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表现,乡村旅游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生态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本文从生态化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组织形式从文化生态和经济生态的角度提供了选择方法,以社区参与为落脚点,分析组织形式选取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化;乡村旅游;组织形式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生态化是一个热门的概念,在教育、养殖、城市规划、哲学、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生态旅游的概念也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发展至今,显示了强大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生态化就是以人与环境的和谐为根本的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标志,尊重和保护生态与环境,谋求人、文化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巧合的是,乡村旅游也于同一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多停留在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的界定,或者是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外部因素的分析,少有将这两个概念整合的,并且在模式分析上,也多是对组织形式的分类方式,以及一些实证研究上,少有针对如何选择组织形式这一重要问题提出论证的。
此课题就是从生态化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组织形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社区参与为主要途径,从经济指标、文化指标等方面对组织形式的优劣作评析。
1.2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四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 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所在,以及各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旅游生态化的涵义。说明生态化概念的提出以及生态旅游的涵义。
第三章 乡村旅游组织形式研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组织形式的分类和选取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 总结,明确研究的不足,展望今后还需研究的方向和问题。
2. 旅游生态化的涵义
2.1 旅游生态化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也越发严重,由不可持续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引起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旅游生态化就是针对人类应对环境危机,适应回归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需要而提出的。
旅游生态化植根于20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世界环境运动的大背景中,并在70、80年代初具雏形。旅游生态化是人类反思和矫正传统旅游方式,满足大众旅游需求的变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理想的旅游方式,谋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旅游规划与建设思想的重大转变,是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特征。
旅游生态化以人与环境的和谐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标志,尊重和保护生态与环境,谋求人、文化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生态化实质是由自然、经济、文化和审美四类异质的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平衡的、协调的复合生态系统。
旅游生态化不仅涉及价值观念、生态伦理和旅游理念等方面的问题,还涉及旅游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
2.2 生态旅游的涵义
在生态化的基础上,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北洛斯.拉斯科瑞首次正式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其后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实际上早在1965年Hetzer就提出了“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 tourism)这一概念,并认为它具有四个內涵:环境影响最小化、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影响最小化、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
国内学者从诸多方面对生态旅游作出定义。罗清认为,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吕逸新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保护性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韩艳洁认为生态旅游不仅是旅游的种类、方式,更是旅游主体和客体双方寻求的目标,是旅游的最高层次,强调人与旅游资源之间的生态平衡。王俊锋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内涵反映了现代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内涵也将会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生态旅游中的“生态”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它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范畴,而且包括自然、经济、文化、审美等领域,并与生态平衡、社会发展、经济结构等因素相关。
3.乡村旅游组织形式
3.1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在欧洲发达国家可追溯到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但乡村旅游的大规模开展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显示出现代旅游文化新单元的极强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牵引和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由于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涉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从乡村旅游活动开展以来就被学者广泛关注。尽管已有研究对乡村旅游概念进行了较多的界定和设释,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乡村旅游基本概念的认识仍不够明晰,提法较多。
肖佑兴等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杨旭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经济资源、乡村社会资源所构成的立体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王兵则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和乡村民俗社会资源为中心而展开的旅游活动,强调农业资源与环境是构成乡村旅游的主体。杜江等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可以看出,国内对乡村旅游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活动形式等,此外,也有从农业开发角度定义乡村旅游。但都认为乡村旅游发生于乡村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区别于城市的乡村吸引向性和文化内涵。因此,只有把握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才能逐渐形成统一的乡村旅游概念,构建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体系。
