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重头戏,在新形势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变得十分关键。本文以笔者的教学经历为出发点浅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见解,以期提高广大学子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广泛阅读
新课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简称)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到底怎么让作文教学突破传统,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呢?让学生真正在作文上有所突破呢?让学生真正地由被动地写作文转化成自己想写作文呢?就此笔者有以下粗浅的一些见解。
1.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从阅读中吸取营养,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笔者认为阅读应该分为两种,一种叫着“纯阅读”,姑且这样来定义“纯阅读”,“纯阅读”就是通过阅读已经成书的读物来获取信息、知识;另一种我姑且把它叫着“社会阅读”,即通过对社会内容的观察、考查、收集、整理来获取知识、信息。只有把这两种阅读密切的结合起来,我们的视野才会开阔,才能在阅读中享受到真正的乐趣,才会在阅读中吸取对写作有用的营养。
纵观古今集大成者,其阅读之广泛,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经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乃至民间传说、野史也了如指掌。其阅读未必就是循规蹈矩,非经典不读,非名人不选,只要对扩展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有利,就会不加选择地吸收。《格林童话》在世界印刷的数量以亿计算,通读整篇作品,语言文字缺少散文的优美、诗歌的韵味,可见,他们的作者并不是那个时代经典的崇拜者,然而为什么此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呢?这部书是格林兄弟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民间收集而来,一部真正来自民间的书,一部真正吸收了民间精华的书,自然它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古代的经典来自于民间的更是数不胜数,譬如《诗经》、屈原的赋、《聊斋志异》等等经典其实都来自于民间,然而这些来自民间被人认为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文学,在今天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仍然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曾几何时,我们的中学教室,成了纯课本的课堂,那些课外书悄然退出了舞台,是不是当今的学生对金庸失去了兴趣,对琼瑶产生了反感?不是,是当今的教师的明令禁止,是教师强行把这些他们认为的三教九流的书籍踢出了教室。现在学生作文语言贫血,结构单调,内容枯燥,甚至当今学生的作文已经变成了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说中学生的作文乏味到了极点,甚至有学生现在根本提不起写作的兴趣。其实,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那都是限制学生阅读兴趣惹的祸。其实有些老师看似开明,允许学生把经典名著带进课堂,但名著未必就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我想只要学生阅读的内容思想健康,有正确的是非观,我想就应该提倡学生去读。我曾经鼓励学生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也时时地在课堂上与学生对这些小说进行交流,叫他们谈感想。一次我们在谈论金庸的武侠小说时,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发表了自己对金庸小说的看法,他认为“金庸小说优点就是善于用环境烘托人物的心理,写景的文字非常优美,文章在情节上善于设置巧合、悬念,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但缺点就是大多数武侠小说就是故事雷同”,当时我感到惊讶,想不到这位学生读武侠读出了自己的心得,我乘着这点大力表扬了他,并且鼓励他下次作文时就按照武侠的模式写一篇文章,结果第二次作文他果真写了武侠题材,后来我把这篇文章当成了范文,读完他的文章想不到讲台下掌声雷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再后来我发现这位平时不喜欢作文的同学居然每次作文都有了出彩的地方。
作为老师没有权利剥夺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把“纯阅读”与“社会阅读”密切地结合起来,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自己喜爱的文章,去阅读社会,让他们真正成为主宰自己阅读的主人,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才能在阅读中吸取对写作有用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学会欣赏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在欣赏中激发自己的写作兴趣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一些人却能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最终为自己的人生描绘了精彩的一笔而名垂青史,而一些人却把自己的短处暴露无疑,最终自暴自弃为自己的人生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甚至犯下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遗臭万年。为什么同样具备长处和短处的人,但是人生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我想除了天然的禀赋、后天的努力,我想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那些成功的人他们的长处受到了别人的欣赏或者是受到了自己的欣赏,而那些失败的人往往在人生的经历中受到的是别人的歧视,他们在歧视中放弃,在歧视中灭亡。其实学生的作文跟人一样同样有其长处和短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要做一个慧眼识马的伯乐,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让学生在欣赏中激起写作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了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缜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没想到这句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声。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火锅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了重新的思考,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事呢?”也许林清玄的感叹是无意的,但是就是这样一句无意但却充满欣赏的话语,却让一个误入歧途的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可见,欣赏对人生是多么的重要啊!
