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对《抱朴子内篇·论仙》的论证艺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抱朴子;论仙;论证
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充分表达了葛洪对神仙的虔诚信仰,全书围绕道教的修道成仙展开,其中的《论仙》篇主要是论证神仙的存在和长生不死的可能,中心论点比较明确,论证时跳跃性比较大,灵活多样不死板。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葛洪《论仙》中的论证艺术进行分析:
一、作者会对同一个论点进行反复地论证
纵观《论仙》全文,作者主要提出了两个论点:第一,承认共性与普遍的同时,强调差异与特殊,承认有个别情况的存在,也强调万物是不断变化的,论证神仙和不死之道存在的可能性;第二,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有限,不能因为没见过或看不到神仙就否认神仙存在的真实性。下面就以第一个论点为例分析一下葛洪在文章中对观点的反复论证。
针对第一个论点,文章从“抱朴子答曰:‘夫聪之所去……正如此也久矣’”,到“老彭之寿,殇子之夭,其何故哉?苟有不同,则其异有何限乎”,一直在反复地进行论证。首先作者提到,“夫存亡终始,诚是大体,其异同参差,或然或否,变化万品,奇怪无方,物是事非,本钧末乖,未可一也。夫言始者必有终者多矣,混而齐之,非通理矣”,万物有始有终,总体来说是这样的,这是承认共性和普遍,但是万物变化万千,无法用通理来全部概括,这里强调的是差异与特殊。接下来用十二个实例证实了个性与特殊情况是的确存在的:
谓夏必长,而荠麦枯焉;谓冬必凋,而竹柏茂焉;谓始必终,而天地无穷焉;谓生必死,而龟鹤长存焉。盛阳宜暑,而夏天未必无凉日也;极阴宜寒,而严冬未必无暂温也。百川东注,而有北流之活活;坤道至静,而或震动而崩弛;水性纯冷,而有温谷之汤泉;火体宜炽,而有萧丘之寒焰;重类应沈,而南海有浮石之山;轻物当浮,而牂柯有沈羽之流。
这十二个由“而”字所引导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句子充分论证了“未可一”和“非通理”的说法,然后作者又写道“万殊之类,不可以一概断之”,物类千差万别,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一概而论,强调差异和特殊的存在,为神仙这种不同于人类的的特殊性存在进行辩解。
接着就说到了人,一般来说“贵性之物,宜必均一”,本来人的禀性理应是一样的,是说人的共性,但是一个“而”字又打破了这种共性,提到了人的不同的禀性,“贤愚邪正,好丑修短,清浊贞淫,缓急迟速,趋舍所尚,耳目所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乖矣”,用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来论证神仙存在的可能性,推断神仙也会不同于一般会生老病死的人类,他们能够长生不死也就不足为怪了。
然后是两段“若……则……”的文字,用先假设再反驳论证的方法,用十种变化的现象“雉之为蜃,雀之为蛤,壤虫假翼,川蛙翻飞,水虿为蛉,荇苓为蛆,田鼠为鴽,腐草为萤,鼍之为虎,蛇之为龙”,来论证万物的禀性是瞬息万变而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人也可以发生变化成为神仙;用八种现象“牛哀成虎,楚妪为鼋,枝离为柳,秦女为石,死而更生,男女易形,老彭之寿,殇子之夭”,来证明人与人之间本应相同,但是还是存在这么多的不同之事,说明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并且差异是没有极限的,“苟有不同,则其异有何限乎”,这也为了证实与人类有差异的神仙存在的可能性。
作者用以上几个部分的内容反复地在论证神仙存在的可能性。
二、用典籍的记载来证明神仙的存在
拿到现代来说,用典籍的记载作为立论的依据依然是我们著书立说的常用方法。《论仙》中列举了许多《列仙传》、《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中记载的有关神仙的事情,来证明神仙存在的真实性,用葛洪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况列仙之人,盈乎竹素矣。不死之道,曷为无之”“鬼神之事,著于竹帛,昭昭如此,不可胜数”。葛洪运用材料的范围很广,既有神仙传记又有所谓的正史。因文中引用的记载太多,本文就简单以一小段来说明一下。
若夫辅氏报施之鬼,成汤怒齐之灵,申生交言于狐子,杜伯报恨于周宣,彭生讬形于玄豕,如意假貌于苍狗,灌夫守田蚡,子义掊燕简,蓐收之降于莘,栾侯之止民家,素姜之说谶纬,孝孙之著文章,神君言于上林,罗阳仕于吴朝,鬼神之事,著于竹帛,昭昭如此,不可胜数。
辅氏报施之鬼,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成汤怒齐之灵,指商汤王显现了对齐景公发怒的魂灵,《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记载,齐景公举兵伐宋,军队过泰山时景公梦见两个人对自己发怒,晏子对景公说这不是泰山之神,而是宋国的先祖商汤和伊尹,他们反对您进攻宋国。
申生交言于狐子,指申生的灵魂与狐子交谈。申生即晋献公太子,狐子即晋国大夫狐突。《左传€Y屬夜辍芳窃兀脑嵘晟蟪己挥龅缴晟墓砘辏晟胫惶福底约阂亚胧旧系郏呀透毓?