3.2乡村旅游组织形式分类
由于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如地域类型的多样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性和民俗风情的多样性等,乡村旅游组织形式在各地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对乡村旅游组织形式有如下分类:欠发达但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的旅游业成长的3种模式,即旅游资源主体型、旅游资源共生型和旅游资源附属型;根据区位条件、旅游特点、客源市场、旅游目的等特征将乡村旅游开发类型分为都市郊区型、景区周缘型和特色村塞型等3种类型;将观光农业划分为早期旅游萌芽阶段的自发式、初级经营阶段的自主式和成熟经营阶段的开发式等3个阶段模式;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将乡村旅游开发划分为政府主导发展驱动模式、旅一农一工一贸联动发展模式、农旅模式、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模式、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和资源环境一社区参与一经济发展一管理监控持续调控模式等6大模式;还有诸多学者认为在乡村旅游的多种开发模式中,注重社区和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是最佳选择,认为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包括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长衣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和个体农庄模式。
无论采取怎样的分类方式,都应该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最适合的组织形式。比如成都的五朵金花,采取了开发商和政府共同主导的模式,建立了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采取两次土地流转、当地居民进入企业就业等诸多办法,充分发挥了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在保护资源、实现原住民与开发商、政府共同分享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产值的快速增长。
3.3 乡村旅游组织形式选择
乡村旅游组织形式多样,然而多数开发形式雷同,违背了乡村旅游的初衷,投资者到乡村大量圈地,把城市人度假休闲地建在环境良好的乡村社区,却极少考虑当地居民的意愿。从长远来看,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资源被占用和消耗,逐渐形成了村民收益和资源投资的严重失衡。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应依赖于乡村社区的发展,形成自组织开发模式,发挥政府、公司、旅行社以及村民等多个主体的作用,形成一个均衡的系统。
对于开发模式是否符合生态化的标准,可从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以及自然生态这三个方面综合多个要素构建指标体系来衡量。
表1中列出了社区是否参与生态旅游的一些表征,可以看出,社区参与有助于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社区的社会经济进步。并使我们进一步理解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理念。
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应结合各地区的不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经由不同的组织团体来推行经营与管理,而管理的重心主要落在当地社区,可以社区营造的理念来激发社区的自主性与参与性,也使得社区营造不仅为着重于文化层面、更增添生态关怀的取向。再者,通过多方合作,共同经营各社区为主的永续生态旅游,可为当地社区带来合理的经济收益,并对当地生态、环境有相当程度的回馈;在经济、环境与社会公平上达到持续进步的成效,并使游客获得最大滿足,或能有助于维护社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具体的做法是政府负责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乡村旅游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农民旅游协会负责组织村民参与地方戏的表演、导游、工艺品的制作、提供住宿餐饮等,并负责维护和修缮各自的传统民居,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
要形成这种开发模式,必须重视多方面的作用,尤其是政府和村民的作用。首先政府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转变职能。如果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既是利益的主体,又是政策的决策者,必然造成乡村旅游收入不科学合理的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会大大降低乡村居民的“参与度”。所以政府要由包揽一切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在以当地居民为主体乡村旅游开发中发挥引导、协调、监督等作用。政府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处于中立地位,积极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居民的参与权,规范居民参与的行为及过程,处理好开发商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成为他们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对村民来说,应加强培训以提高乡村居民参与的能力。乡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及综合素质差是造成他们参与程度不高、参与意识淡漠的另一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大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教育的力度。通过整体培训,普遍提高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参与意识、商业意识、竞争意识;通过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当地不同类别、不同人群参与乡村旅游的能力,从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经营到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与决策,保证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参与到乡村旅游活动中去,使当地居民真正成为旅游业的主体。
4.总结
建立生态化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保护乡村文化生态、自然生态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各地诸多乡村旅游面临发展瓶颈之际,采取更具长期发展能力的生态化模式对乡村旅游进行开发,权衡多个主体的利益,以期构建一个完整的模式选择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王俊锋,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初探, 商情,2009年19期.
[3]贺春艳.从生态旅游的三大效益再论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旅游学刊,2004,19(1):77.
[4]戴斌,周晓歌,梁壮平.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 6
[5]王仰麟,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理论与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1999, 15
[6]陶卓民,是丽娜.南京市旅游农业市场开发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 19
[7]蔡碧凡.乡村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的构建研究,长沙:中南林学院,
[8]吕连琴,刘爱荣.我国乡村旅游高级化的产品设计导向.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
[9]王继权.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生态经济,2001, 17(1):43
[10]黄成林.黄山市乡村旅游初步研究.人文地理,2003, 19(1 ): 24一2 A.
[11]徐清.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景观危机.中国园林,2007 ,23 (6 ) :A3一A7.
