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js08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工作,历来都是党和国家交给学校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提高领导意识着手,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同时,要以教学为中心,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思考;关系;处理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小学生思想品德面貌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实效性偏低的问题,而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务必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念,要把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
  一、要处理好长期性和近期效应的关系
  现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时期,这场巨大的变革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能力,能自觉地按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自我 调控、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因此,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和更高的要求。
  德育目标素质化首先表现在增强目标的前瞻性。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代表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而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功能在于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全面的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着眼于未来,要从大处着眼,从长计议。不仅要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还必须重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发展真正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能适应新世纪的各种挑战。德育目标素质化还表现在促进德育目标内化为品质。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因而确立德育目标既要立足于学生的在校表现,更要考虑到学生终究要由学校步入社会,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学生能否清醒地分辨真假、善恶、美丑,这才是学校德育效果的客观检验。一般认为,研究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处理好德育实效的长期性和近期效应的辩证关系。
  二、要处理好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要求的关系
  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是达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途径。知、情、意、行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机制很不科学,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应试教育”的重要特点是重视教育的“结果”,常常忽视教育过程,特别是重视以分数表现的考试成绩,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没有科学的教育过程,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我们必须看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寓于教育过程中,学生正是通过教育过程的积累才形成自身良好的素质。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暂时的结果更应注重德育过程。在德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要求的关系。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它们统一于德育的总目标之中。
  面对不同的受教育者,必须突出德育要求的层次性。首先,必须要求适度。适度的要求是增强可接受性的前提条件。比如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方面都应提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要求,从而分出层次,循序渐进,以求实效。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主要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基本的道德观念。因此,德育工作者既要善于把握全体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
  三、要处理好学校、教师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关系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构成这一系统的诸要素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它们的矛盾运动与协调发展推动着这一过程向着预定的方向前进。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步伐的加快,学校德育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显得更加广泛和复杂。对此,许多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社会环境产生的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因素,于是,在修筑学校德育的铜墙铁壁上狠下功夫: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有的学校连春游也取消了……在如此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纯而又纯的德育,结果如何呢?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不但很难改造社会,创造未来,而且由于缺乏政治、思想、道德的批判能力,连现实社会都无法适应,甚至步入歧途。因此,对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加以辩证地分析。转型期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并存,造成社会结构失衡,价值观冲突十分剧烈,对教育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学校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强调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功能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这是增强德育实效的关键环节。
  优化社会环境,是增强德育实效的重要条件。学校要积极开展对家长的指导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把对子女的期望同国家培养青少年的要求结合起来,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教育子女。德育基地是充分开掘德育的社会资源,使之经常地、能动地为学校德育服务的好形式,各级各类德育基地的建设,能增强全社会的德育意识,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渠道,对青少年可以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
  总之,新世纪要求我们培养出高素质的“四有”新人,新的形势要求我们战胜德育面临的种种挑战。对此,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积极探索,不懈努力,以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精神的内容,采用新的教育方法,促进学校德育质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变革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财会学科与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这些年来财会学科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特点:每门课程的“外延”不断扩张,以至于课程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各门课程的“内涵”也处于经常变化与调整之中;从财会实践层面分析,财会专业工作也在“管理整合”的浪潮中走向趋同或交叉。我们在感叹这种快速变革与整合的同时,也必须保持应有的专业理性:一门管理科学或者一种管理活动如果没有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
期刊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体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我愿意和大家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
期刊
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幼儿教育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方针,笔者认为:幼儿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正确认识素质与能力的关系  人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器官和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它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及自然前提,它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和发展水平。它的变化、发展、提高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不断地发展、变化、提高的,尤其依赖于后天的教育。  素质在人的生活实践的各个
期刊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十分重要。从人的培养和教育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也必须从小抓起,因而幼儿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第一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不光是老师的事,保育员的责任也很重大,所以说保育和教育有机结合,切实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只有保教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提高幼儿素质的教育目的。  1把握细微之处固势向幼儿随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疾病防控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疾病防控;应对措施;面临挑战    疾病预防控制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民众的健康、社会的和谐及国家的安全,是民生的重要任务,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和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1当前疾控工作面临的挑战  1.1疾控工作难度加大,要求相应提高  目前,由于交通发达、人口流动
期刊
什么是素质教育?专家认为,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一注重开发受教育者地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多方面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如何打好中小学素质教育基础,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是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现在有的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情况制定
期刊
摘 要: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构成整个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针对当前中职生礼仪修养的现状,探讨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了礼仪对中职生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期望能为改善这一现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中职生;礼仪修养;现状;原因;解决措施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为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
期刊
一、创造必要的渗透条件  1、新型的师生关系   心理教育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它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是和谐的。这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其次是合作的。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指出:高中生物学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等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同时还要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其中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生物课是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生物教学;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
期刊
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所必备的过程和能力,缺少其中哪一项都是不科学的、片面的。但是,在执教的几年间我发现,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语文这门国语的教与学中都忽视了读。语文教师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把课文分析、语法、习题的讲解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把学习语文当作是掌握一些文字,分析一些文章,写一些作文,仅此而已。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