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说”能催生其它能力,其它能力也能通过“说”进一步清新与明了。小学生由于其思维的特征,总喜欢在课上“说”,教师要借着这一优势,让他们在“说”中生长能力,在“说”中提升素养。
关键词:思维;优势;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066-01
1.“说”过程,培养学困生的理解能力
“说”贯穿整个课堂,会让整个教学充满活力,教师要给学生“说”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开口表达。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让他们表达的内容与重点也不一样,但所有的学生都是“说”的参与者,都在“说”中体验成功,感知生长。对于学困生而言,在小学阶段,要让他们能跟上课堂的节奏,不要过早地落后在团队之外。拿出一道题目直接让学困生去做,他们可能不会做,教师给他们的评判分理所当然地是零分。但如果改成“说”,让他们说出具体的过程,只要开口,就给他们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目光。也许只要教师稍微点拨,他们也能继续下去。有些题目就直接是一个结果,教师很难看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但“说”就不一样,教师能看出学生思维的短板,更主要的是,能知道从哪儿去给他们搭建支架,让整个思维的过程通畅,让他们享受数學带来的喜悦。
2.“说”方法,培养中等生的分析能力
布鲁姆在学习目标分类法中指出,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同样要培养顶尖的分析能力、运用能力、评价能力等。对于“说”而言,很容易在课堂形成虚假繁荣的景象。即,表面上学生都在“说”,却没将“说”的内容由表面往内核过渡。所以,“说”也要讲究效率与方法。在关注“说”的过程时,要突出过程中的方法,要从题目的表面看到其实质。在不同的“说”的阶段,要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以下面一题为例,张同学想用一根长36米的篱笆,在家门前空地上围一个正方形菜地,这个菜地的一边靠墙,你能帮她算一算,她想围的这块菜地有多大吗?
跟“说过程”不一样,“说方法”要挑重要的数学思想来说。然后再从结论去推断题目中要求的内容。教师先让一个学生起来说,这一题要用什么思想,有学生答,数形结合的思想。接着教师让学生们在下面根据题目的意思将图形画出来。教师提问另外一个学生,问,这一题的关键字眼是什么。答,菜地的一边靠墙,说明菜地只有三条边。教师接着问,有了图,有了三条边这两个信息,下一步怎么做。这个环节中教师关注的是小组里的B类学生。有学生接着说,36米的篱笆其实就是周长,有了周长,就有了边长,有了边长就有了面积。经过简短的分析,中等生就将这道题的方法说了出来。接着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位学生都把思路说一遍。但这不是终结,教师再让他们把注意点说出来,比如这一题的“菜地靠墙”这样的信息。还可以进一步扩充,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会想到“菜地的一边靠河边”等。“说”方法,解决的不是一道题,而是一类题。就能力提升而言,他能让学生从单一的题目中跳出来,将思维投射到更远的视域中去,分析能力进而也得以伸展。
3.“说”疑点,培养尖子生的判断能力
将“说”分层其实是相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说”的氛围中来。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体到某一个点的时候,他们可能会由“学困生”变成“尖子生”。比如刚才题目中出现的“篱笆”,多数学生都没见过,有些学困生却很熟悉,就对“篱笆”的认知而言,他们就胜一筹。因此在“说”疑点的时候,只要认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达到可以表达的程度,都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说疑点,就是让学生对题目提出质疑或者对课堂的任何环节表达自己的观点。当“说”变成一种习惯,“疑”就成为一种资源,这种资源能有力地促进能力的生长,尤其是判断能力。对数学而言,学生可以挑战小组里任何一个学生的数学结论,只要能够阐述自己的理由,学生素质可以挑战教师。久而久之,判断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圆柱、圆锥时,教师设置这样一题,一个2米长的圆柱,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20平方分米,求原来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在展示作业时,尖子生发现有这样两种错误的做法:有学生用20除以3再乘以2;也有学生学生用20除以4再乘以2。我让他们去找错误点在哪里,找对之后,再去辅导其他组员。尖子生经过画图分析发现截成3段,其实只是截了两次。当尖子生”说疑“的时候,其他学生却说出了没有进行单位换算的现象。说疑,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尖子生。
教师要改变小学数学不重视“说”,往往只关注结果的现象。其实让学生“说”清楚了,他们才能“做”得清晰。“说”几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在数学课上教师要让“说”变成每位学生的权利,变成每位学生情感与素养展示的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在想“说”的基础上,会“说”、敢“说”,同时再渐渐地“说”得精当、“说”得简约。
