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将来有一天汉语言发达了,老古琴家可以细分为“老的古琴家”,“古琴的老家”,“老古琴的家”等等说法,因此我希望将来重编“新英汉字典”时可以将这些词条收入。还有百度,爱词霸,搜狗搜狐等等,都可以收入。不过反正现在时候还早,凡是会弹古琴的,不妨先统统归入“古琴家”和“大师”的行列。
古琴家guqinist、古琴家的家(自己不会弹琴,但是认识很多会弹琴的家)guqinistionary、古琴老家(年纪很老, 但是琴弹得一般)old guqin player、古琴的老家 origin of antique guqins、老古琴的家 owner of antigue guqins、古琴学家(自己不会弹琴,但是知道所有关于古琴的学问)guqinologist、古琴大师guqin master、古琴票友 guqinworm、古琴发烧友guqin fans、琴痴guqin nurd……
我老周就是最后一个啦。
——周通生“痴语”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是言制琴之材,以丝桐制琴;并言琴起源于上古之时,有悠远沧桑之声。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称颂千古,嵇康临刑一曲《广陵散》旷世绝响,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凤求凰》,而成美满姻缘……没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虚实相生的弦外之音。
中国乐器中,古琴的声音是特别的,不似二胡如泣如诉,却比之委婉缠绵,是回旋往复的缠绵;不如古筝响亮欢快,却平和沉稳,是往心里去的吟哦;不像琵琶锋芒毕露,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直接了然,却细腻含蓄,“吟、猱、绰、注”中不动声色地控制着轻缓急重。
古琴适于独奏,古雅、超脱的现实之境正是传统文人们的迷情。古琴若拟人,该是“内向”的吧,琴音不大,只需三五知音,安于小室,肃然寂静,而往往感动的是操琴者自己。
“琴者,情也。”
周通生,乃用情至深者。
圈里人叫他老周,实在因为他低调到尘埃里了。“老周”这称呼亦是周通生觉得最舒坦的,好像街坊老张、卖报纸的老李一样温和、市井。刚过半百之年,日子过得愈发简单,闲时在家抚琴、写字、画画,悠然自得;行万里路,也收藏些文物古玩、明清家具,得意时把玩拍照、写博文,记录下收得宝贝的机缘趣事儿;从小下过功夫背诵的古文、诗词歌赋,今天也没丢下。目前看来,这些都是自觉喜欢的,也在不经意间滋养着老周弹琴。琴,不可一日不弹;饭,却可粗茶淡饭。关于饭局,他援引偶像钱钟书之话“不乐意为一些不清不楚的事,邀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一些不明不白的话。”没必要的饭局还是少些为妙,但志同道合之古琴雅集、演出,老周是必去的。凡此雅集、小剧场、甚至北大的讲堂里,知音满座,肃然寂静,老周总一袭深色的对襟中式外套,以气定神闲之态伏案抚琴,轻挑慢拢间,丝桐逸响,一派空灵高古……
“古来知音有几人”
“古琴界有位老师曾说:古琴难不难学?喜欢就能学会,入迷就能学精,发疯就能成大师。我现在算是入迷了,我希望我将来能更疯一些。”
周通生生在南通,长在江南。“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自唐宋以来,南通地区就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才子佳人、文人雅士、秀美富足的代名词。受江南风物沁染,周通生骨子里也带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气息,是一种浪漫、骄傲的执着——
1974年秋天,周通生刚上初中不久,美术老师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怀着惜才之心到家中拜访,“这孩子,我打算招他进美术小组,业余学习美术,不收费用,只是需要买些纸笔、调色盒”。当时母亲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8元钱,她还是二话没说的掏了两块多钱买了调色盒。初中到高中,周通生在学校的美术组学了三、四年的美术,接受了人生最萌芽的美学教育。
