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松林:把摄影从“商业”中抽离出来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广告工作中,管松林会接触很多喜欢摄影的企业家,或者职场高层:“比如深圳的企业家摄影协会,很多人的水平都很高。人在满足物质需求后,是要追究精神的,精神的显性是艺术,而艺术中最容易入门,并且有成就感的,就是摄影。”
  
  20多年前,管松林进入部队:“比较闲,就拿着一台海鸥120的相机,拍一些新闻图片。”那时候,他基本还没有“摄影”这个概念,只是觉得脖子前面挂着一台相机,还是件很威风的事情。
  来到深圳后,管松林从事广告行业,也曾经有过靠相机谋生的生活。
  一次他给一个酒楼拍摄广告片,几个小时的活儿,有近万的收入。那晚,他还有一群朋友的聚会,管松林将大家约到了要拍摄的酒楼:“吃着饭呢,酒楼的人对我说可以拍摄了,我把筷子一放,对朋友们说‘你们吃着 ,我忙完了就来,我们再继续’,然后相机一拿,拍照去了,拍完了再继续和朋友们吃。”
  当晚,管松林想到这个事情,觉得很不值得,这样的摄影并不快乐。从那后,他基本不拍商业片了,转而拍一些他认为值得去拍的东西:“摄影让我觉得世界上有很多美的东西,除了工作,除了追逐,还有很多美好。”
  现在的管松林,在自己办公室的里面,放上许多好茶叶,再花20多万搭建了一个暗房,专门冲洗自己平时拍摄的照片。从下海深圳从事广告行业,到现在公司完全走上正轨,他不需要为了工作而拿起相机,但却越来越难割舍下这个相伴了20多年的老伙计。
  “说起来,我不是个念旧的人,不会刻意留过去的器材,也不保留不满意的作品。经常能看见我销毁胶片,或者大批量删除照片。”管松林认为摄影作品,容易将人固守在过去:“它能记录下很多故事,同时也会让人过于流连于那些故事。而且现在看待过去的摄影作品,总是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
  管松林说,摄影于他,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拍摄,如果是风光片,就拍摄出景深感,如果是人物片,就拍好看,把人拍美;第二阶段是做商业摄影,就是刚开始做广告行业的时候,混口饭吃,成天就琢磨着客户需要什么,消费者需要什么,而不会去想我个人要主观创作什么;现在是第三阶段,拍一些自己喜欢的,想表达的,值得去发现的东西。”
  管松林认为,大家对待摄影的态度也都在调整。刚开始玩个人摄影的时候,他也跟着摄影团到西藏去:“大家都是猎奇来了,不是去表达自己,而是想拍出自己假想的效果,所以一下车就追着人家拍,人家藏民都用手遮住了,还要拍。”
  “摄影是一件耗时耗心的事情。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想要得到充分的摄影时间,是非常不容易的,出现抓住一切机会就拼命追逐的情况,可以理解”,管松林说,自己也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但如果真的是对摄影有着热爱,还是该换一种心态来看待它——让它带你看见更美好的世界,而不是去惊扰这个世界。”
  当公司已经走入正轨,管松林可以完全为了自己去拍片,他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摄影、给旅行,给他的陆虎,还有在部队时就爱上的笛子和葫芦丝。
其他文献
“到某个时间退休后,我想再做几年研究,慢慢做些自己愿意做的研究。我还是想过一种有控制感的生活,不希望与儿女之间过度依赖。第一,我希望我以后的生活有保障。第二,我希望我的儿女快乐健康地生活,将来自己有谋生的能力,物质上双方不会有太多的依赖,精神上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高定国给自己的老年生活这样安排,对于子女尽孝的问题,他也认为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共同发展才能有一个好结果。   
期刊
电影《在云端》里的商务精英Ryan积攒了一千万英里,只为获得一张终身超白金尊享会员卡,那么一个累积了数夜房晚的人,酒店会奖励你一些什么呢?    傍晚时分,是samuel tsang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他坐在香港洲际酒店行政酒廊靠窗的位置,红酒微醺。对面维多利亚海港此时已经华灯初上,白天波光粼粼的海面现在荡漾着一种蓝紫色的光芒。让他自豪的是,自己能根据窗外景色的变化判断出,现在是一天之中的什么
期刊