关键词:思维;优势;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066-01
1.“说”过程,培养学困生的理解能力
“说”贯穿整个课堂,会让整个教学充满活力,教师要给学生“说”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开口表达。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让他们表达的内容与重点也不一样,但所有的学生都是“说”的参与者,都在“说”中体验成功,感知生长。对于学困生而言,在小学阶段,要让他们能跟上课堂的节奏,不要过早地落后在团队之外。拿出一道题目直接让学困生去做,他们可能不会做,教师给他们的评判分理所当然地是零分。但如果改成“说”,让他们说出具体的过程,只要开口,就给他们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目光。也许只要教师稍微点拨,他们也能继续下去。有些题目就直接是一个结果,教师很难看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但“说”就不一样,教师能看出学生思维的短板,更主要的是,能知道从哪儿去给他们搭建支架,让整个思维的过程通畅,让他们享受数學带来的喜悦。
2.“说”方法,培养中等生的分析能力
布鲁姆在学习目标分类法中指出,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同样要培养顶尖的分析能力、运用能力、评价能力等。对于“说”而言,很容易在课堂形成虚假繁荣的景象。即,表面上学生都在“说”,却没将“说”的内容由表面往内核过渡。所以,“说”也要讲究效率与方法。在关注“说”的过程时,要突出过程中的方法,要从题目的表面看到其实质。在不同的“说”的阶段,要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以下面一题为例,张同学想用一根长36米的篱笆,在家门前空地上围一个正方形菜地,这个菜地的一边靠墙,你能帮她算一算,她想围的这块菜地有多大吗?
跟“说过程”不一样,“说方法”要挑重要的数学思想来说。然后再从结论去推断题目中要求的内容。教师先让一个学生起来说,这一题要用什么思想,有学生答,数形结合的思想。接着教师让学生们在下面根据题目的意思将图形画出来。教师提问另外一个学生,问,这一题的关键字眼是什么。答,菜地的一边靠墙,说明菜地只有三条边。教师接着问,有了图,有了三条边这两个信息,下一步怎么做。这个环节中教师关注的是小组里的B类学生。有学生接着说,36米的篱笆其实就是周长,有了周长,就有了边长,有了边长就有了面积。经过简短的分析,中等生就将这道题的方法说了出来。接着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位学生都把思路说一遍。但这不是终结,教师再让他们把注意点说出来,比如这一题的“菜地靠墙”这样的信息。还可以进一步扩充,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会想到“菜地的一边靠河边”等。“说”方法,解决的不是一道题,而是一类题。就能力提升而言,他能让学生从单一的题目中跳出来,将思维投射到更远的视域中去,分析能力进而也得以伸展。
3.“说”疑点,培养尖子生的判断能力
将“说”分层其实是相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说”的氛围中来。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体到某一个点的时候,他们可能会由“学困生”变成“尖子生”。比如刚才题目中出现的“篱笆”,多数学生都没见过,有些学困生却很熟悉,就对“篱笆”的认知而言,他们就胜一筹。因此在“说”疑点的时候,只要认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达到可以表达的程度,都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说疑点,就是让学生对题目提出质疑或者对课堂的任何环节表达自己的观点。当“说”变成一种习惯,“疑”就成为一种资源,这种资源能有力地促进能力的生长,尤其是判断能力。对数学而言,学生可以挑战小组里任何一个学生的数学结论,只要能够阐述自己的理由,学生素质可以挑战教师。久而久之,判断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圆柱、圆锥时,教师设置这样一题,一个2米长的圆柱,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20平方分米,求原来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在展示作业时,尖子生发现有这样两种错误的做法:有学生用20除以3再乘以2;也有学生学生用20除以4再乘以2。我让他们去找错误点在哪里,找对之后,再去辅导其他组员。尖子生经过画图分析发现截成3段,其实只是截了两次。当尖子生”说疑“的时候,其他学生却说出了没有进行单位换算的现象。说疑,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尖子生。
教师要改变小学数学不重视“说”,往往只关注结果的现象。其实让学生“说”清楚了,他们才能“做”得清晰。“说”几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在数学课上教师要让“说”变成每位学生的权利,变成每位学生情感与素养展示的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在想“说”的基础上,会“说”、敢“说”,同时再渐渐地“说”得精当、“说”得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