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称”是诸多事物的共同属性,且这种属性是积极而有意义的.保持事物的对称性,发挥对称效应是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对称;形式;效应
“对称”之义,很多人都是始于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而知之的.“对称”是一些几何图形的属性,指其轴对称图形相对应的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其实,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应、对等关系,都是“对称”的,它们在“对称”中共生存,在“对称”中共发展.建立这样的认知,有利于我们深入认识自然、社会现象,提高改造自然、管理社会的主动性和能力.
一、对称形式
圆是一个对称图形,我们把这样的个体叫做对称体,相应对称体的集合称为对称形式.对称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如下一些形态.
1.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又有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两种形态,轴对称图形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对称形式.如右面的长方形,中间的虚线表示对称轴,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则左右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有AE=ED=BF=FC.显然,“对应”“相等”是对称图形的两个内涵特点.
与轴对称图形类似的还有对称图案,如右面的笑脸图案,其对称轴两边对折后,也会完全重合.
2.对称数
对称数是笔者最近提出的一类数,如131、5445、8769678等都是对称数.这类数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如“5445”这个数,我们将其看成是两个“4”中间的对称轴被隐藏了的对称数,即:4=4,5=5.再如把“8769678”看成是对称轴为9的对称数,其相应的两个数字相等,对称轴两边各数字之和也相等,即:6=6,7=7,8=8,6 7 8=8 7 6.
3.对称物体
物体所在平面如果是轴对称图形,人们常常直接称这些物体为对称物体.比如右面的瓶子,由于它的直观图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就说这个瓶子是对称物体.还有不少建筑物的正立面是对称的,比如岳阳楼、西安大雁塔、北京火车站、矮寨悬索桥等,都被视为对称物体.对称物体的显著特点就是匀称、均衡.
4.对称情景
有些情景可以看成是“对称”的,如学校的班级教室,它的前面正中是讲台,后面是一排排的学生,尽管教室左右两边学生的身高、体重不尽对等,但我们还是将其看成是对称的.再如山岭倒映在湖中,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模样等情景,都是令人难忘的对称情景.
5.对称事件
具有般配、默契、协调表征的且密切关联着的几件事称为对称事件.事件对称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现实社会中,值得人们去关注和把握.
二、对称效应
所谓对称效应,是指不同的对称体在外部条件影响下所发生的反应、效能.对称效应又有正对称效应和负对称效应之分.实现正对称效应,一般要遵循如下三个思想法则.
1.对等法则
对等法则指的是使对称体继续保持对称性,或使非对称体达到对称的做法.用与不用对等法则,对客观世界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例如“38783”这个对称数,当其对称轴数“7”两边的“3”和“8”之间各添上一个“2”变成“3287823”后,这个数依然是对称数;如果只在“38783”这个数右边的“3”和“8”之间添上“2”变成“387823”,它就不是一个对称数了.很显然,其缘由就是前者运用了对等法则,添上了两个相对应的数,因而变化后还是对称数;而后者却违背了对等法则,致使“38783”这个对称数发生了质的变化.
我们的前人建造的楼宇亭阁,以“对称”者见多.比如建一座塔,他们就要时时去测量塔身的每一高度是不是对称轴两边的宽度相等,测量每一层级周围塔檐、相对角点是不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距对称轴的尺寸是不是一样.这样建造起来的塔才会亭亭玉立,相映成趣.
用对等法则去谋事、办事,能保障事物的对称性.比如收入分配格局中,人们就要全面、深入考量工人、农民、公务员、教师、医生、个体劳动者等各个阶层从业人员的利益,运用对等法则处理之,切不可顾此失彼,头疼医头.
此外,一些重要的你来我往中,也要有对等法则意识.
2.均衡法则
像右面的图形一样,使其直立而不倾倒,使其宽窄相宜,长短般配的做法,就是均衡法则.
工人制作一批汤碗,他们设计时要考虑碗的高度、大小是否般配,思考碗的形体、薄厚是否美观得体.这样的思考,就是均衡法则的运用.
我国的义务教育正致力于城乡发展的均衡性上,已经采取了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的措施,可以肯定地说在经过一定时日的努力之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态势必然会到来.然而,这种均衡是动态的,它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新的不“对称”,这时人们又要用“均衡”的思想去研究它,解决它.
3.和谐法则
自古以来,对称的形式被认为是亲切、和谐、美丽的.
所谓和谐法则,是指使相应对象相安无事,具有亲切、和谐而又美丽品质的思想.比如制造一辆自行车,如果这辆自行车的所有相应对象都遵从和谐法则的设计,那么它的工艺水平乃至品位就会极大地提升.
在社会管理中,有两点是重要的,一是物质世界,比如公共资源、公共财政要让大家共同分享.二是社会环境要大力倡导社会责任共同担当,大力推进环境友好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个体、阶层间没有争吵,没有冲突的境界.
