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尹俊华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乃至全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重要开创者之一。改革开放后,尹俊华先生从物理学的研究转向从事教育现代化事业。他与其他前辈一起努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之后在我国率先建立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并较早地开展了教育技术学学科领域的研究。尹先生为学科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今年是尹先生的85岁寿诞,如此高龄的他还在心系学科,努力为学科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史料。借此时机,我们对尹先生做了深入的访谈并撰写此文,努力再现先生几十年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不懈努力,并总结其对于教育技术的独特贡献,以让后辈们了解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渊源与发展。
关键词:尹俊华先生;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领域;北京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尹俊华先生,1930年6月生,江苏江阴人,1956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与研究生毕业留校,在物理系工作。1977年12月,国家科委编制《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派人参与教育科技方面课题的起草工作,尹俊华先生受命参与。从此,尹俊华先生就开始了他的教育技术生涯。
一、尹俊华先生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开创
尹先生作为领导人之一,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将这个学科从无到有,建立到有研究所、系、学位点较为全面的学科点,并带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一)负责撰写《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教育科技部分
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号召“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并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在百废待兴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f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也是我国的第三个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当时的北京师范大学领导指派尹俊华先生参加了这一会议,并负责编写《规划纲要》中有关教育科技方面的研究课题,详细内容见该《规划纲要》第75项“现代化教育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包括正文和附件),其基本内容是开展电视教育、卫星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并提出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设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在南京工学院设立卫星教育研究室,承担项目所列的研究任务。从此,尹先生就与教育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与规划纲要的编写,是基于尹俊华先生对于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敏锐意识。当时学校要派人参加规划纲要编写的时候,其他人并不愿意去,而尹俊华先生意识到了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于北京师范大学尤其是电子学方向是一个开拓创新的好时机,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的顾明远先生也非常敏锐地觉察到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前景,并愿意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相关的研究,就委派尹俊华先生参与。当时,先生对教育科技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只是直觉上认为应该搞教育科技。恰好在此之前,1977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一个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技规划编写的会议,尹俊华先生和杨圭南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已退休)参加了会议的自动化组,并从会议简报中了解到美国有卫星教育、计算机教育、电视教育。受此启示,尹俊华先生认为我们也应该搞这些教育,于是在《规划纲要》中就写了搞新技术在教育中开发应用的相关内容。
(二)成立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建立无线电电子学系,担任副所长、副系主任
1978年,在《规划纲要》颁布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向教育部上报设立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1979年,教育部对《关于教育技术研究所计划规划书》做了批复,批准设立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侗时被批准的只有吉林大学的量子化学研究所),批准编制109人,尹俊华先生为副所长。研究所初成立时,只有23名研究人员,人员主要来自以尹俊华、杨圭南为核心的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四室(无线电教研室),包括乌美娜、沈绮云、高福文、李薇薇和校电教科有关人员。之后,在研究所下逐步设立了电视教育研究室、计算机应用研究室和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研究室,成立了计算机汉字编码信息处理研究小组。
1979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定援助协定,其中“教育方法现代化”项目(项目编号为CPR/79/003/A/01/13)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0年1月开始执行。联合国投入99.96万美元,中国政府投入2246.184万元人民币。项目的发展目标为:在北京师范大学积累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培训技术人才的经验,向全国教育系统推广,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项目建设活动包括房屋建造、设备购买与人员培训。为了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将原来的物理系的无线电专业独立出来成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系,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相结合,成为当时“系所合一”的新体制,尹先生为副所长、副系主任。需要说明的是,原本尹先生在《规划纲要》中写明要申请教育技术系,但是由于当时大家都不认可教育技术,就成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系。
