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评价一堂好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课堂表现
  (1)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判断学生是否了解和接受教师期望他们在课堂上做些什么。
  (2)教师是否能把握和组织课堂上的教学与学习过程。
  (3)是否所有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辅助设备都是必要的,这些材料和设备是否都能充分与恰当地使用。
  (4)教学目的是否达到重、难点,是否明确并有所突破,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时间分配是否得当。
  2.学生参与
  (1)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指令是否清楚。
  (2)学生是否明了他们的课堂学习和活动该怎样与前面所学的知识以及他们今后的生活联系起来。
  (3)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是否积极主动。
  (4)有多少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
  3.教学过程
  (1)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解释是否准确。
  (2)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使用了哪些手段,比如演讲、小组活动、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自编练习或试卷、辩论、社会实践和调查、师生互动以及互联网的使用等。
  (3)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知识应用,是否有示范作用。
  (4)教师是否经常检查,以确保对知识的正确学习和运用。
  4.课堂练习
  (1)学生是否通过一些公开活动来练习或使用所学的知识。
  (2)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否与知识的学习有直接联系。
  (3)教师是否指导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4)在必要时以及在重要处,教师是否做过强调或重点讲解。
  5.知识的巩固
  (1)下课前教师是否总结或提炼了该堂课所学内容。
  (2)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该堂课所学内容。
  6.知识和能力的拓展
  (1)教师是否对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一进一步的挖掘与扩大。
  (2)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过相关能力的培养和拓展。
  (3)教师是否布置了相关知识的课外作业。
  7.学习兴趣与动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是否使用过以下任何一种形式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
  (1)增加或减轻学习焦虑以调动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2)保持活跃、友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
  (子宜/辑)
其他文献
数学是具有高度思维性、抽象性的学科,所以学生的厌学和怕学现象常常出现。假如可以让数学知识成为一颗颗“诱人的苹果”或是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也许教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而“比拟”本应是语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数学教学中可以加以运用吗?学科有区别,但无绝对界限,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所以应打破学科限制,只要有利于教学就应该加以研究和应用。本文将介绍自己在平时数学教学中使用“比拟”手法的点滴做
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我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了以下三则错例。  为此,我展开错例分析,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错例1,学生认为92除以30要从最高位除起,所以要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因为第一位表示9个10,90除以30商是3,除到了十位,商写在十位上,个位的2不够除了,商就是0;错例2,学生认为92里面有3个30,所以商3写在十位上,余数是2;错例3,学生认为30乘3的积是90,所以只要在十位下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自学在前,自学为主,自学为纲”的主导思想及“以生为本”的课堂已经成为时代强音,依托于生本理念的前置性学习也应运而生。是否认同并且推行前置性学习已经成为评估一个教师是否具备现代化教学理念的重要标志。在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单时,应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 简约;不简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问题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教师应以问题为基点,通过充满悬念、贴近实际、富有趣味、体现开放性的问题,优化数学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 情境 优化 实际 趣味 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游戏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以整合为路径全面开发适合儿童学习的数学游戏课程。在数学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寻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知趣共生,寓学于玩,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快乐地探究”,努力达成启智创新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数学游戏 知趣共生 寓学于玩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生为本”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为最热的话题。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需要较高的“点拨”艺术。点拨什么、何时点拨应该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结合教学实践,从点在新知关键处、点在学生疑惑处、点在新旧联系处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点拨 释疑 沟通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反思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学习的动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反思,以思促学,使学生的学习走向高效;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发展数学素养,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反思 思维 提升 高效 转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29  反思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学习的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对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数学教学的“四基”目标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呼之而出。在课堂中落实“四基”的教学目标,更能突出对学生习惯、修养、思想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如何从“双基”向“四基”发展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体现“双基”的课堂教学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笔者通过听课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教学这
[摘 要]为了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获得对千米的深刻认识,教师应寻求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经验在学习中的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认识千米;生活;认识;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9-0039-01  在小学阶段的长度单位学习中,千米作为一种常见的长度单位,教学时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撑。
[摘 要]统计与概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逐步形成具有统计思想特征的数学思維方式,也就是统计观念。“条形统计图(1)”,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统计图学习的“种子课”,至关重要。对于这一课,可对其教学素材进行深入剖析,从教学实际出发明辨教材的优点与不足,并从教学改进的视角提出“丰盈教材,合理建构”的思路,然后通过多次的研课实践,让学生真正感受统计图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