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中国学派动画
在动画的发展历史里,中国的动画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有着几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绘画艺术传统,无论是汉画砖的精细刻画,敦煌壁画的恢宏生动,唐代山水的笔意晕染,南北宋的水墨写意,还是民间的剪纸皮影艺术都成为了中国动画电影造型风格生长的沃土,使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之林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名下艺术家众多,他们个性迥异,风格不一,其中万氏兄弟、特伟、钱家骏、徐景达等一连串可载入中国动画史册的名字,同他们连在一起的动画代表作品也各具特色,如万氏兄弟創作的灵性十足的悟空形象、富有鲜明民间特色的八戒,特伟导演的空灵而富有禅意的水墨动画,徐景达极简却讽刺意味十足的漫画式动画。将其统称为“中国学派”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但他们迥异的风格中我们也能从中寻求异中之同,这个“同”便是中国特色,和西方美术形式完全迥异的两个鲜明风格。
二、石窟壁画图案与中国动画
敦煌石窟壁画是我国艺术之林中的一块瑰宝,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成就。在继承我国传统壁画的元素的同时,吸取了西域风情的民族特色和外传佛教的宗教色彩,形成了独特而又鲜明的石窟壁画艺术。中国动画在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思想基础之上,汲取了中国特色艺术,借助动画语言的视听传播的便利条件,传承与弘扬我国的民族特色。以石窟壁画为故事题材我国成功动画的故事典范首推《九色鹿》。
(1)流动的线条。线条是用来提取、概括自然外形的表现工具。尤其是单线平涂动画中,线条的意义高于一切,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线条作为灵魂而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绘画。在中国学派的动画作品中,线条不仅成为概括外形、刻画动作的工具,而且被赋予了更多的造型功能和表现功能。以敦煌莫高窟257窟北魏时期壁画图案 《鹿王本生故事图》为篮本, 取材自佛经故事的《九色鹿》为例。《鹿王本生故事图》创作与北魏时期,带有浓郁的西域绘画艺术特色和中国早期绘画的装饰意味,在造型上显得古朴简练。那时的西域画风许多来源自罗马时期,线条简练,多数作品都以线为造型。“在敦煌石窟艺术中,线描不仅是艺术造型的主要手段,同时还成为敦煌艺术美的载体与形象构成。 它以极富韵律的细腻笔触,在抑扬顿挫,行云流水般的笔触运转中,投注进强烈地情感色彩,创造出一系列性格鲜明,神态逼真,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九色鹿》很好的保留了魏晋时期的壁画风格特点,不论是人物造型,还是背景的绘制,全都以简洁的线条表现。首先是影片的主角九色鹿这一形象。在壁画中,九色鹿的造型已经较为写实,这是由于受罗马时期的绘画艺术风格影响,借鉴了罗马的人体解剖学,在九色鹿的绘制上结构也更为合理。在影片中,运用了流畅而又简洁的线条,塑造出了饱满而生动的鹿王形象。虽然寥寥几笔,但是不仅刻画了九色鹿的总体外形,也塑造出了它的内在特征。通过一张张画面中线条的变化,将九色鹿的神圣高洁、无私救人的精神表现出来,也充分体现出佛教壁画艺术造型中的普世情结。与其相对应的是落水被救后反而背叛九色鹿的反派形象,他的造型就相对来说较为夸张,脸部的几笔线条勾勒出了他的性格特点——尖嘴猴腮,一肚子坏心眼。他总是勾着腰,显得谄媚。当他一有怀心思的时候,眼珠子开始不停地转动,与九色鹿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舞女的舞蹈造型与皇后的外形姿态与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乐伎飞天的形象十分类似,身体呈现S型曲线美——表情的柔美,手姿的秀丽,肢体动作的舒展与弯曲。在影片中,舞女的所有舞蹈动作都被抽象成为简单而纯粹的肢体线条。身体的曲线与身上的飘带的生动变化也相互映衬着,使整个画面舞蹈的韵律感十足。在时间的流动中,欣赏着古时舞女的优美姿态,通过不同线条的节奏变化传达出了极美极柔的乐舞感。除此之外,影片中大背景的绘制也以线条为造型手段,如山、云、水,都是用极简的线条勾勒而成,加以简单的设色处理,塑造出古朴而又极具佛教艺术特色的画面。
