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思政 如盐在食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exiao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盐,乃百味之首,调料之源,无盐不起味。盐在食中,了无痕迹,虽无其形,卻有其味。“无痕” 思政,如盐在食,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这是思政教育的理想境界。
  贴近学生,开启“无痕”思政起点。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外在强加的力量和控制,有较强的排斥倾向。如果思政教育意图外显、功利色彩浓厚、手段生硬直接,那就犹如让学生直接吃盐,不仅难以被接纳,而且极易引发青少年的反感与抵触心理,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而“无痕”思政,是回应时代诉求、优化课堂教学、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追本溯源,培植“无痕”思政理念。我国古代典籍《道德经》中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蕴含着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者要身教胜于言教,不能硬性灌输,要遵循潜移默化的自然规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受教育者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效果就越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道德水平是主动建构的,并不是被动接受的,是主体个人经验的合理化,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无痕”思政,是在教育过程中淡化思政痕迹,隐藏思政意图,使受教育者在情境活动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接受道德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最终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育人有道,创建“无痕”思政课堂。一是把思政教育浸染在教师情怀中。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成长中的学生往往把教师当成自己模仿的对象。教师情怀深、人格正,课堂立意深远,以育人为方向,以真情去感染,才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二是把思政教育渗透在情境体验中。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而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搭建让学生积极体验的平台,让学生“入境”,在体验中自然生成道德情感。三是把思政教育蕴含在故事感悟中。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没有人能欣然接受枯燥的说教,也没有人会拒绝精彩的故事。经典的历史故事、文学作品、时政新闻,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故事能够载道,课堂因故事而精彩,学生由故事而感悟,德行的光芒自然在心中绽放。“无痕”思政,如盐在食,化于无形、融于细微,随风潜入、润物无声。这是一门深邃的艺术,需以深情去探索。
  (作者单位: 保定市望都县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真学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既可以表现出明显的外在的操作性特征,更应当具有内在的心理行为的特征.也就是说,既要有游戏、表演、练习等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又要有讲授、欣赏、讨论、交流等让学生静下来的活动.这些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以正确的角色定位为基础,以精准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关键的教材内容为依据,以明确的活动规则为保障,以多样的学习工具为支持,以多元的活动成果为评价.
摘要:用“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指向作为评判标准,当前的不少课堂显然还没有“达标”,没有实现转型,教师仍在掌控课堂。对课堂转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分析:“师本”与“生本”的问题,要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并以学生问题中的冲刺挑战性问题引领教学;“讲授式”与“探究式”的问题,要转变教学方式,将“讲授式”与“探究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基本性”与“挑战性”的问题,需以有效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的思
摘要:作品的叙述者“我”,既是作品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意图的承载者。传统的阅读视点,常忽视“我”的重要作用。转换阅读视点,认识“我”的意义,需要读者发现有限视角的叙述价值,探寻真正的主人公,辨清“我”的多重分身,做到阅读时读者身份的自我沉浸。转换阅读视点,发现“我”的价值,需要设计具有亲历性、评价性、参与性的阅读情境。转换阅读视点,更需要尊重读者阅读水平的差异,有区别地开掘“我”的文本价值。  关
《考工记》里说,在古代打造一把良弓,需要历时一年,历经“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等过程。反之,急于求成、省略步骤,制造出来的弓就会有“斫挚不中,胶之不均”的毛病,且易折断。一把良弓是这样,同样,一名青年教师也是如此,惟有不弃微末、不舍寸功,在“事上练”“石上磨”,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才能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干。因此,“事上练”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秘诀。  在事上练出过硬的本领。“纸上得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