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全面推进,多层次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协调成为资金融通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多层次金融体系研究的背景,分析了金融体系的构成,并根据四类国别给出了多层次金融体系发展的侧重点,最后给出了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所需关注的事项及相关措施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 多层次金融体系 开发性金融 投融资 产融结合
一、“一带一路”多层次金融体系的研究背景
“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末提出、2015年初全面推进,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深化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营造和平有利外部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内容为“五通工程”,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核心要素。如何充分调动、整合各种类、多层次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当前业界和学界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一带一路”多层次金融体系的构成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多层次金融体系,主要由以下形态构成:一是多边性金融。是指多个国家或地区共同出资设立、带有超主权性质的国际或区域性金融组织,典型例子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2016年初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主导的多边性金融机构投入了实际运作,对“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既有的多边性金融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多边性金融的特点包括:具有超主权特性,分散了单一主权债权国的风险;贷款条件较为优惠,在国际融资中通常扮演“基石”角色;审核严格、审批流程长,注重政治、法律、环境、招投标等方面的合规。国际多边性金融集团通常由政策性和开发性子公司构成,以世界银行集团为例,国际开发协会(IDA)提供政策性金融,国际金融公司(IFC)提供开发性金融,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IMGA)则两者兼而有之。二是政策性金融。是指某一主权国以补贴方式提供的优惠性双边融资或保险等金融形态,典型例子为日本国际协力银行、韩国进出口银行。我国对外合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相对多边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是某国独资设立,提供双边金融产品,对分散主权债权国风险相对不利,但审批流程相对较短,有利于促进中资企业承建项目或出口设备。三是开发性金融。是指以主权信用为依托、市场运作为模式、保本微利为原则、长期投融资为载体的双边金融形态,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典型例子为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法国储蓄托管机构、韩国产业银行等。我国对外合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则为国家开发银行。相对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擅长于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战略,在实现政府战略、弥补市场失灵、突破发展瓶颈、孵化增长机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实现长期财务平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四是商业性金融。是指完全市场化运作、以盈利为目的、在流动性和安全性方面接受商业化标准监管的金融形态,是市场完全成熟阶段的金融服务提供主体。典型例子为汇丰、花旗、渣打、德意志、三井住友等国际大型商行,具体到我国则为工农中建为代表的大中型商行。相较于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特点是多样性,即金融产品多样、金融机构的股权结构多样;零售性,即主要面向中小型融资需求;短期性,即完全商业化运作需实现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期限匹配,因此期限通常较短;盈利性,即强调回报率,重视债权的可流动性,减少资本占用。五是产业性金融。是指实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自有资本,通过专门化子公司的形式,实现对该部分资本的充分利用,进一步促进实体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典型例子为联合包裹(UPS)、通用电气(GE)设立的金融公司,具体到我国则为目前处在试点阶段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各大型企业设立的财务公司等。相较于前述专业性金融,产业性金融擅长于其主业相关行业领域的投融资,特定专业领域的投融资期限可较长,但由于资本回报要求较高,通常需与专业性金融相结合,通过提高杠杆率提升资本回报率。
三、“一带一路”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因国施策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别中,宜针对不同国别的具体情况因国施策,分别构建不同特点、各有侧重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具体可分为如下四类国别分析:(1)周边型国别:位于我国周边,与我关系一般,与我国政经互补性较弱。一方面可参与其他多边性金融机构,逐步提高在该国别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更需倚重商业性金融和产业性金融,以渗透式发展方式投融资支持在该国别的“一带一路”建设。(2)援助型国别:位于我国周边,与我关系良好,与我国政经互补性较强。一方面可通过政策性金融巩固双边政经关系;另一方面更需倚重开发性金融打通市场瓶颈,将该国培育为我国未来的潜力市场。(3)资源型国别:与我国距离较远,经济上互补性强、尤其具备能源资源。对于资本相对充裕的该类国别,可积极吸引该国参与到我国主导的多边性金融机构中来,既满足对方投资需求,也可以更少的金融资源撬动更大的“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对于资本相对匮乏的该类国别,则可大力运用开发性金融,以“融资换资源”、“资源换市场”的模式,获取稳定资源的同时,积极培育工程承包和产品出口市场。(4)发达型国别:与我国距离较远,市场较发达、与我经济互补性较弱。该类国别对不管多边或双边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的需求均较小,一方面应积极吸纳该国资本加入我国主导的多边性金融机构,借助该国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形成利益共同体,且可规避贸易、投资、准入标准方面的壁垒。另一方面可以商业性金融和产业性金融为主导,助力我国企业实现在该类国别的并购、募资等投融资活动。
