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学管理方面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教学管理可以兼顾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和谐发展,但不能自发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要确定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管理项目,同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式。教師只有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并在教学管理中合理运用心理技能,灵活掌握中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才能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节奏的加快,每个人承受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同程度地亮起了红灯。而生活环境不同的中小学生,心理活动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种种心理偏差。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获得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取向,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尤其重要。
一、学校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传媒因素日趋活跃,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化。作为教师,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出现偏差,他们的心理变化难以琢磨,自我独立意识和叛逆心理过于强烈,在他们身上经常看到单纯和老道并存,朦胧的成熟与脆弱的心理催生出“小大人”,他们的内心发展变化已远远超出教师原有的预期。有时,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时,我明显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出现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之间心理碰撞,严重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学校急需一批懂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也急需提高现有一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学校要为教师及学生提供能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随着年龄的变化,学生的身体生理指标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专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储备,提高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在遇到具体事件时,教师要进行点评,抓住时机,引起学生内心的震动,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定势;同时,教师一定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俗话说,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一是说教师工作的艰辛,二是说教师要细心,但同时也说明了教师工作需要恒心。教师应不断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最后达到质的飞跃。
三、加强教师、学校、家庭之间的对话,积极推进“三G模式”的实施
“三G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当前高速的信息交流,加强学校、教师、家庭之间的沟通,使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心理变化能够让家长、学校以及教师随时掌握,并及时地进行沟通,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影响,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出现大的心理偏差。当前,我国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学校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也要对个别家长进行适当的帮助,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在教学管理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实现的,只靠学校学习和管理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更需要课内外、校内外的密切配合。所以,教师要不断研究在教学管理中不同因素下中小学生心理发生的变化,不断改进方法和组织形式,改正不合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克服心理障碍的良好方法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极盛.中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8-10.
[2]刘月晨.关于学校体育在发展学生心理品质方面功能缺陷的几点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3):32-33.
[3]马启伟.中小学教学管理中的身心教育——教学管理的迁移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21(4):1-5.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节奏的加快,每个人承受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同程度地亮起了红灯。而生活环境不同的中小学生,心理活动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种种心理偏差。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获得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取向,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尤其重要。
一、学校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传媒因素日趋活跃,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化。作为教师,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出现偏差,他们的心理变化难以琢磨,自我独立意识和叛逆心理过于强烈,在他们身上经常看到单纯和老道并存,朦胧的成熟与脆弱的心理催生出“小大人”,他们的内心发展变化已远远超出教师原有的预期。有时,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时,我明显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出现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之间心理碰撞,严重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学校急需一批懂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也急需提高现有一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学校要为教师及学生提供能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随着年龄的变化,学生的身体生理指标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专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储备,提高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在遇到具体事件时,教师要进行点评,抓住时机,引起学生内心的震动,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定势;同时,教师一定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俗话说,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一是说教师工作的艰辛,二是说教师要细心,但同时也说明了教师工作需要恒心。教师应不断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最后达到质的飞跃。
三、加强教师、学校、家庭之间的对话,积极推进“三G模式”的实施
“三G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当前高速的信息交流,加强学校、教师、家庭之间的沟通,使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心理变化能够让家长、学校以及教师随时掌握,并及时地进行沟通,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影响,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出现大的心理偏差。当前,我国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学校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也要对个别家长进行适当的帮助,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在教学管理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实现的,只靠学校学习和管理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更需要课内外、校内外的密切配合。所以,教师要不断研究在教学管理中不同因素下中小学生心理发生的变化,不断改进方法和组织形式,改正不合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克服心理障碍的良好方法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极盛.中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8-10.
[2]刘月晨.关于学校体育在发展学生心理品质方面功能缺陷的几点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3):32-33.
[3]马启伟.中小学教学管理中的身心教育——教学管理的迁移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21(4):1-5.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