七十年代末,中学毕业的周通生进了一家纺织厂做机械维修工,此间参加了英语专业的自学考试,当了两年英语老师。不久,他考上“江苏省对外贸易职工大学”,学国际贸易专业。1992年,31岁的周通生被一家美国跨国贸易公司招去做驻华办事处首席代表,他正当年富力强之年,那些年满世界飞地做贸易工作,按照当时的说法,“是做大生意的。”周通生笑言,“这十多年是我人生中很‘风光’的几年啊。”
有几年,周通生被公司派驻英国,出国前就买了许多书和民乐CD,以打发在国外闲暇时的寂寥。他是个安静的人,不喜欢去热闹的娱乐场所,也不喜欢看电视。有一天,周通生突然被一段深沉悠远的古朴之音吸引,那是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的声音,音色清澈亮丽,但奇怪的是竞也有种深邃低沉之感,仿佛这乐器是铜做的而不是木制的。一瞬间的怦然而动,那种感觉仿佛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神经——那想来便是思乡之情吧。周通生暗自赞叹,情不自禁拿起CD盒看,直到今天他还清楚地记得上面写着“古琴曲:《平沙落雁》”。
那段日子,周通生天天都会反复听这张古琴CD,心底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回国后一定要学古琴。
两年后,周通生外派工作期满回国,他没有忘记古琴在异乡给他的慰藉和力量,兴冲冲地从南通坐长途车去苏州,走街串巷,找到一家古琴馆。和老师聊了一个多小时候,老师说:“你们南通人学古琴,不必到苏州来啊,南通就有个梅庵琴派,王永昌老师是全国著名的古琴大师。”(王永昌,古琴大师徐立孙的关门弟子,系梅庵派古琴第三代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周通生只能慢慢从网络上搜索,拨“114”问,找了一个多月,终于打通了王永昌老师家的电话。
寻到王永昌老师家的时候,老师多少有些吃惊。上门求学者中很多是大专院校的音乐老师,但像周通生这样已经45岁的、五音不全的中年人,王永昌从未见过。况且,这个年龄的中年人,大部分手指已经发硬,对于琴风明快、指法繁复的梅庵派来说,想学出点成绩,很困难。
古琴近年来有复兴之势并成为时髦的乐器,各地古琴社团,学琴、制琴、教琴都有人在专心致志地做,古琴,生态良好。不过,喜欢者多而深入者少,慕雅者多而践习者少。弹琴终归是个苦差事,也没什么实际利益。不少附庸风雅的人想学琴,可都缺少耐性,大多半途而废。见老师犹豫不决,周通生谈起听琴的因缘,和学琴的决心。老师方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答应先教着看看吧。 “一枝极美丽的古代花朵”
古琴,和其它古老的艺术门类一样,受地域和师承影响,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古人交通不便,信息沟通不畅,地域相近的艺术家经常聚在一起互相切磋,时间久了,就逐渐形成一些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念,这就促成艺术流派的产生。古琴在明清盛极一时,因此琴家辈出,流派纷呈。
清末民初的古琴流派,影响较大的有“虞山”、“广陵”、“浦城”、“蜀山”、“九嶷”、“诸城”、“梅庵”、“岭南”等。梅庵派就是其中之一。
民国初年,山东诸城琴家王燕卿,经康有为介绍,在东南高等师范大学的“梅庵”设帐教授古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高等学府传授古琴艺术的古琴家。当时,南通人徐立孙和邵大苏先后拜列门王燕卿门下习琴,成为王的嫡传弟子。1929夏天,由徐立孙与邵大苏约集诸弟子在家乡发起组织,成立“梅庵琴社”。自此,梅庵琴派在南通正式形成。梅庵派古琴琴风明快,流畅清丽,绮丽缠绵,吟猱幅度较大,风格极其明显。代表作有《搔首问天》、《平沙落雁》、《捣衣》、《长门怨》、《关山月》等。梅庵琴派不仅影响地域十分宽广,更突出的贡献是《梅庵琴谱》的刊行。这个琴谱记载了大量的古琴曲,是琴人学琴必备的参考曲目。经由王燕卿、徐立孙等前辈的开拓,到了王永昌这一辈人手中,梅庵派的影响已经很大了,技法愈加成熟。