杜伯报恨于周宣。杜伯是周宣王的大臣,周宣即西周君主周宣王。《墨子€Y屆鞴怼芳窃兀苄跎逼涑级挪还肌:笮跆镉谄裕挪税茁硭爻担垂福飞湫酰渲瞪稀?
彭生讬形于玄豕,彭生是春秋齐国人。《史记€Y屍胩兰摇芳窃兀浩胂骞甘古砩焙β郴腹鹂谟稚迸砩:罄雌胂骞蛄允保醇恢恢恚娲铀担馐撬廊サ呐砩F胂骞渲恢校芫涑迪隆?
如意假貌于苍狗,是指如意托形于深青色的大狗。如意是刘邦之子,被封为赵王。《汉书€Y屛逍兄尽芳窃兀篮笤诼飞峡吹揭恢还治铮裆钋嗌墓罚Я寺篮蟮囊赶潞笸蝗幌В疾方峁凳钦酝跞缫庾魉睿罄绰篮笠蛞竿炊馈?
灌夫守田蚡,是指灌夫的灵魂守在田蚡的身边。《史记€Y屛浩湮浒埠盍写芳窃兀何涞凼保喾蝰加び胩锿`交恶。蚡为丞相,奏劾灌夫窦婴论罪弃市。不久田蚡病,一身尽痛,若有击者。蚡呼服谢罪,使巫视鬼者瞻之。曰,窦婴与灌夫共守笞,欲杀之,竟死。 子义掊燕简,是指子义击打燕简公。子义即庄子仪,是春秋燕国人。燕简是春秋燕国的一位君主。《墨子€Y屆鞴怼芳窃兀嗉蚬逼涑甲右嵌还肌:蠹蚬浇塾谧嫱浚右呛芍煺榷髦涝诹顺瞪稀?
蓐收之降于莘,是指蓐收降临在莘地。蓐收是神名,主刑法。《国语€Y尳铩罚骸半焦卧诿恚猩瘢嗣姘酌⒆Γ搭崃⒂谖靼ⅰ9宥摺I裨唬骸拮撸〉勖唬菇鹣诙拧!莼祝酰偈穱ㄕ贾6栽唬骸缇裕蜉晔找玻熘躺褚病!罅辏酵觥!?
栾侯之止民家,是指栾侯出现在百姓之家。《太平广记》引《列异传》,汉中有神栾侯,能知人吉凶。有一年出现蝗灾,太守派使者祭告栾侯,栾侯说:“蝗虫小事,我马上就去除掉它们。”然后飞来亿万只小鸟啄食蝗虫,一会儿就没了。
神君言于上林,是指神君在上林苑讲话。《史记€Y屝⑽浔炯汀罚骸笆鞘鄙希ㄎ涞郏┣笊窬嶂狭种雄囀瞎邸I窬撸ち昱樱宰铀辣В始裼谙群笸鹑簟暗奂次唬蚝窭裰渺糁谥校牌溲裕患淙嗽啤!?