如上讲的三个法则统称为“对称”法则,它是人们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式.
【关键词】对称;形式;效应
“对称”之义,很多人都是始于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而知之的.“对称”是一些几何图形的属性,指其轴对称图形相对应的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其实,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应、对等关系,都是“对称”的,它们在“对称”中共生存,在“对称”中共发展.建立这样的认知,有利于我们深入认识自然、社会现象,提高改造自然、管理社会的主动性和能力.
一、对称形式
圆是一个对称图形,我们把这样的个体叫做对称体,相应对称体的集合称为对称形式.对称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如下一些形态.
1.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又有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两种形态,轴对称图形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对称形式.如右面的长方形,中间的虚线表示对称轴,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则左右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有AE=ED=BF=FC.显然,“对应”“相等”是对称图形的两个内涵特点.
与轴对称图形类似的还有对称图案,如右面的笑脸图案,其对称轴两边对折后,也会完全重合.
2.对称数
对称数是笔者最近提出的一类数,如131、5445、8769678等都是对称数.这类数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如“5445”这个数,我们将其看成是两个“4”中间的对称轴被隐藏了的对称数,即:4=4,5=5.再如把“8769678”看成是对称轴为9的对称数,其相应的两个数字相等,对称轴两边各数字之和也相等,即:6=6,7=7,8=8,6 7 8=8 7 6.
3.对称物体
物体所在平面如果是轴对称图形,人们常常直接称这些物体为对称物体.比如右面的瓶子,由于它的直观图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就说这个瓶子是对称物体.还有不少建筑物的正立面是对称的,比如岳阳楼、西安大雁塔、北京火车站、矮寨悬索桥等,都被视为对称物体.对称物体的显著特点就是匀称、均衡.
4.对称情景
有些情景可以看成是“对称”的,如学校的班级教室,它的前面正中是讲台,后面是一排排的学生,尽管教室左右两边学生的身高、体重不尽对等,但我们还是将其看成是对称的.再如山岭倒映在湖中,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模样等情景,都是令人难忘的对称情景.
5.对称事件
具有般配、默契、协调表征的且密切关联着的几件事称为对称事件.事件对称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现实社会中,值得人们去关注和把握.
二、对称效应
所谓对称效应,是指不同的对称体在外部条件影响下所发生的反应、效能.对称效应又有正对称效应和负对称效应之分.实现正对称效应,一般要遵循如下三个思想法则.
1.对等法则
对等法则指的是使对称体继续保持对称性,或使非对称体达到对称的做法.用与不用对等法则,对客观世界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例如“38783”这个对称数,当其对称轴数“7”两边的“3”和“8”之间各添上一个“2”变成“3287823”后,这个数依然是对称数;如果只在“38783”这个数右边的“3”和“8”之间添上“2”变成“387823”,它就不是一个对称数了.很显然,其缘由就是前者运用了对等法则,添上了两个相对应的数,因而变化后还是对称数;而后者却违背了对等法则,致使“38783”这个对称数发生了质的变化.
我们的前人建造的楼宇亭阁,以“对称”者见多.比如建一座塔,他们就要时时去测量塔身的每一高度是不是对称轴两边的宽度相等,测量每一层级周围塔檐、相对角点是不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距对称轴的尺寸是不是一样.这样建造起来的塔才会亭亭玉立,相映成趣.
用对等法则去谋事、办事,能保障事物的对称性.比如收入分配格局中,人们就要全面、深入考量工人、农民、公务员、教师、医生、个体劳动者等各个阶层从业人员的利益,运用对等法则处理之,切不可顾此失彼,头疼医头.
此外,一些重要的你来我往中,也要有对等法则意识.
2.均衡法则
像右面的图形一样,使其直立而不倾倒,使其宽窄相宜,长短般配的做法,就是均衡法则.
工人制作一批汤碗,他们设计时要考虑碗的高度、大小是否般配,思考碗的形体、薄厚是否美观得体.这样的思考,就是均衡法则的运用.
我国的义务教育正致力于城乡发展的均衡性上,已经采取了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的措施,可以肯定地说在经过一定时日的努力之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态势必然会到来.然而,这种均衡是动态的,它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新的不“对称”,这时人们又要用“均衡”的思想去研究它,解决它.
3.和谐法则
自古以来,对称的形式被认为是亲切、和谐、美丽的.
所谓和谐法则,是指使相应对象相安无事,具有亲切、和谐而又美丽品质的思想.比如制造一辆自行车,如果这辆自行车的所有相应对象都遵从和谐法则的设计,那么它的工艺水平乃至品位就会极大地提升.
在社会管理中,有两点是重要的,一是物质世界,比如公共资源、公共财政要让大家共同分享.二是社会环境要大力倡导社会责任共同担当,大力推进环境友好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个体、阶层间没有争吵,没有冲突的境界.
如上讲的三个法则统称为“对称”法则,它是人们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