(三)申请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建立健全学科发展
研究所和系建立后,他们组织了人员,建起了大楼,购买了设备,机构架构与职能似乎全面了,而且为学校拍摄很多录像,也有很多的经费与项目,还有很多的出国机会……然而,尹俊华先生并没有被这些表面的风光所迷惑。他深深地体会到:这个所和系在学校还只是一个教学辅助单位,主要是为别人拍片,学校开会时检修广播等,而一个机构要在高校甚至是这个社会上站得住脚,产生影响力,必须进行教学与科研,需要有学位点、硕士点甚至博士点,培养相应的人才,做出相应的研究成果。然而,我们国家在当时还没有教育技术、教育科技、电化教育的相关专业,没有专门培养的人才,都是处于“摸索着干”的状态。于是,尹俊华先生带领大家开始做出各种努力去申请与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 1980年,尹先生带领大家申请“现代教育技术”硕士点,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由于当时教育部学位委员会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还很不清楚,计算机组和教育组都不承认教育技术学学科,计算机组认为应该由教育组审查,教育组认为应该由计算机组审查,所以第一次申请没有成功。1981年,只好转为申请无线电电子学的硕士点,成功获批。之后,尹先生更加努力准备申请材料,尤其是查阅美国相关资料,找到了美国的《教育媒体年鉴》,查到美国有200多个硕士点,几十个博士点,并列出了详细的名单,找到了证据。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向教育部申请增加两个专业:视听教育技术专业跟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教育部都批准了,并将名字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当年就可以招生。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再次申请教育技术的硕士点,尹先生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找了几篇关于卫星教育的文章,将材料送到教育口的学位评审组。在教育组学位评审组组长顾明远先生的大力支持下,这次申请成功被批,同时被批的还有河北大学和华南师大,这两所学校申请的都是电化教育专业,但是在学位委员会讨论以后,都用了“教育技术学硕士点”这个名称。
1990年,尹先生到了退休年龄,但是系里还想申请博士点,期望先生继续做贡献。为了学科的发展,尹先生舍弃了休息的时间,继续和张至善先生(原无线电电子学系系主任)、何克抗先生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早期开拓者一起努力,1993年争取到全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在尹先生的辛勤努力之下,带领其他教师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这个学科开创出来,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学位点、硕士点和博士点,进行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相关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在全国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之后,尹先生才安心地退休。此次访谈,尹先生欣慰地说:“我们必须要建立学科,否则我们就仅仅是一个辅助单位——电教中心。1996年计算机快速发展之后,好多学校的电教中心都垮了。而我们没有垮,是因为我们建立了学科,有教学和科研。所以从心理上,我是要解决学科这个问题。但是,当时这个学科是不是真正存在,我心里也没底,只不过美国有。但是美国什么样?材料也不多……”。
(四)开展学科自身问题的研究,不断认识教育技术及其学科
一直以来,尹先生都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是制约我们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所以,在开创学科的同时,尹先生也在进行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从撰写《规划纲要》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教育科技是什么、应该如何做,建立所和系之后开始研究学科本身及课程设置问题,直到申请到博士点,“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个学科还是一个问号”,尹先生一直在从事学科自身问题的研究。
1986年,在申请了到硕士点之后,尹先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问题的研究当中。1986年,顾明远先生开始编写《教育大辞典》,尹先生向顾先生提议加入《教育技术学》分册,顾先生非常赞同,然后就由尹先生负责编写该分册。教育技术学分册共85页,包含总论(63词)、视听教育技术(245词)、计算机教育技术(101词)、教学设计与教育评价(26词)、教育媒介新技术(10词)五部分的内容。可以看出,该辞典中关于视听教育技术的分量比较重,电视、摄影等还占据当时的主流,教学设计的研究还没引起我国的重视。撰写该分册有两个重要的意义。第一,教育技术第一次进入了教育学的词典中,也标志着在教育学大家庭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第二,促使尹先生第一次系统地思考教育技术学学科。“我记得87年暑假在北京昌平区的原来的教育行政学院里面,好几天,写词条,头一个定义就是在那里写出来的。会场上,我听文科的人讲:对一个学科要求的话,得要好多个基本方面都具备,包括历史、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领域的内容,一二百个字,这些都要写出来。”
1987年开始,尹先生招收教育技术方向的研究生,共指导十余名硕士生,他们的学位论文方向多数是围绕学科建设进行的,包括专业人员能力素质、课程开发、教育技术发展、媒体选择、电教中心、教育技术教材等,如右表所示。
1991年到1996年期间,尹先生任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利用这个机会,尹先生和身为指导委员会秘书的乌美娜老师一起,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1990年之前,电化教育f西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主要提倡使用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很流行,而北京师范大学以教育技术这个名字命名学科,这个名字在社会上并不是特别为人知晓。1991年,教育部想筹建电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时任教育部部长何东昌指示:“如果要把这个领域搞好,必须搞学科,建设电化教育专业教学委员会之类,并由学科真正有水平的人担任主任”。教育部有各个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数理化生计及各工科,每个学科的主任委员都是全国知名的一流人物,时任电化教育局局长的邢纯洁认为电化教育的主任委员也应该聘请知名人士担任,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学科,从而促进这个学科的发展,并让尹先生推荐一个人物,尹先生就推荐了教育界享有盛誉的顾明远先生,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欣然采纳。这在后来被证实是一个英明的选择,为教育技术界的有识人士所赞扬。于是,教育部成立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顾明远先生为主任,尹先生为秘书长和顾问,办公地点就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期间,指导委员会组织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员能力标准、课程开发,编写了第一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都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参与,这样逐步稳固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尹俊华先生最为典型的研究成果是1992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以教育技术为名字的教材《教育技术学导论》,这本教材第一次全面地、清晰地、有体系地介绍了教育技术及其学科,2002年又进行了改版,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使用率较高的教材。尹先生在退休之际及之后倾注了很大心血来编写这个教材,目的是为了解答这一疑问:当时有电视教育、卫星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教育技术是不是就这么些呢?就是硬件的应用么?这个学科是不是就这些东西呢?还有别的吗?所以先生就开始转到学科本体研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一个学科,教育技术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要研究些什么?即研究对象问题。 二、尹俊华先生的教育技术思想