罗阳仕于吴朝,是指罗阳来到吴国做官。《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记载,临海罗阳县有神,自称王表,会说话吃饭,跟人没有差别,但见不到他的形体。后来,到吴国做官,只要王表说水旱之事,往往会应验。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葛洪运用的典籍既有仙传记类的,像《太平广记》《列仙传》的,也有史书类的,像《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等,甚至还有其他诸子百家的像《墨子》等,种类十分广泛。
这种引用典籍记载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但是葛洪运用典籍记载时存在很多问题,就是他忽略了这些典籍记载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就是说这些记载本身也有很多是需要我们去进行验证的,这些资料是否可靠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如果用这些未经验证的记载去证明神仙存在的真实性就有些荒谬了,这也是我们以后引用材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偏爱使用秦始皇与汉武帝的事例。秦皇汉武在文中至少涉及了五次
凡世人所以不信仙之可学,不许命之可延者,正以秦皇、汉武求之不获,以少君、栾太为之无验故也。
汉武享国,最为寿考,已得养性之小益矣。
秦皇使十室之中,思乱者九;汉武使天下嗷然,户口减半。祝其有益,诅亦有损。结草知德,则虚祭必怨。众烦攻其膏肓,人鬼齐其毒恨。彼二主徒有好仙之名,而无修道之实;所知浅事,不能悉行;要妙深秘,又不得闻;又不得有道之士,为合成仙药以与之,不得长生,无所怪也。
况彼二帝,四海之主,其所耽玩者,非一条也,其所亲幸者,至不少矣。
汉武招求方士,宠待过厚,致令斯辈,敢为虚诞耳。
作者在文中多次列举秦皇、汉武求仙的事,一方面是想从反面来说明求仙需要摒弃尘俗,冲破种种阻碍,否则不可能成功;另一方面是想说明,二主求仙失败,是因为种种阻碍,并非是养生修仙之道不真实,实际上还是为了说明不能因为求仙失败,不能因为没有看到求仙成功的实例就否定神仙之道的真实性。
四、反面论证的方法运用的炉火纯青
前面提到的秦皇汉武求仙失败的事例就是反面论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反面说明了求仙需要摒弃尘俗,冲破种种阻碍,否则不可能成功。再比如:
夫求长生,修至道,诀在于志,不在于富贵也。苟非其人,则高位厚货,乃所以为重累耳。何者?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而帝王任天下之重责,治鞅掌之政务;思劳于万几,神驰于宇宙;一介失所,则王道为亏;百姓有过,则谓之在予。醇醪汩其和气,艳容伐其根荄,所以翦精损虑、削乎平粹者,不可曲尽而备论也。蚊噆肤则坐不得安,虱群攻则卧不得宁。四海之事,何祗若是。安得掩翳聪明,历藏数息,长斋久洁,躬亲炉火,夙兴夜寐以飞八石哉?
这段话先说了修仙之道不在于富贵,而是应该摒弃杂念欲望,练习道教的各种修行方术,然后写了“帝王”整日事务缠身,无法真正地进行修仙,从反面论证了修仙之法对修仙之人的重要性。
五、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简单举个例子,文章里曾说“夫求长生,修至道,诀在于志,不在于富贵也”,就是说穷人也可以修仙成功,但是文章后面又提到了李少君,“按董仲舒所撰《李少君家录》云:少君有不死之方,而家贫无以市其药物,故出于汉,以假涂求其财,道成而去”,说李少君家贫,没有钱买药来制不死之方,只能先在汉武帝身边赚足了钱才成道而去,这就与修道“不在于富贵”相矛盾。
葛洪的神仙信仰思想是无可厚非的,其中的一些论证方法也对我们有一定程度的启发意义,像论证时运用典籍以及反面论证的方法都值得借鉴,我们在看到其中不足的同时,也要汲取其中合理的部分。
参考文献:
[1]葛洪著,张松辉译注.抱朴子内篇[M].北京:中华书局,2011.