[12]肖湘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湘潭:湘潭人学,2006: 24一29.
(作者通讯地址: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50)
关键词:生态化;乡村旅游;组织形式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生态化是一个热门的概念,在教育、养殖、城市规划、哲学、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生态旅游的概念也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发展至今,显示了强大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生态化就是以人与环境的和谐为根本的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标志,尊重和保护生态与环境,谋求人、文化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巧合的是,乡村旅游也于同一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多停留在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的界定,或者是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外部因素的分析,少有将这两个概念整合的,并且在模式分析上,也多是对组织形式的分类方式,以及一些实证研究上,少有针对如何选择组织形式这一重要问题提出论证的。
此课题就是从生态化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组织形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社区参与为主要途径,从经济指标、文化指标等方面对组织形式的优劣作评析。
1.2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四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 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所在,以及各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旅游生态化的涵义。说明生态化概念的提出以及生态旅游的涵义。
第三章 乡村旅游组织形式研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组织形式的分类和选取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 总结,明确研究的不足,展望今后还需研究的方向和问题。
2. 旅游生态化的涵义
2.1 旅游生态化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也越发严重,由不可持续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引起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旅游生态化就是针对人类应对环境危机,适应回归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需要而提出的。
旅游生态化植根于20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世界环境运动的大背景中,并在70、80年代初具雏形。旅游生态化是人类反思和矫正传统旅游方式,满足大众旅游需求的变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理想的旅游方式,谋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旅游规划与建设思想的重大转变,是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特征。
旅游生态化以人与环境的和谐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标志,尊重和保护生态与环境,谋求人、文化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生态化实质是由自然、经济、文化和审美四类异质的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平衡的、协调的复合生态系统。
旅游生态化不仅涉及价值观念、生态伦理和旅游理念等方面的问题,还涉及旅游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
2.2 生态旅游的涵义
在生态化的基础上,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北洛斯.拉斯科瑞首次正式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其后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实际上早在1965年Hetzer就提出了“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 tourism)这一概念,并认为它具有四个內涵:环境影响最小化、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影响最小化、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
国内学者从诸多方面对生态旅游作出定义。罗清认为,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吕逸新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保护性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韩艳洁认为生态旅游不仅是旅游的种类、方式,更是旅游主体和客体双方寻求的目标,是旅游的最高层次,强调人与旅游资源之间的生态平衡。王俊锋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内涵反映了现代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内涵也将会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生态旅游中的“生态”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它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范畴,而且包括自然、经济、文化、审美等领域,并与生态平衡、社会发展、经济结构等因素相关。
3.乡村旅游组织形式
3.1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在欧洲发达国家可追溯到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但乡村旅游的大规模开展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显示出现代旅游文化新单元的极强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牵引和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由于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涉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从乡村旅游活动开展以来就被学者广泛关注。尽管已有研究对乡村旅游概念进行了较多的界定和设释,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乡村旅游基本概念的认识仍不够明晰,提法较多。
肖佑兴等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杨旭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经济资源、乡村社会资源所构成的立体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王兵则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和乡村民俗社会资源为中心而展开的旅游活动,强调农业资源与环境是构成乡村旅游的主体。杜江等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可以看出,国内对乡村旅游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活动形式等,此外,也有从农业开发角度定义乡村旅游。但都认为乡村旅游发生于乡村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区别于城市的乡村吸引向性和文化内涵。因此,只有把握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才能逐渐形成统一的乡村旅游概念,构建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体系。
3.2乡村旅游组织形式分类