四、“一带一路”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关注事项
在“一带一路”五通工程中,资金融通是高杠杆、高风险业务,因此在多层次金融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首要位置,具体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深入研究不同国别的法律差异和存在的风险。对该国别在投资、融资、税收、财务、外汇、劳工、贸易规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应有深入全面的分析,针对伊斯兰金融等特殊金融体制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二是深入研究如何分散风险。可通过发展多边性金融、银团贷款等分散单一债权人风险;可通过制定贸易和投资规则的方式从顶层设计层面控制投融资风险;在产业性金融方面,可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组建联营体的方式分散国别经营风险。三是深入研究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机制。“一带一路”沿线大多为后发展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只有少数为发达国家。因此应做到金融资源与项目收益相匹配,力争更多地采用开发性金融资源,一方面提高对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的容忍度,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孵化市场,搭建宏观政策和微观市场之间的桥梁。
五、进一步构建“一带一路”多层次金融体系的措施建议
一是因国施策,根据不同国别金融市场的特点,有针对性、侧重点地发展相应的多层次金融体系组合。二是产融深度结合,发挥产业性金融和专业性金融的各自特长,利用有限的金融資源扩大在目标国别的技术标准、产品规格、运营模式、贸易规则上中资企业的话语权。三是摆脱对主权信用或国内企业信用的单一路径依赖,深入分析项目,依托项目现金流,以开发性金融作为孵化工具,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高伟.发挥好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6(12):213.
[2]杜微,刘沫含.利用多边投资担保机制防范中资企业“走出去“政治风险[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5(1):92-98.
[3]胡怀邦.以开发性金融服务“一带一路”战略[J].清华金融评论,2015(10):16-19.
作者简介:温源(1984—)男,广西南宁人。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第一作者)。王玉洁(1986—)女,河南濮阳人。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青年项目“面向东盟的基础设施类产能合作中的投融资合作和协调机制研究”(合同编号CW201606).
关键词:一带一路 多层次金融体系 开发性金融 投融资 产融结合
一、“一带一路”多层次金融体系的研究背景
“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末提出、2015年初全面推进,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深化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营造和平有利外部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内容为“五通工程”,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核心要素。如何充分调动、整合各种类、多层次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当前业界和学界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一带一路”多层次金融体系的构成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多层次金融体系,主要由以下形态构成:一是多边性金融。是指多个国家或地区共同出资设立、带有超主权性质的国际或区域性金融组织,典型例子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2016年初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主导的多边性金融机构投入了实际运作,对“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既有的多边性金融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多边性金融的特点包括:具有超主权特性,分散了单一主权债权国的风险;贷款条件较为优惠,在国际融资中通常扮演“基石”角色;审核严格、审批流程长,注重政治、法律、环境、招投标等方面的合规。国际多边性金融集团通常由政策性和开发性子公司构成,以世界银行集团为例,国际开发协会(IDA)提供政策性金融,国际金融公司(IFC)提供开发性金融,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IMGA)则两者兼而有之。二是政策性金融。是指某一主权国以补贴方式提供的优惠性双边融资或保险等金融形态,典型例子为日本国际协力银行、韩国进出口银行。我国对外合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相对多边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是某国独资设立,提供双边金融产品,对分散主权债权国风险相对不利,但审批流程相对较短,有利于促进中资企业承建项目或出口设备。三是开发性金融。是指以主权信用为依托、市场运作为模式、保本微利为原则、长期投融资为载体的双边金融形态,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典型例子为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法国储蓄托管机构、韩国产业银行等。我国对外合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则为国家开发银行。