式,积极推出分层限额管理、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风险导向政策,不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努力搭建动态适应性调整风险管理体系。
5.丰富信贷管理风险计量方法。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加快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注重加大良好的风险计量文化的培育和传导力度,努力提高风险计量能力。确保计量准确性、适当性,在建立风险评估标准、运用结果、改进模型及提升风险评估有效性方面继续进行积极有益的尝试。以大数据思维不断升级和完善“风险数据集市”,为全面风险管理的集约运行、动态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管理、实时风险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结语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是其各项管理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农村信用社在信贷业务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改革,旧的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但同时也会出现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要把握好问题的性质与根源,不断完善信贷管理基本的制度、操作流程、风险管理控制等,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相关信贷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其持续合规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宪阳.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方法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 2016-12-10.
[2]陈吕明.改制背景下农村信用合作社对“三农”经济扶持对策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 2016-05-26.
[3]包玉珍.半农半牧区农牧户联保贷款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内蒙古东部地区X旗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 2016-06-05.
[4]朱建伟.我国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 2016-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