正如尹先生说:“我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上,也是有个变化过程。”总结尹先生二十多年(1978-2002)对教育技术的探索与研究,我们也能发现其对教育技术认识的变化。从数量来看,尹先生的研究成果并不算多,主要有《教育大辞典》中第七册(教育技术学分册)、三版《教育技术学导论》教材的编著、十篇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和课程开发理论等论文。然而,这些都属于学科开创性的研究,开创了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本体研究的先河。
(一)将领域名称逐步确定为“教育技术”
名称问题是我们这个领域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尹先生对该领域的名称的确定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变化,并最终确定在“教育技术”上,并与当时国内主流的“电化教育”做了很好的交锋,“教育技术”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
尹先生最初接触教育技术是编写《规划纲要》,当时他使用的是“教育科技”“现代化教育新设备、新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等。一个原因是,尹先生当时还没有开展系统的研究,是一种直观的感觉;另一个原因是,和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迫切又模糊地崇尚先进的技术相关,更多地强调技术、现代、先进这些元素。相应地,建立“所”的名称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后来,尹先生认为很多技术都是视听方面的技术,所以申请视听教育技术专业。
20世纪80年代后,尹先生从分析美国教育技术开始系统研究教育技术及其学科,了解到美国多以Educational Technology为名。尹先生将“现代”一词略去,并将该领域的名字定为“教育技术”,这与当时国内较为流行的“电化教育”有较大的不同,还引起了一些争论。尹先生并不赞同“教育技术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的说法。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本身的内涵早已超出“方式”的界说,而上升到对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评价理论、目标理论、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理论以及对组织管理理论的关注。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为实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方式,或者“教育过程诸基本元素相互作用的形式”,把其用“新”和“旧”作区分是不合理的。关键点在于人们在客观的教育实践中都在追求着某种最优或最佳的教育方式。
1991年,教育部成立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顾明远先生为主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领域的名称问题(到底是叫电化教育还是教育技术),这在当时争论了近10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技术领域内部的和谐与发展。在第一次电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上,西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都提电化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尹先生则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根据赵为华的硕士论文),有理有据地做了详细的说明,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委员会主任顾先生也比较赞同“教育技术”,但考虑到“电化教育”使用的时间较长,约定俗成,一下子抛弃不现实,而这个名字不能涵盖领域的全部内容,同时又不利于与国际教育技术领域的交流。于是顾先生主张两个名称并用,提议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这样的说法和写法,对内称电化教育,对外称教育技术,之后再进一步研究这个领域的内涵和学科性质,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名称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后来又变成“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直到后来直接称为教育技术,并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当时很重要的学科课程规划、大纲的制定和教材建设方面来。该委员会在1994年更名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1996年后,由于很多非师范院校也开始教育技术专业,则更名为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可以说,我们这个领域的名称从“电化教育”转变为“教育技术”,离不开尹先生的严谨研究与大力提倡。
(二)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经历了“硬件——硬件和软件——媒体技术与系统技术”这三个阶段
尹先生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育技术是一种科技项目、是硬件,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教育技术界定的就是电视教育、卫星教育、计算机教育。这是尹先生在撰写《规划纲要》时候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规划中要建立研究所,购买相关设备。国家的目标就是现代化,怎么进行现代化?大家都不清楚,包括尹先生也不清楚,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现代化技术与设备。第二阶段,教育技术是硬件和软件之和。在建立所和系之后,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不仅仅是硬件问题,还包括软件问题,软件的制作、开发和利用。于是让研究所的老师做电视教学片、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等。第三阶段,教育技术是媒体技术(硬件和软件)与系统技术的结合。在编写《教育大辞典》时候,尹先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更加全面,认为应该从学科的角度考虑教育技术,于是借鉴了美国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尹先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为“人类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在编写《教育技术学导论》的时候,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教与学过程中应用的媒体及其开发与应用的技术(包括它的硬件和相应的软件),即有形的媒体技术;另一个含义指分析和解决学与教的总体过程,从而获得优化效果的系统方法,即对教育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的技术,即无形的、智能的系统技术。可以说这一认识是尹先生通过系统研究而得出的、对教育技术的最终认识。
