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播上,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而要成功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从创设情境,激发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创新勇气;给学生独立思考,多比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解题思路,打破思维定势,在求异中培养创新思维几个方面出发。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勇气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面对知识和信息的激烈冲击,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播上,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1. 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1.1 创设兴趣情境。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有了情境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创设了故事情境导入:小明今年11岁,已经过了11个生日。小红问爸爸:“您过了多少个生日?”爸爸说:“我也只过了11个生日”小明哈哈大笑:“爸爸今年11岁”。爸爸说:“你再好好想想!”学生也都不知道,一直摇头这时就抓住时机:“你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就觉得好奇,激发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加学习,这就唤起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产生了创新的欲望。
1.2 创设问题情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的关键处不断地设计问题情境,从而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时教师让学生报出不同的数,学生报完老师也已判断完。学生“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老师判断为何如此之快?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就有水到渠成之效。
1.3 创设目标情境。在练习课上的一道题:找规律填数10、( )20、( )、30、()。让一位学生回答的是15、25、35,这答案大部分都同意了。教师也判断了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有一位学生有疑问的站起来说:“我的答案是12、22、32不行吗?我认为10到12增加了2,12到20增加了8,20到22又增加了2,22到30又增加了8,30到32又是增加了2”学生思维又被激活了,又有学生补充:我的答案是18,28,38,……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是有分量的,这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让他们达到预期的目标。
1.4 创造画面操作情境。“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如:在教学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学生在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这样,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就迎刃而解了。
2.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创新勇气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点或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要老师的引导。《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拓展数学课程内容的领域 , 减少机械和死记硬背的内容 , 增强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等。,教师适当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现实情境 , 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做”数学 , 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 而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将知识“数学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鼓励学生认真进去动手实践。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充分使用学具,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割拼,将一个圆分割并拼成长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如何求圆的面积。在学生掌握了如何求圆的面积后,我再出示了这样一题:“将一个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并拼成了一个近似长方形,已知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求这个圆的面积。”学生由于自己动手进行了操作,知道将圆进行若干等分后拼割成的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即为原来圆周长的一半,宽即为原来圆的半径,因此,学生很快就能求出这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学生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3. 给学生独立思考,多比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较是一切思维的基础,引导学生应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可以在练习课前,让学生自己出好题目,到课上就由小组解决。充分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在这过程中,通过比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学生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离开了空间、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从这些学生朴素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有无数条半径提供了感性材料。
4. 拓展解题思路,打破思维定势,在求异中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之后,教师可出示不同形式的题目巩固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而理解周长的意义。如已知长和周长求宽的解法:已知3个长方形的总周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长:用一根已知绳子的长围成长方形有几种围法。
再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3/19、4/25、6/37、12/77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写的题目,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老师课堂教学的神圣职责。在数学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只要师生齐心协力、互教互学,互动互惠,就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勇气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面对知识和信息的激烈冲击,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播上,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1. 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1.1 创设兴趣情境。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有了情境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创设了故事情境导入:小明今年11岁,已经过了11个生日。小红问爸爸:“您过了多少个生日?”爸爸说:“我也只过了11个生日”小明哈哈大笑:“爸爸今年11岁”。爸爸说:“你再好好想想!”学生也都不知道,一直摇头这时就抓住时机:“你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就觉得好奇,激发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加学习,这就唤起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产生了创新的欲望。
1.2 创设问题情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的关键处不断地设计问题情境,从而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时教师让学生报出不同的数,学生报完老师也已判断完。学生“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老师判断为何如此之快?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就有水到渠成之效。
1.3 创设目标情境。在练习课上的一道题:找规律填数10、( )20、( )、30、()。让一位学生回答的是15、25、35,这答案大部分都同意了。教师也判断了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有一位学生有疑问的站起来说:“我的答案是12、22、32不行吗?我认为10到12增加了2,12到20增加了8,20到22又增加了2,22到30又增加了8,30到32又是增加了2”学生思维又被激活了,又有学生补充:我的答案是18,28,38,……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是有分量的,这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让他们达到预期的目标。
1.4 创造画面操作情境。“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如:在教学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学生在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这样,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就迎刃而解了。
2.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创新勇气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点或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要老师的引导。《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拓展数学课程内容的领域 , 减少机械和死记硬背的内容 , 增强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等。,教师适当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现实情境 , 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做”数学 , 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 而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将知识“数学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鼓励学生认真进去动手实践。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充分使用学具,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割拼,将一个圆分割并拼成长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如何求圆的面积。在学生掌握了如何求圆的面积后,我再出示了这样一题:“将一个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并拼成了一个近似长方形,已知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求这个圆的面积。”学生由于自己动手进行了操作,知道将圆进行若干等分后拼割成的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即为原来圆周长的一半,宽即为原来圆的半径,因此,学生很快就能求出这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学生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3. 给学生独立思考,多比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较是一切思维的基础,引导学生应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可以在练习课前,让学生自己出好题目,到课上就由小组解决。充分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在这过程中,通过比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学生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离开了空间、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从这些学生朴素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有无数条半径提供了感性材料。
4. 拓展解题思路,打破思维定势,在求异中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之后,教师可出示不同形式的题目巩固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而理解周长的意义。如已知长和周长求宽的解法:已知3个长方形的总周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长:用一根已知绳子的长围成长方形有几种围法。
再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3/19、4/25、6/37、12/77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写的题目,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老师课堂教学的神圣职责。在数学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只要师生齐心协力、互教互学,互动互惠,就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