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人生要靠自己把握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患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对于我一个单身女性来说,现实有些残酷。去年我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当时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形容。32岁正是人生精彩的年龄,可我却要面对这种终身疾病,每天要靠打针来维持生命。1年过去了,病情控制得不是很好,最近的血糖仍然很高,心情也受影响。面对家人我还要装作没事,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更不知这种痛苦何时是尽头。”
  
  心理分析
  
  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及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人们无一例外地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有来自于学业、工作上的;有来自于人际交往、夫妻关系、子女教育问题的;有来自于疾病、灾难性事件的。压力不仅给我们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而且对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也有负面作用。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有较大比例的那些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糖尿病就是带有浓厚心身因素色彩的代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属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面对这种疾病,患者应抱什么样的态度?是惊慌失措还是坦然面对,是极力排斥还是勇于接受,是丧失信心还是耐心与疾病斗争,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题。正确的做法是:正视现实,以平常心对待,积极调整,配合治疗,尽可能保持乐观状态。
  一个单身女性所承受的压力常常比别人更多,但可以通过全身心的工作投入来释放压力,通过工作成绩获取更多的自信、快乐。可是,1型糖尿病和每天的胰岛素治疗,无疑给这个“精彩年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如果长时间压力得不到排解,就会产生各种心理反应,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如焦虑、郁闷、压抑、沮丧等,并出现回避行为。同时,心理社会因素除诱使糖尿病发生外,还明显地影响着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可起到调整机体平衡,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治疗;相反,恶劣的情绪则进一步降低机体抵抗力,使脏腑功能失和,血糖控制不好。所以,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需要进行心理调整。
  
  专家支招
  
  首先,患者应以良好心态对待疾病,不要一味地排斥疾病,一想到自己患病就觉得命运残酷。应当作好与疾患长期共存的打算。您可以把疾病当作一个工作难题,或是一项挑战,当您挺身而上,面对挑战,您就会更坚强。生活中有许多长期带病的人,他们既能使身体维持相对的健康水平,又能坚持工作、平安生活。他们的做法很值得学习。
  其次,对慢性疾病抱着养病的心态。慢性疾病的特点是难以治愈,易反复,时而好转,时而复发。生活中,有些人对疾病总是急欲除之而后快,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则立刻失去信心,万念俱灰。其实,患病后有针对性治疗是必要的,但是疾病是否好转与多种因素有关。所以,患者除长期治疗外,还应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等。对疾病要平心静气,耐心调整身体,与之周旋。
  同时,朋友、同学、同事及亲人对您疾病的康复有很大影响。如果家人不理解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特点,需要和他们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帮助你控制疾病。回避亲友,只能让自己更无助。当病友感觉被家庭关心、支持的时候,免疫系统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心情更加平和,血糖的控制也更好。所以,有一个良好的支持系统,通常较能应付压力,不会被危机击倒。
  最后可以运用一些放松疗法来减轻精神紧张。如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张开口,用鼻子均匀地吸气,尽可能用腹式呼吸,然后用嘴慢慢地吐气。如此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5~8次,每天3次。
  生活中的痛苦和磨难,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只要正确看待疾病,善待自己,勇于接纳现实,磨练意志,那么,疾病就不是惩罚,而是获取进步的又一次机会。另外,如果经过调整,您的情绪仍不能得到缓解,建议去看心理医生。
  
