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楼市:惊现圈地泡沫

来源 :今日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价地价齐飚升
  
  2002年11月18日,被重庆市民称为“民心大道”的金开大道,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正式通车。新上任的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代市长王鸿举为它的开通剪彩。
  全长12公里、总投资6.6亿元的金开大道免费开放,受益最大的可能就是周边房地产。事实上,开发商早已闻风而动,公路沿途可用的土地已被瓜分完毕。目前,金开大道一带已拥有数十家开发商,大大小小的楼盘盘踞在此。渝北区的房地产,一夜之间涨了三成。仅仅两个月,住宅每平方上涨100、200元,门面上涨每平方1000元左右。过去这一带门面价格多在3000-5000元/平方米,现在均价已达6000元/平方米。
  重庆地价完全可以用“飚升”二字来形容。权威人士透露,金开大道竣工前,两边土地最多才值5—6万/亩,如今已翻了十多倍,卖到了60-90万/亩。在两路镇周边,以前排不上级的地块,在不到一年时间全成了一级开发地块,地价由一两年前的10多万元/亩,上升为40万元/亩。而对商业用地,地价更是惊人,最近在两镇中心一块地,已上升到了180万/亩的天价。高档楼盘“在水一方”,自去年年底开盘以来,房价已上涨了30%—40%。
  北部城区的开发对重庆江北的地价也带来了联动。江北黄花园滨江路地段,原来还是15级至5级的地块,今年6月28日一下子变为1级地块,与市中心区解放碑的级别等同。而提早在这里圈地的南方集团等房地产商成了最大赢家。
  一批重大道路交通工程的实施,直接刺激了重庆房价快速上扬。据重庆房地产主管部门预测,伴随着“8小时重庆交通”、“半小时主城交通”工程的实施、外环快速道路建设的启动、主城区桥隧收费制度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政府其它相关利好政策的引导,房价在今后一段时间可能仍会保持温和上涨的格局。
  
  圈地热突袭重庆城
  
  与地价和房价暴涨相伴生的,是疯狂的“圈地”运动在重庆主城区边沿区域悄然兴起。
  本刊特约记者了解到,重庆市开发商无论大小,实力是否雄厚,都争先恐后地在南岸茶园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渝北两路、科技园区“狮子大开口”,最少也是两千亩地以上。南岸茶园新区干脆为圈地者设下准入门槛:不上千亩者免谈。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对入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严格限制,开发规模在500亩以上才能入驻。
  目前,重庆市房地产巨头龙湖、南方、金科在金开大道地区均有成片的土地储备。本地另一房产巨头渝海的动作更快,在回兴镇宝圣湖圈地1000亩(湖面700多亩,陆地面积300多亩)。同是在回兴镇片区,南方集团已圈下2000亩。另据知情人透露,在两路城北多宝湖片区,龙湖和融桥两家房地产巨头,都想独吞其中一块4000多亩的土地。
  大潮之下,勇夫激增。其他行业的“大鳄”也加入“跑马圈地”的大军之中。继长安汽车集团、重钢集团等非地产企业迈入房地产行业后,隆鑫、力帆、重庆商社小天鹅、科尔士、大川等实力品牌企业等踊跃跳入其中。美心集团在重庆盘龙工业园区圈地3538亩,宣称要掷36亿元打造西南最高档的别墅群。隆鑫集团也摩拳擦掌地将圈地的目光锁定重庆白市驿。
  与此同时,外籍军团的身影也已出没。在经济开发区园区内规划的中央商务区和住宅区,目前已有众多国内外房地产大鳄排上了队,虽然目前园区内还没有正式启动一个项目。
  
  千军万马挤上地产独木桥?
  
