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审题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172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问题”其实就是应用题. 学生最初的审题很重要,解决问题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审题能力,没有正确的审题,就没有正确的解答. 通过研究,现把我所总结的一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大家分享.
  一、读一读
  学生会读题是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的第一步.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激起学生认真读题的激情,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 要让学生掌握读题的本领,就要让学生在反复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抓住重点的字、词,反复推敲,读懂其意思,还要注重对数量词、数学用语的理解,只有让学生准确地读好题,读懂题,并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才能为审题和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读透了,意思明白了,才能为进一步思考做好准备. 读题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朗读、轻声读、默读、齐读、个别读、分组读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得流利,做到不增减字,不读破题目的意思,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读文字、读数字、读图的习惯,并逐步过渡到养成自觉通过默读来理解题意. 要让学生做到会读和读会. 有时候,学生做错题,错的原因并不是学生的审题能力,而是粗心,他们不喜欢仔细推敲题目中的文字、词语、术语及句子的真正含意,仅凭感觉、凭经验和初步获取的粗糙印象便开始解题,只追求效率,不讲求质量,而有些应用题学生只要细读题目就能做对. 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读”的习惯入手. 其实,学生在读题时教会学生要抓关键性词句,然后弄准数量关系,最后就是在读题时要联想实际情境. 教师只要让学生认真去“读”,在学生充分读题的基础上,再去理解题意,这样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画一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画一画的方法把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句做好标记,仔细体会,耐心思考,真正做到“咬文嚼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题目内在的数量关系,从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数学术语的理解及掌握. 例如:“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4米,宽是3米,一面靠墙,在它的周围围上篱笆,至少需要多少米?”这道题的关键词就是一面靠墙,其实就是求“两宽一长或者是两长一宽”,还要考虑实际情况,那就是“至少”一词. 对此,通过让学生画一画关键词,从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数学术语的理解及掌握,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为了学生在审题时能准确地画出关键词、句,可从文字题审题能力培养入手,因为文字题是应用题数量之间关系的概括,也是为计算题与应用题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例如:“求25与36的和,再去乘它们的差,结果是多少.”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关键词,“和、差”,再通过提炼题目的主干就是“和 × 差”,就可以解决这道题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交给学生用符号划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认知活动.
  三、说一说
  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应用题的内容再讲一遍,说出题目的意思,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题目的来龙去脉,把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其探究的欲望. 通过学生对应用题的复述,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如三年级一道应用题“小红和小明参加100米跑步比赛,小红用了15秒,小明用了14秒,谁跑得快一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复述题意,即谁快,谁慢,用时少的就说明跑得快,用时多的就说明跑得慢,这样问题就能很快得到解决. 又如有一道这样的题:“二年级3班有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有多少人?”教师先让学生复述题意,明确已知的是男生,求女生的话就是用总人数去掉男生就可以了. 学生通过复述题意,弄清了题目的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通过“说”,可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了题意. 要学生看完之后,再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让学生通过读题推敲后,能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将题意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加深对题意的理解. 当学生已经对题目有了初步了解后,再次从题目整体上去感知,说出题目中的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哪些信息是干扰条件,哪个条件可以直接求出问题,哪个条件可以间接求出问题,另外还要说说题目中的内容,哪个是隐含条件或者是隐蔽条件,等等.
  四、分析“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看似在教材中被弱化,其实应该把它放到解决问题重要的位置,因为现在的应用题不像以前的集中一种类型,而是分散到各个单元,也没有明显的数量关系可以去分析. 传统的做法是教师直接交给学生去套用现有的数量关系式去解决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去读,去背,这样的做法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很明显的题目,做题比较自如,一旦遇到数量关系不明显的时候,就不知从何下手了. 所以,我们要改变对分析数量关系的做法,用好教材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态探索,理解感悟其中的数量关系,重视题意分析,寻求解题策略.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差,不会分析题意是一种普遍现象. 对此,在让学生读准题目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明白题目中已经给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当然,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实物演示、课件、学具操作、画示意图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减缓思维坡度. 例如:小华和小明各有10元钱 ,小华送给小明2元后,小华比小明少多少元?为了给学生建立这个送的过程,体会2人差多少元 ,可以多少找2名同学到前面进行表演, 通过送的这个动作过程,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一个学生的钱会增加,一个学生的钱会减少,即:一减一加,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题意和对应的数量关系.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建立模型”这个重要环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对数量关系分析透了,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总之,审题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 抓好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必须从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开始,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审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值得反思,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教师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要培养数学能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止学生会学
[摘要]本文把课堂上质疑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部分:1 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即树立他们的信心,使学生勇于质疑,这是学生质疑的前提条件。2 从数学内容方面培养,讲课时先创设适合学生思考的环境,进行质疑,这是培养学生质疑的重点。3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  [关键词]质疑能力;数学教学;创设情景;质疑方法    当前,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更为广泛,高校产生利益冲突的现象越来越多,使高校成为了腐败犯罪新的高发区。深入研究高校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建
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很难用检测仪器进行诊断分析。因此为了能够更加准确、有效的解决好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问题,本文通过对常见的液压传动系统故障进行分析
【摘要】“对称”是诸多事物的共同属性,且这种属性是积极而有意义的.保持事物的对称性,发挥对称效应是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对称;形式;效应  “对称”之义,很多人都是始于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而知之的.“对称”是一些几何图形的属性,指其轴对称图形相对应的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其实,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应、对等关系,都是“对称”的,它们在“对称”中共生存,在“对称”中共发展.建立这样的认知,有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也就是说,学生才是数学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关键词】 数学;教学方式;小组;环节  在课改的大氛围中,许多学校和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
本文全面的介绍了电力监控系统在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线中的设计、功能、应用,对其在地铁里的控制方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石油站库施工建设项目关乎到国计民生,细节要点必须全面把握,本文简要分析了石油站库建设中必须严加控制的各个环节,对于施工建设中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石油站库建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他明确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趣味阅读,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谈到数学,大多数人都会皱起眉头,觉得数学枯燥无味,烦琐复杂,总的来说是一门伤脑筋的学科,但数学在高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所以数学
电力企业是国家的重点企业,电力工业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各种物资的集中和大量消耗过程。电力物资的特点是涉及面广、交易金额大、专业性强,建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