也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在火车上一位妇女临盆,情况非常紧急,列车员在列车上反复第广播紧急寻找妇产科医生。这时一位妇女站起来,说她是妇产科的。列车长把她带进了用床单隔开的病房。所有手术的工具准备完毕,产妇痛苦地尖叫着,然而那位自称是妇产科的妇女却把列车长拉出了病房,说明自己只不过妇产科的一名护士。情况万分火急,离站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产妇撕心裂肺的尖叫,撕扯着在场的每个人的心,这个时候列车长做出了一个大胆地决定,郑重地对那位妇女说:“你虽然只是护士,但在这趟列车上,你就是医生,你就是专家。”护士明白了。她坚定地走到了病床前,列车长在产妇的旁边安慰产妇说:“现在给你做手术的是一位有着多年经验的妇产科医生,在他们的当地她是有名的专家。”奇迹发生了,一个曾经只在医生旁边递手术刀的护士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手术,确保了婴儿产妇的安全。是欣赏让常理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却成为了现实,是欣赏让一个从没做过手术的护士把潜藏在神经末梢的潜能挖掘了出来。 然而,在我们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却相当地吝啬,对于那些短处多于长处的文章,往往就是一棍子打死而后快,批语往往是把文章批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也许是人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决定了我们喜欢欣赏悲剧,喜欢把揭露别人的短处作为自己人生一大快事的缘故,也许我们在欣赏悲剧的那刻,在揭露别人的短处的那时,我们的内心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然而我们却悄悄地把悲剧的主人公、短处的所有者推向了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如果我们不想把学生的写作热情扼杀,如果不想浇灭学生那刚刚燃起的写作热情,我想我们还是多一点欣赏,少一点扼杀。我曾经布置过这样一篇话题作文,话题是“友谊”,要求跟高考差不多,结果一个学生在开头这样写到“友谊就是那臭名昭彰的魏忠贤,友谊就是我家门前的那条臭水沟,友谊就是那“金三角”漫山遍野的罂粟花,友谊就是大自然中那条弱肉强食的生物链,人生当中根本就没有友谊,如有人说人生当中你遇到了‘友谊’简直他妈的扯淡,如果谁跟我他妈的谈友谊,你他妈的靠边站。”看完这个开头我首先觉得这个学生偏激,用语粗俗,价值观念违背了社会的正常轨迹,但细细读来,似乎也隐隐感觉到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现实那就是对友谊的扭曲,再读似乎感觉到了有点鲁迅的遗风。后来我对这个开头写了这样一个批语:“鲁迅曾经说‘他妈的’是中国的国骂,在你的文章中看到国骂,让我不经想起了那个愤世嫉俗的鲁迅,而且你的开头语势充沛,比喻形象贴切,我殷切地期盼你下次还有更精彩的骂。”发下作文以后我仔细观察着这个学生的表情,我发现这个学生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了这段批语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至于这个学生后来的写作态度,我不想在这里赘述。
学生写一篇好作文其实不难,而要他们保持永久的写作热情,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却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索的一个问题。我想语文教师在评作文时应该拿出一点大度,多一点溢美之词,少一点批评之语。
在当今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提倡的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就是要让学生的阅读由学生自己做主,这不仅符合当今得教育理念,而且也是促进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其实赞科夫这里的“情绪高涨”,指的就是学生的热情,而热情往往是他人煽动起来的学会欣赏学生的作文,就是煽情的最好方法。激起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是我们语文教师始终要记住的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他们的作文就会有质的突破。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广泛阅读
新课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简称)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到底怎么让作文教学突破传统,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呢?让学生真正在作文上有所突破呢?让学生真正地由被动地写作文转化成自己想写作文呢?就此笔者有以下粗浅的一些见解。
1.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从阅读中吸取营养,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笔者认为阅读应该分为两种,一种叫着“纯阅读”,姑且这样来定义“纯阅读”,“纯阅读”就是通过阅读已经成书的读物来获取信息、知识;另一种我姑且把它叫着“社会阅读”,即通过对社会内容的观察、考查、收集、整理来获取知识、信息。只有把这两种阅读密切的结合起来,我们的视野才会开阔,才能在阅读中享受到真正的乐趣,才会在阅读中吸取对写作有用的营养。
