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的担当精神传承已久,担当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担当教育应当迫切的进入基础教育的课堂,让担当成为中学生的自觉与常规。担当精神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其实是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的,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具体要求。开展担当教育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教育途径和内化推进,形成完整的责任担当教育体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很好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还要激发学生谋划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追求,这种追求是担当教育的初衷,也是担当教育的永恒目标。
[关键词] 担当;陶行知教育思想;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2-0090-03
“担当”是一种重要的内在修为,是一种境界。2007年5月共青团成立85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信中在表达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殷切期望时谈到了“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通俗易懂,但是把“四个新一代”连在一起,使人们感到其中沉甸甸的份量,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提出来,更显得非同寻常。
非同寻常在哪?要求新一代敢于担当。人民日报说得很干脆:“看干部,要看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1];《人民日报 》2012年2月更提出:“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温家宝总理则告诫干部要“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2]。可见,担当教育已经成为共识。担当教育应当迫切的进入基础教育课堂,让担当成为中学生的自觉与常规。
担当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其实是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的。比如“平民教育”,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被称为我国教育史上最有希望的一种运动和事业。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他也提出“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是到乡下去的运动”,强调“处处读书,人人明理”。
“平民教育”是一种教育公平的诉求,但也有必要探讨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目标呢?概括起来,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1)“叫人求真,学做真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2)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3]
这一切都渗透着“担当”二字。担当首先是人的基本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真人”、“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担当教育。担当其次是一种素质,知识也好力量也罢,只有在担当中才能彰显其功能;担当更是一种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成为国家栋梁,“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可见担当教育就是践行着陶行知先生“平民教育”的思想。
“教、学、做合一”原则。“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基础教育只是一个平台,应该坚持“教、学、做合一”原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指导学生成为有担当的人。所以,基础教育培养承载责任、勇于担当的人才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具体要求。基础教育阶段是人才培养的融会贯通阶段,是中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奋斗意识等形成并固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群体中开展担当教育适时而且适宜。
我国的担当精神传承已久。《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是一种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是一种担当;“为国举鼎,虽不可能,亦勉力为之”是一种担当。胡锦涛同志对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殷切寄语,同样昭示着教育理念中必须重视培育责任意识、强调担当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依据道德对象从人到自然的扩展及全球化背景下伦理观转化的新向度——由信念理论向责任理论转化”[4],担当教育面临着新背景、新价值观念、新教育模式等众多挑战。如何深刻剖析担当教育的内涵,探讨担当教育的实施方式,评价担当教育的接受效果等,值得深思。
担当教育内涵深刻。开展担当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和载体使青年学生明确责任,形成责任担当意识并内化为自主行为。首先是认知层次,明确责任,即明确担当什么;其次是探讨层次,即途径在哪儿,如何承担责任;最后是做行合一,践行层次,即以实际行动承担责任。
当代中学生应该担当什么责任?从宏观上讲,是指社会责任,就是个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繁荣与进步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也包含人际责任,即个人与家庭、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从微观上讲是指自我责任,就是自我对其个人人生、事业、发展及生命所承担的主体责任。
中学生如何担当自己所应承担的三种责任?其方式和渠道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包含的情感本质和道德内涵却十分相似。
手语歌《感恩的心》中学生都喜欢,为什么?因为这首歌唱到了学生心灵最深处。感恩是理解责任的源头。追根溯源,感国家和民族的渊源之恩、感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恩、感社会与他人的互助之恩都是对自我责任的最初感悟。自信是承担责任的基石。相信自我的能力是感恩践行、勇担责任的力量源泉;热爱是责任担当的动力,对祖国的热爱让青年挥洒热血,对亲人的挚爱让青年孝心拳拳,对他人和自我的深爱让青年满怀热忱;沟通是有效担当责任的渠道。良好的沟通让青年享受权利、明确义务,也让中学生在与他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交融中找到勇担责任的最好方式。