【关键词】抱朴子;论仙;论证
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充分表达了葛洪对神仙的虔诚信仰,全书围绕道教的修道成仙展开,其中的《论仙》篇主要是论证神仙的存在和长生不死的可能,中心论点比较明确,论证时跳跃性比较大,灵活多样不死板。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葛洪《论仙》中的论证艺术进行分析:
一、作者会对同一个论点进行反复地论证
纵观《论仙》全文,作者主要提出了两个论点:第一,承认共性与普遍的同时,强调差异与特殊,承认有个别情况的存在,也强调万物是不断变化的,论证神仙和不死之道存在的可能性;第二,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有限,不能因为没见过或看不到神仙就否认神仙存在的真实性。下面就以第一个论点为例分析一下葛洪在文章中对观点的反复论证。
针对第一个论点,文章从“抱朴子答曰:‘夫聪之所去……正如此也久矣’”,到“老彭之寿,殇子之夭,其何故哉?苟有不同,则其异有何限乎”,一直在反复地进行论证。首先作者提到,“夫存亡终始,诚是大体,其异同参差,或然或否,变化万品,奇怪无方,物是事非,本钧末乖,未可一也。夫言始者必有终者多矣,混而齐之,非通理矣”,万物有始有终,总体来说是这样的,这是承认共性和普遍,但是万物变化万千,无法用通理来全部概括,这里强调的是差异与特殊。接下来用十二个实例证实了个性与特殊情况是的确存在的:
谓夏必长,而荠麦枯焉;谓冬必凋,而竹柏茂焉;谓始必终,而天地无穷焉;谓生必死,而龟鹤长存焉。盛阳宜暑,而夏天未必无凉日也;极阴宜寒,而严冬未必无暂温也。百川东注,而有北流之活活;坤道至静,而或震动而崩弛;水性纯冷,而有温谷之汤泉;火体宜炽,而有萧丘之寒焰;重类应沈,而南海有浮石之山;轻物当浮,而牂柯有沈羽之流。
这十二个由“而”字所引导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句子充分论证了“未可一”和“非通理”的说法,然后作者又写道“万殊之类,不可以一概断之”,物类千差万别,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一概而论,强调差异和特殊的存在,为神仙这种不同于人类的的特殊性存在进行辩解。
接着就说到了人,一般来说“贵性之物,宜必均一”,本来人的禀性理应是一样的,是说人的共性,但是一个“而”字又打破了这种共性,提到了人的不同的禀性,“贤愚邪正,好丑修短,清浊贞淫,缓急迟速,趋舍所尚,耳目所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乖矣”,用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来论证神仙存在的可能性,推断神仙也会不同于一般会生老病死的人类,他们能够长生不死也就不足为怪了。
然后是两段“若……则……”的文字,用先假设再反驳论证的方法,用十种变化的现象“雉之为蜃,雀之为蛤,壤虫假翼,川蛙翻飞,水虿为蛉,荇苓为蛆,田鼠为鴽,腐草为萤,鼍之为虎,蛇之为龙”,来论证万物的禀性是瞬息万变而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人也可以发生变化成为神仙;用八种现象“牛哀成虎,楚妪为鼋,枝离为柳,秦女为石,死而更生,男女易形,老彭之寿,殇子之夭”,来证明人与人之间本应相同,但是还是存在这么多的不同之事,说明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并且差异是没有极限的,“苟有不同,则其异有何限乎”,这也为了证实与人类有差异的神仙存在的可能性。
作者用以上几个部分的内容反复地在论证神仙存在的可能性。
二、用典籍的记载来证明神仙的存在
拿到现代来说,用典籍的记载作为立论的依据依然是我们著书立说的常用方法。《论仙》中列举了许多《列仙传》、《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中记载的有关神仙的事情,来证明神仙存在的真实性,用葛洪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况列仙之人,盈乎竹素矣。不死之道,曷为无之”“鬼神之事,著于竹帛,昭昭如此,不可胜数”。葛洪运用材料的范围很广,既有神仙传记又有所谓的正史。因文中引用的记载太多,本文就简单以一小段来说明一下。
若夫辅氏报施之鬼,成汤怒齐之灵,申生交言于狐子,杜伯报恨于周宣,彭生讬形于玄豕,如意假貌于苍狗,灌夫守田蚡,子义掊燕简,蓐收之降于莘,栾侯之止民家,素姜之说谶纬,孝孙之著文章,神君言于上林,罗阳仕于吴朝,鬼神之事,著于竹帛,昭昭如此,不可胜数。
辅氏报施之鬼,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成汤怒齐之灵,指商汤王显现了对齐景公发怒的魂灵,《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记载,齐景公举兵伐宋,军队过泰山时景公梦见两个人对自己发怒,晏子对景公说这不是泰山之神,而是宋国的先祖商汤和伊尹,他们反对您进攻宋国。
申生交言于狐子,指申生的灵魂与狐子交谈。申生即晋献公太子,狐子即晋国大夫狐突。《左传€Y屬夜辍芳窃兀脑嵘晟蟪己挥龅缴晟墓砘辏晟胫惶福底约阂亚胧旧系郏呀透毓?