相对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擅长于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战略,在实现政府战略、弥补市场失灵、突破发展瓶颈、孵化增长机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实现长期财务平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四是商业性金融。是指完全市场化运作、以盈利为目的、在流动性和安全性方面接受商业化标准监管的金融形态,是市场完全成熟阶段的金融服务提供主体。典型例子为汇丰、花旗、渣打、德意志、三井住友等国际大型商行,具体到我国则为工农中建为代表的大中型商行。相较于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特点是多样性,即金融产品多样、金融机构的股权结构多样;零售性,即主要面向中小型融资需求;短期性,即完全商业化运作需实现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期限匹配,因此期限通常较短;盈利性,即强调回报率,重视债权的可流动性,减少资本占用。五是产业性金融。是指实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自有资本,通过专门化子公司的形式,实现对该部分资本的充分利用,进一步促进实体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典型例子为联合包裹(UPS)、通用电气(GE)设立的金融公司,具体到我国则为目前处在试点阶段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各大型企业设立的财务公司等。相较于前述专业性金融,产业性金融擅长于其主业相关行业领域的投融资,特定专业领域的投融资期限可较长,但由于资本回报要求较高,通常需与专业性金融相结合,通过提高杠杆率提升资本回报率。
三、“一带一路”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因国施策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别中,宜针对不同国别的具体情况因国施策,分别构建不同特点、各有侧重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具体可分为如下四类国别分析:(1)周边型国别:位于我国周边,与我关系一般,与我国政经互补性较弱。一方面可参与其他多边性金融机构,逐步提高在该国别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更需倚重商业性金融和产业性金融,以渗透式发展方式投融资支持在该国别的“一带一路”建设。(2)援助型国别:位于我国周边,与我关系良好,与我国政经互补性较强。一方面可通过政策性金融巩固双边政经关系;另一方面更需倚重开发性金融打通市场瓶颈,将该国培育为我国未来的潜力市场。(3)资源型国别:与我国距离较远,经济上互补性强、尤其具备能源资源。对于资本相对充裕的该类国别,可积极吸引该国参与到我国主导的多边性金融机构中来,既满足对方投资需求,也可以更少的金融资源撬动更大的“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对于资本相对匮乏的该类国别,则可大力运用开发性金融,以“融资换资源”、“资源换市场”的模式,获取稳定资源的同时,积极培育工程承包和产品出口市场。(4)发达型国别:与我国距离较远,市场较发达、与我经济互补性较弱。该类国别对不管多边或双边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的需求均较小,一方面应积极吸纳该国资本加入我国主导的多边性金融机构,借助该国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形成利益共同体,且可规避贸易、投资、准入标准方面的壁垒。另一方面可以商业性金融和产业性金融为主导,助力我国企业实现在该类国别的并购、募资等投融资活动。
四、“一带一路”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关注事项
在“一带一路”五通工程中,资金融通是高杠杆、高风险业务,因此在多层次金融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首要位置,具体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深入研究不同国别的法律差异和存在的风险。对该国别在投资、融资、税收、财务、外汇、劳工、贸易规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应有深入全面的分析,针对伊斯兰金融等特殊金融体制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二是深入研究如何分散风险。可通过发展多边性金融、银团贷款等分散单一债权人风险;可通过制定贸易和投资规则的方式从顶层设计层面控制投融资风险;在产业性金融方面,可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组建联营体的方式分散国别经营风险。三是深入研究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机制。“一带一路”沿线大多为后发展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只有少数为发达国家。因此应做到金融资源与项目收益相匹配,力争更多地采用开发性金融资源,一方面提高对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的容忍度,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孵化市场,搭建宏观政策和微观市场之间的桥梁。
五、进一步构建“一带一路”多层次金融体系的措施建议
一是因国施策,根据不同国别金融市场的特点,有针对性、侧重点地发展相应的多层次金融体系组合。二是产融深度结合,发挥产业性金融和专业性金融的各自特长,利用有限的金融資源扩大在目标国别的技术标准、产品规格、运营模式、贸易规则上中资企业的话语权。三是摆脱对主权信用或国内企业信用的单一路径依赖,深入分析项目,依托项目现金流,以开发性金融作为孵化工具,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高伟.发挥好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6(12):213.
[2]杜微,刘沫含.利用多边投资担保机制防范中资企业“走出去“政治风险[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5(1):92-98.
[3]胡怀邦.以开发性金融服务“一带一路”战略[J].清华金融评论,2015(10):16-19.
作者简介:温源(1984—)男,广西南宁人。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第一作者)。王玉洁(1986—)女,河南濮阳人。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青年项目“面向东盟的基础设施类产能合作中的投融资合作和协调机制研究”(合同编号CW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