践行是责任担当意识过渡为日常行为的现实表现,其最终目标是责任担当意识内化为习惯和无意识行动,这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项检验标准。先成人,后成材,实行精细化管理,让学生每天有进步,让家长每天都放心。应大力实施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把学生管理纳入班主任工作考评中,并对每个班级实行百分制考核。从男生头发“前不搭眉后不搭领”、女生不化妆,到不早退不旷课、不痴迷网络,以及每天的起床、早读、跑操、就餐、上课、自习、就寝等都进行规范。这就是外在环境与内在道德修养的和谐统一。 毋庸讳言,学生的责任意识尚存不足。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受社会、教育、家庭及自身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中学生责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主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他们对祖国、民族、亲人和社会深怀热爱,乐观自信,敢于承担责任;他们重视自我价值,张扬个性,对事业、人生有较深刻的理解;他们富于激情,渴望沟通,维权意识强烈,善于思考权利和义务。这是主流。
在肯定主流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有部分中学生的责任感不同程度上带有实用性、利己性和矛盾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在理想追求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在责任观念上,重视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忽视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在宏观上他们热爱祖国,但未能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上,他们希望得到尊重、理解,但未能很好地尊重、理解他人;在微观上他们向往美好人生、事业成功,但对于挫折和失败明显认识不足也努力不够。
担当教育切合中学生成长特点,很有必要实施。开展中学生担当教育要紧密围绕其内涵,立足认知和内化的客观过程开展工作,适应中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尊重中学生的人生成长规律,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紧扣核心问题,构建担当教育的完整体系。
开展担当教育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教育途径和内化推进,形成完整的责任担当教育体系。必须将担当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形成正确的责任内涵认识。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和丰富责任担当教育的途径与载体,融入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志愿服务、讲座报告等鲜活的载体,让中学生体会、感悟担当的过程。
把握认识规律,推动担当教育的过程递进。要充分认识到担当教育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的过程,体现了不同阶段的不同教育内涵。入学之初,要积极加强担当教育的认识教育,使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人际责任和自我责任;在学习生活的进程中,要以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不断承担责任,实现自我理想,回报师恩亲恩,回报祖国社会,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厚重的责任感和高远的理想,转化为刻苦读书、奋进成才的实际行动;在学生面临高校选择的竞争阶段,适时地加强毕业指导教育、人才使命教育,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目标。如此促进担当教育最终的行为内化,让担当意识成为中学生心灵的烙印,使之受益终生。
贴近学生实际,提高担当教育的实施效果。贴近学生包括三方面:(1)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以达到不空谈、不浮夸的效果。例如,以身边的先进典型作为榜样,给同学以共鸣。邀请杰出校友和公众人物与学生交流,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2)要充分关注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责任担当的内涵,使学生在面对失败与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3)要强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老师坚决不能对学生态度粗暴、冷嘲热讽、歧视侮辱,更不能进行体罚。教师一旦出现有损学生自尊心和身体健康的言行,都将追究责任并纳入师德考核。
呼吁社会关注,优化责任担当教育的大环境。责任担当教育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個人的互动是难以实现的。作为学校,首先要与学生家庭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共同构建责任担当教育的体系;其次要强化全员育人,将教育、管理、服务作为责任担当教育的实施载体,以良好的风范熏陶学生、以公平的政策激励学生、以完善的资源设施保障学生;最后要引入社会教育资源,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使责任担当教育成为基础教育和青年成长的有益环节。
基础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并给学生的理想插上有力的翅膀。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很好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还要激发学生谋划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追求。这种追求是担当教育的初衷,也是担当教育的永恒目标。时代呼唤高扬理想、勇担责任、大胆创新的人才,时代赋予了培育担当精神的使命,必须高度重视、把握规律,努力培养引领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担当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石开.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看干部看什么”之一[N].《人民日报》,2010-11-10(3).
[2]温家宝.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EB/OL].(2008-3-18)[ 2012-12-19].http://www.gov.cn/2008lh/zb/0318b/.