尹先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经历的三个阶段与先生总结的各个国家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发展比较一致:首先,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运动时期的使用技术;之后,教育技术是与硬件技术相适配的携带教学信息的软件制作及开发、利用;最后,教育技术是硬件和软件在教与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才能获得有效的学习,即教学设计,从方法论的高度考虑教育技术问题。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最重要的是教学设计,即将心理学的认知过程转化成为教学过程,而从认知过程到学习过程还有一个转化,也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最大贡献就是设计了一套系统方法。
访谈中,尹先生冷静客观地提到,关于教育技术是什么,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物理观、系统观(尹先生属于这种观点)、哲学观。这三种观点各有道理,各自的角度不同,要简单地确定是哪个,否定哪个是不合适的,还是百花齐放好一些,期望更多的人研究学科本身,让学生或者年轻学者们从各个角度了解教育技术,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提出教育技术学学科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尹先生从改革开放后接触教育技术直至退休后的十余年都在为创立与建设教育技术学学科而不懈努力和执着探索。起初,尹先生要在北京师范大学创立教育技术学科时候,并不知道这个学科是否存在。于是,尹先生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并从美国相关研究人手。
通过查阅资料,尹先生了解到美国是有教育技术学这个学科的。通过分析AECT的多个定义,尤其是借鉴AECT94定义,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领域是三个研究分支的融合:教育中的媒体、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有三方面的性质。首先,教育技术学是从教育学中独立出来的一个分支;其次,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还有哲学层次与科学研究层次)的学科,是一个应用性学科,关注于如何做的问题;最后,教育技术学是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有先后发展的三个模式:应用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源、强调个别化与个性化的学习、运用系统方法。
在《教育大辞典》中,尹先生将教育技术学定义为:是应用科学技术的观点、概念、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方法、手段和方法论的一门交叉科学。它以教育科学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过程的客观性、可测量性、可再现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系统方法理论在既定的教育目的下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理论、规律与方法。其基本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教学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即各种媒体(软件及硬件)和它的理论、设计制作技术、开发应用;一是研究教育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课程设计方法、教育管理技术和教育技术学本身的研究方法。
(四)利用课程开发方法在国内首次开发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
尹先生还有一个重要贡献是在我国率先系统地使用课程开发的原理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与专科课程进行了开发,之后国内很多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计划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司、电教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主持召开第一届全国高等师范学校电教类专业的课程讨论会上,委托尹先生对教育技术人员培养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之后,尹先生带领他的研究生一起圆满完成了教育技术类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社会需求分析与课程设计工作。对于人员的能力素质,他们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大致分为7类:视听媒体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教师、教学和教育理论研究人员、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员、计算机辅助教育设计开发人员、物态教学系统设计开发人员等;提出了7个方面(媒体设计与开发、关系管理、传播教育技术思想与方法、教育评价与研究、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研究及其方法论)的96个行为项。通过调查后,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分为媒体管理、媒体设计与开发、教学和研究三类人员,并确立了每类人员的培养目标和使能目标;五类能力:教学设计、硬件系统、媒体开发、研究、管理。根据这些人员与能力,他们设计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与专科的课程。这项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至今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由于有很强的创新性和重要的意义,“《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获得了1993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尹俊华先生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创始人,在其退休前后的二十多年都在从事学科建设与研究,对于北京师范大学乃至全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创立与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至现在仍在挂念学科发展。然而,时过境迁,很多人对尹先生的认识已经比较模糊,主要是从先生所著的《教育技术学导论》去了解,对于先生对学科发展的其他贡献以及学科历史却不甚了解。作为晚辈,笔者期望通过此文总结先生对于学科的贡献,让领域内的学生与学者们更加了解我们学科发展的渊源与历史过程,从而把握现在,共同努力促进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未来发展。
向默默耕耘、孜孜不倦的尹先生以及其他老一辈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开创者致敬!