周通生珍惜难得的师生之缘,刻苦练琴,王永昌也倾囊相授,梅庵派十四首经典曲目——《关山月》、《 秋风词》、《 秋夜长》、《 凤求凰》、《风雷引》、《 玉楼春晓》、《极乐吟》、《释谈章》、《长门怨》、《平沙落雁》、《秋江夜泊》、《搔首问天》、《 捣衣》、《 挟仙游》均亲授于他,同时周通生也兼学其他门派的经典琴曲如《梅花三弄》、《酒狂》、《阳关三叠》等。
周通生说,古琴对习者并不要求有特别高深的音乐功底,最重要的是习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领悟,比如,李白和苏东坡都不是真正的乐者,可他们都会古琴,也写过琴曲。
学得越深,练得越多,周通生对琴音、琴韵的感受也越发真切丰润:《长门怨》阿娇的幽怨细腻缠绵;《平沙落雁》雁鸣翱翔,动静的交替之景跃然心中;《捣衣》、《搔首问天》……每一曲,乃至每一段彷佛都能令他的思想驰骋于天地人心;纵处斗室,胸中自有万千锦绣。他所呈现出来的琴曲面貌渐有不同,对古琴的感情与日俱增,出行在外可以清减行囊却不可少带一把琴,琴,不可一日不弹。
“我这个左手指,医生说如果有脓就要开刀,如果不开刀,就会引起败血症,有生命危险,如果因弹琴而死,能不能算烈士,写进琴史?”周通生的微博里写着这样一段话。虽是调笑之语,但可以看出他的倔强和坚持。大拇指外侧厚厚的一层老茧,已经成为身体的烙印,他一定不是先天条件最好的琴者,却一定是最刻苦的。王永昌老师七十有三,平生带过一百多位学生,其中不乏科班音乐学院出身的。据老先生说,众学生中,学到3-5首的,凡50-60人;学到8-10首的,约20-30人;能全部学完的就不到10人了,弹得老师特别满意的学生,唯一两人而已。周通生学艺数年,终成为这些学生中琴艺最娴熟的一个,北京古琴界亦普遍认为, 周通生弹得比很多音乐学院专业的老师更深沉厚重,古韵清幽。
无用之美
“古人说:琴的形状像只凤,或者像人,不管像人像凤,它都是有生命的乐器,像我这样内向性格的人,弹琴时就好象在向一个好朋友倾诉,对话。古琴,是我下半生离不开的朋友。”
《庄子·列御寇》有载:“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通“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学“屠龙”之技耗资巨大,三年方学成,自然是门好技术,但到哪里去找龙来杀呢?宋代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有诗句为证:“早年学屠龙,适用固疏阔(疏阔:不切实际)。”
梅庵琴谱压轴之曲,屈原的《搔首问天》内容极尽忧抑悲愤之情,而有低徊穷思不得申诉之苦,及俯仰哀号无可奈何之慨。“跪压两弦掐起小猱”、“跪分开细吟”、“跪带起跪放”,弹奏难度不得而知,横竖“古琴考级曲目”上是没有这个曲子的。王永昌老师原来出版DVD时弹过,但参加各地雅集却从未弹奏此曲《搔首问天》。周通生于是去问老师,王永昌说:“不是这曲子不好听,是太雅了,琴者如痴如醉,观众却多听不懂。远不如《广陵散》、《梅花三弄》等曲子来的讨人喜欢,引人共鸣。”
曲子难,曲高和寡,自然愿意学的人就少,又何必吃这个苦去练习呢?这就好比“屠龙之术”,空有一身杀龙的好本事,但是世上并无龙可杀。然而世上偏就有少数痴迷的人,会不厌其烦的去学“无用”的本领。周通生学琴数载,感慨道“弹琴弹到这份上,还能怎么样呢?退不回去的。”
痴心不改的周通生现在在中国国家画院做海外交流工作,还在北京创办了“瀛洲琴社”,大力推广梅庵派古琴。职务之便,经常往返国内外,每一次出国交流,必然成为他推广古琴的一次机会。
几年下来,仅在国内外正式公开场合的古琴表演、讲座以及媒体报道,就有数十次之多。古琴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周通生”这个名字,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通过他了解到了古雅的古琴艺术。
前不久,他被评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庵派古琴市级传承人。老周的名气和琴艺都在涨,只是脾气和性格还是当年那样,一如幽默、平和。
