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知识体系客观存在于小学语文的大纲和教材之中;认知体系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把握。学生应当具备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体系的能力。这类目标是小学语文的核心目标,它是由国家规定并要接受国家和社会检验的。例如播音员朗读的能力、相声演员说话的能力特别强,但要他们考中小学语文知识未必考得过我们的学生。
  尤其是自学能力和治学能力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三是动机、兴趣、态度、意志等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同时发生、同时发展的过程,两者相随相伴、贯穿始终。当然,认知和情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认知主要解决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学生在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时候,必然会有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产生愿意不愿意学、喜欢不喜欢学、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学好的情感和态度。
  可以说,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决计找不到离开了情感的独立的认知活动,也决计找不到离开了认知的独立的情感活动。可是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认知,注重学生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对学生的情感或者轻描淡写,或者熟视无睹,甚至采取雪上加霜的做法伤害学生积极的情感。目前有许多小学生不喜欢语文,也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有厌学情绪,这当然同各科教学都有关系,但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没有激发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实在是难辞其咎的。
  有人说:忽视情感,是“忘了教育的另一半”,这是各科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于走出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实,认知和情感互为目的和手段。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应当通过长期的培养,使之人格化、品质化,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十分重要的方面。三类目标归纳起来,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当是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其实,教学过程的优化,核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主动地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基础知识的教学无论重视、强调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真正到位、真正落实;能力的提高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学生的情感也因为失去了发展的依托而逐步萎缩、泯灭。
  可惜,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没有成为主流,基本上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传授学生接受的传统模式,基本格局是老师讲解加学生练习,讲解是传授知识,练习是形成技能,能力却自生自灭。难怪老师经常埋怨:讲了多少遍,学生还是不会。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孤零零的知识多半会被遗忘,这是理所当然的。至于能力,它决不是老师讲出来、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地锻炼、获得而逐步地提高和发展起来的。
  同样,学生愿意学习、喜欢学习、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也只有在自己学习中才能得到发展。三十年代的语文教育家孟宪承曾经指出:兴趣是果而不是因。从来的国文教学只有老师的活动没有学生的活动,只有老师的讲授没有学生的学习,这是国文教学失败的总原,也是学生对国文没有兴趣的总根子;只要组织起学生学习国文的活动,“是一定不患学生没有兴趣的”。由此看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情感,是我们语文教学本身所造成的恶果。
  那么,如何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组织起来呢?老师们常说:你让他们自主学习,他们不肯学、不会学怎么办?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观的原因所在。夸美纽斯讲过:如果学生不愿学习、不会学习,那只是教师的错处。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宣布学生看书,但不到半分钟又开讲了,叫学生怎么看书?老师要求学生看书或讨论,但没有提出明确的、适当的阅读和讨论的要求,叫学生怎么阅读和讨论?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形式,不外乎听、说、读、写。
  这里顺便提一下,听、说、读、写训练就是全面的语言文字训练,完全没有必要把语言文字训练偏狭地理解为就是词语分析、句子分析。学生能听懂一段话,能概括其要旨;学生能够说出一段话,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能读懂一篇文章,不仅能理解意思,而且能获得语感;学生能写出一篇文章,内容正确、条理清楚、语言得体,所有这些,都是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这里,语言文字训练是同语文教学的任务,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交融在一起的。问题是: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究竟如何组织和展开?回答很简单:提出明确的任务。现以阅读为例试作分析。
  如果老师只让学生阅读一篇材料,不提任何任务,学生很有可能琅琅有声,但却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如果提出下列几项任务,学生的阅读状况将会大大改观:1.画出生词和新词,并利用工具书自行正音、释义。2.这篇文章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并要正确、简明。3.这篇文章哪些句群和语段是你最喜欢的?请你找出来分析为什么喜欢。这样,学生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会全神贯注,围绕三项要求作深入思考。接着再进行讨论,那么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会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同步提高。
  (苍南县灵溪镇二小)
其他文献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文的人文个性漠然丢失。究其原因,一方面,貌似科学的知识能力训练实际上使作文教学陷入了流水账,写作知识和写作理论的超前传授,忽略了学生生活的体验、性情的陶冶和悟性的启迪;另一方面,应试教育使作文教学急功近利。  这样,学生的个性及其外部世界多元多变,而学生的作文大多刻板,中学作文教学处于事倍功半的尴尬的境地。鉴于此,我认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应高瞻远瞩,推行“任性
期刊
说课,就是让对教材的某章节有准备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理论,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设计与阐述,不仅要层次清晰地说明这节课怎样教,而且要简练精辟地揭示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教,然后由评委评说,提出改进意见,再由授课教师修改,完善其教学设计的教研形式。即说课就是全面阐述和完善教学设计的过程。    一、说案的撰写    说案,是按照说课内容的内在逻辑来撰写的。
期刊
我们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依靠专家引领和校本教研,充分调动全体实验教师实验的积极性和教学的能动性,孜孜求索,大胆实践,对实施新课程有了一些深切的感受。    一、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互动、能动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灵魂之所在。教师角色、教学行为的转变都必须以此为前提。也只有真正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才能更为主动、
期刊
中长跑项目的最大训练特点是大运动量。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的负荷,也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很快的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并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文化课学习,因此要把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的恢复提到重要的位置。     一、中长跑疲劳产生的原因    疲劳产生主要原因分为两部分,一是肌肉的疲劳;二是神经系统的疲劳。   1.肌肉的疲劳。青少年肌肉的发育尚不完全,肌纤
期刊
和谐教育需要构建和谐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帮助教师积极更新观念,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真正用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了教师教学的灵感、创造的启
期刊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任何一个数学法则、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逻辑推理等思维方法。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使其贴近学生生活,开拓出可供他们思考、探讨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参与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任何知识学习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通过生活实例
期刊
我们把让学生面临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称为“问题情境”。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领悟课文的深层意义。     一、无疑处生疑     1.在学生读书不觉得有问题处创设问题情境。如《二六七号牢房》一文中,“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这个,我很熟悉。”“走过来是七步,走过去是七步,是的,这一切我很熟悉。”学生读这些似乎很普通的句子,只知“七步”是写牢房的狭窄,往
期刊
数学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为了克服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就这一问题谈以下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的指导思想    要实现数学课的有效性,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弄清以下几点。  1.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期刊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中学各科教学中属于较枯燥的一门学科,“教师难教,学生厌学,”如何使学生喜欢政治课,在学与做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提升品德修养,对每一位政治教师提出了挑战。  而众所周知,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也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保持和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所谓数学方法, 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 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因此,人们把它们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许多重要的法则、公式,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