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论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只有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能在21世纪敢于创造和进取,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必须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不仅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敢于创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营造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扩展思维,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谈几点浅见。
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俗话说:没有创造力的教师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影响下,现代儿童变得非常敏感,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面对着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对学生随时的提问和质疑,我们的老师回嫌烦、不置可否?还是及时评价、去积极地帮助他们一起解决呢?要知道,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本身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教师如果没有创新意识,那么培养学生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无源之水、无水之鱼。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活动对象是人,活动的目的也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所谓的“师者,人之范也”,除了教师行为方面是模范外,其教师的意识和能力也是学生不可缺少的源泉。教师的创新意识是新思想诞生的摇篮,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母体。
二、质疑是培养创新的基石
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心情舒畅了,思维就会进入最佳状态,这时他们就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还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教师善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善待問”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的可能。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为此,教师要多安排质疑的环节,并诱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问题进行筛选、评价,能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上留给学生创新的时间
上课教师要精讲,如果老师原先讲二十五分钟,那么逐渐地只讲二十分钟、十五分或十分钟,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这样是不是老师就没事干了?让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去呢?不是的。这其实是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事先把课备得非常精炼,娴熟于心,得心应手,对学生指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会“画龙”师再“点睛”。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渐渐地学生能够找到每节课不明白的地方,急切想的到老师的点拨,这边达到了教学目的,是学生乐学、好钻、好问,自己找东西“吃”。
四、提供充分的时间,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
1.教学中,给予学生创新的自由
创新不是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的范围内,这不行,那不行,这不对,那不对,标准程序、标准答案只能培育出循规蹈矩的学生。人只有在自由的创新中才能换发创新的活力和豪情。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大凡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话,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哪只是一句空话。设想,如果将课例中的教学环节,改成教师展示,学生睁大眼睛看,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不能有些什么?更不要说创造能力的培养了。封闭的教学把学生的生命活动束缚在教师预定的教案轨道里,把课堂教学异化为执行教案的过程,剔除了学生自主创新的可能性。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就应该创设活动化。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
2.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思维。
首先在学习中互助合作,对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讲错了也不要紧;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
其次,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不仅要留意学生解题的正误,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适时以精妙之评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发挥潜能。
五、鼓励突破常规,培养创造性地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形式,其新颖、独特的见解是创造性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从解放教学思想做起,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更新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挖掘数学问题,让数学教学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多发现,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尊重学生提出的别出心裁的问题。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给学生一点创新的时空吧。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不仅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敢于创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营造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扩展思维,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谈几点浅见。
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俗话说:没有创造力的教师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影响下,现代儿童变得非常敏感,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面对着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对学生随时的提问和质疑,我们的老师回嫌烦、不置可否?还是及时评价、去积极地帮助他们一起解决呢?要知道,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本身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教师如果没有创新意识,那么培养学生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无源之水、无水之鱼。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活动对象是人,活动的目的也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所谓的“师者,人之范也”,除了教师行为方面是模范外,其教师的意识和能力也是学生不可缺少的源泉。教师的创新意识是新思想诞生的摇篮,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母体。
二、质疑是培养创新的基石
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心情舒畅了,思维就会进入最佳状态,这时他们就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还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教师善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善待問”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的可能。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为此,教师要多安排质疑的环节,并诱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问题进行筛选、评价,能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上留给学生创新的时间
上课教师要精讲,如果老师原先讲二十五分钟,那么逐渐地只讲二十分钟、十五分或十分钟,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这样是不是老师就没事干了?让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去呢?不是的。这其实是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事先把课备得非常精炼,娴熟于心,得心应手,对学生指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会“画龙”师再“点睛”。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渐渐地学生能够找到每节课不明白的地方,急切想的到老师的点拨,这边达到了教学目的,是学生乐学、好钻、好问,自己找东西“吃”。
四、提供充分的时间,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
1.教学中,给予学生创新的自由
创新不是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的范围内,这不行,那不行,这不对,那不对,标准程序、标准答案只能培育出循规蹈矩的学生。人只有在自由的创新中才能换发创新的活力和豪情。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大凡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话,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哪只是一句空话。设想,如果将课例中的教学环节,改成教师展示,学生睁大眼睛看,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不能有些什么?更不要说创造能力的培养了。封闭的教学把学生的生命活动束缚在教师预定的教案轨道里,把课堂教学异化为执行教案的过程,剔除了学生自主创新的可能性。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就应该创设活动化。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
2.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思维。
首先在学习中互助合作,对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讲错了也不要紧;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
其次,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不仅要留意学生解题的正误,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适时以精妙之评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发挥潜能。
五、鼓励突破常规,培养创造性地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形式,其新颖、独特的见解是创造性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从解放教学思想做起,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更新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挖掘数学问题,让数学教学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多发现,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尊重学生提出的别出心裁的问题。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给学生一点创新的时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