此外,平日雅集相聚,喊他“老周”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古琴家guqinist、古琴家的家(自己不会弹琴,但是认识很多会弹琴的家)guqinistionary、古琴老家(年纪很老, 但是琴弹得一般)old guqin player、古琴的老家 origin of antique guqins、老古琴的家 owner of antigue guqins、古琴学家(自己不会弹琴,但是知道所有关于古琴的学问)guqinologist、古琴大师guqin master、古琴票友 guqinworm、古琴发烧友guqin fans、琴痴guqin nurd……
我老周就是最后一个啦。
——周通生“痴语”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是言制琴之材,以丝桐制琴;并言琴起源于上古之时,有悠远沧桑之声。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称颂千古,嵇康临刑一曲《广陵散》旷世绝响,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凤求凰》,而成美满姻缘……没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虚实相生的弦外之音。
中国乐器中,古琴的声音是特别的,不似二胡如泣如诉,却比之委婉缠绵,是回旋往复的缠绵;不如古筝响亮欢快,却平和沉稳,是往心里去的吟哦;不像琵琶锋芒毕露,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直接了然,却细腻含蓄,“吟、猱、绰、注”中不动声色地控制着轻缓急重。
古琴适于独奏,古雅、超脱的现实之境正是传统文人们的迷情。古琴若拟人,该是“内向”的吧,琴音不大,只需三五知音,安于小室,肃然寂静,而往往感动的是操琴者自己。
“琴者,情也。”
周通生,乃用情至深者。
圈里人叫他老周,实在因为他低调到尘埃里了。“老周”这称呼亦是周通生觉得最舒坦的,好像街坊老张、卖报纸的老李一样温和、市井。刚过半百之年,日子过得愈发简单,闲时在家抚琴、写字、画画,悠然自得;行万里路,也收藏些文物古玩、明清家具,得意时把玩拍照、写博文,记录下收得宝贝的机缘趣事儿;从小下过功夫背诵的古文、诗词歌赋,今天也没丢下。目前看来,这些都是自觉喜欢的,也在不经意间滋养着老周弹琴。琴,不可一日不弹;饭,却可粗茶淡饭。关于饭局,他援引偶像钱钟书之话“不乐意为一些不清不楚的事,邀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一些不明不白的话。”没必要的饭局还是少些为妙,但志同道合之古琴雅集、演出,老周是必去的。凡此雅集、小剧场、甚至北大的讲堂里,知音满座,肃然寂静,老周总一袭深色的对襟中式外套,以气定神闲之态伏案抚琴,轻挑慢拢间,丝桐逸响,一派空灵高古……
“古来知音有几人”
“古琴界有位老师曾说:古琴难不难学?喜欢就能学会,入迷就能学精,发疯就能成大师。我现在算是入迷了,我希望我将来能更疯一些。”
周通生生在南通,长在江南。“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自唐宋以来,南通地区就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才子佳人、文人雅士、秀美富足的代名词。受江南风物沁染,周通生骨子里也带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气息,是一种浪漫、骄傲的执着——
1974年秋天,周通生刚上初中不久,美术老师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怀着惜才之心到家中拜访,“这孩子,我打算招他进美术小组,业余学习美术,不收费用,只是需要买些纸笔、调色盒”。当时母亲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8元钱,她还是二话没说的掏了两块多钱买了调色盒。初中到高中,周通生在学校的美术组学了三、四年的美术,接受了人生最萌芽的美学教育。