  (编辑/安然)
其他文献
张大爷瘦瘦的,躺在床上,精神很好,和医生交流饮食控制之道的时候底气十足。记者一点都没看出来,他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了。直到换药的医生掀开被子的一刹那,当那只烂得让人不敢窥视的脚进入视线时,才知道一个小小的玩笑带来了多么可怕的结果。    “有病没病都一样”    63岁的张大爷一直在部队工作,受部队教育多年的他,性格刚直不阿,从不认输服软。他认为,“有困难,更要鼓起勇气”,才能体现一个军人的豪气。20
期刊
太瘦提示什么问题?    体重太轻说明人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少或肌肉总量过少,提示以下几个问题:  1 人体过瘦说明机体把所摄入的食物转化成身体成分的能力有限,也就是常说的“吃多少也不长肉”的人。这类人的体形消瘦,肌肉含量不足,脂肪也不足。这预示他们的体力支出能力不会太好。人的所有活动,包括内脏的活动、心脏的跳动等,都是通过肌肉的收缩完成的。所以,对于所有人,“筋骨隆盛”都是必需的,这是力量的保证,也
期刊
血糖监测已是当今糖尿病筛查、治疗和管理的重要环节,血糖仪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也一直受到临床医生和广大糖尿病患者的关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总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三所医院,对欧姆龙最新推出的两款新型血糖仪HEA一214、HEA一2l 5及配套的血糖试纸检测的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与实验室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进行了比较,并对这两款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做了临
期刊
荞麦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粗粮,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现在市场上有许多荞麦挂面、荞糕、荞凉粉,甚至用荞麦酿酒、制作饮料。在日本,荞麦的吃法达到100多种。营荞专家更是倡导人们更多地食用荞麦,那么它究竟有哪些食用价值呢?    荞麦适合糖尿病病友食用    荞麦中蛋白质的组成很优秀,蛋白质含量11.9%,远高于大米、玉米,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都高于小麦、大米,尤其是一般粮食中特别缺乏的赖氨酸和色氨酸
期刊
曾有诗人说过:“每颗耀眼的星星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传奇故事。”中一牌消渴丸也不例外。  广州中药一厂(即现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曾夜以继日地攻关,期望能研制出用药安全、疗效确切、经济实惠的新型降糖药。但是,这种新型降糖药到底由什么成分来组成呢?  后来,一位科研人员偶然间读到了老一代革命家谢觉哉的一首诗:“文园病渴几经年,久旱求泉竟及泉。辟谷尝参都试过,一丸遇到不妨干。”这首题为《喜渴病愈
期刊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为了能战胜疾病,人类一直在寻找更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随着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和疾病研究的深入,新的药物层出不穷。一般来说,新开发出来的药物的已知作用比以前同类药疗效更好,或已知的不良反应更小。新药要应用于临床,需要通过一系列药理及毒理试验和研究,经严格审核才能批准上市。但由于应用临床时间比较短,可能有些不良反应还不为人们所知,因此可能会发生意料之外的不良后果。
期刊
春节是我国传统佳节,老百姓称之为“过大年”。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期待着在节日中好好放松一下。珍馐佳肴必不可少,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过节应快乐,健康更重要。    放松嘴巴危害大    过节期间吃喝应酬比较集中,所以长假一过,糖尿病门诊常出现病人增多现象,严重的甚至需要住院治疗。有一位50岁出头的病友,患2型糖尿病五六年,平时通过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血糖控制良好。但是去年春节未过完,他却因糖尿病酮症
期刊
生地黄是中医大夫常用的一味养阴清热药,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常简称为生地。生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常用剂量为10~30克。由于生地黄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现代药理认为生地具有:①轻微的降血糖作用,可用于糖尿病患者;②能增强机体的免疫作用,特别是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作用更明显;⑨保肝作用:煎剂对小鼠肝脏有保护
期刊
糖尿病综合治疗中,饮食治疗是最行之有效、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因一日三餐中的食物将直接影响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和血糖升高的速度,任何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须进行饮食治疗,以控制血糖、尿糖,使之接近或达到正常值,防止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供给充足营养、维持正常体重。轻型患者经饮食治疗,一般不需服药或仅少量服药,血糖、尿糖即可恢复正常,症状消失;中重型患者,坚持饮食治疗,可减少用药,促使病情稳定
期刊
调脂、降压要及早  陈弘毅    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和非药物等措施尽快降低血糖。然后,血脂异常者进行调脂,血压升高者则降压,血脂、血压未见异常者一般不做过多处理。近来,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专家发现,糖尿病一旦确诊,在积极降糖的同时,不管血脂、血压基线水平如何,均应进行调脂和降压治疗。  血脂处于正常范围的糖尿病患者,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mmol/L,
期刊