  为何重庆有如此多的门外汉涌入房地产?
  当然是因为它们自以为有资金实力。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原行业内的巨头或佼佼者,其所拥有的资金优势是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所望尘莫及的。如美心集团一挥金就是36亿元人民币逐鹿地产。
  如果说资金是业外企业向房地产业投出的一个重磅炸弹的话,那么“品牌嫁接,资源整合”更是它们的另一杀手锏。比如,美心、大川的防盗门等产品,都可以随着房地产而进入家庭。业外巨头抢滩房地产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藉房地产推销自己原行业产品的“双赢”战略,实现多元化调整是真。
  跨行业企业以房地产业作为首选目标,主要还是由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虽然王石等人说房地产利润已不足7%,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有研究表明,由于房地产开发商自己真正的资金投入并不多,利润回报仍相当可观。房地产业现如今仍是日趋规范的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暴利孤岛”,其投资回报率平均在20%以上,写字楼行业也能达到11%左右。在中国绝大多数产业处于供大于求,投资利润率急剧下降的背景下,这样的高利润率自然诱人。
  受此诱惑,很多具有产业背景的公司纷纷携巨资涌向房地产行业,想抢滩房地产业“掏金”,使资本的“产业流动”呈现出加速之势。但这也使人想起了10年前包括妇联、残联这类民间组织也大办房地产公司、似乎是全民大办房地产的现象。业内专家提醒说,目前房地产市场已不象几年前那样,搞块地皮就能赚钱。房地产有很强的行业性与独特性,其经营与家电、IT、医药甚至金融的经营都很不相同。一些业外巨头为追逐暴利一哄而上盲目介入,不仅有可能对自己企业不利,其盲目增加的投资量,也会打破原有房地产开发的结构平衡,不利于房地产业长远健康发展。
  