七十年代末,中学毕业的周通生进了一家纺织厂做机械维修工,此间参加了英语专业的自学考试,当了两年英语老师。不久,他考上“江苏省对外贸易职工大学”,学国际贸易专业。1992年,31岁的周通生被一家美国跨国贸易公司招去做驻华办事处首席代表,他正当年富力强之年,那些年满世界飞地做贸易工作,按照当时的说法,“是做大生意的。”周通生笑言,“这十多年是我人生中很‘风光’的几年啊。”
有几年,周通生被公司派驻英国,出国前就买了许多书和民乐CD,以打发在国外闲暇时的寂寥。他是个安静的人,不喜欢去热闹的娱乐场所,也不喜欢看电视。有一天,周通生突然被一段深沉悠远的古朴之音吸引,那是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的声音,音色清澈亮丽,但奇怪的是竞也有种深邃低沉之感,仿佛这乐器是铜做的而不是木制的。一瞬间的怦然而动,那种感觉仿佛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神经——那想来便是思乡之情吧。周通生暗自赞叹,情不自禁拿起CD盒看,直到今天他还清楚地记得上面写着“古琴曲:《平沙落雁》”。
那段日子,周通生天天都会反复听这张古琴CD,心底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回国后一定要学古琴。
两年后,周通生外派工作期满回国,他没有忘记古琴在异乡给他的慰藉和力量,兴冲冲地从南通坐长途车去苏州,走街串巷,找到一家古琴馆。和老师聊了一个多小时候,老师说:“你们南通人学古琴,不必到苏州来啊,南通就有个梅庵琴派,王永昌老师是全国著名的古琴大师。”(王永昌,古琴大师徐立孙的关门弟子,系梅庵派古琴第三代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周通生只能慢慢从网络上搜索,拨“114”问,找了一个多月,终于打通了王永昌老师家的电话。
寻到王永昌老师家的时候,老师多少有些吃惊。上门求学者中很多是大专院校的音乐老师,但像周通生这样已经45岁的、五音不全的中年人,王永昌从未见过。况且,这个年龄的中年人,大部分手指已经发硬,对于琴风明快、指法繁复的梅庵派来说,想学出点成绩,很困难。
古琴近年来有复兴之势并成为时髦的乐器,各地古琴社团,学琴、制琴、教琴都有人在专心致志地做,古琴,生态良好。不过,喜欢者多而深入者少,慕雅者多而践习者少。弹琴终归是个苦差事,也没什么实际利益。不少附庸风雅的人想学琴,可都缺少耐性,大多半途而废。见老师犹豫不决,周通生谈起听琴的因缘,和学琴的决心。老师方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答应先教着看看吧。 “一枝极美丽的古代花朵”
古琴,和其它古老的艺术门类一样,受地域和师承影响,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古人交通不便,信息沟通不畅,地域相近的艺术家经常聚在一起互相切磋,时间久了,就逐渐形成一些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念,这就促成艺术流派的产生。古琴在明清盛极一时,因此琴家辈出,流派纷呈。
清末民初的古琴流派,影响较大的有“虞山”、“广陵”、“浦城”、“蜀山”、“九嶷”、“诸城”、“梅庵”、“岭南”等。梅庵派就是其中之一。
民国初年,山东诸城琴家王燕卿,经康有为介绍,在东南高等师范大学的“梅庵”设帐教授古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高等学府传授古琴艺术的古琴家。当时,南通人徐立孙和邵大苏先后拜列门王燕卿门下习琴,成为王的嫡传弟子。1929夏天,由徐立孙与邵大苏约集诸弟子在家乡发起组织,成立“梅庵琴社”。自此,梅庵琴派在南通正式形成。梅庵派古琴琴风明快,流畅清丽,绮丽缠绵,吟猱幅度较大,风格极其明显。代表作有《搔首问天》、《平沙落雁》、《捣衣》、《长门怨》、《关山月》等。梅庵琴派不仅影响地域十分宽广,更突出的贡献是《梅庵琴谱》的刊行。这个琴谱记载了大量的古琴曲,是琴人学琴必备的参考曲目。经由王燕卿、徐立孙等前辈的开拓,到了王永昌这一辈人手中,梅庵派的影响已经很大了,技法愈加成熟。