(2) 装饰意味的配色。色彩是能够赋予动画影片更加斑斓多彩的世界,线条塑造人物外形、赋予性格,色彩可以营造动画的气氛和意境。色彩作为影片的美术基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赋彩鲜丽,观者说情”一句道破了色彩的魅力所在。魏晋时期,土红色的底色,形成了极具民族风韵的暖色調色彩。魏晋时期,敦煌石窟壁画中往往颜色种类不多,不加以调和,直接以纯色上色,追求一种单纯明快、浑厚朴实的色调,呈现出一种协调统一的氛围,这也是来源于壁画统一的底色打底。壁画上色的一个重要技法是晕染法,用以在平面的事物中表现立体感,给敦煌壁画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之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在《九色鹿》中,动画创作者也将魏晋时期的上色手法以及其风格很好的运用于动画当中。色彩的运用充分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色彩特点,影片中每一个小场景都有一个主色基调,保持风格的统一和谐。在此基调上,又加以多彩色晕染,形成一种艳丽而又不失雅致的色调氛围。此外,在影片中,当表现时间流动之时,用不同色调来表现季节变迁。影片的开头,以蓝色为主基调,表现西域境内的大风暴、冰雪使人们被困于此。蓝色的基调很好的表现了此时的天气恶劣情况。而在影片最后,九色鹿飞升于空中,又是以蓝色为基调,深蓝色的天空,深浅不一的祥云,呈现的是苍穹的神秘之感。影片中这样的配色做到了首尾呼应,中甲的场景中大多数都用土红色为主基调,也符合了《鹿王本生故事图》的色彩。当落水被救的反派角色决定出卖九色鹿时,人物的整体颜色也随着他的心理变化而发生了改变,原本和影片中其他人物一样的偏红色肤色变成了灰黑色,表现了反派角色最终也必然会自食其果。在整部影片中,画面色彩整体一致而局部又富有强烈的变化,十分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用这种高纯度的色彩碰撞形成了极具装饰意味的色彩美。
三、立足传统面向未来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悠久的额文化历史和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虽为“旧邦”,然其民族之魂却是生生不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在新的现代化和工业文明时代,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将民族传统艺术精髓与新时代的内涵相结合,探索新时代下的新的民族动画语言,才能使中国动画走出固步自封的怪圈中。古老的民族一定会的新的时代中传承与发展,焕发应有的生机,重现民族文化的活力。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在动画的发展历史里,中国的动画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有着几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绘画艺术传统,无论是汉画砖的精细刻画,敦煌壁画的恢宏生动,唐代山水的笔意晕染,南北宋的水墨写意,还是民间的剪纸皮影艺术都成为了中国动画电影造型风格生长的沃土,使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之林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名下艺术家众多,他们个性迥异,风格不一,其中万氏兄弟、特伟、钱家骏、徐景达等一连串可载入中国动画史册的名字,同他们连在一起的动画代表作品也各具特色,如万氏兄弟創作的灵性十足的悟空形象、富有鲜明民间特色的八戒,特伟导演的空灵而富有禅意的水墨动画,徐景达极简却讽刺意味十足的漫画式动画。将其统称为“中国学派”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但他们迥异的风格中我们也能从中寻求异中之同,这个“同”便是中国特色,和西方美术形式完全迥异的两个鲜明风格。
二、石窟壁画图案与中国动画
敦煌石窟壁画是我国艺术之林中的一块瑰宝,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成就。在继承我国传统壁画的元素的同时,吸取了西域风情的民族特色和外传佛教的宗教色彩,形成了独特而又鲜明的石窟壁画艺术。中国动画在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思想基础之上,汲取了中国特色艺术,借助动画语言的视听传播的便利条件,传承与弘扬我国的民族特色。以石窟壁画为故事题材我国成功动画的故事典范首推《九色鹿》。