关键词:尹俊华先生;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领域;北京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尹俊华先生,1930年6月生,江苏江阴人,1956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与研究生毕业留校,在物理系工作。1977年12月,国家科委编制《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派人参与教育科技方面课题的起草工作,尹俊华先生受命参与。从此,尹俊华先生就开始了他的教育技术生涯。
一、尹俊华先生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开创
尹先生作为领导人之一,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将这个学科从无到有,建立到有研究所、系、学位点较为全面的学科点,并带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一)负责撰写《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教育科技部分
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号召“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并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在百废待兴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f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也是我国的第三个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当时的北京师范大学领导指派尹俊华先生参加了这一会议,并负责编写《规划纲要》中有关教育科技方面的研究课题,详细内容见该《规划纲要》第75项“现代化教育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包括正文和附件),其基本内容是开展电视教育、卫星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并提出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设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在南京工学院设立卫星教育研究室,承担项目所列的研究任务。从此,尹先生就与教育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与规划纲要的编写,是基于尹俊华先生对于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敏锐意识。当时学校要派人参加规划纲要编写的时候,其他人并不愿意去,而尹俊华先生意识到了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于北京师范大学尤其是电子学方向是一个开拓创新的好时机,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的顾明远先生也非常敏锐地觉察到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前景,并愿意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相关的研究,就委派尹俊华先生参与。当时,先生对教育科技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只是直觉上认为应该搞教育科技。恰好在此之前,1977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一个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技规划编写的会议,尹俊华先生和杨圭南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已退休)参加了会议的自动化组,并从会议简报中了解到美国有卫星教育、计算机教育、电视教育。受此启示,尹俊华先生认为我们也应该搞这些教育,于是在《规划纲要》中就写了搞新技术在教育中开发应用的相关内容。
(二)成立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建立无线电电子学系,担任副所长、副系主任
1978年,在《规划纲要》颁布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向教育部上报设立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1979年,教育部对《关于教育技术研究所计划规划书》做了批复,批准设立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侗时被批准的只有吉林大学的量子化学研究所),批准编制109人,尹俊华先生为副所长。研究所初成立时,只有23名研究人员,人员主要来自以尹俊华、杨圭南为核心的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四室(无线电教研室),包括乌美娜、沈绮云、高福文、李薇薇和校电教科有关人员。之后,在研究所下逐步设立了电视教育研究室、计算机应用研究室和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研究室,成立了计算机汉字编码信息处理研究小组。
1979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定援助协定,其中“教育方法现代化”项目(项目编号为CPR/79/003/A/01/13)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0年1月开始执行。联合国投入99.96万美元,中国政府投入2246.184万元人民币。项目的发展目标为:在北京师范大学积累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培训技术人才的经验,向全国教育系统推广,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项目建设活动包括房屋建造、设备购买与人员培训。为了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将原来的物理系的无线电专业独立出来成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系,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相结合,成为当时“系所合一”的新体制,尹先生为副所长、副系主任。需要说明的是,原本尹先生在《规划纲要》中写明要申请教育技术系,但是由于当时大家都不认可教育技术,就成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系。
(三)申请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建立健全学科发展