“如果几年后,进入瓶颈或者缓慢发展,你会选择怎么办?”面对这样的问题,杨紫明哈哈一笑:“那时候,我就专心做自己的设计,可能给别的品牌设计,也可能会做家居设计,然后把它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回答一如他的率性。    杨紫明歪着头对着办公室里摆在案台上半身高的笑面弥勒佛微笑,“你看着他,一会儿自己也会笑。”说完,走上前去摸摸这尊佛像的脸庞“摸一摸脸,你就会感到心情愉快。”这个在中国服装设计界叱咤多年的男
期刊
新孝道主“意”  2010年8月29日,台湾地区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祖父母节”,之所以出台这样一个节日是源于中正大学的一组调查数据:近四成的祖父母完全记得孙子女的生日,但仅有5.8%的孙子女完全记得祖父母的生日,且超过六成的孙子女完全不记得祖父母生日。由此折射出来对老年人漠视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一个值得警醒的现象是,中国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老龄化,与之相对应的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年后
期刊
宋石男* 笔名四一,自由撰稿人,知名blogger,现于高校任教。其写作能力全面,尤其长于短篇小说、文史考据及时政评论。  其自述为:“左手写小说,右手搞历史,就是上帝要来跟我换个位子,我也要用笔打他的脑壳,说,‘ 老子不干’。”    小时候看《水浒》,史进的刺青彪悍,燕青的刺青性感,于是在胳膊上用钢笔画乌龟或者手表向他们致敬。又看《说岳全传》,岳飞的刺青很“讲政治”,于是在课桌上刻“精忠报国”
期刊
婚纱 拚了也要闪一回  前有吉林小伙为哄女友开心,定制了长2162米的婚纱打破了原吉尼斯记录。后有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一名模特身穿缀有43.008克拉施华洛世奇珍珠水晶的全套婚纱,每一颗水晶和珍珠都是经过人手缝制上去。重达12千克有余的婚纱在经过审查后,被列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水晶总给人闪亮洁净的感觉,以水晶作为装饰的婚纱能营造出梦幻高贵的气息。在水晶的衬托下,新娘子光彩动人。大日子总是应该要闪
期刊
张邦肯的家随处可见木制家具,就连真皮沙发也是古朴的原木托架,梅兰竹菊的画挂在客厅四周,还有收集来的古建筑窗楹。两年前,他开始研习国学,足迹遍布青城山、孔庙等佛儒道胜地。采访中他不断地提到在上海喝茶时看到的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读书耕田。对于如何孝敬父母,他说:“家中无论如何要给他们留一间固定的客房。”    固定的客房,固定的床  张邦肯给父母预留的客房在二楼,与一楼古朴的时尚风格不同,
期刊
Bride的意思是新娘。《BRIDE'S》杂志在76年前创刊,全球大萧条时期推出一本婚嫁杂志,有趣的时机选择,不是吗?全球和美国都在经历巨变,世界战争,废除了禁酒令,电脑刚发明等等。但有一事却相同不变,结婚是一种保持了很长很长时间的仪式和传统,甚至等同于爱情本身。一本创刊时间最长的婚礼杂志,从封面我们就能了解生活上的进化,但最重要的,它是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见证。
期刊
旅游书籍的主要消费群一直是职场人士,尤其是那些经济收入有一定保证的。因为这类书往往彩色印刷,当中夹杂着大量的图片,价格昂贵。而另一群拥有更多财富的职场中人,已经开始制作自己的旅游册子了:带上一部(或者更多)相机,到某个地方,拍下一些照片,或用电子,或用纸质制作出来。  在这两年的采访中,越来越多的经理人在谈到个人爱好时,会说:“摄影”,也确实现场目睹这样的状况:在Westin酒店的发布会上,前一分
期刊
父母为子女带孙子,这在中国基本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很多相隔异地的老人也因此重新过上了“一家团圆”的日子,李素英的母亲也正因此从韶关搬到广州。“另一方面,我父亲也刚好去世,传统的老年女性基本上都是为男人和子女而活,我怕她多想。”    李素英和婆婆住在一起,先生的姐姐一家也常来吃饭,因为婆婆身体不太好,经常近10口人的饭菜就落到母亲的头上,时间长了,老人有些不乐意,于是婆婆接过“任务”。做子女的总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