杜伯报恨于周宣。杜伯是周宣王的大臣,周宣即西周君主周宣王。《墨子€Y屆鞴怼芳窃兀苄跎逼涑级挪还肌:笮跆镉谄裕挪税茁硭爻担垂福飞湫酰渲瞪稀?
彭生讬形于玄豕,彭生是春秋齐国人。《史记€Y屍胩兰摇芳窃兀浩胂骞甘古砩焙β郴腹鹂谟稚迸砩:罄雌胂骞蛄允保醇恢恢恚娲铀担馐撬廊サ呐砩F胂骞渲恢校芫涑迪隆?
如意假貌于苍狗,是指如意托形于深青色的大狗。如意是刘邦之子,被封为赵王。《汉书€Y屛逍兄尽芳窃兀篮笤诼飞峡吹揭恢还治铮裆钋嗌墓罚Я寺篮蟮囊赶潞笸蝗幌В疾方峁凳钦酝跞缫庾魉睿罄绰篮笠蛞竿炊馈?
灌夫守田蚡,是指灌夫的灵魂守在田蚡的身边。《史记€Y屛浩湮浒埠盍写芳窃兀何涞凼保喾蝰加び胩锿`交恶。蚡为丞相,奏劾灌夫窦婴论罪弃市。不久田蚡病,一身尽痛,若有击者。蚡呼服谢罪,使巫视鬼者瞻之。曰,窦婴与灌夫共守笞,欲杀之,竟死。 子义掊燕简,是指子义击打燕简公。子义即庄子仪,是春秋燕国人。燕简是春秋燕国的一位君主。《墨子€Y屆鞴怼芳窃兀嗉蚬逼涑甲右嵌还肌:蠹蚬浇塾谧嫱浚右呛芍煺榷髦涝诹顺瞪稀?
蓐收之降于莘,是指蓐收降临在莘地。蓐收是神名,主刑法。《国语€Y尳铩罚骸半焦卧诿恚猩瘢嗣姘酌⒆Γ搭崃⒂谖靼ⅰ9宥摺I裨唬骸拮撸〉勖唬菇鹣诙拧!莼祝酰偈穱ㄕ贾6栽唬骸缇裕蜉晔找玻熘躺褚病!罅辏酵觥!?
栾侯之止民家,是指栾侯出现在百姓之家。《太平广记》引《列异传》,汉中有神栾侯,能知人吉凶。有一年出现蝗灾,太守派使者祭告栾侯,栾侯说:“蝗虫小事,我马上就去除掉它们。”然后飞来亿万只小鸟啄食蝗虫,一会儿就没了。
神君言于上林,是指神君在上林苑讲话。《史记€Y屝⑽浔炯汀罚骸笆鞘鄙希ㄎ涞郏┣笊窬嶂狭种雄囀瞎邸I窬撸ち昱樱宰铀辣В始裼谙群笸鹑簟暗奂次唬蚝窭裰渺糁谥校牌溲裕患淙嗽啤!?