研究所和系建立后,他们组织了人员,建起了大楼,购买了设备,机构架构与职能似乎全面了,而且为学校拍摄很多录像,也有很多的经费与项目,还有很多的出国机会……然而,尹俊华先生并没有被这些表面的风光所迷惑。他深深地体会到:这个所和系在学校还只是一个教学辅助单位,主要是为别人拍片,学校开会时检修广播等,而一个机构要在高校甚至是这个社会上站得住脚,产生影响力,必须进行教学与科研,需要有学位点、硕士点甚至博士点,培养相应的人才,做出相应的研究成果。然而,我们国家在当时还没有教育技术、教育科技、电化教育的相关专业,没有专门培养的人才,都是处于“摸索着干”的状态。于是,尹俊华先生带领大家开始做出各种努力去申请与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 1980年,尹先生带领大家申请“现代教育技术”硕士点,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由于当时教育部学位委员会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还很不清楚,计算机组和教育组都不承认教育技术学学科,计算机组认为应该由教育组审查,教育组认为应该由计算机组审查,所以第一次申请没有成功。1981年,只好转为申请无线电电子学的硕士点,成功获批。之后,尹先生更加努力准备申请材料,尤其是查阅美国相关资料,找到了美国的《教育媒体年鉴》,查到美国有200多个硕士点,几十个博士点,并列出了详细的名单,找到了证据。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向教育部申请增加两个专业:视听教育技术专业跟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教育部都批准了,并将名字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当年就可以招生。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再次申请教育技术的硕士点,尹先生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找了几篇关于卫星教育的文章,将材料送到教育口的学位评审组。在教育组学位评审组组长顾明远先生的大力支持下,这次申请成功被批,同时被批的还有河北大学和华南师大,这两所学校申请的都是电化教育专业,但是在学位委员会讨论以后,都用了“教育技术学硕士点”这个名称。
1990年,尹先生到了退休年龄,但是系里还想申请博士点,期望先生继续做贡献。为了学科的发展,尹先生舍弃了休息的时间,继续和张至善先生(原无线电电子学系系主任)、何克抗先生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早期开拓者一起努力,1993年争取到全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在尹先生的辛勤努力之下,带领其他教师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这个学科开创出来,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学位点、硕士点和博士点,进行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相关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在全国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之后,尹先生才安心地退休。此次访谈,尹先生欣慰地说:“我们必须要建立学科,否则我们就仅仅是一个辅助单位——电教中心。1996年计算机快速发展之后,好多学校的电教中心都垮了。而我们没有垮,是因为我们建立了学科,有教学和科研。所以从心理上,我是要解决学科这个问题。但是,当时这个学科是不是真正存在,我心里也没底,只不过美国有。但是美国什么样?材料也不多……”。
(四)开展学科自身问题的研究,不断认识教育技术及其学科
一直以来,尹先生都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是制约我们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所以,在开创学科的同时,尹先生也在进行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从撰写《规划纲要》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教育科技是什么、应该如何做,建立所和系之后开始研究学科本身及课程设置问题,直到申请到博士点,“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个学科还是一个问号”,尹先生一直在从事学科自身问题的研究。
1986年,在申请了到硕士点之后,尹先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问题的研究当中。1986年,顾明远先生开始编写《教育大辞典》,尹先生向顾先生提议加入《教育技术学》分册,顾先生非常赞同,然后就由尹先生负责编写该分册。教育技术学分册共85页,包含总论(63词)、视听教育技术(245词)、计算机教育技术(101词)、教学设计与教育评价(26词)、教育媒介新技术(10词)五部分的内容。可以看出,该辞典中关于视听教育技术的分量比较重,电视、摄影等还占据当时的主流,教学设计的研究还没引起我国的重视。撰写该分册有两个重要的意义。第一,教育技术第一次进入了教育学的词典中,也标志着在教育学大家庭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第二,促使尹先生第一次系统地思考教育技术学学科。“我记得87年暑假在北京昌平区的原来的教育行政学院里面,好几天,写词条,头一个定义就是在那里写出来的。会场上,我听文科的人讲:对一个学科要求的话,得要好多个基本方面都具备,包括历史、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领域的内容,一二百个字,这些都要写出来。”
1987年开始,尹先生招收教育技术方向的研究生,共指导十余名硕士生,他们的学位论文方向多数是围绕学科建设进行的,包括专业人员能力素质、课程开发、教育技术发展、媒体选择、电教中心、教育技术教材等,如右表所示。
1991年到1996年期间,尹先生任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利用这个机会,尹先生和身为指导委员会秘书的乌美娜老师一起,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1990年之前,电化教育f西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主要提倡使用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很流行,而北京师范大学以教育技术这个名字命名学科,这个名字在社会上并不是特别为人知晓。1991年,教育部想筹建电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时任教育部部长何东昌指示:“如果要把这个领域搞好,必须搞学科,建设电化教育专业教学委员会之类,并由学科真正有水平的人担任主任”。教育部有各个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数理化生计及各工科,每个学科的主任委员都是全国知名的一流人物,时任电化教育局局长的邢纯洁认为电化教育的主任委员也应该聘请知名人士担任,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学科,从而促进这个学科的发展,并让尹先生推荐一个人物,尹先生就推荐了教育界享有盛誉的顾明远先生,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欣然采纳。这在后来被证实是一个英明的选择,为教育技术界的有识人士所赞扬。于是,教育部成立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顾明远先生为主任,尹先生为秘书长和顾问,办公地点就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期间,指导委员会组织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员能力标准、课程开发,编写了第一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都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参与,这样逐步稳固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尹俊华先生最为典型的研究成果是1992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以教育技术为名字的教材《教育技术学导论》,这本教材第一次全面地、清晰地、有体系地介绍了教育技术及其学科,2002年又进行了改版,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使用率较高的教材。尹先生在退休之际及之后倾注了很大心血来编写这个教材,目的是为了解答这一疑问:当时有电视教育、卫星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教育技术是不是就这么些呢?就是硬件的应用么?这个学科是不是就这些东西呢?还有别的吗?所以先生就开始转到学科本体研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一个学科,教育技术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要研究些什么?即研究对象问题。 二、尹俊华先生的教育技术思想