  “泡沫”之灾
  
  重庆圈地运动的一大特点是,圈地规模急剧扩大,由最早的几万平方米到10万、20万平方米,乃至现在的上百万平方米。但圈地是一回事,真正会不会开发、能不能开发又是一回事。对此,重庆一位房地产权威专家对本刊特约记者说,一下子圈那么多地,它们开发得了吗?重庆有那么大的市场容量吗?如果只是圈起来,不能开发,这不是泡沫是什么?
  重庆知名小区龙湖花园1996年圈地750亩,整个小区开发花了整整6年多的时间,截止目前仍未完全清盘。按此推算,上千亩地的全面开发要耗掉几乎10年的时间。10年间房地产业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谁能预料?当地业界人士认为,按照房地产开发创新快、变化大的特点看,土地储备量最好在3-5年内比较合适。同时,如果储备了大量土地,却没有能开发,占用了巨额资金,这无异于企业自掘坟墓。
  重庆市区房地产的异常飚升,其影响甚至扩散到了重庆的市辖县。据重庆附近拥有145万人口的江津县政府负责人介绍,该县的新公路、发电厂、水坝和电讯设施投资项目已投入建设,并表示更多的项目将投入建设。这些项目将极大的带动房地产的投资。而和川县150万人口中虽然有三分之二是农民,但当地政府盖了面积3万平方米的新办公大楼,还计划盖30层的写字楼和造价1亿美元的四星级宾馆和大型地下商场。业内人士怀疑这个农业县如何支撑这么多的大楼和商场。
  作为西部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城市,重庆房地产上升有其合理的一面。据了解,到2010年,重庆地区的整体建设(投资)资金将达到近2000亿美元。但专家担心的是,目前房价和地价的快速飚升和大规模圈地,反而会损害重庆房地产的发展。
  圈地泡沫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10年前(那时重庆还是四川省的一个市),四川省的政府部门在广西北海市大肆圈地数千亩至今未开发,后来北海市自己想盖个图书馆都没有地方。“重庆不会也出现这种情况吧?”一位专家担忧地说。
其他文献
在经过了2000-2001年的热火朝天之后,一度在我们想象中“无限美丽”的纳米开始由“狂热”慢慢走向“世俗”:纳米洗衣机、纳米电冰箱、纳米空调等产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其实,在纳米“世俗”化的背后,也意味着纳米将慢慢走出实验室的研究、试验阶段,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是纳米产业化的前奏,据专门研究纳米产业的新动力工作室出炉的一份报告显示,“纳米热”在国际上并没有降温,而且包括纳米粉体材料与纳米磁性
期刊
有关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到2002年底,广州合生创展与珠江地产总共已联手在北京地区圈下10个项目的地块,这些地块的规划总建筑面积已远远超过300万平方米。而此前这两家公司在广州地区的土地储备“超过了500万平方米,这是比较保守的计算”,广州合生创展集团总裁谢世东告诉记者。仅2002年,合生珠江在广州开发的项目就近180万平方米。  如果广州的地产市场很好,500万平方米足够合生珠江开发好几年,它为
期刊
谁可以代表国资出资人来进行这个谈判?账面与收益之间的差额如何解决?收益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如何分配?  一切在十六大以后骤然改变,在明确了中央所有、分级行使产权以后,着急的是地方政府而不是中央了。因为十六大报告已经明确了郑永刚们的谈判对手就是上海市下属的区一级政府,由此也松开了出让国资的闸门。于是对上海来说,紧接的问题是一下子放到台面上的这5000亿的盘子如何动手?     郑永刚的雄心    对上海
期刊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润)1948年成立于香港,1983年改组并注册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亿港币,是著名的四大红筹股之一。目前华润集团旗下有三家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华润创业(0291.HK)、华润励致(1193.HK)、北京置地(1109.HK)。 而中国华润总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华润集团在内地的挂牌公司,并于2000年底形成对香港华润的控股地位。  目前,淘金香港市场备感
期刊
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识别自己的要求,人类必须寻求更为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身份识别新途径。于是,生物识别悄然兴起,并应运而生为一种新的身份识别技术。虹膜识别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据了解,近来虹膜识别技术在我国明显升温,去年只有一两个机构在从事此类开发,时至今日至少已有五家单位先后介入,有强烈意投资兴趣的公司也不断增加。  身份识别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生活中几
期刊
2001年,中国葡萄酒业的全年产量25.0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76亿元。预计2002年全葡萄酒销量将比2001年增加10%-15%左右;但2001年中国内地红葡萄酒的总消费量却突破了40万吨。可见,有将近一半的消费量是属于进口洋酒。对于葡萄酒输界来说,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结局。它们刚刚迎来黄金岁月,就要面临外资公开挑战。  “狼正在张狂凶猛地扑进来。狗却先吠了起来。”国内一家葡萄酒企业的老总的
期刊
在可见的未来,中国的经济热点仍应在零售消费领域上,其下游行业应会继续受惠  进入2002年最后一个月,香港上市的H及红筹股经过一段蛰伏的日子,在游资推动下出现了不错的升浪。但执笔之时差不多年末,2002年以来H及红筹股只上升了12%反跌17%,如果把中国的强劲经济增长也考虑在内,那这种表现不禁令人有点失望。中国的经济结构跟股票市场关联不起来,还是中国的指数代表性不够?以后的投资策略又该如何制定? 
期刊
2002年12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这是俄罗斯打通石油外交的重要一站。尽管普京此次访华并未签定任何有关石油的新协议,但中国石油的战略安全问题再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中俄之间的又一次石油对话,是在微妙的国际形势变化中进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欧佩克)继续追求高利润,期望减产石油维持高价;俄罗斯则急切
期刊
美联社2002年7月12日发表篇文章,至尽还存在一些业界人士的脑海里。该文章提出这样的疑问:洋葡萄酒会挤垮中国酒商吗?  随着中国新兴“小资”对洋葡萄酒的需求日渐提高,中国本土的葡萄酒商正面临着一次巨大的挑战。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本土企业原先的价格优势将逐步减弱,直到不复存在。因为,中国人世以后,洋葡萄酒将与国产葡萄酒在相当价位上争夺。而品质的高下,将成为获胜的关键。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
期刊
"十六"大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要"继续深入进行金融体制改革",而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曾明确将金融改革的重点定为国有独资银行的改革。20天后的2002年12月4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行长在出席"中国:资本之年"论坛时同时表示,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全方位综合改革的时机已完全成熟。    2.1万亿历史包袱    根据不久前央行行长戴相龙向新闻界透露的数据来看,国有商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