[3]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57.
[4]王兆林.学会负责与学校责任教育再探[J].中国教育学刊, 2003,(4):56-58.
[关键词] 担当;陶行知教育思想;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2-0090-03
“担当”是一种重要的内在修为,是一种境界。2007年5月共青团成立85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信中在表达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殷切期望时谈到了“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通俗易懂,但是把“四个新一代”连在一起,使人们感到其中沉甸甸的份量,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提出来,更显得非同寻常。
非同寻常在哪?要求新一代敢于担当。人民日报说得很干脆:“看干部,要看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1];《人民日报 》2012年2月更提出:“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温家宝总理则告诫干部要“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2]。可见,担当教育已经成为共识。担当教育应当迫切的进入基础教育课堂,让担当成为中学生的自觉与常规。
担当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其实是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的。比如“平民教育”,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被称为我国教育史上最有希望的一种运动和事业。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他也提出“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是到乡下去的运动”,强调“处处读书,人人明理”。
“平民教育”是一种教育公平的诉求,但也有必要探讨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目标呢?概括起来,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1)“叫人求真,学做真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2)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3]
这一切都渗透着“担当”二字。担当首先是人的基本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真人”、“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担当教育。担当其次是一种素质,知识也好力量也罢,只有在担当中才能彰显其功能;担当更是一种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成为国家栋梁,“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可见担当教育就是践行着陶行知先生“平民教育”的思想。
“教、学、做合一”原则。“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基础教育只是一个平台,应该坚持“教、学、做合一”原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指导学生成为有担当的人。所以,基础教育培养承载责任、勇于担当的人才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具体要求。基础教育阶段是人才培养的融会贯通阶段,是中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奋斗意识等形成并固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群体中开展担当教育适时而且适宜。
我国的担当精神传承已久。《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是一种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是一种担当;“为国举鼎,虽不可能,亦勉力为之”是一种担当。胡锦涛同志对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殷切寄语,同样昭示着教育理念中必须重视培育责任意识、强调担当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依据道德对象从人到自然的扩展及全球化背景下伦理观转化的新向度——由信念理论向责任理论转化”[4],担当教育面临着新背景、新价值观念、新教育模式等众多挑战。如何深刻剖析担当教育的内涵,探讨担当教育的实施方式,评价担当教育的接受效果等,值得深思。
担当教育内涵深刻。开展担当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和载体使青年学生明确责任,形成责任担当意识并内化为自主行为。首先是认知层次,明确责任,即明确担当什么;其次是探讨层次,即途径在哪儿,如何承担责任;最后是做行合一,践行层次,即以实际行动承担责任。
当代中学生应该担当什么责任?从宏观上讲,是指社会责任,就是个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繁荣与进步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也包含人际责任,即个人与家庭、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从微观上讲是指自我责任,就是自我对其个人人生、事业、发展及生命所承担的主体责任。
中学生如何担当自己所应承担的三种责任?其方式和渠道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包含的情感本质和道德内涵却十分相似。
手语歌《感恩的心》中学生都喜欢,为什么?因为这首歌唱到了学生心灵最深处。感恩是理解责任的源头。追根溯源,感国家和民族的渊源之恩、感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恩、感社会与他人的互助之恩都是对自我责任的最初感悟。自信是承担责任的基石。相信自我的能力是感恩践行、勇担责任的力量源泉;热爱是责任担当的动力,对祖国的热爱让青年挥洒热血,对亲人的挚爱让青年孝心拳拳,对他人和自我的深爱让青年满怀热忱;沟通是有效担当责任的渠道。良好的沟通让青年享受权利、明确义务,也让中学生在与他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交融中找到勇担责任的最好方式。