正如尹先生说:“我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上,也是有个变化过程。”总结尹先生二十多年(1978-2002)对教育技术的探索与研究,我们也能发现其对教育技术认识的变化。从数量来看,尹先生的研究成果并不算多,主要有《教育大辞典》中第七册(教育技术学分册)、三版《教育技术学导论》教材的编著、十篇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和课程开发理论等论文。然而,这些都属于学科开创性的研究,开创了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本体研究的先河。
(一)将领域名称逐步确定为“教育技术”
名称问题是我们这个领域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尹先生对该领域的名称的确定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变化,并最终确定在“教育技术”上,并与当时国内主流的“电化教育”做了很好的交锋,“教育技术”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
尹先生最初接触教育技术是编写《规划纲要》,当时他使用的是“教育科技”“现代化教育新设备、新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等。一个原因是,尹先生当时还没有开展系统的研究,是一种直观的感觉;另一个原因是,和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迫切又模糊地崇尚先进的技术相关,更多地强调技术、现代、先进这些元素。相应地,建立“所”的名称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后来,尹先生认为很多技术都是视听方面的技术,所以申请视听教育技术专业。
20世纪80年代后,尹先生从分析美国教育技术开始系统研究教育技术及其学科,了解到美国多以Educational Technology为名。尹先生将“现代”一词略去,并将该领域的名字定为“教育技术”,这与当时国内较为流行的“电化教育”有较大的不同,还引起了一些争论。尹先生并不赞同“教育技术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的说法。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本身的内涵早已超出“方式”的界说,而上升到对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评价理论、目标理论、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理论以及对组织管理理论的关注。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为实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方式,或者“教育过程诸基本元素相互作用的形式”,把其用“新”和“旧”作区分是不合理的。关键点在于人们在客观的教育实践中都在追求着某种最优或最佳的教育方式。
1991年,教育部成立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顾明远先生为主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领域的名称问题(到底是叫电化教育还是教育技术),这在当时争论了近10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技术领域内部的和谐与发展。在第一次电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上,西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都提电化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尹先生则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根据赵为华的硕士论文),有理有据地做了详细的说明,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委员会主任顾先生也比较赞同“教育技术”,但考虑到“电化教育”使用的时间较长,约定俗成,一下子抛弃不现实,而这个名字不能涵盖领域的全部内容,同时又不利于与国际教育技术领域的交流。于是顾先生主张两个名称并用,提议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这样的说法和写法,对内称电化教育,对外称教育技术,之后再进一步研究这个领域的内涵和学科性质,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名称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后来又变成“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直到后来直接称为教育技术,并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当时很重要的学科课程规划、大纲的制定和教材建设方面来。该委员会在1994年更名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1996年后,由于很多非师范院校也开始教育技术专业,则更名为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可以说,我们这个领域的名称从“电化教育”转变为“教育技术”,离不开尹先生的严谨研究与大力提倡。
(二)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经历了“硬件——硬件和软件——媒体技术与系统技术”这三个阶段
尹先生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育技术是一种科技项目、是硬件,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教育技术界定的就是电视教育、卫星教育、计算机教育。这是尹先生在撰写《规划纲要》时候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规划中要建立研究所,购买相关设备。国家的目标就是现代化,怎么进行现代化?大家都不清楚,包括尹先生也不清楚,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现代化技术与设备。第二阶段,教育技术是硬件和软件之和。在建立所和系之后,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不仅仅是硬件问题,还包括软件问题,软件的制作、开发和利用。于是让研究所的老师做电视教学片、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等。第三阶段,教育技术是媒体技术(硬件和软件)与系统技术的结合。在编写《教育大辞典》时候,尹先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更加全面,认为应该从学科的角度考虑教育技术,于是借鉴了美国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尹先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为“人类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在编写《教育技术学导论》的时候,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教与学过程中应用的媒体及其开发与应用的技术(包括它的硬件和相应的软件),即有形的媒体技术;另一个含义指分析和解决学与教的总体过程,从而获得优化效果的系统方法,即对教育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的技术,即无形的、智能的系统技术。可以说这一认识是尹先生通过系统研究而得出的、对教育技术的最终认识。