纵观古今集大成者,其阅读之广泛,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经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乃至民间传说、野史也了如指掌。其阅读未必就是循规蹈矩,非经典不读,非名人不选,只要对扩展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有利,就会不加选择地吸收。《格林童话》在世界印刷的数量以亿计算,通读整篇作品,语言文字缺少散文的优美、诗歌的韵味,可见,他们的作者并不是那个时代经典的崇拜者,然而为什么此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呢?这部书是格林兄弟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民间收集而来,一部真正来自民间的书,一部真正吸收了民间精华的书,自然它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古代的经典来自于民间的更是数不胜数,譬如《诗经》、屈原的赋、《聊斋志异》等等经典其实都来自于民间,然而这些来自民间被人认为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文学,在今天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仍然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曾几何时,我们的中学教室,成了纯课本的课堂,那些课外书悄然退出了舞台,是不是当今的学生对金庸失去了兴趣,对琼瑶产生了反感?不是,是当今的教师的明令禁止,是教师强行把这些他们认为的三教九流的书籍踢出了教室。现在学生作文语言贫血,结构单调,内容枯燥,甚至当今学生的作文已经变成了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说中学生的作文乏味到了极点,甚至有学生现在根本提不起写作的兴趣。其实,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那都是限制学生阅读兴趣惹的祸。其实有些老师看似开明,允许学生把经典名著带进课堂,但名著未必就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我想只要学生阅读的内容思想健康,有正确的是非观,我想就应该提倡学生去读。我曾经鼓励学生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也时时地在课堂上与学生对这些小说进行交流,叫他们谈感想。一次我们在谈论金庸的武侠小说时,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发表了自己对金庸小说的看法,他认为“金庸小说优点就是善于用环境烘托人物的心理,写景的文字非常优美,文章在情节上善于设置巧合、悬念,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但缺点就是大多数武侠小说就是故事雷同”,当时我感到惊讶,想不到这位学生读武侠读出了自己的心得,我乘着这点大力表扬了他,并且鼓励他下次作文时就按照武侠的模式写一篇文章,结果第二次作文他果真写了武侠题材,后来我把这篇文章当成了范文,读完他的文章想不到讲台下掌声雷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再后来我发现这位平时不喜欢作文的同学居然每次作文都有了出彩的地方。
作为老师没有权利剥夺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把“纯阅读”与“社会阅读”密切地结合起来,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自己喜爱的文章,去阅读社会,让他们真正成为主宰自己阅读的主人,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才能在阅读中吸取对写作有用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学会欣赏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在欣赏中激发自己的写作兴趣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一些人却能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最终为自己的人生描绘了精彩的一笔而名垂青史,而一些人却把自己的短处暴露无疑,最终自暴自弃为自己的人生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甚至犯下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遗臭万年。为什么同样具备长处和短处的人,但是人生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我想除了天然的禀赋、后天的努力,我想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那些成功的人他们的长处受到了别人的欣赏或者是受到了自己的欣赏,而那些失败的人往往在人生的经历中受到的是别人的歧视,他们在歧视中放弃,在歧视中灭亡。其实学生的作文跟人一样同样有其长处和短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要做一个慧眼识马的伯乐,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让学生在欣赏中激起写作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了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缜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没想到这句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声。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火锅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了重新的思考,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事呢?”也许林清玄的感叹是无意的,但是就是这样一句无意但却充满欣赏的话语,却让一个误入歧途的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可见,欣赏对人生是多么的重要啊!
