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bue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奠基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和心血”。十七大报告这段话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和发展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但它同时也根源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努力。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二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如《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倡导并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重要的思想基础。
  2、创立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对我党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的探索。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后来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一次比一次更丰富的概括。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化的概括。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崭新境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3、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对世纪之交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同时,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成为该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既为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也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4、完善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实际出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同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这个理论形成更为完善的科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以回答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为主线,贯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严密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个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最高层次。
  邓小平十分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总之,思想不解放,陈规陋习不破除,主观包袱不放下,要实事求是,要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要搞好现代化建设,都只会流于空话。
  江泽民在坚持邓小平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命题,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强调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胡锦涛也十分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重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着力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强调要用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正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才相继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不断丰富。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二个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由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回答和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搞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他还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根本原因就在于对这个问题认识的不清醒;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犹疑、困惑,深层次思想根源也在于对这个问题认识的不清醒。因此,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就成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不可回避的首要基本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在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任何前途。正如邓小平指出:“我们说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党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搞好自身建设。由于党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执政条件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也就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解决的又一个基本问题。
  发展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始终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发展。实践表明,离开发展谈不上社会主义,发展不快不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好也不是社会主义。但是,在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发展道路遭受失败之后,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巨大挑战的新背景下,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依靠谁和依靠什么方法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也就成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又一个基本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重点回答和解决了这三个基本问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际上就是围绕这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所以,这三个重要理论观点也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第三个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和发展步骤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外部条件和国际战略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理论、关于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理论、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三个层次的理论,一方面内在地呈逐层统率的关系,前一个层次的理论是后一层次理论的基础和起点,后一层次的理论是对前一层次理论在不同方面的具体展开;另一方面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由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严整的逻辑体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之中,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核心、依靠力量、以及用“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引导我们前进的光辉旗帜和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
  (作者通讯地址:新疆阿克苏地委党校 新疆阿克苏 843000)
其他文献
摘 要: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于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经济高端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总部经济已成为我国许多中心城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索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思路。研究分析国内外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总结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城市以总部经济模式实现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总部经济;发展趋势;经验借鉴  一、总部经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期刊
摘 要:绩效审计是提高高校使用教育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总结归纳绩效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内部审计的具体特征,阐述了过程导向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绩效审计; 审计模式; 过程导向    1. 引言    绩效审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阿瑟肯特提出,20世纪80年代后,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为起点,在我国的各个行业领域开始有组织、有目的
期刊
摘 要: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人才培养的特征,需要从理论上研究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与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本文以湖南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五位一体”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及其建设对策的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人才;“五位一体”; 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对策    随着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旅游行业也取得了惊人的飞跃。但是,我国旅游行业在快速发展的
期刊
摘 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被许多国外学者喻为“人类社会第五次浪潮”。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单元,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我国能源紧张的宏观背景下,采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促进低碳发展建立低碳城市,是中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    一、低碳经
期刊
摘 要:冲动性购买影响因素众多,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回顾过去的研究,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研究经历了从产品研究到消费者心理研究的一系列变化,目前的研究集中在行为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的情景状态等因素上。本文利用心理学中关于人格特质不同构面的理论,构建了人格特质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理论模型,探讨了如何利用消费者人格特质中不同构面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人格特质;情境因素;冲动性购买   
期刊
摘 要: 个人转让“大小非”所得,从2010年1月1日起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税法执法环境的不公。本文认为,从2006年起出现个人转让“大小非”所得时,就应征收个人所得税,因为按税法条文规定和从税法原理上讲,这都是一种本来就应征税的所得。  关键词:转让限售股所得 ;税务机关责任; 三年内补缴    2005年我国股市开始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从2006年起,就逐步出现了个人转让“大小非”(即非流通的
期刊
摘 要:可行性研究是一种通过详细调查研究,对创新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分析与论证,以便进行正确决策的研究活动,是一种综合的经济分析技术。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项目的特点来选择最适合的评估方法,做出最为准确和有效的投资决策,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立足于技术创新项目的特点,构建了企业创新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思路,对企业创新项目可行性
期刊
摘 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之一。近二十年来,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趋势锐不可挡,金融创新迅猛发展,一些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相继问世。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处于高风险运行状态。近年来,通过多种方式,处置了相当数量的不良资产,但从银行业自身看,尚未从制度、机制上根本解决新的不良资产产生问题,信用风险依然很大。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
期刊
摘 要: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它潜移默化地对企业时时事事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众多学者喻为“明天的经济”。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以深厚的文化基础做底蕴的,研究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主要从企业文化的内涵、作用、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求引起人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  关键词:企业文化;作用;构建    企业与其一定的文化是无法分离的,现代企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当前分税制弊端日益凸显,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严重失衡。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是非常必要的,此举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和规范地方收入行为,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本文将从必要性和合法性等方面探讨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可行性,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分税制;地方税收;立法权    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