尹先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经历的三个阶段与先生总结的各个国家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发展比较一致:首先,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运动时期的使用技术;之后,教育技术是与硬件技术相适配的携带教学信息的软件制作及开发、利用;最后,教育技术是硬件和软件在教与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才能获得有效的学习,即教学设计,从方法论的高度考虑教育技术问题。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最重要的是教学设计,即将心理学的认知过程转化成为教学过程,而从认知过程到学习过程还有一个转化,也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最大贡献就是设计了一套系统方法。
访谈中,尹先生冷静客观地提到,关于教育技术是什么,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物理观、系统观(尹先生属于这种观点)、哲学观。这三种观点各有道理,各自的角度不同,要简单地确定是哪个,否定哪个是不合适的,还是百花齐放好一些,期望更多的人研究学科本身,让学生或者年轻学者们从各个角度了解教育技术,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提出教育技术学学科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尹先生从改革开放后接触教育技术直至退休后的十余年都在为创立与建设教育技术学学科而不懈努力和执着探索。起初,尹先生要在北京师范大学创立教育技术学科时候,并不知道这个学科是否存在。于是,尹先生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并从美国相关研究人手。
通过查阅资料,尹先生了解到美国是有教育技术学这个学科的。通过分析AECT的多个定义,尤其是借鉴AECT94定义,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领域是三个研究分支的融合:教育中的媒体、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有三方面的性质。首先,教育技术学是从教育学中独立出来的一个分支;其次,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还有哲学层次与科学研究层次)的学科,是一个应用性学科,关注于如何做的问题;最后,教育技术学是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有先后发展的三个模式:应用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源、强调个别化与个性化的学习、运用系统方法。
在《教育大辞典》中,尹先生将教育技术学定义为:是应用科学技术的观点、概念、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方法、手段和方法论的一门交叉科学。它以教育科学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过程的客观性、可测量性、可再现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系统方法理论在既定的教育目的下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理论、规律与方法。其基本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教学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即各种媒体(软件及硬件)和它的理论、设计制作技术、开发应用;一是研究教育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课程设计方法、教育管理技术和教育技术学本身的研究方法。
(四)利用课程开发方法在国内首次开发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
尹先生还有一个重要贡献是在我国率先系统地使用课程开发的原理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与专科课程进行了开发,之后国内很多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计划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司、电教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主持召开第一届全国高等师范学校电教类专业的课程讨论会上,委托尹先生对教育技术人员培养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之后,尹先生带领他的研究生一起圆满完成了教育技术类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社会需求分析与课程设计工作。对于人员的能力素质,他们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大致分为7类:视听媒体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教师、教学和教育理论研究人员、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员、计算机辅助教育设计开发人员、物态教学系统设计开发人员等;提出了7个方面(媒体设计与开发、关系管理、传播教育技术思想与方法、教育评价与研究、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研究及其方法论)的96个行为项。通过调查后,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分为媒体管理、媒体设计与开发、教学和研究三类人员,并确立了每类人员的培养目标和使能目标;五类能力:教学设计、硬件系统、媒体开发、研究、管理。根据这些人员与能力,他们设计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与专科的课程。这项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至今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由于有很强的创新性和重要的意义,“《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获得了1993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尹俊华先生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创始人,在其退休前后的二十多年都在从事学科建设与研究,对于北京师范大学乃至全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创立与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至现在仍在挂念学科发展。然而,时过境迁,很多人对尹先生的认识已经比较模糊,主要是从先生所著的《教育技术学导论》去了解,对于先生对学科发展的其他贡献以及学科历史却不甚了解。作为晚辈,笔者期望通过此文总结先生对于学科的贡献,让领域内的学生与学者们更加了解我们学科发展的渊源与历史过程,从而把握现在,共同努力促进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未来发展。
向默默耕耘、孜孜不倦的尹先生以及其他老一辈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开创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