由于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如地域类型的多样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性和民俗风情的多样性等,乡村旅游组织形式在各地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对乡村旅游组织形式有如下分类:欠发达但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的旅游业成长的3种模式,即旅游资源主体型、旅游资源共生型和旅游资源附属型;根据区位条件、旅游特点、客源市场、旅游目的等特征将乡村旅游开发类型分为都市郊区型、景区周缘型和特色村塞型等3种类型;将观光农业划分为早期旅游萌芽阶段的自发式、初级经营阶段的自主式和成熟经营阶段的开发式等3个阶段模式;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将乡村旅游开发划分为政府主导发展驱动模式、旅一农一工一贸联动发展模式、农旅模式、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模式、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和资源环境一社区参与一经济发展一管理监控持续调控模式等6大模式;还有诸多学者认为在乡村旅游的多种开发模式中,注重社区和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是最佳选择,认为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包括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长衣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和个体农庄模式。
无论采取怎样的分类方式,都应该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最适合的组织形式。比如成都的五朵金花,采取了开发商和政府共同主导的模式,建立了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采取两次土地流转、当地居民进入企业就业等诸多办法,充分发挥了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在保护资源、实现原住民与开发商、政府共同分享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产值的快速增长。
3.3 乡村旅游组织形式选择
乡村旅游组织形式多样,然而多数开发形式雷同,违背了乡村旅游的初衷,投资者到乡村大量圈地,把城市人度假休闲地建在环境良好的乡村社区,却极少考虑当地居民的意愿。从长远来看,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资源被占用和消耗,逐渐形成了村民收益和资源投资的严重失衡。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应依赖于乡村社区的发展,形成自组织开发模式,发挥政府、公司、旅行社以及村民等多个主体的作用,形成一个均衡的系统。
对于开发模式是否符合生态化的标准,可从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以及自然生态这三个方面综合多个要素构建指标体系来衡量。
表1中列出了社区是否参与生态旅游的一些表征,可以看出,社区参与有助于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社区的社会经济进步。并使我们进一步理解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理念。
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应结合各地区的不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经由不同的组织团体来推行经营与管理,而管理的重心主要落在当地社区,可以社区营造的理念来激发社区的自主性与参与性,也使得社区营造不仅为着重于文化层面、更增添生态关怀的取向。再者,通过多方合作,共同经营各社区为主的永续生态旅游,可为当地社区带来合理的经济收益,并对当地生态、环境有相当程度的回馈;在经济、环境与社会公平上达到持续进步的成效,并使游客获得最大滿足,或能有助于维护社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具体的做法是政府负责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乡村旅游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农民旅游协会负责组织村民参与地方戏的表演、导游、工艺品的制作、提供住宿餐饮等,并负责维护和修缮各自的传统民居,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
要形成这种开发模式,必须重视多方面的作用,尤其是政府和村民的作用。首先政府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转变职能。如果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既是利益的主体,又是政策的决策者,必然造成乡村旅游收入不科学合理的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会大大降低乡村居民的“参与度”。所以政府要由包揽一切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在以当地居民为主体乡村旅游开发中发挥引导、协调、监督等作用。政府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处于中立地位,积极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居民的参与权,规范居民参与的行为及过程,处理好开发商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成为他们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对村民来说,应加强培训以提高乡村居民参与的能力。乡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及综合素质差是造成他们参与程度不高、参与意识淡漠的另一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大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教育的力度。通过整体培训,普遍提高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参与意识、商业意识、竞争意识;通过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当地不同类别、不同人群参与乡村旅游的能力,从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经营到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与决策,保证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参与到乡村旅游活动中去,使当地居民真正成为旅游业的主体。
4.总结
建立生态化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保护乡村文化生态、自然生态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各地诸多乡村旅游面临发展瓶颈之际,采取更具长期发展能力的生态化模式对乡村旅游进行开发,权衡多个主体的利益,以期构建一个完整的模式选择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王俊锋,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初探, 商情,2009年19期.
[3]贺春艳.从生态旅游的三大效益再论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旅游学刊,2004,19(1):77.
[4]戴斌,周晓歌,梁壮平.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 6
[5]王仰麟,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理论与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1999, 15
[6]陶卓民,是丽娜.南京市旅游农业市场开发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 19
[7]蔡碧凡.乡村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的构建研究,长沙:中南林学院,
[8]吕连琴,刘爱荣.我国乡村旅游高级化的产品设计导向.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
[9]王继权.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生态经济,2001, 17(1):43
[10]黄成林.黄山市乡村旅游初步研究.人文地理,2003, 19(1 ): 24一2 A.
[11]徐清.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景观危机.中国园林,2007 ,23 (6 ) :A3一A7.
[12]肖湘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湘潭:湘潭人学,2006: 24一29.
(作者通讯地址: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