罗阳仕于吴朝,是指罗阳来到吴国做官。《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记载,临海罗阳县有神,自称王表,会说话吃饭,跟人没有差别,但见不到他的形体。后来,到吴国做官,只要王表说水旱之事,往往会应验。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葛洪运用的典籍既有仙传记类的,像《太平广记》《列仙传》的,也有史书类的,像《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等,甚至还有其他诸子百家的像《墨子》等,种类十分广泛。
这种引用典籍记载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但是葛洪运用典籍记载时存在很多问题,就是他忽略了这些典籍记载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就是说这些记载本身也有很多是需要我们去进行验证的,这些资料是否可靠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如果用这些未经验证的记载去证明神仙存在的真实性就有些荒谬了,这也是我们以后引用材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偏爱使用秦始皇与汉武帝的事例。秦皇汉武在文中至少涉及了五次
凡世人所以不信仙之可学,不许命之可延者,正以秦皇、汉武求之不获,以少君、栾太为之无验故也。
汉武享国,最为寿考,已得养性之小益矣。
秦皇使十室之中,思乱者九;汉武使天下嗷然,户口减半。祝其有益,诅亦有损。结草知德,则虚祭必怨。众烦攻其膏肓,人鬼齐其毒恨。彼二主徒有好仙之名,而无修道之实;所知浅事,不能悉行;要妙深秘,又不得闻;又不得有道之士,为合成仙药以与之,不得长生,无所怪也。
况彼二帝,四海之主,其所耽玩者,非一条也,其所亲幸者,至不少矣。
汉武招求方士,宠待过厚,致令斯辈,敢为虚诞耳。
作者在文中多次列举秦皇、汉武求仙的事,一方面是想从反面来说明求仙需要摒弃尘俗,冲破种种阻碍,否则不可能成功;另一方面是想说明,二主求仙失败,是因为种种阻碍,并非是养生修仙之道不真实,实际上还是为了说明不能因为求仙失败,不能因为没有看到求仙成功的实例就否定神仙之道的真实性。
四、反面论证的方法运用的炉火纯青
前面提到的秦皇汉武求仙失败的事例就是反面论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反面说明了求仙需要摒弃尘俗,冲破种种阻碍,否则不可能成功。再比如:
夫求长生,修至道,诀在于志,不在于富贵也。苟非其人,则高位厚货,乃所以为重累耳。何者?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而帝王任天下之重责,治鞅掌之政务;思劳于万几,神驰于宇宙;一介失所,则王道为亏;百姓有过,则谓之在予。醇醪汩其和气,艳容伐其根荄,所以翦精损虑、削乎平粹者,不可曲尽而备论也。蚊噆肤则坐不得安,虱群攻则卧不得宁。四海之事,何祗若是。安得掩翳聪明,历藏数息,长斋久洁,躬亲炉火,夙兴夜寐以飞八石哉?
这段话先说了修仙之道不在于富贵,而是应该摒弃杂念欲望,练习道教的各种修行方术,然后写了“帝王”整日事务缠身,无法真正地进行修仙,从反面论证了修仙之法对修仙之人的重要性。
五、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简单举个例子,文章里曾说“夫求长生,修至道,诀在于志,不在于富贵也”,就是说穷人也可以修仙成功,但是文章后面又提到了李少君,“按董仲舒所撰《李少君家录》云:少君有不死之方,而家贫无以市其药物,故出于汉,以假涂求其财,道成而去”,说李少君家贫,没有钱买药来制不死之方,只能先在汉武帝身边赚足了钱才成道而去,这就与修道“不在于富贵”相矛盾。
葛洪的神仙信仰思想是无可厚非的,其中的一些论证方法也对我们有一定程度的启发意义,像论证时运用典籍以及反面论证的方法都值得借鉴,我们在看到其中不足的同时,也要汲取其中合理的部分。
参考文献:
[1]葛洪著,张松辉译注.抱朴子内篇[M].北京:中华书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