(1)流动的线条。线条是用来提取、概括自然外形的表现工具。尤其是单线平涂动画中,线条的意义高于一切,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线条作为灵魂而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绘画。在中国学派的动画作品中,线条不仅成为概括外形、刻画动作的工具,而且被赋予了更多的造型功能和表现功能。以敦煌莫高窟257窟北魏时期壁画图案 《鹿王本生故事图》为篮本, 取材自佛经故事的《九色鹿》为例。《鹿王本生故事图》创作与北魏时期,带有浓郁的西域绘画艺术特色和中国早期绘画的装饰意味,在造型上显得古朴简练。那时的西域画风许多来源自罗马时期,线条简练,多数作品都以线为造型。“在敦煌石窟艺术中,线描不仅是艺术造型的主要手段,同时还成为敦煌艺术美的载体与形象构成。 它以极富韵律的细腻笔触,在抑扬顿挫,行云流水般的笔触运转中,投注进强烈地情感色彩,创造出一系列性格鲜明,神态逼真,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九色鹿》很好的保留了魏晋时期的壁画风格特点,不论是人物造型,还是背景的绘制,全都以简洁的线条表现。首先是影片的主角九色鹿这一形象。在壁画中,九色鹿的造型已经较为写实,这是由于受罗马时期的绘画艺术风格影响,借鉴了罗马的人体解剖学,在九色鹿的绘制上结构也更为合理。在影片中,运用了流畅而又简洁的线条,塑造出了饱满而生动的鹿王形象。虽然寥寥几笔,但是不仅刻画了九色鹿的总体外形,也塑造出了它的内在特征。通过一张张画面中线条的变化,将九色鹿的神圣高洁、无私救人的精神表现出来,也充分体现出佛教壁画艺术造型中的普世情结。与其相对应的是落水被救后反而背叛九色鹿的反派形象,他的造型就相对来说较为夸张,脸部的几笔线条勾勒出了他的性格特点——尖嘴猴腮,一肚子坏心眼。他总是勾着腰,显得谄媚。当他一有怀心思的时候,眼珠子开始不停地转动,与九色鹿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舞女的舞蹈造型与皇后的外形姿态与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乐伎飞天的形象十分类似,身体呈现S型曲线美——表情的柔美,手姿的秀丽,肢体动作的舒展与弯曲。在影片中,舞女的所有舞蹈动作都被抽象成为简单而纯粹的肢体线条。身体的曲线与身上的飘带的生动变化也相互映衬着,使整个画面舞蹈的韵律感十足。在时间的流动中,欣赏着古时舞女的优美姿态,通过不同线条的节奏变化传达出了极美极柔的乐舞感。除此之外,影片中大背景的绘制也以线条为造型手段,如山、云、水,都是用极简的线条勾勒而成,加以简单的设色处理,塑造出古朴而又极具佛教艺术特色的画面。
(2) 装饰意味的配色。色彩是能够赋予动画影片更加斑斓多彩的世界,线条塑造人物外形、赋予性格,色彩可以营造动画的气氛和意境。色彩作为影片的美术基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赋彩鲜丽,观者说情”一句道破了色彩的魅力所在。魏晋时期,土红色的底色,形成了极具民族风韵的暖色調色彩。魏晋时期,敦煌石窟壁画中往往颜色种类不多,不加以调和,直接以纯色上色,追求一种单纯明快、浑厚朴实的色调,呈现出一种协调统一的氛围,这也是来源于壁画统一的底色打底。壁画上色的一个重要技法是晕染法,用以在平面的事物中表现立体感,给敦煌壁画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之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在《九色鹿》中,动画创作者也将魏晋时期的上色手法以及其风格很好的运用于动画当中。色彩的运用充分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色彩特点,影片中每一个小场景都有一个主色基调,保持风格的统一和谐。在此基调上,又加以多彩色晕染,形成一种艳丽而又不失雅致的色调氛围。此外,在影片中,当表现时间流动之时,用不同色调来表现季节变迁。影片的开头,以蓝色为主基调,表现西域境内的大风暴、冰雪使人们被困于此。蓝色的基调很好的表现了此时的天气恶劣情况。而在影片最后,九色鹿飞升于空中,又是以蓝色为基调,深蓝色的天空,深浅不一的祥云,呈现的是苍穹的神秘之感。影片中这样的配色做到了首尾呼应,中甲的场景中大多数都用土红色为主基调,也符合了《鹿王本生故事图》的色彩。当落水被救的反派角色决定出卖九色鹿时,人物的整体颜色也随着他的心理变化而发生了改变,原本和影片中其他人物一样的偏红色肤色变成了灰黑色,表现了反派角色最终也必然会自食其果。在整部影片中,画面色彩整体一致而局部又富有强烈的变化,十分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用这种高纯度的色彩碰撞形成了极具装饰意味的色彩美。
三、立足传统面向未来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悠久的额文化历史和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虽为“旧邦”,然其民族之魂却是生生不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在新的现代化和工业文明时代,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将民族传统艺术精髓与新时代的内涵相结合,探索新时代下的新的民族动画语言,才能使中国动画走出固步自封的怪圈中。古老的民族一定会的新的时代中传承与发展,焕发应有的生机,重现民族文化的活力。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