也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在火车上一位妇女临盆,情况非常紧急,列车员在列车上反复第广播紧急寻找妇产科医生。这时一位妇女站起来,说她是妇产科的。列车长把她带进了用床单隔开的病房。所有手术的工具准备完毕,产妇痛苦地尖叫着,然而那位自称是妇产科的妇女却把列车长拉出了病房,说明自己只不过妇产科的一名护士。情况万分火急,离站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产妇撕心裂肺的尖叫,撕扯着在场的每个人的心,这个时候列车长做出了一个大胆地决定,郑重地对那位妇女说:“你虽然只是护士,但在这趟列车上,你就是医生,你就是专家。”护士明白了。她坚定地走到了病床前,列车长在产妇的旁边安慰产妇说:“现在给你做手术的是一位有着多年经验的妇产科医生,在他们的当地她是有名的专家。”奇迹发生了,一个曾经只在医生旁边递手术刀的护士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手术,确保了婴儿产妇的安全。是欣赏让常理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却成为了现实,是欣赏让一个从没做过手术的护士把潜藏在神经末梢的潜能挖掘了出来。 然而,在我们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却相当地吝啬,对于那些短处多于长处的文章,往往就是一棍子打死而后快,批语往往是把文章批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也许是人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决定了我们喜欢欣赏悲剧,喜欢把揭露别人的短处作为自己人生一大快事的缘故,也许我们在欣赏悲剧的那刻,在揭露别人的短处的那时,我们的内心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然而我们却悄悄地把悲剧的主人公、短处的所有者推向了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如果我们不想把学生的写作热情扼杀,如果不想浇灭学生那刚刚燃起的写作热情,我想我们还是多一点欣赏,少一点扼杀。我曾经布置过这样一篇话题作文,话题是“友谊”,要求跟高考差不多,结果一个学生在开头这样写到“友谊就是那臭名昭彰的魏忠贤,友谊就是我家门前的那条臭水沟,友谊就是那“金三角”漫山遍野的罂粟花,友谊就是大自然中那条弱肉强食的生物链,人生当中根本就没有友谊,如有人说人生当中你遇到了‘友谊’简直他妈的扯淡,如果谁跟我他妈的谈友谊,你他妈的靠边站。”看完这个开头我首先觉得这个学生偏激,用语粗俗,价值观念违背了社会的正常轨迹,但细细读来,似乎也隐隐感觉到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现实那就是对友谊的扭曲,再读似乎感觉到了有点鲁迅的遗风。后来我对这个开头写了这样一个批语:“鲁迅曾经说‘他妈的’是中国的国骂,在你的文章中看到国骂,让我不经想起了那个愤世嫉俗的鲁迅,而且你的开头语势充沛,比喻形象贴切,我殷切地期盼你下次还有更精彩的骂。”发下作文以后我仔细观察着这个学生的表情,我发现这个学生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了这段批语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至于这个学生后来的写作态度,我不想在这里赘述。
学生写一篇好作文其实不难,而要他们保持永久的写作热情,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却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索的一个问题。我想语文教师在评作文时应该拿出一点大度,多一点溢美之词,少一点批评之语。
在当今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提倡的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就是要让学生的阅读由学生自己做主,这不仅符合当今得教育理念,而且也是促进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其实赞科夫这里的“情绪高涨”,指的就是学生的热情,而热情往往是他人煽动起来的学会欣赏学生的作文,就是煽情的最好方法。激起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是我们语文教师始终要记住的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他们的作文就会有质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