践行是责任担当意识过渡为日常行为的现实表现,其最终目标是责任担当意识内化为习惯和无意识行动,这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项检验标准。先成人,后成材,实行精细化管理,让学生每天有进步,让家长每天都放心。应大力实施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把学生管理纳入班主任工作考评中,并对每个班级实行百分制考核。从男生头发“前不搭眉后不搭领”、女生不化妆,到不早退不旷课、不痴迷网络,以及每天的起床、早读、跑操、就餐、上课、自习、就寝等都进行规范。这就是外在环境与内在道德修养的和谐统一。 毋庸讳言,学生的责任意识尚存不足。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受社会、教育、家庭及自身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中学生责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主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他们对祖国、民族、亲人和社会深怀热爱,乐观自信,敢于承担责任;他们重视自我价值,张扬个性,对事业、人生有较深刻的理解;他们富于激情,渴望沟通,维权意识强烈,善于思考权利和义务。这是主流。
在肯定主流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有部分中学生的责任感不同程度上带有实用性、利己性和矛盾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在理想追求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在责任观念上,重视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忽视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在宏观上他们热爱祖国,但未能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上,他们希望得到尊重、理解,但未能很好地尊重、理解他人;在微观上他们向往美好人生、事业成功,但对于挫折和失败明显认识不足也努力不够。
担当教育切合中学生成长特点,很有必要实施。开展中学生担当教育要紧密围绕其内涵,立足认知和内化的客观过程开展工作,适应中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尊重中学生的人生成长规律,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紧扣核心问题,构建担当教育的完整体系。
开展担当教育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教育途径和内化推进,形成完整的责任担当教育体系。必须将担当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形成正确的责任内涵认识。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和丰富责任担当教育的途径与载体,融入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志愿服务、讲座报告等鲜活的载体,让中学生体会、感悟担当的过程。
把握认识规律,推动担当教育的过程递进。要充分认识到担当教育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的过程,体现了不同阶段的不同教育内涵。入学之初,要积极加强担当教育的认识教育,使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人际责任和自我责任;在学习生活的进程中,要以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不断承担责任,实现自我理想,回报师恩亲恩,回报祖国社会,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厚重的责任感和高远的理想,转化为刻苦读书、奋进成才的实际行动;在学生面临高校选择的竞争阶段,适时地加强毕业指导教育、人才使命教育,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目标。如此促进担当教育最终的行为内化,让担当意识成为中学生心灵的烙印,使之受益终生。
贴近学生实际,提高担当教育的实施效果。贴近学生包括三方面:(1)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以达到不空谈、不浮夸的效果。例如,以身边的先进典型作为榜样,给同学以共鸣。邀请杰出校友和公众人物与学生交流,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2)要充分关注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责任担当的内涵,使学生在面对失败与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3)要强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老师坚决不能对学生态度粗暴、冷嘲热讽、歧视侮辱,更不能进行体罚。教师一旦出现有损学生自尊心和身体健康的言行,都将追究责任并纳入师德考核。
呼吁社会关注,优化责任担当教育的大环境。责任担当教育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個人的互动是难以实现的。作为学校,首先要与学生家庭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共同构建责任担当教育的体系;其次要强化全员育人,将教育、管理、服务作为责任担当教育的实施载体,以良好的风范熏陶学生、以公平的政策激励学生、以完善的资源设施保障学生;最后要引入社会教育资源,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使责任担当教育成为基础教育和青年成长的有益环节。
基础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并给学生的理想插上有力的翅膀。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很好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还要激发学生谋划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追求。这种追求是担当教育的初衷,也是担当教育的永恒目标。时代呼唤高扬理想、勇担责任、大胆创新的人才,时代赋予了培育担当精神的使命,必须高度重视、把握规律,努力培养引领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担当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石开.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看干部看什么”之一[N].《人民日报》,2010-11-10(3).
[2]温家宝.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EB/OL].(2008-3-18)[ 2012-12-19].http://www.gov.cn/2008lh/zb/0318b/.
[3]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57.
[4]王兆林.学会负责与学校责任教育再探[J].中国教育学刊, 2003,(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