周通生珍惜难得的师生之缘,刻苦练琴,王永昌也倾囊相授,梅庵派十四首经典曲目——《关山月》、《 秋风词》、《 秋夜长》、《 凤求凰》、《风雷引》、《 玉楼春晓》、《极乐吟》、《释谈章》、《长门怨》、《平沙落雁》、《秋江夜泊》、《搔首问天》、《 捣衣》、《 挟仙游》均亲授于他,同时周通生也兼学其他门派的经典琴曲如《梅花三弄》、《酒狂》、《阳关三叠》等。
周通生说,古琴对习者并不要求有特别高深的音乐功底,最重要的是习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领悟,比如,李白和苏东坡都不是真正的乐者,可他们都会古琴,也写过琴曲。
学得越深,练得越多,周通生对琴音、琴韵的感受也越发真切丰润:《长门怨》阿娇的幽怨细腻缠绵;《平沙落雁》雁鸣翱翔,动静的交替之景跃然心中;《捣衣》、《搔首问天》……每一曲,乃至每一段彷佛都能令他的思想驰骋于天地人心;纵处斗室,胸中自有万千锦绣。他所呈现出来的琴曲面貌渐有不同,对古琴的感情与日俱增,出行在外可以清减行囊却不可少带一把琴,琴,不可一日不弹。
“我这个左手指,医生说如果有脓就要开刀,如果不开刀,就会引起败血症,有生命危险,如果因弹琴而死,能不能算烈士,写进琴史?”周通生的微博里写着这样一段话。虽是调笑之语,但可以看出他的倔强和坚持。大拇指外侧厚厚的一层老茧,已经成为身体的烙印,他一定不是先天条件最好的琴者,却一定是最刻苦的。王永昌老师七十有三,平生带过一百多位学生,其中不乏科班音乐学院出身的。据老先生说,众学生中,学到3-5首的,凡50-60人;学到8-10首的,约20-30人;能全部学完的就不到10人了,弹得老师特别满意的学生,唯一两人而已。周通生学艺数年,终成为这些学生中琴艺最娴熟的一个,北京古琴界亦普遍认为, 周通生弹得比很多音乐学院专业的老师更深沉厚重,古韵清幽。
无用之美
“古人说:琴的形状像只凤,或者像人,不管像人像凤,它都是有生命的乐器,像我这样内向性格的人,弹琴时就好象在向一个好朋友倾诉,对话。古琴,是我下半生离不开的朋友。”
《庄子·列御寇》有载:“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通“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学“屠龙”之技耗资巨大,三年方学成,自然是门好技术,但到哪里去找龙来杀呢?宋代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有诗句为证:“早年学屠龙,适用固疏阔(疏阔:不切实际)。”
梅庵琴谱压轴之曲,屈原的《搔首问天》内容极尽忧抑悲愤之情,而有低徊穷思不得申诉之苦,及俯仰哀号无可奈何之慨。“跪压两弦掐起小猱”、“跪分开细吟”、“跪带起跪放”,弹奏难度不得而知,横竖“古琴考级曲目”上是没有这个曲子的。王永昌老师原来出版DVD时弹过,但参加各地雅集却从未弹奏此曲《搔首问天》。周通生于是去问老师,王永昌说:“不是这曲子不好听,是太雅了,琴者如痴如醉,观众却多听不懂。远不如《广陵散》、《梅花三弄》等曲子来的讨人喜欢,引人共鸣。”
曲子难,曲高和寡,自然愿意学的人就少,又何必吃这个苦去练习呢?这就好比“屠龙之术”,空有一身杀龙的好本事,但是世上并无龙可杀。然而世上偏就有少数痴迷的人,会不厌其烦的去学“无用”的本领。周通生学琴数载,感慨道“弹琴弹到这份上,还能怎么样呢?退不回去的。”
痴心不改的周通生现在在中国国家画院做海外交流工作,还在北京创办了“瀛洲琴社”,大力推广梅庵派古琴。职务之便,经常往返国内外,每一次出国交流,必然成为他推广古琴的一次机会。
几年下来,仅在国内外正式公开场合的古琴表演、讲座以及媒体报道,就有数十次之多。古琴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周通生”这个名字,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通过他了解到了古雅的古琴艺术。
前不久,他被评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庵派古琴市级传承人。老周的名气和琴艺都在涨,只是脾气和性格还是当年那样,一如幽默、平和。
此外,平日雅集相聚,喊他“老周”的人,是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