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事件是作为知识、史实存在的,作为商业案例的专家,吴晓波尽其可能为我们呈上了一次清晰而可持续的描述,其文笔的朴实而富有震撼力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中体会中国企业史中的变幻莫测。
《激荡三十年》的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作品,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本书分为上下卷,在下卷中,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和犀利的风格,描绘了1993—2008年部分国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艰难历程。其中有柳传志、张瑞敏、王石、马云、吴仁宝等成功的典型,也有禹作敏、牟其中、姬长孔、沈太福等昙花一现的悲剧人物。书中用编年体的写法,将1993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事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其中有政府的决策,有高层领导的指示,有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更多的是企业界人士台前幕后的种种作为。许多事实经过作者生动的描写,使人们能从宏观上看出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和民企在突围中的奋斗,无论成功与失败,都真实地映衬出中国腾飞中沉重的翅膀。
——“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激荡三十年”终局,回望全球化的经济世界里,中国如何蹒跚起步,又如何在坎坷艰险中无师自通地打破桎梏,迅速实现腾飞。而那些或披荆斩棘、或试图暗度陈仓的先驱者们,一再倒地,一再站起,顶着汹涌的风云为自己开拓天下。这是中国经济史的长歌,也是中国经济人物的英雄谱。壮怀激烈,荡气回肠。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明智的年代,这是愚昧的年代;这是信任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的春日,这是失望的冬日; 我们面前拥有一切,我们面前没有一切; 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
题记就是吴晓波对改革开放30年的终结概括。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生生不息的成长。余华在《兄弟》中写道,李光头和宋钢像野草一样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辗了又辗,可是仍然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了。 我们亲身经历的这30年,也不过如此。30多年前,我还在粉碎四人帮的游行队伍中,30年后,我们谈论的是股票、期权、汇率、中国制造、纳斯达克以及世界到底是不是平的。
吴晓波的贡献是用无数细节打造了时代的风云际会。尽管以我的智商和能力仍然为他担心下部的把握,因为就历史而言,时代越近可能线索越多,越看不清楚。但就上半部而言,吴晓波是成功的。激荡三十年,是对这个时代的记录而不是总结,是对这个时代的回顾而不是评判。吴晓波的努力和文字让当我们有机会从每日的喧嚣和忙碌中回头一望,他没有论述是非而只是叙述事实,他没有展望未来而只是耐心的梳理历史碎片。但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早已经说过: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因此,《激荡三十年》几乎是一本必读的书,因为读过之后,你就有可能掌握过去,进而,掌握未来。退一万步说,即便你不能掌握未来,你也会陶醉在吴晓波描述的生长中。因为你自己,也是伴随着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尽管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辗了又辗,可是仍然生机勃勃……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作者:Ronald H.Coase 王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经济版的“论中国”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的创始人、102岁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科斯讲述的一个有着中国特色的独特故事。在过去30年里,中国从一个市场和企业精神被禁锢而贫困潦倒的国度,成功地转型为一个市场开放、私企盛行的全球经济重镇。改革伊始,中国领导人痛定思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守社会主义立场的同时,官方和民间改革并举,共同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向世人揭示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它展现给读者中国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曲折险途和波澜历程。作者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参考国内外众多文献,根据多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跟踪观察和对市场经济的长期理论思考,直笔而书,成就中国改革一家之言。
《皮克斯总动员》
作者:David A.Price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梦想有多贵
在介绍皮克斯成长的《皮克斯总动员》的开篇写着这样的一段话:
这是一个由一群有远大抱负的人,用一种崭新的方式讲述的故事---在一个完全由数学结构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一群人相互支撑,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历经了千辛万苦,最终把自己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20年的坚守,获得了奥斯卡奖可能还无法养育家庭。投入几千万美元,都看不到任何结果。
在成功变现之前,没有人知道梦想有多贵。
还是拉塞特说的好:成功需要才能和运气,很多人只有一种,而我们,兼而有之。
《激荡三十年》的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作品,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本书分为上下卷,在下卷中,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和犀利的风格,描绘了1993—2008年部分国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艰难历程。其中有柳传志、张瑞敏、王石、马云、吴仁宝等成功的典型,也有禹作敏、牟其中、姬长孔、沈太福等昙花一现的悲剧人物。书中用编年体的写法,将1993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事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其中有政府的决策,有高层领导的指示,有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更多的是企业界人士台前幕后的种种作为。许多事实经过作者生动的描写,使人们能从宏观上看出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和民企在突围中的奋斗,无论成功与失败,都真实地映衬出中国腾飞中沉重的翅膀。
——“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激荡三十年”终局,回望全球化的经济世界里,中国如何蹒跚起步,又如何在坎坷艰险中无师自通地打破桎梏,迅速实现腾飞。而那些或披荆斩棘、或试图暗度陈仓的先驱者们,一再倒地,一再站起,顶着汹涌的风云为自己开拓天下。这是中国经济史的长歌,也是中国经济人物的英雄谱。壮怀激烈,荡气回肠。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明智的年代,这是愚昧的年代;这是信任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的春日,这是失望的冬日; 我们面前拥有一切,我们面前没有一切; 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
题记就是吴晓波对改革开放30年的终结概括。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生生不息的成长。余华在《兄弟》中写道,李光头和宋钢像野草一样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辗了又辗,可是仍然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了。 我们亲身经历的这30年,也不过如此。30多年前,我还在粉碎四人帮的游行队伍中,30年后,我们谈论的是股票、期权、汇率、中国制造、纳斯达克以及世界到底是不是平的。
吴晓波的贡献是用无数细节打造了时代的风云际会。尽管以我的智商和能力仍然为他担心下部的把握,因为就历史而言,时代越近可能线索越多,越看不清楚。但就上半部而言,吴晓波是成功的。激荡三十年,是对这个时代的记录而不是总结,是对这个时代的回顾而不是评判。吴晓波的努力和文字让当我们有机会从每日的喧嚣和忙碌中回头一望,他没有论述是非而只是叙述事实,他没有展望未来而只是耐心的梳理历史碎片。但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早已经说过: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因此,《激荡三十年》几乎是一本必读的书,因为读过之后,你就有可能掌握过去,进而,掌握未来。退一万步说,即便你不能掌握未来,你也会陶醉在吴晓波描述的生长中。因为你自己,也是伴随着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尽管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辗了又辗,可是仍然生机勃勃……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作者:Ronald H.Coase 王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经济版的“论中国”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的创始人、102岁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科斯讲述的一个有着中国特色的独特故事。在过去30年里,中国从一个市场和企业精神被禁锢而贫困潦倒的国度,成功地转型为一个市场开放、私企盛行的全球经济重镇。改革伊始,中国领导人痛定思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守社会主义立场的同时,官方和民间改革并举,共同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向世人揭示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它展现给读者中国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曲折险途和波澜历程。作者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参考国内外众多文献,根据多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跟踪观察和对市场经济的长期理论思考,直笔而书,成就中国改革一家之言。
《皮克斯总动员》
作者:David A.Price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梦想有多贵
在介绍皮克斯成长的《皮克斯总动员》的开篇写着这样的一段话:
这是一个由一群有远大抱负的人,用一种崭新的方式讲述的故事---在一个完全由数学结构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一群人相互支撑,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历经了千辛万苦,最终把自己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20年的坚守,获得了奥斯卡奖可能还无法养育家庭。投入几千万美元,都看不到任何结果。
在成功变现之前,没有人知道梦想有多贵。
还是拉塞特说的好:成功需要才能和运气,很多人只有一种,而我们,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